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二分公司股权激励分公司激励的重要性分......《股权之道》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4-01-17
处理。

(二)分公司股权激励

1.分公司激励的重要性

分公司的股权激励非常重要,甚至更为迫切,原因如下。

(1)在某些商业模式下,分公司大则公司大,分公司强则公司强;

(2)分公司远离总部,管控更难;

(3)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容易独立。能力强了,钱多了,都容易独立;

(4)分公司负责人容易反水。竞争对手想搞定一个市场,最快的办法就是搞定你分公司的负责人;

(5)分公司之间常常互不关心,甚至恶性竞争;

(6)总公司的人才,需要从分公司产生。

2.分公司股权激励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将总公司的股份直接分给分公司负责人。

有一家公司,做全国市场。一开始,在全国招募了10名省级分公司经理,公司拿出20%的股权,分给这10个经理,每人2%,希望以此招揽和激励他们。处理。

(二)分公司股权激励

1.分公司激励的重要性

分公司的股权激励非常重要,甚至更为迫切,原因如下。

(1)在某些商业模式下,分公司大则公司大,分公司强则公司强;

(2)分公司远离总部,管控更难;

(3)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容易独立。能力强了,钱多了,都容易独立;

(4)分公司负责人容易反水。竞争对手想搞定一个市场,最快的办法就是搞定你分公司的负责人;

(5)分公司之间常常互不关心,甚至恶性竞争;

(6)总公司的人才,需要从分公司产生。

2.分公司股权激励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将总公司的股份直接分给分公司负责人。

有一家公司,做全国市场。一开始,在全国招募了10名省级分公司经理,公司拿出20%的股权,分给这10个经理,每人2%,希望以此招揽和激励他们。结果呢?

首先,给的时候就没什么激励作用。给的人拿出这20%很不容易,可是到每个人,就2%,多吗?感觉很少,何况这时候公司要什么没什么,在被激励对象眼中,股权根本不值钱。

其次,干的过程中,在股权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搭便车”,没什么激励作用。分公司经理最主要的任务是把他负责的那一亩三分地做好,而这2%能不能增值,跟他所在分公司好不好,关系很小。很明显,这不符合激励的一致性原则,这是激励错位。

更麻烦的是,一两年后,这10个分公司经理中,干得不错的也就两三个。有的干得很差,有一两个甚至已经出局。其他的,中不溜秋。而这2%已经给了,不论是收回还是重新调整都非常麻烦。就算公司无所谓,这些人之间都不平衡,干得好的会说:你看,当初公司给的都是2%,可是现在,我们干得挺好,可是他们几个呢?业绩那么差,甚至都已经不干了,可我们还是2%,不公平啊!

当公司再招分公司经理的时候,也麻烦,2%还给不给?给,没有那么多股权来给,不给,不平衡,尤其是对那些干得好的分公司经理。

误区二:锁定分公司合作伙伴,共享分公司“股权”。

还有的人做分公司,找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人,让他参与组建分公司,担任分公司经理,占一定比例的“股权”。其实,这里说的股权,只是一种约定的权益分享比例,因为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谈不结果呢?

首先,给的时候就没什么激励作用。给的人拿出这20%很不容易,可是到每个人,就2%,多吗?感觉很少,何况这时候公司要什么没什么,在被激励对象眼中,股权根本不值钱。

其次,干的过程中,在股权这个问题上,大家都“搭便车”,没什么激励作用。分公司经理最主要的任务是把他负责的那一亩三分地做好,而这2%能不能增值,跟他所在分公司好不好,关系很小。很明显,这不符合激励的一致性原则,这是激励错位。

更麻烦的是,一两年后,这10个分公司经理中,干得不错的也就两三个。有的干得很差,有一两个甚至已经出局。其他的,中不溜秋。而这2%已经给了,不论是收回还是重新调整都非常麻烦。就算公司无所谓,这些人之间都不平衡,干得好的会说:你看,当初公司给的都是2%,可是现在,我们干得挺好,可是他们几个呢?业绩那么差,甚至都已经不干了,可我们还是2%,不公平啊!

