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 产品聚焦的钻井模型
1米宽:锁定尖刀产品
2003年,我刚刚上任时,集团收购了17家公司,一下子有了几十个产品,怎么办呢?只能舍九取一,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产品都做成“招牌菜”,所以必须缩小边界,锁定1米宽的井口,找到那个“一”,并且先通过这个产品拿到金牌。
如何找到这个1米宽的井口呢?我们用了一个工具——四眼看天下。
第一眼:看产品——收入和利润率。
客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核心价值、成果。什么指标最能代表产品的核心价值呢?利润率。因此,企业在看产品时,首先要考察两个图3—1 产品聚焦的钻井模型
1米宽:锁定尖刀产品
2003年,我刚刚上任时,集团收购了17家公司,一下子有了几十个产品,怎么办呢?只能舍九取一,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所有产品都做成“招牌菜”,所以必须缩小边界,锁定1米宽的井口,找到那个“一”,并且先通过这个产品拿到金牌。
如何找到这个1米宽的井口呢?我们用了一个工具——四眼看天下。
第一眼:看产品——收入和利润率。
客户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核心价值、成果。什么指标最能代表产品的核心价值呢?利润率。因此,企业在看产品时,首先要考察两个关键指标:收入和利润率。收入代表销售规模,利润率代表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将所有产品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时,收入和利润率都居于前列的就是A级产品。
第二眼:看用户——复购率。
在公司内部,用户复购率最高的是不是A级产品?即便不是复购率第一名,A级产品的复购率至少要名列前茅。因为复购率说明了产品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代表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代表产品的用户价值大不大。
第三眼:看对手——差异化。
基于这个A级产品,你的对手做到了什么程度?换言之,企业要看对手的差异化。如果对手做得比我们还要深,那么这个产品就不可取。否则,对手会将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尖刀产品一定要避开对手,与行业标杆错位竞争,千万不要在关刀面前耍大刀。你必须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非以己之短,克人之长。如果A级产品不具备差异化,企业还要通过价值创新,以区别于其他企业,做一只不一样的鹰。
第四眼:看趋势——市值/估值。
如何判断趋势?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市值或估值判断,因为资本市场看的是未来价值。基于这个产品,纵观全球资本市场,标杆企业有没有上市?如果已经上市了,那么市盈率有多高,市值有多大?这些都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代表你所选择的主战场是“肥”还是关键指标:收入和利润率。收入代表销售规模,利润率代表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将所有产品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时,收入和利润率都居于前列的就是A级产品。
第二眼:看用户——复购率。
在公司内部,用户复购率最高的是不是A级产品?即便不是复购率第一名,A级产品的复购率至少要名列前茅。因为复购率说明了产品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否紧密,代表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代表产品的用户价值大不大。
第三眼:看对手——差异化。
基于这个A级产品,你的对手做到了什么程度?换言之,企业要看对手的差异化。如果对手做得比我们还要深,那么这个产品就不可取。否则,对手会将我们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尖刀产品一定要避开对手,与行业标杆错位竞争,千万不要在关刀面前耍大刀。你必须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非以己之短,克人之长。如果A级产品不具备差异化,企业还要通过价值创新,以区别于其他企业,做一只不一样的鹰。
第四眼:看趋势——市值/估值。
如何判断趋势?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市值或估值判断,因为资本市场看的是未来价值。基于这个产品,纵观全球资本市场,标杆企业有没有上市?如果已经上市了,那么市盈率有多高,市值有多大?这些都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代表你所选择的主战场是“肥”还是“瘦”。如果这个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大,那么即便聚焦下去也做不大。
