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底线回归起点孔子曾去周都洛邑向老子问......《跟道德经学领导力》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1-20
守住底线,回归起点

孔子曾去周都洛邑向老子问礼。孔子回到鲁国后,弟子问他老子什么样?孔子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走,却不知道能乘风云上九天的龙什么样。老子就像龙,学识渊深、志趣高邈,让人感到莫测难知,真是我的老师啊!”

有趣的是,这对儿“师生”的观念和主张,却是有冲突的。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主张人的修养应该追求“仁”“义”“礼”,老子却觉得这恰恰是道德沦丧、国家昏乱的前兆。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又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仁”“义”“礼”的嫌弃。

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坐着颠簸的马车跑了很远的路见到老子,阐述完自己的学说后,被老子泼了一头冷水,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上德之人不追求德,因为他的存在状态就是德;下德之人努力不失德,所以他并不具备真正的德。

上德是顺其自然,且无“有为”之心;上仁是有所作为,但还能保持无为之心;上义是有所作为,但已失去了无为之心;上礼是很想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响应,所以强迫人们去作为。

所以,失去道之后才崇尚德,失去德之后才崇尚仁,失去仁之后才崇尚义,失去义之后才崇尚礼。守住底线,回归起点

孔子曾去周都洛邑向老子问礼。孔子回到鲁国后,弟子问他老子什么样?孔子说:“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走,却不知道能乘风云上九天的龙什么样。老子就像龙,学识渊深、志趣高邈,让人感到莫测难知,真是我的老师啊!”

有趣的是,这对儿“师生”的观念和主张,却是有冲突的。

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主张人的修养应该追求“仁”“义”“礼”,老子却觉得这恰恰是道德沦丧、国家昏乱的前兆。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又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从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对“仁”“义”“礼”的嫌弃。

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坐着颠簸的马车跑了很远的路见到老子,阐述完自己的学说后,被老子泼了一头冷水,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上德之人不追求德,因为他的存在状态就是德;下德之人努力不失德,所以他并不具备真正的德。

上德是顺其自然,且无“有为”之心;上仁是有所作为,但还能保持无为之心;上义是有所作为,但已失去了无为之心;上礼是很想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响应,所以强迫人们去作为。

所以,失去道之后才崇尚德,失去德之后才崇尚仁,失去仁之后才崇尚义,失去义之后才崇尚礼。强调礼法,说明忠信已经非常浅薄,祸乱出现苗头;预设的各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应身处敦厚不居浅薄,身处笃实不居虚华,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尽管《道德经》中没有提到老子和孔子的这段对话,但逻辑严密地阐述了道、德、仁、义、礼的关系。大道无形,大道的作用和显现就是德,而德分上下,上德是大道自然而然的流露,是无为;下德是努力维持着德的样子,是有为。

下德又分为仁、义、礼,它们一个比一个“不堪”。仁,是没有太多人为意志的“有为”;义,是有明显人为意志的“有为”;礼,则是有强烈的人为意志的,甚至是强制的“有为”。礼之后就是法,不听话就要被打。

道、德、仁、义、礼、法都是为了让世界变好,但路径不同。

道、德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目的、计划和时间表,世界本来就是最好的样子;仁、义是努力让世界维持好的状态,但方法和手段或多或少掺杂了一些个人意志;礼、法则是因让世界变好的愿望已经无人回应了,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流程和行为规范,并辅以奖惩措施,以约束人们的行为。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要大家克制和约束自己,让每件事都归于“礼”,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归仁”。这个“礼”就是周礼,是西周时代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孔子认为,拯救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恢复周礼,小到说话吃饭,大到祭祀治国,都要按西周的那一套来。强调礼法,说明忠信已经非常浅薄,祸乱出现苗头;预设的各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应身处敦厚不居浅薄,身处笃实不居虚华,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尽管《道德经》中没有提到老子和孔子的这段对话,但逻辑严密地阐述了道、德、仁、义、礼的关系。大道无形,大道的作用和显现就是德,而德分上下,上德是大道自然而然的流露,是无为;下德是努力维持着德的样子,是有为。

