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的特点。听觉型的人往往注重逻辑,说话经常内容详尽,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啰嗦。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也会给人一种纠缠不休、爱钻牛角尖的感觉。同时,他们在乎事情的细节,做事注重程序,喜欢按部就班。
听觉型员工的特点如图5-4所示。
图5-4 听觉型员工的特点
在工作场景中,管理者如果想与听觉型员工进行1对1面谈,就要注意他们的特点,学会用他们的“语言”。严谨的特点。听觉型的人往往注重逻辑,说话经常内容详尽,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啰嗦。某种程度上,这种行为也会给人一种纠缠不休、爱钻牛角尖的感觉。同时,他们在乎事情的细节,做事注重程序,喜欢按部就班。
听觉型员工的特点如图5-4所示。
图5-4 听觉型员工的特点
在工作场景中,管理者如果想与听觉型员工进行1对1面谈,就要注意他们的特点,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张总说:“你看看你上一个季度的业绩,不是很理想啊!而且我之前……我记得很久以前跟你说过要改正××吧,你再来看看你今年各个月的销售成绩。其实我也不想说你什么,但是你能看得出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吗?”
李薇觉得张总前言不搭后语,说话没有逻辑,关键是还没有听懂张总的意思。另外,张总说话也太快了吧,声音也很呆板,吵得脑袋疼!
于是,李薇越听越郁闷。
从案例看,李薇就是典型的听觉型的人,她不喜欢跳跃式的表达,而是喜欢听到具有逻辑的内容。同时,听觉型的人喜欢悦耳、富有节奏的说话声音,他们注重细节和措辞,喜欢安静的环境。当与视觉型员工面谈时,管理者要想保证面谈的效果,就要注意运用以下4个策略,如图5-5所示。张总说:“你看看你上一个季度的业绩,不是很理想啊!而且我之前……我记得很久以前跟你说过要改正××吧,你再来看看你今年各个月的销售成绩。其实我也不想说你什么,但是你能看得出来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吗?”
李薇觉得张总前言不搭后语,说话没有逻辑,关键是还没有听懂张总的意思。另外,张总说话也太快了吧,声音也很呆板,吵得脑袋疼!
于是,李薇越听越郁闷。
从案例看,李薇就是典型的听觉型的人,她不喜欢跳跃式的表达,而是喜欢听到具有逻辑的内容。同时,听觉型的人喜欢悦耳、富有节奏的说话声音,他们注重细节和措辞,喜欢安静的环境。当与视觉型员工面谈时,管理者要想保证面谈的效果,就要注意运用以下4个策略,如图5-5所示。图5-5 与听觉型员工面谈的策略
(1)表达逻辑化,内容详尽
听觉型员工十分注重语言之间的逻辑性。例如,购买一款电饭煲,视觉型的人会看产品的外观和颜色,而听觉型的人则会看说明书,说明书越详细,他越能够为之折服。他们在面谈时同样也是如此。如果管理者的表达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性不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难以吸引他们听进去。图5-5 与听觉型员工面谈的策略
(1)表达逻辑化,内容详尽
听觉型员工十分注重语言之间的逻辑性。例如,购买一款电饭煲,视觉型的人会看产品的外观和颜色,而听觉型的人则会看说明书,说明书越详细,他越能够为之折服。他们在面谈时同样也是如此。如果管理者的表达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性不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难以吸引他们听进去。所以,面对听觉型员工,管理者在1对1面谈中要注重表达的逻辑性,重视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论,说明内容也要详尽,少用“我觉得”“我感觉”“我觉得应该”等表达,要将自己面谈的内容条理化,甚至像制作说明书一样。
(2)语速适中,富有情感
一般来说,听觉型的人呼吸相对平稳、均匀,声音比较动听,富有节奏感。同时,他们也喜欢一边倾听,一边思考和理解对方的话语。因此,管理者在与听觉型员工面谈时要注意放缓语速,让声音带有一定的节奏感。如果管理者的语速过快,声音毫无波动,将不利于听觉型员工消化自己说出来的信息。同时,听觉型员工自己在表达时,一般思考的时间较长,说话的语速也较缓慢。因此,管理者要学会适应对方的节奏,不急于向对方要答案,而是给对方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
听觉型员工在听对方说话时遇到疑惑的点不会当场打断,而是等对方表达完后才询问。因此,管理者说完一段话后不要急着开始下一段,可以适当地留出一点时间给听觉型员工提问。
(3)简化重要的语言