综合上述“四眼看天下”,企业就可以舍九取一,锁定自己的尖刀产品。
1 000米深:断舍离,聚焦一切资源在一个产品上
在企业锁定了一款尖刀产品以后,剩下的产品怎么办呢?断舍离。如果产品已经成熟了,我们就把它卖掉;如果卖不掉,还有团队,那就独立出来,让团队自己做,公司绝对不要控股;如果既卖不掉又不能让其独立,剩下的全部关停。
为什么要断舍离?就是为了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尖刀产品上,将这口井打到1 000米深。切记,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分兵作战,因为企业的资源和企业家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定要集中所有兵力到尖刀产品上,利出一孔,万箭齐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创造出局部优势,其威力就不容小觑。
不久前,在课堂上听到一位复训学员分享他们企业的故事。
这家企业是一家化妆品企业。创业之初,老板依靠几款王牌产品赚得了“第一桶金”。其中每一款产品的年销售额都在千万元以上,利润也非常高。随着产品销量越来越多,许多经销商、代理商开始反馈产品种类太少,请求企业推出新品种。“瘦”。如果这个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不大,那么即便聚焦下去也做不大。
综合上述“四眼看天下”,企业就可以舍九取一,锁定自己的尖刀产品。
1 000米深:断舍离,聚焦一切资源在一个产品上
在企业锁定了一款尖刀产品以后,剩下的产品怎么办呢?断舍离。如果产品已经成熟了,我们就把它卖掉;如果卖不掉,还有团队,那就独立出来,让团队自己做,公司绝对不要控股;如果既卖不掉又不能让其独立,剩下的全部关停。
为什么要断舍离?就是为了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尖刀产品上,将这口井打到1 000米深。切记,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分兵作战,因为企业的资源和企业家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定要集中所有兵力到尖刀产品上,利出一孔,万箭齐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创造出局部优势,其威力就不容小觑。
不久前,在课堂上听到一位复训学员分享他们企业的故事。
这家企业是一家化妆品企业。创业之初,老板依靠几款王牌产品赚得了“第一桶金”。其中每一款产品的年销售额都在千万元以上,利润也非常高。随着产品销量越来越多,许多经销商、代理商开始反馈产品种类太少,请求企业推出新品种。董事长听从了代理商的建议,开始大力研发新产品,最后这家企业的产品线也越来越长,从几款产品渐渐变成了30款、50款甚至上百款产品。结局并不难猜,这家企业最后走上了和我创业早期差不多的老路。虽然公司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利润越来越薄。
2014年,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来参加课程。回到企业以后,董事长就开始带领高管做减法,从100款产品砍到20款产品,并从中锁定了一款面膜作为尖刀产品。令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做减法的效果立竿见影,这家企业的利润很快就比之前增加了3倍。
更重要的是,他们倾力打造的尖刀产品成了长销爆款。当然,他们在这款尖刀产品上花了不少心思,这款产品的成分都来自国外顶尖的原材料,深得用户好评。据说,这款产品7年来用户复购率一直非常高,在定价比同行产品高7倍的情况下仍然供不应求,几乎每个月都会卖断货,工厂根本来不及生产。
古代先贤管子在《管子·国蓄》中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经营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一定要保证公司上下所有的焦点只有一件事,利益全部来自一个地方。利出一孔,才能力出一孔。就像上面案例中的这家化妆品企业,想要形成压强,就必须把其他洞全部堵住。相反,产品多元化就等于在管道里开新的漏洞。董事长听从了代理商的建议,开始大力研发新产品,最后这家企业的产品线也越来越长,从几款产品渐渐变成了30款、50款甚至上百款产品。结局并不难猜,这家企业最后走上了和我创业早期差不多的老路。虽然公司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利润越来越薄。
