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相互依存宣言还做了如下表述我们的目标是......《美好企业》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2-14
该“相互依存宣言”还做了如下表述。

我们的目标是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并满足我们的标准。全食超市领导层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保持平衡。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需要富有同理心的倾听、认真的思考和诚实的行事。我们必须对所有冲突进行调解,并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对我们企业的长期成功来说,建立并培育利益相关者社区至关重要。

全食超市的经历生动有趣地说明了股市对外部事件的过度反应——在将股价推至不合理的高位并拥有不可持续的市盈率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市场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全食超市的股价从约70美元的高点开始一路狂跌至7美元。而其同店销售额增长也一直在放缓,甚至出现了小幅负增长的趋势。但正如该企业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基所言,这仍然是那家价值被认为10倍于之前的企业,它拒绝向华尔街摇尾乞怜,而是坚守自己的宗旨和管理理念。很快,这家企业的股价又开始了历史性上涨——在写作本书时,已达到约112美元(拆股调整后)。该“相互依存宣言”还做了如下表述。

我们的目标是使所有利益相关者满意并满足我们的标准。全食超市领导层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确保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保持平衡。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需要富有同理心的倾听、认真的思考和诚实的行事。我们必须对所有冲突进行调解,并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对我们企业的长期成功来说,建立并培育利益相关者社区至关重要。

全食超市的经历生动有趣地说明了股市对外部事件的过度反应——在将股价推至不合理的高位并拥有不可持续的市盈率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市场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全食超市的股价从约70美元的高点开始一路狂跌至7美元。而其同店销售额增长也一直在放缓,甚至出现了小幅负增长的趋势。但正如该企业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基所言,这仍然是那家价值被认为10倍于之前的企业,它拒绝向华尔街摇尾乞怜,而是坚守自己的宗旨和管理理念。很快,这家企业的股价又开始了历史性上涨——在写作本书时,已达到约112美元(拆股调整后)。谁是今天的投资者

持有股票和债券曾是富人和特权阶层的专利,不过情况已经变了。美联储的《消费者金融状况调查》显示,持有股票的美国家庭比例从1983年的19%上升到了1989年的32%、1995年的41%和2001年的51.9%。(实际上,该百分比在2010年下降到了46.9%。)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已经成了一股主要的政治力量。2004年美国大选的民意调查显示,有70%的选民持有股票。

虽然股权分享成为主流有助于推动企业透明度的提高,但也会带来其他影响。许多个人投资者在其投资决策中融入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他们赞成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投资理念。第一肯定金融网络有限责任公司(First Affirmative Fiacial Network,LLC)总裁史蒂文·舒茨(Steve J. Schueth)在该公司网站展示了以下观点。

对社会责任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其动机往往可分为互补的两类。有些人希望以更贴近并反映其个人价值观及社会优先事项的方式来发挥其资金的作用,另一些人则希望以支持并鼓励改善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方式来发挥其资金的作用。后者更在乎能用他们的资金做些什么,以推动建立一个更具经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并且对所有人都有谁是今天的投资者

持有股票和债券曾是富人和特权阶层的专利,不过情况已经变了。美联储的《消费者金融状况调查》显示,持有股票的美国家庭比例从1983年的19%上升到了1989年的32%、1995年的41%和2001年的51.9%。(实际上,该百分比在2010年下降到了46.9%。)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已经成了一股主要的政治力量。2004年美国大选的民意调查显示,有70%的选民持有股票。

虽然股权分享成为主流有助于推动企业透明度的提高,但也会带来其他影响。许多个人投资者在其投资决策中融入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他们赞成对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投资理念。第一肯定金融网络有限责任公司(First Affirmative Fiacial Network,LLC)总裁史蒂文·舒茨(Steve J. Schueth)在该公司网站展示了以下观点。

对社会责任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其动机往往可分为互补的两类。有些人希望以更贴近并反映其个人价值观及社会优先事项的方式来发挥其资金的作用,另一些人则希望以支持并鼓励改善整个社会生活品质的方式来发挥其资金的作用。后者更在乎能用他们的资金做些什么,以推动建立一个更具经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并且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世界。他们往往对社会变革战略更感兴趣,而这些社会变革战略是美国社会责任投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首屈一指的管理大师,已故的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年前写道:“作为主要所有者和借贷者的养老基金的崛起反映了经济史上最惊人的转变。”德鲁克又说道:

一切表明,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控制了这个国家大型(及许多中型)企业近40%的普通股。规模最大且成长最快的基金(即那些公共雇员基金)不再满足于作为被动投资者。

在反思德鲁克的观点及半数以上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这一事实时,弗雷德里克·赖克哈尔德关于投资者如何增加和减少股票价值的深刻见解便浮现在我们脑海中。赖克哈尔德指责短线交易者和其他短期投机者通过给高管施加压力,使之以长期代价做出短视决策,从而破坏股票价值。他建议企业制定吸引养老基金和美国主流家庭等长期投资者关注的战略,并用令人信服的指标展示了长期投资者是如何为企业增值的——这是美好企业商业模式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一个关键特征。从客户到社区,美好企业管理层都是像赖克哈尔德那样看待价值创造的: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创造了价值并从价值收益中获益,通过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能利用更广泛和更深层的资源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美好企业是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对象。当被问及他愿意持有一项投资多久时,巴菲特常说“永远”。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92年的年报中,巴菲特谈及了他对客户流失的看法。利的世界。他们往往对社会变革战略更感兴趣,而这些社会变革战略是美国社会责任投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首屈一指的管理大师,已故的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年前写道:“作为主要所有者和借贷者的养老基金的崛起反映了经济史上最惊人的转变。”德鲁克又说道:

