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在书中摘录了部分报告的内容:
抽象地说,任何业务产生的利润并不能作为衡量该业务价值的真正标准。一个年盈利10万美元的项目,只要它能够证明自己在扩张,并且充分利用了它能够有效利用的资本,它就是一个盈利性非常好的项目。相反,即使一个年盈利1000万美元的项目也有可能是一个盈利性很差的项目——不仅不值得扩张,甚至还可能需要清算,除非它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因此,并不是利润数额,而是业务的利润和与其占有的投资资金之间的关系才是其中的关键。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原则,才能避免不合逻辑、不健全的结果……通用汽车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走向规范化的时刻。
可见,任何企业在从初创到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发展历程中,都会经历从灵活到规范,进一步发展到规范下的灵活,让大象能够跳舞,让企业规模的增长与企业效率的增长同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从灵活到规范是否定,再次实现规范下的灵活,是否定之否定。企业其他的矛盾也一样,其发展和演化都符合辩证法的规律,企业家要想研究企业内外部矛盾,可以好好学习一下辩证法。
企业中有价值的交付结果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那就是资源和时间。资源来自资本,时间来自人。也就是说,资本和人共同创造了财富。对于企业家而言,资本和人在企业运营中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家对于资本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分配原则。企业利润是必须要分配的,谁创造了价值就应该分配给谁,这样才能导向企业高速发展,这些都受企业家的思考的影响,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斯隆在书中摘录了部分报告的内容:
抽象地说,任何业务产生的利润并不能作为衡量该业务价值的真正标准。一个年盈利10万美元的项目,只要它能够证明自己在扩张,并且充分利用了它能够有效利用的资本,它就是一个盈利性非常好的项目。相反,即使一个年盈利1000万美元的项目也有可能是一个盈利性很差的项目——不仅不值得扩张,甚至还可能需要清算,除非它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因此,并不是利润数额,而是业务的利润和与其占有的投资资金之间的关系才是其中的关键。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只有充分认识这些原则,才能避免不合逻辑、不健全的结果……通用汽车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也遇到过这样的走向规范化的时刻。
可见,任何企业在从初创到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发展历程中,都会经历从灵活到规范,进一步发展到规范下的灵活,让大象能够跳舞,让企业规模的增长与企业效率的增长同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从灵活到规范是否定,再次实现规范下的灵活,是否定之否定。企业其他的矛盾也一样,其发展和演化都符合辩证法的规律,企业家要想研究企业内外部矛盾,可以好好学习一下辩证法。
企业中有价值的交付结果有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那就是资源和时间。资源来自资本,时间来自人。也就是说,资本和人共同创造了财富。对于企业家而言,资本和人在企业运营中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家对于资本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分配原则。企业利润是必须要分配的,谁创造了价值就应该分配给谁,这样才能导向企业高速发展,这些都受企业家的思考的影响,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华为认为,组织智慧、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华为组织智慧的主体是通过实践创造的,知识产权、科学论文、顾问知识并非华为智慧的主题,员工创造的知识才是主要的。在价值创造中,华为认为企业中的人是主要的,普通员工和企业家都一样,而资本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华为没有上市,股权结构中没有外部股权。华为的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就是按贡献来分配,企业家和员工按贡献分配,而不是按资分配。所以说,华为的股权结构,并非来自任正非的高风亮节,而是来自任正非本人对于资本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唯有人才是价值的创造者,自然应该把创造的价值分享给每个人。
华为的全员持股与很多外企的员工持股表面上很像,但其实背后的逻辑和价值观是迥然不同的。企业家不必为难自己学习华为散尽股份,但一定要思考“谁创造了价值”这个问题,确保创造和分配的方向协同一致。外资企业和咨询公司培养了不少职业经理人,他们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理性的象征,而陪伴企业从创业开始成长的初创者们,对企业充满了感情。企业家经常会感到困扰,未来企业发展到底应该依靠谁。