逻辑性强的人喜欢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因此,管理者在表达时也要简化重要的语言,尽量不要重复和啰嗦。例如,管理者在说到员工的绩效成绩时,表达方式应该是“正因为出现了以下三种原所以,面对听觉型员工,管理者在1对1面谈中要注重表达的逻辑性,重视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论,说明内容也要详尽,少用“我觉得”“我感觉”“我觉得应该”等表达,要将自己面谈的内容条理化,甚至像制作说明书一样。
(2)语速适中,富有情感
一般来说,听觉型的人呼吸相对平稳、均匀,声音比较动听,富有节奏感。同时,他们也喜欢一边倾听,一边思考和理解对方的话语。因此,管理者在与听觉型员工面谈时要注意放缓语速,让声音带有一定的节奏感。如果管理者的语速过快,声音毫无波动,将不利于听觉型员工消化自己说出来的信息。同时,听觉型员工自己在表达时,一般思考的时间较长,说话的语速也较缓慢。因此,管理者要学会适应对方的节奏,不急于向对方要答案,而是给对方思考、组织语言的时间。
听觉型员工在听对方说话时遇到疑惑的点不会当场打断,而是等对方表达完后才询问。因此,管理者说完一段话后不要急着开始下一段,可以适当地留出一点时间给听觉型员工提问。
(3)简化重要的语言
逻辑性强的人喜欢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因此,管理者在表达时也要简化重要的语言,尽量不要重复和啰嗦。例如,管理者在说到员工的绩效成绩时,表达方式应该是“正因为出现了以下三种原因,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所以导致了××结果”。这种表达有因果关系,简练清晰,有助于听觉型员工思考与理解。
(4)适度模仿员工的动作
听觉型员工经常做有节奏的肢体动作,例如头经常侧倾,出现较多的手势就是手按下巴或托腮。另外,他们也喜欢跷着二郎腿。因此,管理者在与听觉型员工进行1对1面谈时可以适度模仿他们的动作,如托腮或跷着二郎腿,甚至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这些行为可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默契。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沟通中适度模仿对方的行为,会让对方感觉我们理解他、懂他,和他是同一种人,可以让彼此的关系更好。但是,模仿不宜过度。
总之,听觉型员工喜欢与其交流的管理者是一个逻辑性强、说话有节奏感的人。因此,管理者在和听觉型员工面谈时,记得要使用严谨的语言,注重表达的逻辑,同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富有情感。
感觉型员工的特点及面谈策略
感觉型的人用情感和感觉识别信息。
例如,询问感觉型的人:“你对大海有什么印象啊?”感觉型的人可能会说:“我觉得大海很壮阔,有时也像人生一样浮浮沉沉。所以,每当我一个人静静地面对大海时,我总是感慨良多,想到了世界,因,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所以导致了××结果”。这种表达有因果关系,简练清晰,有助于听觉型员工思考与理解。
(4)适度模仿员工的动作
听觉型员工经常做有节奏的肢体动作,例如头经常侧倾,出现较多的手势就是手按下巴或托腮。另外,他们也喜欢跷着二郎腿。因此,管理者在与听觉型员工进行1对1面谈时可以适度模仿他们的动作,如托腮或跷着二郎腿,甚至模仿对方的面部表情。这些行为可有效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默契。
心理学研究认为,在沟通中适度模仿对方的行为,会让对方感觉我们理解他、懂他,和他是同一种人,可以让彼此的关系更好。但是,模仿不宜过度。
总之,听觉型员工喜欢与其交流的管理者是一个逻辑性强、说话有节奏感的人。因此,管理者在和听觉型员工面谈时,记得要使用严谨的语言,注重表达的逻辑,同时声音要抑扬顿挫、富有情感。
感觉型员工的特点及面谈策略
感觉型的人用情感和感觉识别信息。
例如,询问感觉型的人:“你对大海有什么印象啊?”感觉型的人可能会说:“我觉得大海很壮阔,有时也像人生一样浮浮沉沉。所以,每当我一个人静静地面对大海时,我总是感慨良多,想到了世界,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1-23
14.对不能将任务落地的下属要强调“一起”有的下属能提出很棒的意见,却没有行动。从上司的角度来看,难免感到恼火。下面以某销售课会议上的对话为例。该销售课整体都弥漫着工作进展困难的气氛。上司:“ 销售进展不顺的原因有哪些?”下属:“ 宣传手册不够好。”上司:“ 哦?能不能详细说说?”下属:“ 是。有客户说,宣传手册不如以前好看了。”上司:“ 那可不好,我会跟企
管理类 / 日期:2023-11-23
第一的位置,第二至第四依次为三星、佳能、索尼,而中国企业排名最高的则是富士康,在中国台湾的本部鸿海精密以2279件专利排在第8位,比苹果和谷歌的排名都要高,2014年,甚至连谷歌都从富士康手中购买了通信技术专利。之后的几年,虽然富士康的专利数量有所下滑,但是仍然保持在国际前列。2018年富士康申请美国专利量288件,在美国商业专利数据(IFI Cla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