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的问世确实掀起了世人对决策问题的兴趣......《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1-22
电脑的问世,确实掀起了世人对决策问题的兴趣。其原因确实很多,却绝不是因为电脑可以代替决策。那只是因为电脑能够计算,所以从此组织中的上下人员,不能不学会管理之道了,也不能不学会有效的决策之道了。电脑的问世,确实掀起了世人对决策问题的兴趣。其原因确实很多,却绝不是因为电脑可以代替决策。那只是因为电脑能够计算,所以从此组织中的上下人员,不能不学会管理之道了,也不能不学会有效的决策之道了。  第8章 

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本书讨论的内容是以如下两项为前提的:

·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在他的组织里开展有效的工作,否则就对不起聘用他的组织。那么,管理者应该学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辜负其管理者的职责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本书把组织和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作为两大目标。

本书的第二个前提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所以本书探讨了管理者绩效的每一个层面,本书编排的顺序,有利于激发读者学会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本书并不是教科书,因为有效性虽然人人可学,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自我训练。本书从头到尾,都不忘一个问题:“是什么促成了组织和管理者的卓有成效?”但本书很少提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因为卓有成效对管理者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  第8章 

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

本书讨论的内容是以如下两项为前提的:

·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在他的组织里开展有效的工作,否则就对不起聘用他的组织。那么,管理者应该学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辜负其管理者的职责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本书把组织和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作为两大目标。

本书的第二个前提是,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所以本书探讨了管理者绩效的每一个层面,本书编排的顺序,有利于激发读者学会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本书并不是教科书,因为有效性虽然人人可学,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自我训练。本书从头到尾,都不忘一个问题:“是什么促成了组织和管理者的卓有成效?”但本书很少提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因为卓有成效对管理者来说是理所当然应该做到的。回顾本书各章所提出的论点和论证结果,读者会发现管理者的卓有成效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侧面。它对个人的提高,对机构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和运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1)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这是一件“机械性”的工作。时间的记录,并不一定要由管理者本人自己动手,最好是交由秘书或助手来做。但是,只要管理者确能这么去做,他就能有所收获。虽然不敢说能立竿见影,也一定进步很快。而且,只要持之以恒,这样做肯定能激发管理者进一步求取有效性的兴趣。

分析时间记录以及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还需要管理者采取某些行动,需要管理者有初步的决策,也需要管理者在行为、人际关系和工作重心上做出一些改变。因此,接着的问题,是衡量各项耗用时间的工作项目的轻重,及衡量各项工作目的的轻重。其结果,必将改变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管理者也许得采用一种检查表,每隔几个月检查一次。这步工作着实攸关管理者对时间(管理者最稀缺的资源)运用的效率。

(2)第二步,是管理者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着眼于贡献,比第一步更深入了一层:由程序进入到观念;由机械性工作进入到分析性方法;由效率进入到成果。这一步是培养管理者的自省:为什么组织聘他为管理者?他应该对组织有什么贡献?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复杂。管理者关于自省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直截了当的问题,而且多少是形式上的问题。但是管理者在得到自省的答案后,却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想到自己的目标及组织的目标;应该进而关注个回顾本书各章所提出的论点和论证结果,读者会发现管理者的卓有成效还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侧面。它对个人的提高,对机构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生存和运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1)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这是一件“机械性”的工作。时间的记录,并不一定要由管理者本人自己动手,最好是交由秘书或助手来做。但是,只要管理者确能这么去做,他就能有所收获。虽然不敢说能立竿见影,也一定进步很快。而且,只要持之以恒,这样做肯定能激发管理者进一步求取有效性的兴趣。

分析时间记录以及消除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还需要管理者采取某些行动,需要管理者有初步的决策,也需要管理者在行为、人际关系和工作重心上做出一些改变。因此,接着的问题,是衡量各项耗用时间的工作项目的轻重,及衡量各项工作目的的轻重。其结果,必将改变管理者的工作水平和质量。管理者也许得采用一种检查表,每隔几个月检查一次。这步工作着实攸关管理者对时间(管理者最稀缺的资源)运用的效率。

(2)第二步,是管理者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着眼于贡献,比第一步更深入了一层:由程序进入到观念;由机械性工作进入到分析性方法;由效率进入到成果。这一步是培养管理者的自省:为什么组织聘他为管理者?他应该对组织有什么贡献?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复杂。管理者关于自省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直截了当的问题,而且多少是形式上的问题。但是管理者在得到自省的答案后,却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应该想到自己的目标及组织的目标;应该进而关注个人及组织的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这些自省是要求管理者承担起责任,而不是要求管理者单纯地执行命令,只求上司满意。管理者如果能着眼于贡献,那么他所重视的就应当不仅是“方法”,而是“目标”和“结果”。

(3)第三步,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这个步骤,基本上是一种行为的态度问题。这是对人的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是管理者的价值观在行为上的体现。不过,充分发挥人的长处也需要“边做边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管理者如果能充分发挥人的长处,就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需要相融合,使个人能力与组织成果相融合,也能使个人成就与组织机会相融合。

(4)本书第5章“要事优先”,可以与第2章“掌握自己的时间”互为呼应。我们说,这两章的内容,实在是管理者有效性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但这一章讨论的不是管理者的时间资源,而是管理者的终极产品——管理者和组织的绩效。在这一章里,记录和分析的对象不是“管理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是“管理者应该努力促成的事情”。所以,这一章没有讨论“信息”,而是讨论管理者的“性格特征”——诸如远见、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这一章的主题是“领导力”,但所谓“领导力”,并不是指智慧和天赋,而是指人人皆可达成的专心、决心和目标。