马云曾经说,职业经理人跟企业家的差别,就好比大家都上山去打野猪,如果职业经理人开枪之后,野猪没被打死,冲了过来,职业经理人会把枪一扔就跑了,而如果是企业家的话,看到野猪冲过来,他会拿起柴刀冲上去。真正的企业家是没有畏惧的,他们不是被培训出来的,他们是从商海里一路打拼过来的。马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展方向。
华为认为,组织智慧、企业家和资本共同创造了公司的全部价值。华为组织智慧的主体是通过实践创造的,知识产权、科学论文、顾问知识并非华为智慧的主题,员工创造的知识才是主要的。在价值创造中,华为认为企业中的人是主要的,普通员工和企业家都一样,而资本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华为没有上市,股权结构中没有外部股权。华为的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就是按贡献来分配,企业家和员工按贡献分配,而不是按资分配。所以说,华为的股权结构,并非来自任正非的高风亮节,而是来自任正非本人对于资本和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唯有人才是价值的创造者,自然应该把创造的价值分享给每个人。
华为的全员持股与很多外企的员工持股表面上很像,但其实背后的逻辑和价值观是迥然不同的。企业家不必为难自己学习华为散尽股份,但一定要思考“谁创造了价值”这个问题,确保创造和分配的方向协同一致。外资企业和咨询公司培养了不少职业经理人,他们是企业管理领域中理性的象征,而陪伴企业从创业开始成长的初创者们,对企业充满了感情。企业家经常会感到困扰,未来企业发展到底应该依靠谁。
马云曾经说,职业经理人跟企业家的差别,就好比大家都上山去打野猪,如果职业经理人开枪之后,野猪没被打死,冲了过来,职业经理人会把枪一扔就跑了,而如果是企业家的话,看到野猪冲过来,他会拿起柴刀冲上去。真正的企业家是没有畏惧的,他们不是被培训出来的,他们是从商海里一路打拼过来的。马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选择重新信任跟随他创业的十八罗汉。但创业者们终将老去,第二代接班人必须成长起来。每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基业长青,超越自己的年龄和人生而存在。
也就是说,自己的企业迟早会交给他人,如果这个企业活得够长。公司发展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权分离出来后交给谁?显而易见,大家都希望交给专业人士,而不是一个庸才。精英和普通员工都是公司职员,精英只是更加专业的职员而已,自从斯隆把自己的公司卖给通用汽车,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个职业经理人以来,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就成为潮流。即便在华尔街闹出众多丑闻之后,世界上的主要公司仍然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中。对于企业家来说,“又红又专”的人是他们最满意的人才,但这又是相对的。“职业经理人”和“初创者”都是企业的一分子,只是他们专业不同,分工不同,诉求也不同。流水的“职业经理人”和铁打的“初创者”会有利益上的冲突,这些冲突又会推动组织结构的发展。
在外企,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很常见,在华为,则要很谨慎地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因为他们认为让客户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奋斗者是完成使命的中坚力量。任正非否认华为提出了“狼性文化”,只承认提出了“狼狈计划”倡导合作。奋斗者,是华为在精英和普通员工之间找到的那个平衡点。企业思考精英和普通员工的价值本质,其结果就会体现在如何建立信任和如何授权上。就这样,在人和资本之间确立了人的首要位置后,继续根据华为的价值观,对不同的人进一步进行了分类,为价值分配体系奠定了基石。这是个长期的问题,制度化地他选择重新信任跟随他创业的十八罗汉。但创业者们终将老去,第二代接班人必须成长起来。每个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基业长青,超越自己的年龄和人生而存在。
也就是说,自己的企业迟早会交给他人,如果这个企业活得够长。公司发展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营权分离出来后交给谁?显而易见,大家都希望交给专业人士,而不是一个庸才。精英和普通员工都是公司职员,精英只是更加专业的职员而已,自从斯隆把自己的公司卖给通用汽车,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个职业经理人以来,把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就成为潮流。即便在华尔街闹出众多丑闻之后,世界上的主要公司仍然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中。对于企业家来说,“又红又专”的人是他们最满意的人才,但这又是相对的。“职业经理人”和“初创者”都是企业的一分子,只是他们专业不同,分工不同,诉求也不同。流水的“职业经理人”和铁打的“初创者”会有利益上的冲突,这些冲突又会推动组织结构的发展。
