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企业战略无论一家公司有什么样的计划它......《为成果而管理》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11-24
第13章 企业战略

无论一家公司有什么样的计划:

·它必须确定自己想要抓住什么机会,还有自己愿意和能够承担

什么风险。

·它必须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构成,特别是要确定如何在专业

化、多元化和一体化之间取得平衡。

·它必须在时间和金钱之间、在“自创”和“买卖”(出售业务、

兼并、收购和合资方式)之间做出取舍,从而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它必须确定一个与自己的经济现状、机会和绩效体系相匹配的

组织结构。

恰当的机会和适度的风险

企业应当尽量降低风险。但如果在行事时总是忍不住想逃避风险,

那么最终可能就得承担最大的风险,即无所事事的风险,而这是最不

明智的。若一开始就总是抱着消极的念头,那么就会为自己什么也不第13章 企业战略

无论一家公司有什么样的计划:

·它必须确定自己想要抓住什么机会,还有自己愿意和能够承担

什么风险。

·它必须确定自己的经营范围和构成,特别是要确定如何在专业

化、多元化和一体化之间取得平衡。

·它必须在时间和金钱之间、在“自创”和“买卖”(出售业务、

兼并、收购和合资方式)之间做出取舍,从而实现企业的终极目标。

·它必须确定一个与自己的经济现状、机会和绩效体系相匹配的

组织结构。

恰当的机会和适度的风险

企业应当尽量降低风险。但如果在行事时总是忍不住想逃避风险,

那么最终可能就得承担最大的风险,即无所事事的风险,而这是最不

明智的。若一开始就总是抱着消极的念头,那么就会为自己什么也不做找一大堆理由。风险再大,都不是决定行动与否的理由,它只是对

行动有所限制而已。为了使机会最大化,企业必须选择有所作为。

对企业各个经济维度分析过后,各种机会也随之呈现出来。然后,

我们要从整体角度来分析这些机会,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归类。

机会分为三种类型:

·锦上添花型;

·互补型;

·突破型。

锦上添花型机会是要更充分地发掘现有资源,它不会改变企业的

特质。

把一个现有产品系列扩展到某个不断增长的新市场就属于锦上添

花型机会。造纸厂家把市场从商用印刷领域延伸到办公室复印领域,

它利用的就是锦上添花型机会,只是它的产品和销售方式可能要大变

样。

锦上添花型机会只在极少情况下才应当排在企业工作的前列。这

类机会的风险肯定很小,因而它的回报也总是有限的。因此,不应该做找一大堆理由。风险再大,都不是决定行动与否的理由,它只是对

行动有所限制而已。为了使机会最大化,企业必须选择有所作为。

对企业各个经济维度分析过后,各种机会也随之呈现出来。然后,

我们要从整体角度来分析这些机会,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归类。

机会分为三种类型:

·锦上添花型;

·互补型;

·突破型。

锦上添花型机会是要更充分地发掘现有资源,它不会改变企业的

特质。

把一个现有产品系列扩展到某个不断增长的新市场就属于锦上添

花型机会。造纸厂家把市场从商用印刷领域延伸到办公室复印领域,

它利用的就是锦上添花型机会,只是它的产品和销售方式可能要大变

样。

锦上添花型机会只在极少情况下才应当排在企业工作的前列。这

类机会的风险肯定很小,因而它的回报也总是有限的。因此,不应该让锦上添花型机会去挤占互补型机会或突破型机会的资源。

互补型机会将改变企业的结构。它能带来一些新的事物,这些新

事物一旦与现有企业融合,就会产生一个1+1>2的新成果。

造纸厂家为了涉足塑料领域去收购一些既用纸又用塑料的包装加

工企业,它发掘的正是互补型机会。

想要捕获互补型机会,企业至少要在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有突出的

表现,这就要求企业实事求是地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了获得新优势,

给它提供支持并褒奖它,我们愿意改变自己吗?我们能改变自己吗?

某大型机械公司的研究实验室在塑料材料模铸和塑型上取得了相

当令人振奋的进展,为了利用这个成果,该公司开始涉足有机化学领

域。但是,它试图用管理机械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化工企业,还是同一

拨人,用同一套基本规章制度。结果它在塑料领域的巨额投资非但没

有创造出利润,反而为竞争对手开辟了市场。最后,公司赔上血本变

卖了自己的化工业务。

互补型机会总是蕴藏着相当大的风险。如果它看上去“毫无风

险”,那一定因自我欺骗而回避了风险。因此,这类机会若不是有望

使整个企业的获益能力成倍增加,就算不上一个重大机会。让锦上添花型机会去挤占互补型机会或突破型机会的资源。

互补型机会将改变企业的结构。它能带来一些新的事物,这些新

事物一旦与现有企业融合,就会产生一个1+1>2的新成果。

造纸厂家为了涉足塑料领域去收购一些既用纸又用塑料的包装加

工企业,它发掘的正是互补型机会。

想要捕获互补型机会,企业至少要在一个新的知识领域有突出的

表现,这就要求企业实事求是地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了获得新优势,

给它提供支持并褒奖它,我们愿意改变自己吗?我们能改变自己吗?

