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分析增值税改革与有效税率本章利用增值......《企业的策略调整》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2-17
5.4 实证分析

5.4.1 增值税改革与有效税率

本章利用增值税转型来考察结构性减税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所以首先需要确认,增值税转型是否确实降低了企业税率。为此,我们首先使用2006年和2008年的数据来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率的影响。具体地,我们估计以下双重差分模型:

VATrate=α+β×Reform+X×γ+firm+year+ε (5-2)ititititit

式中,VATrate为企业i在第t年的增值税税率,是企业应缴增值it税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Reform=Treat×Post,其中Treat表示企ititi业是否为实验组的虚拟变量,当企业i属于中部26个城市的八大改革行业时等于1,否则为0;Post表示改革后的虚拟变量,当年份在t2007年以后即样本中对应2008年时等于1,否则为0。因此,二者的交互项Reform是企业i在第t年是否受到增值税转型影响的指示变量,it其系数β衡量了2007年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率的影响,是本章关注的核心参数。X是一系列可能直接影响企业增值税税率的指标,it包括企业的规模、年龄、企业所得税税率、劳均资本存量、是否出口5.4 实证分析

5.4.1 增值税改革与有效税率

本章利用增值税转型来考察结构性减税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所以首先需要确认,增值税转型是否确实降低了企业税率。为此,我们首先使用2006年和2008年的数据来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率的影响。具体地,我们估计以下双重差分模型:

VATrate=α+β×Reform+X×γ+firm+year+ε (5-2)ititititit

式中,VATrate为企业i在第t年的增值税税率,是企业应缴增值it税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Reform=Treat×Post,其中Treat表示企ititi业是否为实验组的虚拟变量,当企业i属于中部26个城市的八大改革行业时等于1,否则为0;Post表示改革后的虚拟变量,当年份在t2007年以后即样本中对应2008年时等于1,否则为0。因此,二者的交互项Reform是企业i在第t年是否受到增值税转型影响的指示变量,it其系数β衡量了2007年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增值税税率的影响,是本章关注的核心参数。X是一系列可能直接影响企业增值税税率的指标,it包括企业的规模、年龄、企业所得税税率、劳均资本存量、是否出口等。firm是企业固定效应,用来剔除短时间内不随时间变化的企业层i面的影响因素,如投资人和经营者的态度、企业经营文化、行业发展周期、政企关系等等。year为年份固定效应,用来控制特定年份可t能影响所有企业的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变动等。在标准的DID框架中,Treat和Post也应该出现在回归方程中,但是由于方程(5-1)控制了it企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所以Treat和Post的效果已经被固定it效应吸收。

表5-2报告了回归结果。列(1)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企业主要特征变量后,增值税转型使得企业增值税税率明显下降,并且这一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经济意义上看,企业增值税税率平均下降0.4个百分点,相当于均值(3.8)的10%。可见,增值税转型的减税效应不仅在统计上显著,而且在经济意义上十分显著。

为了证明企业增值税税率的下降确实是由改革造成的,我们在第(2)列中进行了反事实实验,即假设增值税改革发生在2004年初,将改革前(即2002—2003年)与改革后(即2005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此时增值税改革(D.税改1)对于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影响并不显著。

表5-2 增值税改革与企业有效税率等。firm是企业固定效应,用来剔除短时间内不随时间变化的企业层i面的影响因素,如投资人和经营者的态度、企业经营文化、行业发展周期、政企关系等等。year为年份固定效应,用来控制特定年份可t能影响所有企业的宏观经济因素和政策变动等。在标准的DID框架中,Treat和Post也应该出现在回归方程中,但是由于方程(5-1)控制了it企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所以Treat和Post的效果已经被固定it效应吸收。

表5-2报告了回归结果。列(1)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企业主要特征变量后,增值税转型使得企业增值税税率明显下降,并且这一结果在1%的水平上显著。从经济意义上看,企业增值税税率平均下降0.4个百分点,相当于均值(3.8)的10%。可见,增值税转型的减税效应不仅在统计上显著,而且在经济意义上十分显著。

为了证明企业增值税税率的下降确实是由改革造成的,我们在第(2)列中进行了反事实实验,即假设增值税改革发生在2004年初,将改革前(即2002—2003年)与改革后(即2005年)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此时增值税改革(D.税改1)对于企业的增值税税率影响并不显著。

表5-2 增值税改革与企业有效税率注:*、**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回归还控制了企业和年份固定效应;标准误聚类在“城市×行业”层面。

5.4.2 增值税改革与资本结构

1.基准回归

增值税转型降低了企业税率,这对企业杠杆率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节将着力讨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我们首先仍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方程如下:

lev=α+β×Reform+X×γ+firm+year+ε (5-3)ititititit注:*、**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回归还控制了企业和年份固定效应;标准误聚类在“城市×行业”层面。

