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本质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就是因......《跟道德经学领导力》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8-04
物的本质。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就是因为道啊。

“孔德”就是源源不断冒出来的德行。这样的德行,不是人自发产生的,而是源自“道”——道是德的源头。道无穷无尽,德行才源源不断,脱离了道的德,就像没有母乳的婴儿。

而“德”字的象形字展现的是一只眼睛看着道路的样子。看清楚道路,并沿着大道前行就是德,所以它“唯道是从”。

老子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迹象;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又有实物;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那精质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可验证确信。

一般人听到这种回答,恐怕会觉得老子是“大忽悠”。我反复琢磨,也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直发蒙!

直到某天,我听了清华大学李铁夫副教授的“量子计算与世界观”讲座,在某个瞬间似乎明白了老子在说什么。

李铁夫的讲座捋了一遍人类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从神话传说,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从文艺复兴时代的“日心说”,到牛顿、爱因斯坦的伟大理论。

技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当人类观察世界的尺度发生变化时,新的谜题就会诞生,若某个天才解开了谜题,科学就会跃进一大步。随后,技术应用跟上,人类又会观察到更大或更小尺度的世界,又会出现新的谜题……物的本质。我怎么知道万物本始的情形呢?就是因为道啊。

“孔德”就是源源不断冒出来的德行。这样的德行,不是人自发产生的,而是源自“道”——道是德的源头。道无穷无尽,德行才源源不断,脱离了道的德,就像没有母乳的婴儿。

而“德”字的象形字展现的是一只眼睛看着道路的样子。看清楚道路,并沿着大道前行就是德,所以它“唯道是从”。

老子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迹象;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又有实物;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那精质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可验证确信。

一般人听到这种回答,恐怕会觉得老子是“大忽悠”。我反复琢磨,也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直发蒙!

直到某天,我听了清华大学李铁夫副教授的“量子计算与世界观”讲座,在某个瞬间似乎明白了老子在说什么。

李铁夫的讲座捋了一遍人类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从神话传说,到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从文艺复兴时代的“日心说”,到牛顿、爱因斯坦的伟大理论。

技术发展和科学进步是相互作用的。当人类观察世界的尺度发生变化时,新的谜题就会诞生,若某个天才解开了谜题,科学就会跃进一大步。随后,技术应用跟上,人类又会观察到更大或更小尺度的世界,又会出现新的谜题……李铁夫在讲座中,频频提到“不知道”——宇宙诞生于奇点大爆炸,奇点从哪里来?它为什么会大爆炸?不知道!

光速是速度的极限,接近每秒30万公里。如果在以光速飞行的飞船上向前射出一束光,这束光的速度依然是接近每秒30万公里,一米也不会增加。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量子级尺度的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又是波,观测其波动性时它们就是“波”,观测其粒子性时它们就是“粒子”,观测结果取决于观测者的主观性。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当我听得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时,李铁夫说:“人类生活在三维世界,有根深蒂固的三维思维范式,有三维思维的语言。很多在人类看起来矛盾甚至互斥的东西,在更高的维度上是统一的!只是我们的大脑无法理解,就算理解了,语言也无法表达!”

道是跨越各个维度的终极存在,老子对它深信不疑。只是当我们站在三维的人类角度来看它时,我们无法理解,难以表达。

我这个愚蠢的脑袋,无法理解老子的智慧从何而来,但我相信,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终有一天能明白老子在说什么。

《道德经》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李铁夫在讲座中,频频提到“不知道”——宇宙诞生于奇点大爆炸,奇点从哪里来?它为什么会大爆炸?不知道!

光速是速度的极限,接近每秒30万公里。如果在以光速飞行的飞船上向前射出一束光,这束光的速度依然是接近每秒30万公里,一米也不会增加。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量子级尺度的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粒子又是波,观测其波动性时它们就是“波”,观测其粒子性时它们就是“粒子”,观测结果取决于观测者的主观性。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

当我听得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时,李铁夫说:“人类生活在三维世界,有根深蒂固的三维思维范式,有三维思维的语言。很多在人类看起来矛盾甚至互斥的东西,在更高的维度上是统一的!只是我们的大脑无法理解,就算理解了,语言也无法表达!”