当公司再招分公司经理的时候,也麻烦,2%还给不给?给,没有那么多股权来给,不给,不平衡,尤其是对那些干得好的分公司经理。

误区二:锁定分公司合作伙伴,共享分公司“股权”。

还有的人做分公司,找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人,让他参与组建分公司,担任分公司经理,占一定比例的“股权”。其实,这里说的股权,只是一种约定的权益分享比例,因为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谈不上真正的股权。

这种做法风险也很大。如果这个人不行,分公司做不起来,整个市场被耽误。如果这个人很厉害,这个分公司一定装不下他,他会另起炉灶。

误区三:永远只给分公司“股权”

前面说过,分公司的股权,不可能是真正的股权,只是分红权。就算是股权,你等于是把这几个人“钉”在了分公司。他不行,分公司麻烦;他行,你要调动他,股权还不好办。你给到他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而且你的人才体系也建立不起来。

3.增幅同步下分公司激励思路

增幅同步下分公司激励思路是:

在分公司先给分红权,每年将分红结果的一部分兑换为总公司股票。

分公司一般有两种,全功能分公司和单一功能分公司。不论哪种类型,都不难独立核算分公司利润。方案可以规定:将分公司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对分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分红,再将分红的一定比例——比如50%——以现金支付,让他拿回家,另外50%用于兑换总公司激励股权,兑换规则跟总公司股权激励规则相同。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上真正的股权。

这种做法风险也很大。如果这个人不行,分公司做不起来,整个市场被耽误。如果这个人很厉害,这个分公司一定装不下他,他会另起炉灶。

误区三:永远只给分公司“股权”

前面说过,分公司的股权,不可能是真正的股权,只是分红权。就算是股权,你等于是把这几个人“钉”在了分公司。他不行,分公司麻烦;他行,你要调动他,股权还不好办。你给到他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而且你的人才体系也建立不起来。

3.增幅同步下分公司激励思路

增幅同步下分公司激励思路是:

在分公司先给分红权,每年将分红结果的一部分兑换为总公司股票。

分公司一般有两种,全功能分公司和单一功能分公司。不论哪种类型,都不难独立核算分公司利润。方案可以规定:将分公司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对分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分红,再将分红的一定比例——比如50%——以现金支付,让他拿回家,另外50%用于兑换总公司激励股权,兑换规则跟总公司股权激励规则相同。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第一,符合激励的一致性原则。分公司管理人员把分公司搞得越好,得的越多。

第二,分公司负责人与总公司链接越来越紧密。分公司搞得越好,不单是挣钱越多,持有的总公司股份也越多,跟总公司捆得越紧。竞争对手再想挖走他,很难。

第三,给分公司负责人以无限希望。在一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公司,作为分公司负责人,谁愿意只是在分公司拥有分红权,而不是在总公司持有股权呢?你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期望,而且这个股权,可以越来越多,上不封顶。

第四,展开了一张人才的大网。一个人,能干好一个分公司,就有可能干好两个、三个;就有可能管理一个大区,甚至进入总公司,成为总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板块负责人、总经理。由于他们在总公司的持股越来越多,利益越来越紧密,不存在利益冲突或者错位的问题。

相应地,干得不好的,自然淘汰。

承担总部市场拓展职能的子公司,也可以参照上述思路进行激励。

(三)市场合作伙伴股权激励

对市场合作伙伴,如经销商、代理商、直销员等也可以进行股权激励。

市场合作伙伴股权激励总体思路是:根据业绩配送股票;所持股第一,符合激励的一致性原则。分公司管理人员把分公司搞得越好,得的越多。

第二,分公司负责人与总公司链接越来越紧密。分公司搞得越好,不单是挣钱越多,持有的总公司股份也越多,跟总公司捆得越紧。竞争对手再想挖走他,很难。

第三,给分公司负责人以无限希望。在一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公司,作为分公司负责人,谁愿意只是在分公司拥有分红权,而不是在总公司持有股权呢?你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期望,而且这个股权,可以越来越多,上不封顶。

