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管理者能顺利完成工作而组织精神却决定......《管理的实践》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1-26
安排,管理者能顺利完成工作,而组织精神却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有意愿完成工作。组织精神能唤醒员工内在的奉献精神,激励他们努力付出,决定了员工究竟会全力以赴,还是敷衍了事。

套句贝弗里奇爵士(Lord Beveridge)的话,组织的目的是“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没有任何组织能完全依赖天才,天才总是非常罕见,而且不可预测。但是能不能让普通人展现超凡的绩效,激发每个人潜在的优点,并且运用这些优点,协助组织其他成员表现得更好,换句话说,能否取长补短,是组织的一大考验。

好的组织精神必须让个人的长处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肯定和奖励卓越的表现,让个人的卓越表现对组织其他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贡献。因此,好的组织精神应该强调个人优点——强调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必须不断改进团体的能力和绩效;把昨天的优良表现当作今天的最低要求,把昨天的卓越绩效视为今天的一般水准。

总而言之,良好组织精神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大家能否和睦相处”;强调的是绩效,而不是一致。“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不是根植于良好的工作绩效所带来的满足感与和谐合理的工作关系,那么其实只是脆弱的人际关系,会导致组织精神不良,不能促使员工成长,只会令他们顺从和退缩。我永远忘不了一位大学校长说过的话:“我的职责是让一流的老师能够好好教书,至于他和我或其他同事相处得好不好(真正好的老师往往和同事相处得不好)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我们学校有很多问题人物,但是他们很会教书。”当他的继任者改变政策,强调“安宁与和谐”时,教师的表现很快就每况愈下,士气也随之瓦解。安排,管理者能顺利完成工作,而组织精神却决定了管理者是否有意愿完成工作。组织精神能唤醒员工内在的奉献精神,激励他们努力付出,决定了员工究竟会全力以赴,还是敷衍了事。

套句贝弗里奇爵士(Lord Beveridge)的话,组织的目的是“让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没有任何组织能完全依赖天才,天才总是非常罕见,而且不可预测。但是能不能让普通人展现超凡的绩效,激发每个人潜在的优点,并且运用这些优点,协助组织其他成员表现得更好,换句话说,能否取长补短,是组织的一大考验。

好的组织精神必须让个人的长处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肯定和奖励卓越的表现,让个人的卓越表现对组织其他成员产生建设性的贡献。因此,好的组织精神应该强调个人优点——强调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必须不断改进团体的能力和绩效;把昨天的优良表现当作今天的最低要求,把昨天的卓越绩效视为今天的一般水准。

总而言之,良好组织精神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大家能否和睦相处”;强调的是绩效,而不是一致。“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不是根植于良好的工作绩效所带来的满足感与和谐合理的工作关系,那么其实只是脆弱的人际关系,会导致组织精神不良,不能促使员工成长,只会令他们顺从和退缩。我永远忘不了一位大学校长说过的话:“我的职责是让一流的老师能够好好教书,至于他和我或其他同事相处得好不好(真正好的老师往往和同事相处得不好)完全是两码事。当然,我们学校有很多问题人物,但是他们很会教书。”当他的继任者改变政策,强调“安宁与和谐”时,教师的表现很快就每况愈下,士气也随之瓦解。相反,对组织最严重的控诉,莫过于说他们把杰出人才当成威胁,认为卓越的绩效会造成别人的困扰和挫折感。对组织精神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一味强调员工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长处,不正视员工的能力,只怪罪他们的无能。企业必须把焦点放在员工的长处上。

实践而非说教

组织精神良好,表示组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于个人投入努力的总和。显然,企业无法靠机械手段产生这样的结果。理论上,机械手段充其量只能完整无缺地保存能量,而不能创造能量。只有靠道德力量才有可能获得高于投入的产出。