下德又分为仁、义、礼,它们一个比一个“不堪”。仁,是没有太多人为意志的“有为”;义,是有明显人为意志的“有为”;礼,则是有强烈的人为意志的,甚至是强制的“有为”。礼之后就是法,不听话就要被打。

道、德、仁、义、礼、法都是为了让世界变好,但路径不同。

道、德是自然而然的状态,没有目的、计划和时间表,世界本来就是最好的样子;仁、义是努力让世界维持好的状态,但方法和手段或多或少掺杂了一些个人意志;礼、法则是因让世界变好的愿望已经无人回应了,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标准流程和行为规范,并辅以奖惩措施,以约束人们的行为。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要大家克制和约束自己,让每件事都归于“礼”,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归仁”。这个“礼”就是周礼,是西周时代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孔子认为,拯救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恢复周礼,小到说话吃饭,大到祭祀治国,都要按西周的那一套来。孔子的时代是春秋末年,属于东周,与西周已相去数百年。再说,孔子的家乡鲁国远离周王朝中心,他很可能对周礼的很多细节并不清楚,而当时最熟悉周礼的人,应该就是担任守藏室史的老子——守藏室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有机会接触大量历史文献。于是,孔子才会向老子请教周礼。

但孔子所追求的,恰恰是老子所摒弃的。

在老子看来,“礼”是表面而肤浅的形式主义,属于远离大道的“下下之德”。这个世界之所以败坏,就是因为人类太聪明、太想有所作为,而老子眼中拯救世界的办法就是放弃对仁、义、礼、智的追求,回归清静无为的大道大德。

孔子对老子的这套学说,应该是心悦诚服的,否则他不会在学生面前把老子比喻成乘风云上九天的龙。但回到鲁国后,孔子依然坚定地主张仁义,并以恢复周礼为己任。

这并不是因为孔子在回去的路上,发现自己被洗了脑,清醒过来,而是他知道,世界已然是这个样子,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不能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应该给出简单易行的规范,让人们守住底线,如此,世界就算不能回到最好的样子,至少不会再败坏下去。

这就是儒家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从道德到礼法,是自然秩序弱化的过程,也是人为秩序强化的过程。这一变化,老子在《道德经》第38章中讲得很明白。

这一章也是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交集最多的一章,这两位东方古孔子的时代是春秋末年,属于东周,与西周已相去数百年。再说,孔子的家乡鲁国远离周王朝中心,他很可能对周礼的很多细节并不清楚,而当时最熟悉周礼的人,应该就是担任守藏室史的老子——守藏室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有机会接触大量历史文献。于是,孔子才会向老子请教周礼。

但孔子所追求的,恰恰是老子所摒弃的。

在老子看来,“礼”是表面而肤浅的形式主义,属于远离大道的“下下之德”。这个世界之所以败坏,就是因为人类太聪明、太想有所作为,而老子眼中拯救世界的办法就是放弃对仁、义、礼、智的追求,回归清静无为的大道大德。

孔子对老子的这套学说,应该是心悦诚服的,否则他不会在学生面前把老子比喻成乘风云上九天的龙。但回到鲁国后,孔子依然坚定地主张仁义,并以恢复周礼为己任。

这并不是因为孔子在回去的路上,发现自己被洗了脑,清醒过来,而是他知道,世界已然是这个样子,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不能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应该给出简单易行的规范,让人们守住底线,如此,世界就算不能回到最好的样子,至少不会再败坏下去。

这就是儒家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从道德到礼法,是自然秩序弱化的过程,也是人为秩序强化的过程。这一变化,老子在《道德经》第38章中讲得很明白。

这一章也是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交集最多的一章,这两位东方古代先贤的主张,看上去背道而驰,实质上却是统一的。只不过,老子希望回归起点,让世界回到最好的状态;孔子希望守住底线,让这个世界不变得更差。