第四,展开了一张人才的大网。一个人,能干好一个分公司,就有可能干好两个、三个;就有可能管理一个大区,甚至进入总公司,成为总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板块负责人、总经理。由于他们在总公司的持股越来越多,利益越来越紧密,不存在利益冲突或者错位的问题。

相应地,干得不好的,自然淘汰。

承担总部市场拓展职能的子公司,也可以参照上述思路进行激励。

(三)市场合作伙伴股权激励

对市场合作伙伴,如经销商、代理商、直销员等也可以进行股权激励。

市场合作伙伴股权激励总体思路是:根据业绩配送股票;所持股票只有分红权,不享有其他权利;所持股票不得要求变现,如果非正常终止合作,公司有权取消;如果公司上市,在上市前或者上市后,在法律、法规、规章允许的前提下,所持股票可以转化为正式股票。

市场合作伙伴与员工不同,市场合作伙伴毕竟是生意场上的对手,他们跟公司合作,首先是为了赚钱。因此,股权激励的目的是锦上添花——让他们在赚钱的同时,顺便赚点股票。赚这个股票的目的还是多赚钱。不能轻易把他们吸收为真正的股东。

市场合作伙伴股权激励规则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激励促进业务量,促进回款,促进遵守规则。

如果需要让合作伙伴所持股权在法律上更加有保障,同时又要防控风险,可以考虑使用持股平台。

当然,重要、特殊的市场合作伙伴,也可以吸收为真正的股东。

王小板的收获与感悟:豁然开朗

这一课,扫清了王小板心目中的一些疑惑。

上一课结束,王小板下定决心,要通过股权激励,成就员工,解放自己,铸造辉煌。但是,老师提出的五大问题,似乎很难有“解”。尤其是担心公司失控,担心公司运作秩序受影响,担心股权给出去了没有激励效果。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王小板的困惑和担心烟消云散。

具体而言,王小板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认知上的跨越式突破。票只有分红权,不享有其他权利;所持股票不得要求变现,如果非正常终止合作,公司有权取消;如果公司上市,在上市前或者上市后,在法律、法规、规章允许的前提下,所持股票可以转化为正式股票。

市场合作伙伴与员工不同,市场合作伙伴毕竟是生意场上的对手,他们跟公司合作,首先是为了赚钱。因此,股权激励的目的是锦上添花——让他们在赚钱的同时,顺便赚点股票。赚这个股票的目的还是多赚钱。不能轻易把他们吸收为真正的股东。

市场合作伙伴股权激励规则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激励促进业务量,促进回款,促进遵守规则。

如果需要让合作伙伴所持股权在法律上更加有保障,同时又要防控风险,可以考虑使用持股平台。

当然,重要、特殊的市场合作伙伴,也可以吸收为真正的股东。

王小板的收获与感悟:豁然开朗

这一课,扫清了王小板心目中的一些疑惑。

上一课结束,王小板下定决心,要通过股权激励,成就员工,解放自己,铸造辉煌。但是,老师提出的五大问题,似乎很难有“解”。尤其是担心公司失控,担心公司运作秩序受影响,担心股权给出去了没有激励效果。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王小板的困惑和担心烟消云散。

具体而言,王小板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认知上的跨越式突破。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4-01-17
样的话一定十分沮丧,但他却一点也不为所动,说:“既然这样,我就更应在寿终之前,将事业搞得像样一点了!”幸之助反倒更加发奋了。其实从小时候起,死神就一直在他的身边转悠,他并不是到了现在才意识到死亡的可怕。在失去了幸一后,幸之助反倒摆脱了对于死亡的恐惧,而专注于如何“好好生活”了。他后来说,在他当年为幸一之死而意志消沉之时,曾听到有一个声音从天上传来:“不是还有
管理类 / 日期:2024-01-17
3. 提醒面试小组,他们要面试的大部分人是刚刚才知道自己的公司要被卖了,而且可能没有时间准备面试。4. 做背景调查(如果有意义的话)并高度重视。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对自己的去向没有发言权(收购是由创始人主导的),而且最近很可能没参加过面试。因此,他们很可能没有准备接受你的面试,也不了解收购的背景情况。有鉴于此,你可以去掉一些社会招聘中会问的问题,比如“你对我们公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