为了在管理层中塑造良好的精神,必须依赖道德力量,强调优点,重视诚实正直,追求正义,在行为上树立高标准。

但是道德不等于说教。道德必须能够建立行为准则,才有意义。道德也不是告诫、说教或良好的愿望,重要的在于实践。的确,要达到效果,道德必须超然,独立于员工的能力和态度之外,是有形的行为,是每个人都看得到、可以实践和衡量的行为。

为了避免有人说我提倡伪善,我得事先声明,人类历史上所有曾经展现伟大精神的组织,都是借由实践而达成的。美国最高法院可以让迂腐的政客转变为伟大的法官;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海军也借由实践,打造出著名的团队精神;世界上最成功的“幕僚机构”——耶稣会的精神也是基于有系统的实践。

因此,管理需要具体、有形而清楚的实践。在实际做法上必须强相反,对组织最严重的控诉,莫过于说他们把杰出人才当成威胁,认为卓越的绩效会造成别人的困扰和挫折感。对组织精神杀伤力最大的莫过于一味强调员工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长处,不正视员工的能力,只怪罪他们的无能。企业必须把焦点放在员工的长处上。

实践而非说教

组织精神良好,表示组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于个人投入努力的总和。显然,企业无法靠机械手段产生这样的结果。理论上,机械手段充其量只能完整无缺地保存能量,而不能创造能量。只有靠道德力量才有可能获得高于投入的产出。

为了在管理层中塑造良好的精神,必须依赖道德力量,强调优点,重视诚实正直,追求正义,在行为上树立高标准。

但是道德不等于说教。道德必须能够建立行为准则,才有意义。道德也不是告诫、说教或良好的愿望,重要的在于实践。的确,要达到效果,道德必须超然,独立于员工的能力和态度之外,是有形的行为,是每个人都看得到、可以实践和衡量的行为。

为了避免有人说我提倡伪善,我得事先声明,人类历史上所有曾经展现伟大精神的组织,都是借由实践而达成的。美国最高法院可以让迂腐的政客转变为伟大的法官;美国海军陆战队和英国海军也借由实践,打造出著名的团队精神;世界上最成功的“幕僚机构”——耶稣会的精神也是基于有系统的实践。

因此,管理需要具体、有形而清楚的实践。在实际做法上必须强调优点,而非缺点;必须激发卓越的表现;必须说明组织的精神根植于道德,因此必须建立在诚实正直的品格上。

企业必须通过5方面的实践,才能确保正确的精神贯彻于整个管理组织中:

1.必须建立很高的绩效标准,不能宽容差的或平庸的表现,而且必须根据绩效,给予奖励。

2.每个管理职位本身必须有其价值,而不只是升迁的踏板。

3.必须建立合理而公平的升迁制度。

4.管理章程中必须清楚说明谁有权制定事关管理者命运的重要决定,管理者必须有向高层申诉的途径。

5.在任命管理者的时候,必须很清楚诚实正直的品格是对管理者的绝对要求,是管理者原本就需具备的特质,不能期待他升上管理职位后才开始培养这种特质。

安于平庸的危险

当管理者说:“在这里,你不可能发财,但也不会被解雇”时,对公司和组织精神的伤害,莫过于此。这种说法强调安于平庸,结果会养成官僚,变相惩罚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家。这种心态不鼓励员工冒险犯错,导致员工不愿尝试新事物,既无法建立组织的精神——只有高绩效才能创造精神,也无法建立安全感。管理层所需要的安全感是建立在对高绩效的认知和肯定上的。调优点,而非缺点;必须激发卓越的表现;必须说明组织的精神根植于道德,因此必须建立在诚实正直的品格上。

企业必须通过5方面的实践,才能确保正确的精神贯彻于整个管理组织中:

1.必须建立很高的绩效标准,不能宽容差的或平庸的表现,而且必须根据绩效,给予奖励。

2.每个管理职位本身必须有其价值,而不只是升迁的踏板。

3.必须建立合理而公平的升迁制度。

4.管理章程中必须清楚说明谁有权制定事关管理者命运的重要决定,管理者必须有向高层申诉的途径。

5.在任命管理者的时候,必须很清楚诚实正直的品格是对管理者的绝对要求,是管理者原本就需具备的特质,不能期待他升上管理职位后才开始培养这种特质。

安于平庸的危险

当管理者说:“在这里,你不可能发财,但也不会被解雇”时,对公司和组织精神的伤害,莫过于此。这种说法强调安于平庸,结果会养成官僚,变相惩罚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企业家。这种心态不鼓励员工冒险犯错,导致员工不愿尝试新事物,既无法建立组织的精神——只有高绩效才能创造精神,也无法建立安全感。管理层所需要的安全感是建立在对高绩效的认知和肯定上的。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精神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有高绩效。管理者不应该被他人所督促,他们应该自己督促自己。其实,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和根据工作目标的要求确定管理工作,其中一个主要的考虑就是需要管理者自己为他们的绩效确定高标准。

当管理者持续绩效不佳或表现平平时,公司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更遑论加以奖励了。公司不应该允许制定低目标或绩效总是不佳的管理者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应该把他降到较低的岗位上或开除他,而不是把他“踢上楼去”。

这并不表示应该惩罚犯错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是从错误中学习,越优秀的人才犯的错越多,因为他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我绝对不会把从未犯错的人升到高层领导岗位上,因为没有犯过大错的人必然是平庸之辈。更糟糕的是,没有犯过错的人将不会学到如何及早找出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但是,应该撤换持续绩效不佳或表现平平的员工,并不表示公司应该大开杀戒,无情地到处开除员工。公司对于长期效忠的员工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就像其他决策机制一样,企业的管理层在提拔一个人时,因自己犯下的错误,升了不该升的人,就不该为了他后来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要求,而把他开除。公司或许不该完全怪罪这名表现不理想的员工,很可能经过几年后,工作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他的能力。举例来说,没多久以前,许多公司还认为稽核工作和资深会计差不多,今天他们却视稽核为重要决策功能,因此10年前胜任的稽核人员在今天的新观念下,可能变得能力不足、表现不佳,但是这不能完全归咎于他,而是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因此,对管理人员的精神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有高绩效。管理者不应该被他人所督促,他们应该自己督促自己。其实,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和根据工作目标的要求确定管理工作,其中一个主要的考虑就是需要管理者自己为他们的绩效确定高标准。

当管理者持续绩效不佳或表现平平时,公司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更遑论加以奖励了。公司不应该允许制定低目标或绩效总是不佳的管理者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应该把他降到较低的岗位上或开除他,而不是把他“踢上楼去”。

这并不表示应该惩罚犯错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是从错误中学习,越优秀的人才犯的错越多,因为他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我绝对不会把从未犯错的人升到高层领导岗位上,因为没有犯过大错的人必然是平庸之辈。更糟糕的是,没有犯过错的人将不会学到如何及早找出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但是,应该撤换持续绩效不佳或表现平平的员工,并不表示公司应该大开杀戒,无情地到处开除员工。公司对于长期效忠的员工负有强烈的道德责任。就像其他决策机制一样,企业的管理层在提拔一个人时,因自己犯下的错误,升了不该升的人,就不该为了他后来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的工作要求,而把他开除。公司或许不该完全怪罪这名表现不理想的员工,很可能经过几年后,工作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他的能力。举例来说,没多久以前,许多公司还认为稽核工作和资深会计差不多,今天他们却视稽核为重要决策功能,因此10年前胜任的稽核人员在今天的新观念下,可能变得能力不足、表现不佳,但是这不能完全归咎于他,而是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当下属失败的原因显然出自管理上的失误时,就不应该将他解雇,但仍然应该把绩效不佳的人调离目前的工作岗位。这是管理者对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为了全体的士气和精神着想而必须做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表现优异的员工。这也是主管应该为绩效不佳的部属尽到的责任。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工作,其实受创最深的还是员工自己。当员工绩效显示出有调整工作的必要性时,无论个人情况如何,管理者都必须痛下决心,采取行动。