道是跨越各个维度的终极存在,老子对它深信不疑。只是当我们站在三维的人类角度来看它时,我们无法理解,难以表达。

我这个愚蠢的脑袋,无法理解老子的智慧从何而来,但我相信,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终有一天能明白老子在说什么。

《道德经》第22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以自我为中心,是失败的开始

海尔集团的展厅里有一面大镜子,上面印着张瑞敏说的一句话:“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此话不假。我见过很多领导者,从新上任的部门经理到经验丰富的CEO,凡遇到发展瓶颈的,瓶颈几乎都是“自己”,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这恰恰是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老子在《道德经》第22章中提醒大家千万别以自我为中心,并提出了领导者应当警惕的四种“自我中心”意识。

第一种是“自见”,就是过分关注自己。有些人不但自己过分关注自己,而且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自己。

很多人在公开演讲时会紧张,原因是过于担心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表现不好,怕犯错,怕出丑。其实,“你”并没有那么被关注,要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大部分时间人们都在关心自己,没时间关注“你”。

弯曲柔软才能保全,屈就反而能伸展;地势低洼容易积满雨水,事物衰败才能更新换代;聚焦专注才能得到硕果,贪多求大反而进退失据。

有智慧的人坚守这一原则,把它当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过分关注自己,才能明白事物的本质;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夸耀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是失败的开始

海尔集团的展厅里有一面大镜子,上面印着张瑞敏说的一句话:“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此话不假。我见过很多领导者,从新上任的部门经理到经验丰富的CEO,凡遇到发展瓶颈的,瓶颈几乎都是“自己”,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这恰恰是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老子在《道德经》第22章中提醒大家千万别以自我为中心,并提出了领导者应当警惕的四种“自我中心”意识。

第一种是“自见”,就是过分关注自己。有些人不但自己过分关注自己,而且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自己。

很多人在公开演讲时会紧张,原因是过于担心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表现不好,怕犯错,怕出丑。其实,“你”并没有那么被关注,要知道一个残酷的事实——大部分时间人们都在关心自己,没时间关注“你”。

弯曲柔软才能保全,屈就反而能伸展;地势低洼容易积满雨水,事物衰败才能更新换代;聚焦专注才能得到硕果,贪多求大反而进退失据。

有智慧的人坚守这一原则,把它当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过分关注自己,才能明白事物的本质;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彰显;不夸耀自己,反而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长久。

不要去争斗,心中无敌,自然天下无敌。老理儿说“弯曲柔软才能保全”,你以为是假的吗?听话照做,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过于关注自己,头脑就会被各种评判和担心占据,就无法分清事实与感受,看问题自然就不客观、不明了。

所以,与其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第二种是“自是”,就是自以为是。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瓶颈,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有一种被卡住的感觉。但卡在哪儿呢?

那个卡住人的东西叫“我是对的”!

现在困扰“你”的,是“你”过去的行为;“你”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行为,是因为“你”认为那样做是对的。如果“你”一直坚持“我是对的”,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无解。

爱因斯坦曾说:“由某种心智模式产生的问题,如果用同样的心智模式去解决,是一定行不通的。”

第三种是“自伐”,就是自我夸耀。有个成语叫“矜功自伐”,出自《三国志》,是形容魏国大将邓艾的个性的。邓艾战功赫赫、忠心耿耿,却遭司马昭猜忌,落得父子被杀的下场,这和他自视过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反而能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长久。

不要去争斗,心中无敌,自然天下无敌。老理儿说“弯曲柔软才能保全”,你以为是假的吗?听话照做,你一定会满载而归。

过于关注自己,头脑就会被各种评判和担心占据,就无法分清事实与感受,看问题自然就不客观、不明了。

所以,与其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第二种是“自是”,就是自以为是。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遇到瓶颈,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有一种被卡住的感觉。但卡在哪儿呢?

那个卡住人的东西叫“我是对的”!

现在困扰“你”的,是“你”过去的行为;“你”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行为,是因为“你”认为那样做是对的。如果“你”一直坚持“我是对的”,那么所有的问题都无解。

爱因斯坦曾说:“由某种心智模式产生的问题,如果用同样的心智模式去解决,是一定行不通的。”

第三种是“自伐”,就是自我夸耀。有个成语叫“矜功自伐”,出自《三国志》,是形容魏国大将邓艾的个性的。邓艾战功赫赫、忠心耿耿,却遭司马昭猜忌,落得父子被杀的下场,这和他自视过高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 发现噪声哪里有判断,哪里就有噪声“同罪不同罚”令人难以接受。同样的罪行,有人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有人却被判处缓刑。在许多地方,类似的事情正在发生。可以肯定的是,刑事司法制度中弥漫着偏差,但本书第1章关注的重点是噪声。一位著名的法官注意到了噪声的存在,他发现这种噪声是不道德的,并由此发起了一场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世界(但还不够彻底)的运动。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故事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4
方便程度、偏好、顾虑等等进行改善,甚至革新和颠覆,给到让别人选择你的理由。通过整体分析,你需要明确,究竟谁是你的主要客户?谁是你的合作伙伴?他们有什么问题?你想解决他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等。在思考的时候,你最好拿一张白纸,一一写出来,加以分析,别偷懒。不要模棱两可,模模糊糊。也不要自我局限,把自己困在某个角色位置上出不来。第二,商业模式,核心是要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