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人如果连续出错很容易陷入身心失衡......《先学说话,再带团队》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3-24
另外,一个人如果连续出错,很容易陷入身心失衡的状态。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尤其像C那样能干的下属,通常认为主动要求“减少工作量”意味着告诉别人自己“无能”,因此,更容易出现工作超负荷的现象。

主管A也认为C之所以频繁出错,是因为工作量太大。

于是,他对C说“你的工作量太大了”(×),并将C的部分工作转交给其他下属负责。

A以为这么做能为C减少负担,差错自然会减少,但是,情况并没有改观,C仍然频频出错。

A反复找C谈话,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C出错其实另有原因。

C出错的原因并不在于工作量大,而在于C的工作方法。

所以,是A的判断出了错。

C是团队中的年轻成员,今后随着资历的增加与晋升,手中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必须趁现在提高他的工作效率,使他变得精干老练。尽管日本正在推行劳动方式改革,但工作将随着一个人的资历增加而增多。

必须让下属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有意识地改进工作方法,消灭无用功,提高效率。

A在与C的谈话中说“如果你能对之前交给你的工作做出细致的另外,一个人如果连续出错,很容易陷入身心失衡的状态。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尤其像C那样能干的下属,通常认为主动要求“减少工作量”意味着告诉别人自己“无能”,因此,更容易出现工作超负荷的现象。

主管A也认为C之所以频繁出错,是因为工作量太大。

于是,他对C说“你的工作量太大了”(×),并将C的部分工作转交给其他下属负责。

A以为这么做能为C减少负担,差错自然会减少,但是,情况并没有改观,C仍然频频出错。

A反复找C谈话,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C出错其实另有原因。

C出错的原因并不在于工作量大,而在于C的工作方法。

所以,是A的判断出了错。

C是团队中的年轻成员,今后随着资历的增加与晋升,手中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必须趁现在提高他的工作效率,使他变得精干老练。尽管日本正在推行劳动方式改革,但工作将随着一个人的资历增加而增多。

必须让下属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有意识地改进工作方法,消灭无用功,提高效率。

A在与C的谈话中说“如果你能对之前交给你的工作做出细致的计划就好了”(〇),让C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方法有问题。

是“不知道”,还是“没有做”

工作方法出现问题,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是“不知道还有更好的工作方法”,要么是“虽然知道有更好的方法,但没有执行”。

如果是前者,管理者可以告诉对方“这样做更有效率”。

例如,Excel、宏功能等计算机技能可以缩短作业时间,写策划案的恰当格式及找数据的方法等都能通过学习掌握。

“把策划方案模板化。”

“在传递信息时,时刻意识到对象是谁,他想要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地表达。”

“将常用词语录进词库。”

这些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一样可以学会。

然后,C会发现更好的工作方式或提高效率的办法,即便工作量增多,处理起来也不容易出错。

但是,下属明明知道提高效率的方法却不执行,很可能是因为害怕突然改变工作方法会将工作搞砸。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需要不停地敦促下属改变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

要想迈上新台阶,必须进步。不论下属多优秀,管理者都必须让计划就好了”(〇),让C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方法有问题。

是“不知道”,还是“没有做”

工作方法出现问题,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是“不知道还有更好的工作方法”,要么是“虽然知道有更好的方法,但没有执行”。

如果是前者,管理者可以告诉对方“这样做更有效率”。

例如,Excel、宏功能等计算机技能可以缩短作业时间,写策划案的恰当格式及找数据的方法等都能通过学习掌握。

“把策划方案模板化。”

“在传递信息时,时刻意识到对象是谁,他想要的是什么,简明扼要地表达。”

“将常用词语录进词库。”

这些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一样可以学会。

然后,C会发现更好的工作方式或提高效率的办法,即便工作量增多,处理起来也不容易出错。

但是,下属明明知道提高效率的方法却不执行,很可能是因为害怕突然改变工作方法会将工作搞砸。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需要不停地敦促下属改变工作方法,以提升效率。

要想迈上新台阶,必须进步。不论下属多优秀,管理者都必须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有“改进空间”。用这个办法,下属的工作将会变得更高效。

