管理类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 发现噪声对抗噪声,让你的决策更“卫生”一个组织如何改进其专业人员所做的判断?尤其是,一个组织如何减少判断中的噪声?如果让你来解答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做?第一步是需要让组织认识到,专业判断中的噪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进行噪声审查(详细说明见附录1)。在噪声审查中,多个人会对同一个问题做出判断。噪声是这些判断之间的变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变异可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20 我和下属关系不好,安排起工作来很困难在分派工作时,用“商量”替代“命令”用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就工作内容与下属商量如果管理者与下属关系不佳,在分配新任务时往往不太顺利。对那些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下属,管理者应当如何安排工作?A在一家大型IT企业里从事系统研发工作,他已经在这家公司工作7年了。下属C与他同时进入公司,实力也与他旗鼓相当。但由于A顺利完成了一个大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表14-1 文化审视活动的形式及组织方式四、文化落地:场景感持续造场文化落地有很多种方式,包括宣传传播、培训传播、标识物化、制度匹配、仪式活动等。1.宣传传播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应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通过多层次多轮研讨,让员工有更深刻的理解。根据设计的行为规范,可以开展案例的征选活动,通过对征文的汇编、筛选和评比,既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也能为企业文化案例集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你经常采用务实、渐进的方式来改变世界。有时潜意识里的另一个我会想加入暴力又有破坏性的组织,直接冲进实验室,用尽所有办法,放生所有动物。但这种做法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你是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的?这挺难的。如果我在别人眼中是个“环保狂人”,那么我就很难与决策者沟通。我选择了现在的中间路线,结果两边都对我大加批评。所以我必须足够坚强,同时“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反抗者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标,虽然拒绝做“应该做”的事,但能做成自己要做的事。这类人非常重视本真和自主权,有一种挣脱枷锁的精神。他们对权威的反抗有时对于社会十分珍贵,但反抗者时常令他人失望,因为不会听从他人意愿去做任何事。他们不在乎“有人依靠你”“你答应了要这样做”“这样不符合规定”“这是截止期限”或“这样很粗鲁”之类的话。要求或告诉反抗者去做某事,经常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第4章 用企业文化的确定性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西方公司管理体系中,对于企业文化的管理非常重视,而且越来越重视。几乎所有成功的国际性公司,都有非常清晰的价值观、愿景和使命,而且会真正依此去引领整个公司前行。对于企业文化的管理,是当今中国企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由西方管理科学方法论发展出来的企业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一脉相承,怎么看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5
    有机会打造成收费站式的商业系统。美业店铺,是获取中高端人脉资源非常好的入口。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后面还有很多赚钱机会。(2)什么情况下,美业店铺要撤退①店铺位置很差。能见度很低,拓客引流非常麻烦,顾客很难找,自己又不擅长做拓客工作,持续亏损,这种情况应该撤退。成功,不仅要掌握成功的规律和方法,更要创造容易成功的环境。如果还想继续做美业,可以换个地方重新开店。②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外语重要,但母语更智慧精通一门外语,对于个人成长发展非常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的人外语水平非常高,母语(汉语)水平却非常一般,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众所周知,汉语是一门伟大的语言,它具有形式美、字意美、韵律美的特点,同时是一门具有智慧的语言。一位朋友对于“生意”的解释让我更坚信了这一点,他说:“何谓‘生意’,‘生’就是陌生,‘意’就是满意,把陌生的人服务到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物的本质。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就是因为道啊。“孔德”就是源源不断冒出来的德行。这样的德行,不是人自发产生的,而是源自“道”——道是德的源头。道无穷无尽,德行才源源不断,脱离了道的德,就像没有母乳的婴儿。而“德”字的象形字展现的是一只眼睛看着道路的样子。看清楚道路,并沿着大道前行就是德,所以它“唯道是从”。老子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的恍恍惚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 发现噪声哪里有判断,哪里就有噪声“同罪不同罚”令人难以接受。同样的罪行,有人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有人却被判处缓刑。在许多地方,类似的事情正在发生。可以肯定的是,刑事司法制度中弥漫着偏差,但本书第1章关注的重点是噪声。一位著名的法官注意到了噪声的存在,他发现这种噪声是不道德的,并由此发起了一场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世界(但还不够彻底)的运动。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故事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方便程度、偏好、顾虑等等进行改善,甚至革新和颠覆,给到让别人选择你的理由。