某大型机械公司的研究实验室在塑料材料模铸和塑型上取得了相

当令人振奋的进展,为了利用这个成果,该公司开始涉足有机化学领

域。但是,它试图用管理机械企业的方式来管理化工企业,还是同一

拨人,用同一套基本规章制度。结果它在塑料领域的巨额投资非但没

有创造出利润,反而为竞争对手开辟了市场。最后,公司赔上血本变

卖了自己的化工业务。

互补型机会总是蕴藏着相当大的风险。如果它看上去“毫无风

险”,那一定因自我欺骗而回避了风险。因此,这类机会若不是有望

使整个企业的获益能力成倍增加,就算不上一个重大机会。突破型机会将改变企业的基本经济特质和能力。

突破型机会的典型例子就是第10章讨论过的如何消除制约因

素,这始终是企业必须突破的地方,而且可能带来非凡的成果。

突破型机会要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它需要一流的资源,特别是人

力资源;它需要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不然就要付出大量的资本投

资。此外,巨大的风险也总是如影随形。

相应地,这种机会哪怕带来的是最低回报,该回报也必须十分可

观,不然就只能算一个小机会,不值得为之投入。

施乐公司是美国新近异军突起的一家企业,它的经历可以清楚地

说明什么是突破型机会。施乐公司后来掌握的工艺当初是有人为了克

服办公室复印技术的某个主要制约因素而开发的,它先是被提交给了

许多大公司,可这些公司全都将它拒之门外,理由是工业化开发风险

大且费用高。施乐公司的前身哈罗伊德公司(Haloid Corporatio)把

它拿了过来,当时它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为了得到一项可

行的工艺,哈罗伊德公司把借来的大约4000万美元全花在了研发工

作上。不过,当这项工艺诞生后,它很快就获得了非比寻常的回报。

但凡公司想拥有未来,对突破型机会就不得小觑。这是典型的可突破型机会将改变企业的基本经济特质和能力。

突破型机会的典型例子就是第10章讨论过的如何消除制约因

素,这始终是企业必须突破的地方,而且可能带来非凡的成果。

突破型机会要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它需要一流的资源,特别是人

力资源;它需要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不然就要付出大量的资本投

资。此外,巨大的风险也总是如影随形。

相应地,这种机会哪怕带来的是最低回报,该回报也必须十分可

观,不然就只能算一个小机会,不值得为之投入。

施乐公司是美国新近异军突起的一家企业,它的经历可以清楚地

说明什么是突破型机会。施乐公司后来掌握的工艺当初是有人为了克

服办公室复印技术的某个主要制约因素而开发的,它先是被提交给了

许多大公司,可这些公司全都将它拒之门外,理由是工业化开发风险

大且费用高。施乐公司的前身哈罗伊德公司(Haloid Corporatio)把

它拿了过来,当时它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为了得到一项可

行的工艺,哈罗伊德公司把借来的大约4000万美元全花在了研发工

作上。不过,当这项工艺诞生后,它很快就获得了非比寻常的回报。

但凡公司想拥有未来,对突破型机会就不得小觑。这是典型的可以让未来发生的机会。但它所需的投入也相当大,大到若是成功突破,

就应该能够缔造一个新的行业,而不只是多了一样产品。

机会也可以按照它们与企业的“适配程度”来分类。

《时代周刊》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公司”)是美国首屈一

指的杂志出版商之一,除了面向一般大众大规模发行杂志,再没可圈

可点之处。而另一家出版商麦格劳-希尔公司却是靠向特定领域或行

业(如化学工程)的有限读者发行杂志取得了成功。因此,对麦格

劳-希尔公司而言轻而易举的事,在时代公司看来就算可行,风险也

是很高的。反之亦然。

为什么一家公司履行起来很轻松的行动方针,另一家同样管理有

序的公司却履行不了?这个问题很难说清。但它的确是一个事实。所

以,我们必须根据一家公司的经历,根据它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来权衡

机会。如果一家公司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总是把握不住某种机会,那么

它成功的概率就不高,而且风险还很大。

最后你可以问:这种机会能帮我们实现经营构想吗?还是会引我

们偏离经营构想?

与经营构想背道而驰的机会也可能是恰当的机会。经营构想与重以让未来发生的机会。但它所需的投入也相当大,大到若是成功突破,

就应该能够缔造一个新的行业,而不只是多了一样产品。

机会也可以按照它们与企业的“适配程度”来分类。

《时代周刊》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时代公司”)是美国首屈一

指的杂志出版商之一,除了面向一般大众大规模发行杂志,再没可圈

可点之处。而另一家出版商麦格劳-希尔公司却是靠向特定领域或行

业(如化学工程)的有限读者发行杂志取得了成功。因此,对麦格

劳-希尔公司而言轻而易举的事,在时代公司看来就算可行,风险也

是很高的。反之亦然。

为什么一家公司履行起来很轻松的行动方针,另一家同样管理有

序的公司却履行不了?这个问题很难说清。但它的确是一个事实。所

以,我们必须根据一家公司的经历,根据它过去的成功和失败来权衡

机会。如果一家公司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总是把握不住某种机会,那么

它成功的概率就不高,而且风险还很大。

最后你可以问:这种机会能帮我们实现经营构想吗?还是会引我

们偏离经营构想?

与经营构想背道而驰的机会也可能是恰当的机会。经营构想与重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1-24
把薪酬作为对未来下一阶段员工行为表现和贡献的一种预支和期许。虽然薪酬不体现未来表现,但是在绩效沟通时,经理人要明确告诉员工未来怎么做是更好的,帮助员工明确改进的方向,甚至告诉其改进的方法。在对员工进行评估的过程中,直属上级经理人的意见是最重要的,不建议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上上级主管过多干预。因为,通常员工的直属上级经理人是最了解具体情况的人,另外直属上级经
管理类 / 日期:2023-11-24
股权并购,需要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工商登记一般并不复杂。4.风险不同资产并购,目标公司可能继续存续,可能解散,不论怎样,其权利义务跟并购方无关。股权并购,除吸收合并外,目标公司存续,其权利义务不发生变化。看似不变,其实是变了,过去,被并购方股东着急,今后,是并购方着急。即便是采取吸收合并的方式并购,目标公司的债务,还是要由合并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因此,资产并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