观察下属,让下属意识到还有更好的工作方法,持续告知下属可改进的地方。

重点不在于勉强下属按照上司说的去做,而是引导下属,使其有意识地主动改进。

为此,管理者需要使下属主动意识到用过往的工作方法行不通。

因此不能减少下属的工作量。只有保持工作量,下属才会觉得有改变工作方法的必要。

这种“疗法”看似粗暴,但能在不减少工作量的前提下,促进下属产生改进意识。

重点

或许下属害怕因改变工作方法而遭遇挫折,需要让下属意识到自己存在改进空间。他意识到自己还有“改进空间”。用这个办法,下属的工作将会变得更高效。

观察下属,让下属意识到还有更好的工作方法,持续告知下属可改进的地方。

重点不在于勉强下属按照上司说的去做,而是引导下属,使其有意识地主动改进。

为此,管理者需要使下属主动意识到用过往的工作方法行不通。

因此不能减少下属的工作量。只有保持工作量,下属才会觉得有改变工作方法的必要。

这种“疗法”看似粗暴,但能在不减少工作量的前提下,促进下属产生改进意识。

重点

或许下属害怕因改变工作方法而遭遇挫折,需要让下属意识到自己存在改进空间。12 下属时常出现轻微错误,怎么才能防

止这些错误演变成“致命伤”要想减少轻微错误,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交流

任由下属自行确认工作与思考预防出错的措施

无须一一检查下属预防出错的措施,只需与他定期讨论这个话题

再怎么提高效率,工作毕竟是人做的,不可能完全不出错。正因为错误不可能为零,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A经常出现一些轻微错误,如在录入顾客信息时,写错经手人名字中的汉字;在Excel表格中录入信息时,没注意平假名转换为汉字时的错误。客户收到带有错别字的付款申请书后,联系了财务部,管理者才发现这个错误。

于是制定了一个“预防措施”,就是在录入信息后,照着名片检查一遍。

但是半年之后,A又出现了新的错误。12 下属时常出现轻微错误,怎么才能防

止这些错误演变成“致命伤”要想减少轻微错误,最好的方式就是沟通交流

任由下属自行确认工作与思考预防出错的措施

无须一一检查下属预防出错的措施,只需与他定期讨论这个话题

再怎么提高效率,工作毕竟是人做的,不可能完全不出错。正因为错误不可能为零,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A经常出现一些轻微错误,如在录入顾客信息时,写错经手人名字中的汉字;在Excel表格中录入信息时,没注意平假名转换为汉字时的错误。客户收到带有错别字的付款申请书后,联系了财务部,管理者才发现这个错误。

于是制定了一个“预防措施”,就是在录入信息后,照着名片检查一遍。

但是半年之后,A又出现了新的错误。这次是在录入一家公司名称时,将其中的汉字弄错了。

长此以往,公司的信誉很可能受影响。因为每当感觉问题已经解决时,又有新的错误出现。

对下属的“放权”是否变成了“放任”

这是发生在我的客户公司里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轻微的错误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这种失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可是,只因为偶然一次没有确认,导致错误发生——没有比这更令人懊恼的了。

当下属第一次出错时,管理者对他说:“请想一想今后怎么做才不会出错。”(×)然而,谈完之后就任由下属自行其是,说得好听一点是“放权”,其实是“放任”。

那么,怎么处理才能消灭这些轻微的错误?

就本案例而言,促使下属思考今后的解决办法虽然是好事,但如果下属一天24小时都在考虑怎么不出错,必然不可能做好工作。可若要管理者对下属所做的工作逐一检查,再多时间也不够用。再者,为了消灭失误而这样耗费管理者的时间,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也是不划算的。

不增加检查的点

重点在于不能只靠下属“注意”。当然,对于容易出错的工作,这次是在录入一家公司名称时,将其中的汉字弄错了。

长此以往,公司的信誉很可能受影响。因为每当感觉问题已经解决时,又有新的错误出现。

对下属的“放权”是否变成了“放任”

这是发生在我的客户公司里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轻微的错误往往会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这种失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可是,只因为偶然一次没有确认,导致错误发生——没有比这更令人懊恼的了。

当下属第一次出错时,管理者对他说:“请想一想今后怎么做才不会出错。”(×)然而,谈完之后就任由下属自行其是,说得好听一点是“放权”,其实是“放任”。

那么,怎么处理才能消灭这些轻微的错误?

就本案例而言,促使下属思考今后的解决办法虽然是好事,但如果下属一天24小时都在考虑怎么不出错,必然不可能做好工作。可若要管理者对下属所做的工作逐一检查,再多时间也不够用。再者,为了消灭失误而这样耗费管理者的时间,从投入产出比来看也是不划算的。

不增加检查的点

重点在于不能只靠下属“注意”。当然,对于容易出错的工作,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3-24
当着第三方的面,对不在场的人予以夸奖另外还有一种用法,是对不在场的人予以夸奖。这种方法同样适合不擅长当面夸奖下属的上司使用。被夸奖的对象不在场,夸奖的人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有些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爱说不在场者的坏话。在公司员工下班后的聚会上,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以前的公司就是这样。在这种场合,所有人的个体意识都会变弱,总是有人会成为“坏人”,其他人则觉得
管理类 / 日期:2022-3-24
门邀请,就中国如何有效使用世界银行贷款一事提供专家建议。为此,他访问过北京、天津、内蒙古和西安。他非常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知道80年代初是“文革”结束不久的时期,中国虽然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但中国人民并没有陷入历史的恩怨之中,而是继续向前走,积极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国家建设之中。中国人的这种百折不挠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给德鲁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