世界是多元的。想成为圣人,可以追求道与德;想做一个君子,应该追求仁与义。对于普通人而言,无须要求太高,只要能遵守礼与法就可以了。

对于统揽全局的企业家而言,礼法就是企业的基本规范、制度和流程,仁义就是企业对客户、员工和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主张,而道德就是商业和组织发展的本质规律。

企业家应该学会“守后争先”——把底线守好,把最基础的事情做好,然后去挑战价值创造的新高度,不断借事修心,最终让自己无限贴近经营的大道真理。

《道德经》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代先贤的主张,看上去背道而驰,实质上却是统一的。只不过,老子希望回归起点,让世界回到最好的状态;孔子希望守住底线,让这个世界不变得更差。

世界是多元的。想成为圣人,可以追求道与德;想做一个君子,应该追求仁与义。对于普通人而言,无须要求太高,只要能遵守礼与法就可以了。

对于统揽全局的企业家而言,礼法就是企业的基本规范、制度和流程,仁义就是企业对客户、员工和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主张,而道德就是商业和组织发展的本质规律。

企业家应该学会“守后争先”——把底线守好,把最基础的事情做好,然后去挑战价值创造的新高度,不断借事修心,最终让自己无限贴近经营的大道真理。

《道德经》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领导力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人如果偶尔成功一次,也许是靠运气,但如果可以连续成功,那肯定是掌握了某种成功的根本方法。

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一直在跨领域创业,而且几乎做什么成什么。

他的业务范围,从在线支付(PayPal)到太空探索(Space X),从电动汽车(特斯拉,Tesla)到家用太阳能(SolarCity),从地下交通(The Borig Compay)到超级高铁(Hyperloop)。2017年,他创立了主攻脑机接口技术的Neuralik,开发植入人脑的设备,目标是有朝一日能下载人的思想,让人的意识永生。

这些业务几乎毫无关联,却都具备一定的颠覆性,人们不禁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过去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安宁,神得到“一”而灵妙,五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才能天下安定。

推理下去——如果天失去了清明,恐怕会崩裂;地失去了安宁,恐怕要震溃;神失去了灵妙,恐怕要停歇;五谷失去了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失去了生机,恐怕要灭绝;侯王失去了天下安定,恐怕要被颠覆。领导力的“第一性原理”

一个人如果偶尔成功一次,也许是靠运气,但如果可以连续成功,那肯定是掌握了某种成功的根本方法。

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一直在跨领域创业,而且几乎做什么成什么。

他的业务范围,从在线支付(PayPal)到太空探索(Space X),从电动汽车(特斯拉,Tesla)到家用太阳能(SolarCity),从地下交通(The Borig Compay)到超级高铁(Hyperloop)。2017年,他创立了主攻脑机接口技术的Neuralik,开发植入人脑的设备,目标是有朝一日能下载人的思想,让人的意识永生。

这些业务几乎毫无关联,却都具备一定的颠覆性,人们不禁要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过去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明,地得到“一”而安宁,神得到“一”而灵妙,五谷得到“一”而充盈,万物得到“一”而生长,侯王得到“一”才能天下安定。

推理下去——如果天失去了清明,恐怕会崩裂;地失去了安宁,恐怕要震溃;神失去了灵妙,恐怕要停歇;五谷失去了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失去了生机,恐怕要灭绝;侯王失去了天下安定,恐怕要被颠覆。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0
5.3.4 采购业务关键环节内控分析环节1:需求与计划采购计划的核心管理目标是采购活动能够满足业务需要。因此,企业制订采购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需求,即回答自身在业务上“需要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买多少,是否有钱买”。实现这一点,企业通常需要评估自身的业务实际需求、实时更新的库存水平及可能存在的特殊状态(非限制使用物资、质量检验物资、冻结物资等)以及资金情
管理类 / 日期:2024-01-20
还是公开质疑董事会议案都将有助于打破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四)打破任人唯亲董事会文化的实现路径从第三部分的讨论我们看到,看起来属于文化范畴的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其形成的背后有着深深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烙印。因此,在寻求缓解任人唯亲董事会文化的可能实现途径时,相关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完善至关重要。第一,股权结构的多元化。第一部分的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