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2 囚徒困境的矩阵(标准式)
表11-1 囚徒困境中的各方与联合收益 (单位:美元)图11-2 囚徒困境的矩阵(标准式)
表11-1 囚徒困境中的各方与联合收益 (单位:美元)类似的计算也可应用于进入/先占博弈(见表11-2)。在这个例子中,最高的联合收益出现在家得宝一开始就选择不进入的情形下;如果它决定进入,最高的联合收益出现在没有出现全面竞争与价格战时。同样地,由于联合收益在变化,两家依然有合作空间。
表11-2 进入/先占博弈中的各方与联合收益 (单位:百万美元)
反之,如果所有结果的联合收益相同,就不存在任何合作空间,因为合作并不会让各方受益。这种竞争情形通常被称为零和博弈,其实叫常和博弈更准确,因为联合收益是常数,并非一直为零。一方获得的任何收益必定以其竞争对手的损失为代价,竞争极其惨烈。这种博弈常出现在管理层最重视相对业绩评价时,如更关注市场份额而非销售收入,更关注与竞争对手的利润之差而非利润的绝对水平,更强调战胜竞争对手而非自己经营良好等。在极端情形下,与竞争对手的胜负成为唯一目标,每种结果下都只有一个获胜者,“常和”的收益结构和残酷的竞争便无法避免。更强调相对业绩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利润、股东回报和员工福利的增长,这一结论仅靠逻辑“推理”就能理解。
另一种方法是模拟博弈,即针对各方的竞争性互动进行“沙盘推类似的计算也可应用于进入/先占博弈(见表11-2)。在这个例子中,最高的联合收益出现在家得宝一开始就选择不进入的情形下;如果它决定进入,最高的联合收益出现在没有出现全面竞争与价格战时。同样地,由于联合收益在变化,两家依然有合作空间。
表11-2 进入/先占博弈中的各方与联合收益 (单位:百万美元)
反之,如果所有结果的联合收益相同,就不存在任何合作空间,因为合作并不会让各方受益。这种竞争情形通常被称为零和博弈,其实叫常和博弈更准确,因为联合收益是常数,并非一直为零。一方获得的任何收益必定以其竞争对手的损失为代价,竞争极其惨烈。这种博弈常出现在管理层最重视相对业绩评价时,如更关注市场份额而非销售收入,更关注与竞争对手的利润之差而非利润的绝对水平,更强调战胜竞争对手而非自己经营良好等。在极端情形下,与竞争对手的胜负成为唯一目标,每种结果下都只有一个获胜者,“常和”的收益结构和残酷的竞争便无法避免。更强调相对业绩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利润、股东回报和员工福利的增长,这一结论仅靠逻辑“推理”就能理解。
另一种方法是模拟博弈,即针对各方的竞争性互动进行“沙盘推演”,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常常效果不错。模拟能够进行的前提是要获得详细的信息,包括各方的背景资料、可能的行动、不同结果下所获收益及其动机,这些信息是模拟中角色扮演的基础。重复模拟以获得不同结果,并与历史经验比较分析,效果更优。例如,如果一家多样化在位企业每次遇到新进入者都选择降价,那么将来大概率依旧如此。
尽管模拟能处理比单纯推理分析更复杂的情形,但是在竞争对手数量过多时(经验数据是超过6个)仍会面临局限,此时模拟的过程将变得复杂混乱。不过,此时模拟的“失效”也说明目标市场中并不存在有效的竞争优势,因而根本不需要进行竞争性的互动分析,这也算是模拟这种方法的一个好处。
对于大多数直接的竞争性互动,最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在合适的情境下采用囚徒困境和进入/先占博弈分析;周密计划模拟的过程,并重复多次;结合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尝试合作或谈判的方法(见第14章)。竞争性战略分析是科学更是艺术,懂得多角度看问题的艺术家更为优秀。演”,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常常效果不错。模拟能够进行的前提是要获得详细的信息,包括各方的背景资料、可能的行动、不同结果下所获收益及其动机,这些信息是模拟中角色扮演的基础。重复模拟以获得不同结果,并与历史经验比较分析,效果更优。例如,如果一家多样化在位企业每次遇到新进入者都选择降价,那么将来大概率依旧如此。
尽管模拟能处理比单纯推理分析更复杂的情形,但是在竞争对手数量过多时(经验数据是超过6个)仍会面临局限,此时模拟的过程将变得复杂混乱。不过,此时模拟的“失效”也说明目标市场中并不存在有效的竞争优势,因而根本不需要进行竞争性的互动分析,这也算是模拟这种方法的一个好处。
对于大多数直接的竞争性互动,最好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在合适的情境下采用囚徒困境和进入/先占博弈分析;周密计划模拟的过程,并重复多次;结合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尝试合作或谈判的方法(见第14章)。竞争性战略分析是科学更是艺术,懂得多角度看问题的艺术家更为优秀。第12章
插翅难飞:几维航空的崛起与坠落
航空业:投资者及其回报的黑洞
对投资者而言,航空业可谓是一把辛酸泪。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在《聪明的投资者》(英文第1版)中提醒那些觉得航空业前景不错而买入航空股的投资者:
投资者买入航空股,是笃定该行业的前景将超过市场的普遍预期。对这类投资者而言,本书的价值在于警示这项投资中隐藏的陷阱,而非给出具体投资时的有用技巧。