在外企,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很常见,在华为,则要很谨慎地做员工满意度调查,因为他们认为让客户满意才是最重要的,奋斗者是完成使命的中坚力量。任正非否认华为提出了“狼性文化”,只承认提出了“狼狈计划”倡导合作。奋斗者,是华为在精英和普通员工之间找到的那个平衡点。企业思考精英和普通员工的价值本质,其结果就会体现在如何建立信任和如何授权上。就这样,在人和资本之间确立了人的首要位置后,继续根据华为的价值观,对不同的人进一步进行了分类,为价值分配体系奠定了基石。这是个长期的问题,制度化地解决这个问题,并持续变革,才是企业发展之道。解决这个问题,并持续变革,才是企业发展之道。文化和价值观的确定性
管理哲学并非深奥的理论,它是企业家对企业现象反思后的深度洞察。辩证法也不过是认识企业发展规律的一个工具而已,对企业现象认识越深刻,权衡和管理企业基本矛盾的能力就越强,这些与学历、阅历等都无关,而是来自企业家的观察、学习和思考。在这之后,企业发现规律,承认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这就是用文化和价值观的确定性来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
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现象会越来越复杂。在一个少于150人的企业中,员工之间大多相互认识,也容易相互信任。当组织规模超过150人以后,可能你需要通过一个你并不认识的人来实现你的目标,这时就需要引入系统和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等。领导力、管理、专业性,各种支持部门被建立,各种工具被引入,企业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家需要化繁为简,透过企业现象看本质。
企业家透过企业现象看本质
由于企业的经营水平不同,因此其规模、业务收入、利润现金流都会产生差别,这是量上的差别。企业家和员工奋斗不止才会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当企业在规模、利润上增长到一定限度时,企业会发生质的飞跃,企业家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企业的蜕变,让企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后,企业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华为的发展史,就是几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史,也是不断设定自我规范,然后通过发展突破规范的过程。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家要不断地审时度势。文化和价值观的确定性
管理哲学并非深奥的理论,它是企业家对企业现象反思后的深度洞察。辩证法也不过是认识企业发展规律的一个工具而已,对企业现象认识越深刻,权衡和管理企业基本矛盾的能力就越强,这些与学历、阅历等都无关,而是来自企业家的观察、学习和思考。在这之后,企业发现规律,承认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这就是用文化和价值观的确定性来应对时代的不确定性。
随着企业的成长,企业现象会越来越复杂。在一个少于150人的企业中,员工之间大多相互认识,也容易相互信任。当组织规模超过150人以后,可能你需要通过一个你并不认识的人来实现你的目标,这时就需要引入系统和流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等。领导力、管理、专业性,各种支持部门被建立,各种工具被引入,企业现象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家需要化繁为简,透过企业现象看本质。
企业家透过企业现象看本质
由于企业的经营水平不同,因此其规模、业务收入、利润现金流都会产生差别,这是量上的差别。企业家和员工奋斗不止才会推动企业不断成长,当企业在规模、利润上增长到一定限度时,企业会发生质的飞跃,企业家抓住这个机会,实现企业的蜕变,让企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后,企业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场上。华为的发展史,就是几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蜕变史,也是不断设定自我规范,然后通过发展突破规范的过程。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家要不断地审时度势。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5
增值到了6000万元,那么张三购股相当于只是溢价了2.5倍。原有股东想,我卖给外面的投资者至少溢价10倍,而给张三只有2.5倍,不卖了,把钱退还给他,行不行呢?当然不行。张三顺利把股份买进了,他在想,接下来就准备把自己4%的股份卖给外部的投资者。你算一算,现在的净资产是6000万元,外部投资者愿意溢价10倍即估值6亿来购买这家公司20%的股份,也就是花1.2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4
二者都不能集中精神,二者都半途而废。二者都不能集中精神,二者都半途而废。10-5 邮件迟迟发送不出去分为“写”“编辑”“发送”三部曲有些邮件总是迟迟发送不出去,比如纠错或道歉的邮件,向可怕的上司请教的日常邮件。“早晚都得发,早发早解脱”——道理虽然明白,但手却总是情不自禁地停下来。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妨将发送邮件分成“1写、2编辑、3发送”三个步骤,这样操作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