5.4.2 增值税改革与资本结构

1.基准回归

增值税转型降低了企业税率,这对企业杠杆率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节将着力讨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我们首先仍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回归方程如下:

lev=α+β×Reform+X×γ+firm+year+ε (5-3)ititititit式中,lev为企业i在第t年的杠杆率,定义为企业负债与资产的it比值。其他变量的定义和其在方程(5-2)中相同。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2006和2008年的数据估计方程(5-3),得到的结果报告见表5-3。在第(1)列中,除改革本身这一虚拟变量和企业、年份固定效应外,我们没有控制其他变量,此时结果显示增值税改革使得企业杠杆率下降了3.363个百分点,相当于均值(55.01)的6.1%。在第(2)列中,我们加入了同表5-2回归的控制变量。此时,增值税改革的效果略有下降,企业杠杆率降幅约为均值的5.8%。由于我们的被解释变量是杠杆率,而不同资产、负债水平的企业可能受改革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第(3)、(4)列中,我们分别用企业资产和负债对观测值进行加权,控制变量仍同列(2)。可以看到,当以资产加权时,“D.税改”前面的系数几乎不变。而当以负债进行加权时,增值税改革的影响效果上升至4.251个百分点。这也告诉我们,此轮增值税改革对于那些债务负担更大的企业影响更大,或者说,改革的主要效果是降低了企业总负债。

表5-3 增值税改革与企业资本结构:基准回归式中,lev为企业i在第t年的杠杆率,定义为企业负债与资产的it比值。其他变量的定义和其在方程(5-2)中相同。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2006和2008年的数据估计方程(5-3),得到的结果报告见表5-3。在第(1)列中,除改革本身这一虚拟变量和企业、年份固定效应外,我们没有控制其他变量,此时结果显示增值税改革使得企业杠杆率下降了3.363个百分点,相当于均值(55.01)的6.1%。在第(2)列中,我们加入了同表5-2回归的控制变量。此时,增值税改革的效果略有下降,企业杠杆率降幅约为均值的5.8%。由于我们的被解释变量是杠杆率,而不同资产、负债水平的企业可能受改革影响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第(3)、(4)列中,我们分别用企业资产和负债对观测值进行加权,控制变量仍同列(2)。可以看到,当以资产加权时,“D.税改”前面的系数几乎不变。而当以负债进行加权时,增值税改革的影响效果上升至4.251个百分点。这也告诉我们,此轮增值税改革对于那些债务负担更大的企业影响更大,或者说,改革的主要效果是降低了企业总负债。

表5-3 增值税改革与企业资本结构:基准回归续表

注:*、**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回归还控制了企业和年份的固定效应;标准误聚类在“城市×行业”层面。

2.稳健性检验:共同趋势

双重差分模型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事前有共同趋势。如果两组企业的变动趋势不同,那么表5-3中的回归结果可能仅是增值税税率变动趋势的差别,而不是增值税转型的影响结果。虽然本章在基准回归中已经加入了企业的固定效应,排除了不随时间变化的企业(行业)层面的干扰因素,但是,也可能存在某些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影响企业的杠杆率,并且这些因素在不同城市、行业的变化趋势可能不同。例如,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优先发展,那么这部分企业可能具有更好的经营绩效,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更小,从而混淆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在全样本回归中分别加入城市、行业异质性趋势(城市×年份和行业×年份的固定效应),以此控制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可变特征对杠杆续表

注:*、**和***分别代表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回归还控制了企业和年份的固定效应;标准误聚类在“城市×行业”层面。

2.稳健性检验:共同趋势

双重差分模型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事前有共同趋势。如果两组企业的变动趋势不同,那么表5-3中的回归结果可能仅是增值税税率变动趋势的差别,而不是增值税转型的影响结果。虽然本章在基准回归中已经加入了企业的固定效应,排除了不随时间变化的企业(行业)层面的干扰因素,但是,也可能存在某些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影响企业的杠杆率,并且这些因素在不同城市、行业的变化趋势可能不同。例如,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优先发展,那么这部分企业可能具有更好的经营绩效,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更小,从而混淆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尝试在全样本回归中分别加入城市、行业异质性趋势(城市×年份和行业×年份的固定效应),以此控制不同城市和不同行业可变特征对杠杆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6
4.在原型阶段,设计师会选定有希望胜出的潜在解决方案,以有形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供用户与之进行交互。原型体现了设计师关于理想解决方案特征的假设。5.设计师将原型交给用户进行测试。用户对原型的反馈,有助于设计人员选定最终的解决方案。图7-1 设计思维的5个阶段在深入阐述具体步骤之前,我们先强调一下设计思维的核心特征,从发散和收敛之间的张力开始。发散与收敛 发散与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6
(3)医生开医嘱不规范。(4)药房系统没有提示急临医嘱。(5)缺乏科学的药品下送路线。[1]原因分析阶段,常用的基本工具有五个为什么、鱼骨图、节拍时间、ABC分析法、未来状态价值流图/面条图、文献查阅以及假设检验等(详见第9章)。A3的原因分析部分见图5-8。5.5.5 第五步:采取改善行动找到根本原因之后,就需要“药症相符”,与原因一一对应地制定相应改善对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