航空业在1949~1970年的发展历程印证了格雷厄姆的预言。尽管行业的收入增速超预期,但是“技术问题叠加产能过度扩张,导致盈利糟糕且波动极大”。
不过航空业仍具有十足的投资吸引力。格雷厄姆的杰出门徒,向来精明坦率的沃伦·巴菲特承认曾因不听老人言而在航空股上栽过跟头。1989年大举买入美国航空在他看来可谓一时糊涂,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尽管投入了数不清的资金,但第12章
插翅难飞:几维航空的崛起与坠落
航空业:投资者及其回报的黑洞
对投资者而言,航空业可谓是一把辛酸泪。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在《聪明的投资者》(英文第1版)中提醒那些觉得航空业前景不错而买入航空股的投资者:
投资者买入航空股,是笃定该行业的前景将超过市场的普遍预期。对这类投资者而言,本书的价值在于警示这项投资中隐藏的陷阱,而非给出具体投资时的有用技巧。
航空业在1949~1970年的发展历程印证了格雷厄姆的预言。尽管行业的收入增速超预期,但是“技术问题叠加产能过度扩张,导致盈利糟糕且波动极大”。
不过航空业仍具有十足的投资吸引力。格雷厄姆的杰出门徒,向来精明坦率的沃伦·巴菲特承认曾因不听老人言而在航空股上栽过跟头。1989年大举买入美国航空在他看来可谓一时糊涂,用他自己的话说,自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以来,“尽管投入了数不清的资金,但是如果你拥有整个行业,并且将所有这些资金都投入进去,那么整个航空业给所有者带来的净回报还不到零”。
投资者源源不断地将资金投入航空业,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新企业和破产重组后的老企业。企业家不断开辟新航线,投资者持之以恒地送钱,这恐怕不只是“一时”的糊涂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行业整体回报率不尽如人意,就一刀切地认为投资航空业是非理性的,毕竟复盘来看,特定时段和部分细分市场中的企业还是赚过钱的。即使在2003年的至暗时刻,在经济衰退、恐怖袭击与战争氛围笼罩及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少数航空公司在同行频频破产之时赚到了钱。
因此,几维航空的创始人冒了很大风险,却也不能说是自寻死路。如果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去招惹根基稳固的在位巨头,严格遵循强敌环伺之下新人的立足准则,那么机会还是有的。前人一个个倒在厮杀之中,仅有少数能像西南航空一样成功突围。几维航空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想在航空业存活,战略决策与执行均不容有失。是如果你拥有整个行业,并且将所有这些资金都投入进去,那么整个航空业给所有者带来的净回报还不到零”。
投资者源源不断地将资金投入航空业,换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新企业和破产重组后的老企业。企业家不断开辟新航线,投资者持之以恒地送钱,这恐怕不只是“一时”的糊涂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行业整体回报率不尽如人意,就一刀切地认为投资航空业是非理性的,毕竟复盘来看,特定时段和部分细分市场中的企业还是赚过钱的。即使在2003年的至暗时刻,在经济衰退、恐怖袭击与战争氛围笼罩及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少数航空公司在同行频频破产之时赚到了钱。
因此,几维航空的创始人冒了很大风险,却也不能说是自寻死路。如果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去招惹根基稳固的在位巨头,严格遵循强敌环伺之下新人的立足准则,那么机会还是有的。前人一个个倒在厮杀之中,仅有少数能像西南航空一样成功突围。几维航空的管理层必须意识到:想在航空业存活,战略决策与执行均不容有失。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0-26
7.增幅同步,股权不是一步到位,也不是永不到位;员工最终能够拿到与原股东同股同权的股权,但是过程中有权利限制;心术不正者必须受到惩罚。前面,我们提出,老板头上盘旋着“三大魔咒”,常规方法无法化解,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变自己人。但是,股权激励又面临五大问题。市面上常见的一些股权激励方法或者做法,无法解决五大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解决五大问题,
管理类 / 日期:2023-10-26
策的微观影响上,而不是在行政管理政策上。因此,以往对国家改革的研究总是包含在对法国行政管理变革的总体研究之中,专家学者们(7)并未将之视为一项独立的公共政策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第一节 行政体系“危机”的解释:适应性的伪简单化最初关于行政体系改革的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1970年代以来影响官僚机构的多重危机。这些研究方法以有些机械的方式暗自孕育出解决政策,比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