2014年,这家企业的董事长来参加课程。回到企业以后,董事长就开始带领高管做减法,从100款产品砍到20款产品,并从中锁定了一款面膜作为尖刀产品。令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做减法的效果立竿见影,这家企业的利润很快就比之前增加了3倍。
更重要的是,他们倾力打造的尖刀产品成了长销爆款。当然,他们在这款尖刀产品上花了不少心思,这款产品的成分都来自国外顶尖的原材料,深得用户好评。据说,这款产品7年来用户复购率一直非常高,在定价比同行产品高7倍的情况下仍然供不应求,几乎每个月都会卖断货,工厂根本来不及生产。
古代先贤管子在《管子·国蓄》中说:“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经营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一定要保证公司上下所有的焦点只有一件事,利益全部来自一个地方。利出一孔,才能力出一孔。就像上面案例中的这家化妆品企业,想要形成压强,就必须把其他洞全部堵住。相反,产品多元化就等于在管道里开新的漏洞。为什么这些漏洞不容易堵住呢?人性使然。老板是贪婪的,他们想要做更多、做更大;同样地,高管也是贪婪的,每个人都期望能单独保有一片自留地。表面上看,这些高管是为企业开辟一片新市场,但实际上,大家都是在水管里面开新孔,最终这些新孔会拖企业的后腿,吃掉企业的老本。
经营企业30余年,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企业决定开一家新公司、成立一个新部门、开辟一条新的产品线……做加法总是人人鼓掌,而做减法都是得罪人,因为做减法意味着要伤害到许多人的利益、面子、汗水……从这个角度看,聚焦本身是反人性的。
但是,我要劝诫所有企业家:再难也得做,管理本身是反人性的。大多数人会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想干什么,而是你应该干什么。你要做真正为企业贡献价值的事情,而不是凭自己的好恶做事。
1万米深:品质第一
如果你已经锁定了尖刀产品,并聚焦一切资源,把井打到了1 000米深,但是走到这一步,你依然没有什么起色,那就是因为你的深度还不够,还谈不上具有真正的竞争力。你要继续往下打井,钻到1万米深。
要钻到1万米深,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要做到品质第一。品质是用户价值的第一个基本面,它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回想一为什么这些漏洞不容易堵住呢?人性使然。老板是贪婪的,他们想要做更多、做更大;同样地,高管也是贪婪的,每个人都期望能单独保有一片自留地。表面上看,这些高管是为企业开辟一片新市场,但实际上,大家都是在水管里面开新孔,最终这些新孔会拖企业的后腿,吃掉企业的老本。
经营企业30余年,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很难。企业决定开一家新公司、成立一个新部门、开辟一条新的产品线……做加法总是人人鼓掌,而做减法都是得罪人,因为做减法意味着要伤害到许多人的利益、面子、汗水……从这个角度看,聚焦本身是反人性的。
但是,我要劝诫所有企业家:再难也得做,管理本身是反人性的。大多数人会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想干什么,而是你应该干什么。你要做真正为企业贡献价值的事情,而不是凭自己的好恶做事。
1万米深:品质第一
如果你已经锁定了尖刀产品,并聚焦一切资源,把井打到了1 000米深,但是走到这一步,你依然没有什么起色,那就是因为你的深度还不够,还谈不上具有真正的竞争力。你要继续往下打井,钻到1万米深。
要钻到1万米深,企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要做到品质第一。品质是用户价值的第一个基本面,它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回想一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4
表10-3 必需物品和非必需物品的放置准则一般来说,推进5S工作先从推进前两个“S”开始,前两个“S”是基础,做好了才能比较顺利地推行后面的“S”。(3)清扫表示将工作场所打扫得干净整洁,创造一尘不染的环[1]境。清扫不是简单地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在清扫过程中进行点检,哪些仪器设备、物品需要及时维修保养等,提前发现隐患,避免出现问题,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4
(4)不该多占的人多占,占得越多,越是挤压其他事业合作伙伴的利益空间,损伤他们的积极性,增加恶性违约的风险。不该多占,你占多了,恰恰不安全。当然,当小股东又有当小股东的风险,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防控风险也需要考虑。(三)已存在的畸形股权结构如何处理?已经存在的畸形股权结构,分三种情形,做不同处理。1.第一种情形:股权结构畸形,但是未显现出危害措施: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