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重要紧急四象限图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2-23
图6-15 重要/紧急四象限图

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特定企业内控前瞻性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内控所能产生的价值,也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风向标。在现实经营场景下,企业必须紧密围绕其整体战略,通过对控制活动专业的设计及有效的落地,获得内控前瞻性。图6-15 重要/紧急四象限图

所谓“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特定企业内控前瞻性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内控所能产生的价值,也是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风向标。在现实经营场景下,企业必须紧密围绕其整体战略,通过对控制活动专业的设计及有效的落地,获得内控前瞻性。6.5 内控体系的落地

6.5.1 “制度不落地”顽疾1.企业管理顽疾:制度不落地

简单来说,“制度落地”是指企业制度出台后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即制度要求能够转化成企业成员的实际行动,管理产出满足制度设计初衷。然而,我国部分企业仍然面临制度无法落地的现实,即一边是大堆各式各样的管理制度,另一边仍旧是混乱、低效的工作局面。内控体系不会自动有效运作,“不落地”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1)内控体系“不落地”的表现。

表现1——空洞的制度:口号掩盖实际措施。这些制度通常通篇充斥着“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的豪言壮语,但几乎看不到任何具体的流程设计、工作标准或者具体职责。

表现2——形式执行,实质“放行”。在制度设计层面考虑了层层控制,但在执行层面,所有控制岗位几乎都是“闭着眼睛”签字。

表现3——“管下不管上”。很多规章制度,领导带头破坏,并时时将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已有的管理规范体系之上。最后,内控体系也只能沦落为惩罚基层员工的一种手段而已。

案例:人员培训严重缺失,制度形同虚设

2019年9月29日13时10分许,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梅林南路6.5 内控体系的落地

6.5.1 “制度不落地”顽疾1.企业管理顽疾:制度不落地

简单来说,“制度落地”是指企业制度出台后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即制度要求能够转化成企业成员的实际行动,管理产出满足制度设计初衷。然而,我国部分企业仍然面临制度无法落地的现实,即一边是大堆各式各样的管理制度,另一边仍旧是混乱、低效的工作局面。内控体系不会自动有效运作,“不落地”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1)内控体系“不落地”的表现。

表现1——空洞的制度:口号掩盖实际措施。这些制度通常通篇充斥着“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的豪言壮语,但几乎看不到任何具体的流程设计、工作标准或者具体职责。

表现2——形式执行,实质“放行”。在制度设计层面考虑了层层控制,但在执行层面,所有控制岗位几乎都是“闭着眼睛”签字。

表现3——“管下不管上”。很多规章制度,领导带头破坏,并时时将自己的权威凌驾于已有的管理规范体系之上。最后,内控体系也只能沦落为惩罚基层员工的一种手段而已。

案例:人员培训严重缺失,制度形同虚设

2019年9月29日13时10分许,宁波市宁海县梅林街道梅林南路195号的宁波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9人2死亡,3人受伤,过火总面积约1100m,直接经济损失约2380.4万元。

调查认定,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锐奇公司员工孙某松将加热后的异构烷烃混合物倒入塑料桶时,因静电放电引起可燃蒸气起火并蔓延成灾。监控视频显示,火灾发生初期,员工手足无措,灭火器就在旁边却不知使用,甚至采取了“用嘴吹”的灭火方式,令人震惊。

资料来源:监控曝光:员工救火“连吹带扇”,灭火器就在旁边!重大火灾事故致使19人遇难,2020年3月16日,搜狐网。

(2)通过各种借口导致“不落地”。

借口1——时间紧迫。在很多种情况下,当企业管理人员被问及为何未按制度或流程严格执行时,一种非常经典的回答是“时间太紧,为了保障工作进展,很多控制活动就免了”。言下之意——“制度太耗时,还好我反应敏捷,没有影响工作”。事实上,这里严重忽略了内控体系设计中的几个事实:内控体系强调尽早计划;内控体系强调相关部门间充分沟通配合;内控体系强调按照经过检验的、符合“最佳实践”的业务步骤推进;内控体系强调抓住最核心的关键控制点。更有甚者,有些管理层为了规避某些控制要求,故意拖延,将大量本来有充裕时间的工作人为“紧急化”。

借口2——情况特殊。第二个经典借口是“这个事情太特殊,没法按制度来,特事特办嘛!”。同样,这里忽略了内控体系的另外几个基本要求:当内控制度的一些细节不能参照时,应该转而参照制度目标以及基本原则;内控制度应该涵盖针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当195号的宁波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事故造成19人2死亡,3人受伤,过火总面积约1100m,直接经济损失约2380.4万元。

调查认定,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锐奇公司员工孙某松将加热后的异构烷烃混合物倒入塑料桶时,因静电放电引起可燃蒸气起火并蔓延成灾。监控视频显示,火灾发生初期,员工手足无措,灭火器就在旁边却不知使用,甚至采取了“用嘴吹”的灭火方式,令人震惊。

资料来源:监控曝光:员工救火“连吹带扇”,灭火器就在旁边!重大火灾事故致使19人遇难,2020年3月16日,搜狐网。

(2)通过各种借口导致“不落地”。

借口1——时间紧迫。在很多种情况下,当企业管理人员被问及为何未按制度或流程严格执行时,一种非常经典的回答是“时间太紧,为了保障工作进展,很多控制活动就免了”。言下之意——“制度太耗时,还好我反应敏捷,没有影响工作”。事实上,这里严重忽略了内控体系设计中的几个事实:内控体系强调尽早计划;内控体系强调相关部门间充分沟通配合;内控体系强调按照经过检验的、符合“最佳实践”的业务步骤推进;内控体系强调抓住最核心的关键控制点。更有甚者,有些管理层为了规避某些控制要求,故意拖延,将大量本来有充裕时间的工作人为“紧急化”。