通过整体分析,你需要明确,究竟谁是你的主要客户?谁是你的合作伙伴?他们有什么问题?你想解决他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在思考的时候,你最好拿一张白纸,一一写出来,加以分析,别偷懒。不要模棱两可,模模糊糊。也不要自我局限,把自己困在某个角色位置上出不来。第二,商业模式,核心是要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其中,1和2是与“人”相关的,而3和4是与“物”相关的。一定不要先预约了会议室,或先准备好资料,然后再联系参会人员。我(@高梨健太郎)就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他对我说“那天他没法参加”。会议室可以换,但是人的行程安排是无法随意改动的。一旦定下来要召开会议或聚会,那就要先确认参会人员的行程安排,定下会议时间。只要搞定这一项,就等于完成了一半的工作。● ■ 一旦定下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赢得竞争的人,都有一颗不争的心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残酷的竞争形式,但这种竞争的最高境界是“不争”。老子在《道德经》第68章中说,善于作战的人,不易被激怒。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认为,领导者的战略能力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用爆发军事冲突,就让对手屈服;中等层次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在战争爆发之前,胜负已分,打的是有把握的胜仗;最低层次是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一身本事,就像张无忌的对手、熟悉各大门派剑法的“八臂神剑”东方白;厉害的高手不拘泥于技艺,抓住内在的心法,可以随心所欲;顶级高手,连心法都忘了,只是让神功通过自己在作用。这三种境界,分别是老子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和“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张无忌作为顶级的高手,随手一招便是别人从未见过的精妙剑招——看起来怪异得都不能算作剑招,能只用一把木剑,就击败了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三、阿里巴巴的合伙机制阿里巴巴实施合伙制,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公司控制权掌握在核心创始人及管理层的手中,以便传承他们所代表的企业文化,并使公司按照他们的经营管理意志向前发展。由于阿里巴巴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外融资,不断融资的过程,就是不断稀释公司创始人团队所持股份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按照一般的“同股同权”法则进行操作,当外来投资人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大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Bertillo)发明的人体测量技术。贝蒂伦于1912年开发了一套对指纹进行比对的正式系统。群体智慧的发现者弗朗西斯·高尔顿爵士(Sir Fracis Galto)在英国也开发了类似的体系。不过,这些奠基者并没有受到人们的称赞。高尔顿相信指纹是对个体进行种族划分的有效工具,而贝蒂伦可能是出于反犹太主义的倾向,于1894年至1899年在对阿尔弗雷德·德雷弗斯(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如何管理上司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还要设法充分发挥上司的长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却很少看见哪位管理者注意如何管理上司的课题。他们也许会说:“管理下属,我没有什么困难。但是我如何能管理我的上司呢?”管理上司其实不难,但只有有效的管理者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运用上司的长处。在具体做法上当然应该谨慎小心。实际上,如果上级主管的能力不够,下属通常是无法爬升上去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3
    企业价值前凸式的创新,除了能够通过产品或者服务吸引消费者之外,在科技发展方面也具备引领作用。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是个别企业或个别人的超前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以前我们通过书信沟通,后来有人开始投资电话;我们还在享受电话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布局互联网产业;当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又有人先我们一步,开始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进军。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价值前凸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3
    而且提供生产住房的标准化机器人,成为一家机器人设计和制造企业。碧桂园尽管并非建筑机器人的最早发明者,但作为致力于成为世界首家系统性研发建筑机器人,并将其规模化运用在建筑施工领域的企业,碧桂园的相关探索将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性变革。而作为这一领域较早的开拓者和进入者,碧桂园将有望成为相关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对相关标准制定拥有重要的话语权。最后,在人
  •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3
    写在前面管理是通过别人而把事做成,而管理者需努力“称职”于对别人的管理。本书书名中的“称职”一词,即此谓也。笔者写作的小型部门管理的书籍,是一套系列书。这套书结合法约尔、明茨伯格等的理论,试图将部门管理分解为事项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自我管理等四个部分来各自解析,这四个部分尤如部门管理中的四大支柱,支撑起部门管理的“大厦”。四个支柱中的“事项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