至于是否应该继续雇用这名员工,考虑又完全不同。关于第一项决定的政策必须严格,关于第二项决定的政策却必须多一些体谅与宽容。坚持严格的标准能激励士气和绩效,但关于人的决定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

福特汽车公司的做法是很好的例子。当福特二世接班后,某个部门的9位主管全都无法胜任组织重整过程中创造的新职位。结果,公司没有指派任何一位主管到新职位上,反而在组织内部另外为他们找到能胜任的技术专家职位。福特公司原本可以辞退他们,因为他们都无法胜任管理工作。尤其在这种特殊状况下,新官上任后,当然自认有权展开大幅人事改革。然而,福特的新管理团队秉持的原则是,虽然不应该允许任何人未有上佳的表现而占有一个职位,但是,也不应该因为前领导层的错误而惩罚任何人。

福特汽车后来快速重整旗鼓,有很大部分要归功于高层严格遵守这个原则(附带说明一下,那9位主管中,有7个人后来在新职位上表现优异,其中一个人因为绩效卓越,而被擢升到比他最初的职位更重要的位子上。有两个人仍然表现不好:一个人被迫退休养老,另一当下属失败的原因显然出自管理上的失误时,就不应该将他解雇,但仍然应该把绩效不佳的人调离目前的工作岗位。这是管理者对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为了全体的士气和精神着想而必须做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表现优异的员工。这也是主管应该为绩效不佳的部属尽到的责任。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胜任工作,其实受创最深的还是员工自己。当员工绩效显示出有调整工作的必要性时,无论个人情况如何,管理者都必须痛下决心,采取行动。

至于是否应该继续雇用这名员工,考虑又完全不同。关于第一项决定的政策必须严格,关于第二项决定的政策却必须多一些体谅与宽容。坚持严格的标准能激励士气和绩效,但关于人的决定必须尽可能考虑周全。

福特汽车公司的做法是很好的例子。当福特二世接班后,某个部门的9位主管全都无法胜任组织重整过程中创造的新职位。结果,公司没有指派任何一位主管到新职位上,反而在组织内部另外为他们找到能胜任的技术专家职位。福特公司原本可以辞退他们,因为他们都无法胜任管理工作。尤其在这种特殊状况下,新官上任后,当然自认有权展开大幅人事改革。然而,福特的新管理团队秉持的原则是,虽然不应该允许任何人未有上佳的表现而占有一个职位,但是,也不应该因为前领导层的错误而惩罚任何人。

福特汽车后来快速重整旗鼓,有很大部分要归功于高层严格遵守这个原则(附带说明一下,那9位主管中,有7个人后来在新职位上表现优异,其中一个人因为绩效卓越,而被擢升到比他最初的职位更重要的位子上。有两个人仍然表现不好:一个人被迫退休养老,另一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6
位置早就已经被别人占据了,这让我们看上去无路可走。这时,我们自然又想到了“与显而易见的真理反向走”这句话。我们不再坐在那里去观察一个地理位置的好坏,即放弃了从地理位置解决问题,而选择了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因为所有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规律和轨迹,所以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和轨迹,让广告和人们频繁相遇。于是,电梯的创意诞生了。我觉得我们找到了一个核心场景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6
广告或促销硬广,但现在发现广告主太会玩了。电梯媒体的形式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的梯外电视和梯内海报,还增加了可以在梯内滚动播放的智能屏产品线,播放精短有趣的视频内容。比如,娇兰将网红李佳琦的直播内容直接放在分众的智能屏上在全国扩散,而不是播放单调的促销或品牌广告。又比如,中粮长城干红与《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内容组合植入,在分众智能屏上播放。再比如,许多社交媒体上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