(5)本书最后几章研究有效的决策,其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无法提出可供管理者遵行的明显和具体的步骤,但是本书提供了一些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举例来说,对管理者应该如何识别“例行事件”,进而找出人及组织的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这些自省是要求管理者承担起责任,而不是要求管理者单纯地执行命令,只求上司满意。管理者如果能着眼于贡献,那么他所重视的就应当不仅是“方法”,而是“目标”和“结果”。

(3)第三步,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这个步骤,基本上是一种行为的态度问题。这是对人的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是管理者的价值观在行为上的体现。不过,充分发挥人的长处也需要“边做边学”,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管理者如果能充分发挥人的长处,就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需要相融合,使个人能力与组织成果相融合,也能使个人成就与组织机会相融合。

(4)本书第5章“要事优先”,可以与第2章“掌握自己的时间”互为呼应。我们说,这两章的内容,实在是管理者有效性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但这一章讨论的不是管理者的时间资源,而是管理者的终极产品——管理者和组织的绩效。在这一章里,记录和分析的对象不是“管理者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是“管理者应该努力促成的事情”。所以,这一章没有讨论“信息”,而是讨论管理者的“性格特征”——诸如远见、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这一章的主题是“领导力”,但所谓“领导力”,并不是指智慧和天赋,而是指人人皆可达成的专心、决心和目标。

(5)本书最后几章研究有效的决策,其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无法提出可供管理者遵行的明显和具体的步骤,但是本书提供了一些明确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举例来说,对管理者应该如何识别“例行事件”,进而找出决策所需的边界条件,本书并无具体说明。因为具体的方法,也视个别情况而异。但是,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去做,却已说得非常清楚。根据这些标准,管理者就能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判断力。有效的决策,固然有赖于一定的步骤,也有赖于分析的能力。而有效的决策,在本质上却是一种行动的规范。

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要比卓有成效的训练更为重要。管理者必须增进其知识与技巧,必须养成各种新的工作习惯,同时也必须放弃旧的工作习惯。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他不能先发展自己的有效性,那不管他有多少知识,有多好的技能和习惯,也不会对他有太大的帮助。

当一名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因为管理者与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都是做他自己应做的工作。即使已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我们仍然还有更高的人生境界。正因为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境界,我们才期望能到达这一境界。换言之,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和各种组织中,能培养出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境界悬之过高,希望我们的知识组织中有圣贤、有大诗人、有第一流的学者,那大型组织恐怕也就存在不了啦。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平凡人来做不平凡的事业。这正是有效的管理者所应自勉的目标。这项目标并不高,我们只要“肯”去做,就一定“能”做到。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个人的真正发展。这种自我提高应该包括从技术性细节到工作态度、价值观、品格等各个方面,包括从履行工作程序到承担各项义务等各个领域。

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机构如此,政府机构如此,其他研究机构、医院以至于军事机构,都莫不如决策所需的边界条件,本书并无具体说明。因为具体的方法,也视个别情况而异。但是,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去做,却已说得非常清楚。根据这些标准,管理者就能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判断力。有效的决策,固然有赖于一定的步骤,也有赖于分析的能力。而有效的决策,在本质上却是一种行动的规范。

管理者的自我提高往往要比卓有成效的训练更为重要。管理者必须增进其知识与技巧,必须养成各种新的工作习惯,同时也必须放弃旧的工作习惯。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他不能先发展自己的有效性,那不管他有多少知识,有多好的技能和习惯,也不会对他有太大的帮助。

当一名管理者,并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因为管理者与其他千千万万人一样,都是做他自己应做的工作。即使已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我们仍然还有更高的人生境界。正因为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境界,我们才期望能到达这一境界。换言之,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和各种组织中,能培养出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反过来说,如果境界悬之过高,希望我们的知识组织中有圣贤、有大诗人、有第一流的学者,那大型组织恐怕也就存在不了啦。今天的组织,需要的是由平凡人来做不平凡的事业。这正是有效的管理者所应自勉的目标。这项目标并不高,我们只要“肯”去做,就一定“能”做到。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个人的真正发展。这种自我提高应该包括从技术性细节到工作态度、价值观、品格等各个方面,包括从履行工作程序到承担各项义务等各个领域。

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机构如此,政府机构如此,其他研究机构、医院以至于军事机构,都莫不如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2
(比如近两年绩效必须在B+及以上)。另外,语言是一个硬条件,英语必须要过关,如果英语没有达到托业650分以上,是没有资格外派的。英语专业和小语种专业的员工有绿色通道,可以免除英语认证。(2)外派人员培养(即认证)华为的外派认证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有英语认证、思想认证和技能认证三大关卡。英语认证分为笔试和口语,考试的前期准备是需要员工自己“掏腰包”的,所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2
从学校毕业了。“哪一家高中的编程课程最好?”她问道。乔·特鲁斯校长停下了脚步。在他供职该校期间,从未被问过这样的问题。那是因为之前,这些孩子几乎没人知道编程是什么意思,更别说想要在这方面有什么进一步发展了。不过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热情朝气,是十分惊人的:我在创办Salesforce之后,见证过那么多产品展示、发布大会或者交易会展,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我被彻底征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