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情况业务流程有关......《财务审计实务指南》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2-19
细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情况、业务流程、有关人员职责、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等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舞弊的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借口等,评估审计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1]2017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根据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再是金融资产的一个分类。细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情况、业务流程、有关人员职责、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等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舞弊的动机或压力、机会、态度或借口等,评估审计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1]2017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根据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再是金融资产的一个分类。第四部分 主要业务循环审计

第十三章 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

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管理水平、堵塞内控漏洞,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保障资产安全。所以,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发现错误或者舞弊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而通过发现错误和舞弊揭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并协助被审计单位整改,使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应该是审计工作的使命。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审计人员应该订立审计目标。

第一节 审计目标

(1)确认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覆盖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各环节。

(2)确认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或者其他目的,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粉饰报表的情况,或者是否存在贪污舞弊、截留收入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情况,或者是否存在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资金的情况。

(3)确认对行业相关的特定法规的遵守情况,对所在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

(4)确认与销售有关的企业战略和规划是否成功实现,如新产品的开发推广、新市场的开拓等。第四部分 主要业务循环审计

第十三章 销售和收款循环审计

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管理水平、堵塞内控漏洞,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保障资产安全。所以,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发现错误或者舞弊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而通过发现错误和舞弊揭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并协助被审计单位整改,使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应该是审计工作的使命。在开展审计工作前,审计人员应该订立审计目标。

第一节 审计目标

(1)确认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覆盖销售和收款循环的各环节。

(2)确认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或者其他目的,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粉饰报表的情况,或者是否存在贪污舞弊、截留收入形成账外账、小金库的情况,或者是否存在通过关联方交易转移资金的情况。

(3)确认对行业相关的特定法规的遵守情况,对所在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制度的遵守情况。

(4)确认与销售有关的企业战略和规划是否成功实现,如新产品的开发推广、新市场的开拓等。(5)确认新产品销售是否达到预期收益,有无因新产品开发失败形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有无产品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情况,有无没有市场导致损失的情况。

(6)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主业经营情况。

(7)其他。

第二节 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做出审计评价、形成审计结论、定性审计问题的依据。不同的被审计单位要遵守不同的法规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与被审计单位、事项相关的其他制度。假设委托方要求对某经济事项进行专项审计,审计依据可能是与审计目的相关的法规、内部控制制度等。

假设被审计单位是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审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依据。

(1)《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2)《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国资发法规〔2018〕106号)。

(3)《关于印发〈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的通知》(发改外资〔2018〕1916号)。

(4)《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法律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法规〔2013〕237号)。(5)确认新产品销售是否达到预期收益,有无因新产品开发失败形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有无产品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情况,有无没有市场导致损失的情况。

(6)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主业经营情况。

(7)其他。

第二节 审计依据

审计依据是审计人员做出审计评价、形成审计结论、定性审计问题的依据。不同的被审计单位要遵守不同的法规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与被审计单位、事项相关的其他制度。假设委托方要求对某经济事项进行专项审计,审计依据可能是与审计目的相关的法规、内部控制制度等。

假设被审计单位是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审计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依据。

(1)《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2)《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的通知》(国资发法规〔2018〕106号)。

(3)《关于印发〈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的通知》(发改外资〔2018〕1916号)。

(4)《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中法律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国资发法规〔2013〕237号)。(5)《国资委党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党委纪检〔2012〕155号)。

(6)《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7号)。

(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8)所在行业相关的特定法规制度。例如,烟草行业的烟草专卖法规制度、中储粮系统粮食管理相关制度等。不同行业有不同制度,审计人员需要自行收集。

(9)所属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制度。

(10)企业会计准则。

(11)其他相关制度。

第三节 审计内容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风险管控情况

销售与收款循环各环节是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案、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等是否切实执行到位,各环节之间工作内容是否相关、连贯,有无内容各不相关、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

1.信息收集工作是否到位(5)《国资委党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资党委纪检〔2012〕155号)。

(6)《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7号)。

(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

(8)所在行业相关的特定法规制度。例如,烟草行业的烟草专卖法规制度、中储粮系统粮食管理相关制度等。不同行业有不同制度,审计人员需要自行收集。

(9)所属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制度。

(10)企业会计准则。

(11)其他相关制度。

第三节 审计内容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风险管控情况

销售与收款循环各环节是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案、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等是否切实执行到位,各环节之间工作内容是否相关、连贯,有无内容各不相关、工作流于形式的情况。

1.信息收集工作是否到位企业应收集与本企业销售业务有关的内部、外部各方面信息,如下所示。

(1)在战略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与销售相关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

▷市场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本企业主要客户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优势与差距。

(2)在财务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其中有行业平均指标或先进指标的,也应尽可能收集)。

▷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

▷产品存货及其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

▷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3)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

▷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

▷主要客户信用情况。企业应收集与本企业销售业务有关的内部、外部各方面信息,如下所示。

(1)在战略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与销售相关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

▷市场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本企业主要客户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

▷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本企业优势与差距。

(2)在财务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其中有行业平均指标或先进指标的,也应尽可能收集)。

▷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

▷产品存货及其占销售成本的比重、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

▷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3)在市场风险方面,企业应广泛收集国内外企业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并至少收集与本企业相关的以下重要信息。

▷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

▷主要客户信用情况。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8
2-6 害怕被问到工作进展做好步骤清单,以备临时突击“往东京都寄申请书的事,现在进展如何?”我(@高梨健太郎)特别害怕这样的突击提问。因为我必须为此去检索过去的邮件,或是从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各种翻找。有过类似经验的朋友就会知道,过去的邮件找起来很费时间,一不留神一个上午就过去了。这些可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当然,对方等的时间一长,脸色自然也不会好看。同时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8
③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资的,是否合理选择债券种类,对还本付息方案进行系统安排,确保按期、足额偿还到期本金和利息。④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方式筹资的,是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部门的规定,优化企业组织架构,进行业务整合,并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协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确保符合股票发行条件和要求。(4)资金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用途。①企业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