一切表明,包括养老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控制了这个国家大型(及许多中型)企业近40%的普通股。规模最大且成长最快的基金(即那些公共雇员基金)不再满足于作为被动投资者。

在反思德鲁克的观点及半数以上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这一事实时,弗雷德里克·赖克哈尔德关于投资者如何增加和减少股票价值的深刻见解便浮现在我们脑海中。赖克哈尔德指责短线交易者和其他短期投机者通过给高管施加压力,使之以长期代价做出短视决策,从而破坏股票价值。他建议企业制定吸引养老基金和美国主流家庭等长期投资者关注的战略,并用令人信服的指标展示了长期投资者是如何为企业增值的——这是美好企业商业模式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一个关键特征。从客户到社区,美好企业管理层都是像赖克哈尔德那样看待价值创造的: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都创造了价值并从价值收益中获益,通过使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能利用更广泛和更深层的资源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美好企业是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对象。当被问及他愿意持有一项投资多久时,巴菲特常说“永远”。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992年的年报中,巴菲特谈及了他对客户流失的看法。我们相信,我们公司的股票换手率要远低于任何其他被广泛持有的公司的。交易摩擦成本(对许多公司所有者来说是笔不小的“税收”)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几乎不存在。

我们对赖克哈尔德和巴菲特的观点做了充分了解。前者认真研究了股票流失与股东价值侵蚀之间的关系;后者成为世界第二富有的男人,这部分是因为他对这种关系及长期价值创造动力的理解并据此进行投资。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公司持有类似观点呢?是不是董事会仅仅为了短期收益而奖励高管,从而刺激他们做出破坏价值的短期决策呢?我们相信,我们公司的股票换手率要远低于任何其他被广泛持有的公司的。交易摩擦成本(对许多公司所有者来说是笔不小的“税收”)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几乎不存在。

我们对赖克哈尔德和巴菲特的观点做了充分了解。前者认真研究了股票流失与股东价值侵蚀之间的关系;后者成为世界第二富有的男人,这部分是因为他对这种关系及长期价值创造动力的理解并据此进行投资。那么,为什么没有更多公司持有类似观点呢?是不是董事会仅仅为了短期收益而奖励高管,从而刺激他们做出破坏价值的短期决策呢?以禅宗视角看待“获利”

本书自始至终在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在这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观点):企业的成功不在于对财务状况的痴迷,而在于对企业如何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关注。通过帮助利益相关者解决问题,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并提高生活品质,美好企业做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这种间接的逐利方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伊(Joh Kay)提醒我们,最好以间接方式去追求大多数目标。如果想学习杂技,你会被告知:“专注于‘抛’,不用担心‘接’的问题。”诀窍在于,如果你掌握了“抛”,“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即变得微不足道了。这给企业带来的启示就是:应遵循非常有灵性的原则;应专注于始终如一地采取正确行动,而不是由预先确定的目标或佛陀所说的“期望的结果”来驱动。一个企业如果痴迷于所期望的结果,就很可能采取“错误”行动,而这些行动最终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

这一间接追逐目标原则体现在以下的禅宗式悖论中:越是一门心思想赚钱,赚的钱往往反而越少。换言之,大多数利润驱动型企业通常并不是最赚钱的,大多数很赚钱的企业其主要精力并不在赚钱上。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不要用利润去解释企业行为和决策,而应将以禅宗视角看待“获利”

本书自始至终在强调这样一种观点(在这个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观点):企业的成功不在于对财务状况的痴迷,而在于对企业如何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的关注。通过帮助利益相关者解决问题,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并提高生活品质,美好企业做到了这一点。为了实现这种间接的逐利方法,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凯伊(Joh Kay)提醒我们,最好以间接方式去追求大多数目标。如果想学习杂技,你会被告知:“专注于‘抛’,不用担心‘接’的问题。”诀窍在于,如果你掌握了“抛”,“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即变得微不足道了。这给企业带来的启示就是:应遵循非常有灵性的原则;应专注于始终如一地采取正确行动,而不是由预先确定的目标或佛陀所说的“期望的结果”来驱动。一个企业如果痴迷于所期望的结果,就很可能采取“错误”行动,而这些行动最终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

这一间接追逐目标原则体现在以下的禅宗式悖论中:越是一门心思想赚钱,赚的钱往往反而越少。换言之,大多数利润驱动型企业通常并不是最赚钱的,大多数很赚钱的企业其主要精力并不在赚钱上。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不要用利润去解释企业行为和决策,而应将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4
基于人才画像进行追问基于STAR的追问很重要,但不能漫无目的,要基于岗位的人才画像。人才画像设置了“冰山上”的门槛条件以及“冰山下”必备的素质要求。追问的时候要以素质项的具体行为要求来进行考察。某面试官想要考察某销售经理岗位应聘者的商务谈判能力。面试官:请分享,你最成功的一次影响客户、达成合作的事例。应聘者:我曾经拿下过一个千万元级订单。一开始客户都表达出不
管理类 / 日期:2024-02-14
像货币的水龙头,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时,水就会流出来;法定准备金率提高时,资金之水就会被抽走。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为什么央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能发挥出强大的调控经济作用。同时大家还会明白,现代社会经济是一环接一环扣在银行身上加速运行的。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到银行存钱,或者都把钱从银行取出来藏在家中床下保管,那么整个经济链条会逐渐断开。所以,在微观上行得通的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