借口2——情况特殊。第二个经典借口是“这个事情太特殊,没法按制度来,特事特办嘛!”。同样,这里忽略了内控体系的另外几个基本要求:当内控制度的一些细节不能参照时,应该转而参照制度目标以及基本原则;内控制度应该涵盖针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当某种特殊情况持续出现时,应该及时更新制度体系。事实上,很多所谓“特殊情况”本不特殊,但经过当事人的一番解读,就特殊了。

借口3——制度跟不上形势。这一个借口与前一个借口原理上是一样的,但质疑的规模扩展到了整个制度体系。回应这样的借口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形势变化时,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更新制度。

在制度本身并无重大缺陷,但由于各种“借口”而导致制度无法落地的情况下,企业应从文化建设、高层推进等方面应对解决。相关内容可参看第4.3节及第6.3节。

(3)制度质量低下导致无法落地。

无法落地的制度,通常会呈现如下特征。

●员工对制度的应用水平低下,甚至不清楚制度要求。

●制度适用范围狭窄,空白点多,现实业务操作中制度出现“空白情况”“不适用情况”,或者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频繁出现。

●制度中的具体操作流程模糊或者流程断点多,依照制度难以顺畅执行业务全过程。

●在执行层面制度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引,执行动作未细化到具体岗位或具体事项层面,相关人员无法根据制度自行操作。

2.从制度自身管理角度促进制度落地某种特殊情况持续出现时,应该及时更新制度体系。事实上,很多所谓“特殊情况”本不特殊,但经过当事人的一番解读,就特殊了。

借口3——制度跟不上形势。这一个借口与前一个借口原理上是一样的,但质疑的规模扩展到了整个制度体系。回应这样的借口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形势变化时,就更应该积极、主动地更新制度。

在制度本身并无重大缺陷,但由于各种“借口”而导致制度无法落地的情况下,企业应从文化建设、高层推进等方面应对解决。相关内容可参看第4.3节及第6.3节。

(3)制度质量低下导致无法落地。

无法落地的制度,通常会呈现如下特征。

●员工对制度的应用水平低下,甚至不清楚制度要求。

●制度适用范围狭窄,空白点多,现实业务操作中制度出现“空白情况”“不适用情况”,或者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频繁出现。

●制度中的具体操作流程模糊或者流程断点多,依照制度难以顺畅执行业务全过程。

●在执行层面制度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引,执行动作未细化到具体岗位或具体事项层面,相关人员无法根据制度自行操作。

2.从制度自身管理角度促进制度落地管理制度是用来管理经营活动的,但极易被忽略的一点是,制度自身也需要得到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对制度自身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常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种。

●制度缺乏整体框架:企业应该有哪些制度不清楚,各项制度之间是什么关系也不清楚。

●制度关键权限混乱:企业组织架构中各个单元在制度管理中的权限不清。

●制度层次混乱:不同类型制度之间的上下级或优先级关系不清晰,不同制度之间如出现内容冲突应如何处理不明确。

●制度生效状态或版本信息混乱:各项制度的生效状态、最新版本状态等信息不明确。

●制度缺乏动态管理:制度的新增、修订、废止、合并等工作要求不清晰。

出现上述问题的内在原因通常是制度管理职责不清或者设置不合理,同时缺乏围绕制度自身的基本管理制度和配套流程。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三条。

(1)措施1:实现制度专业归口管理。

制度的“归口管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有专业部门对企业所有制度进行集中归口管理。这种归口管理不是指由这个部门完成所有的制度编制工作,而是指对企业各项制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管理制度是用来管理经营活动的,但极易被忽略的一点是,制度自身也需要得到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对制度自身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常见的表现包括以下几种。

●制度缺乏整体框架:企业应该有哪些制度不清楚,各项制度之间是什么关系也不清楚。

●制度关键权限混乱:企业组织架构中各个单元在制度管理中的权限不清。

●制度层次混乱:不同类型制度之间的上下级或优先级关系不清晰,不同制度之间如出现内容冲突应如何处理不明确。

●制度生效状态或版本信息混乱:各项制度的生效状态、最新版本状态等信息不明确。

●制度缺乏动态管理:制度的新增、修订、废止、合并等工作要求不清晰。

出现上述问题的内在原因通常是制度管理职责不清或者设置不合理,同时缺乏围绕制度自身的基本管理制度和配套流程。具体的控制措施包括以下三条。

(1)措施1:实现制度专业归口管理。

制度的“归口管理”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有专业部门对企业所有制度进行集中归口管理。这种归口管理不是指由这个部门完成所有的制度编制工作,而是指对企业各项制度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2-23
通过深度思考,新华书店开始逐步打破其陈旧的经营管理理念,已经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成功升级部分门店。并在2018年,与阿里签订合作协议,整合全国12000家实体门店,建立了新华书店网上商城。除此之外,新华书店还根据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与消费方式,创建了“悦读生活”的理念,打造城市书房,将单纯的售书场所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等内容的服务场所,从而将场景服务打
管理类 / 日期:2024-02-23
员工老张抱怨道:凭什么那些新来的员工能力一般,工资却比我们老员工高啊!员工小陈:我感觉自己像个小陀螺,不停地在原地打转,每天都做着重复无聊的工作。另外一家公司许诺给老陈的工资要高过现在的公司水平,老陈有点动心了。……这些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是不是十分常见呢?员工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不一定都能有十分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他们经常需要他人的引导和帮助。因此,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