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幅同步股权不是一步到位也不是永不到位员......《股权之道》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10-26
7.增幅同步,股权不是一步到位,也不是永不到位;员工最终能够拿到与原股东同股同权的股权,但是过程中有权利限制;心术不正者必须受到惩罚。

前面,我们提出,老板头上盘旋着“三大魔咒”,常规方法无法化解,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变自己人。

但是,股权激励又面临五大问题。市面上常见的一些股权激励方法或者做法,无法解决五大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解决五大问题,进而解除老板头上的“三大魔咒”呢?答案就在“增幅同步”。

增幅同步,是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动态股权激励方法,有别于市面上其他股权激励方法。这种方法,对绝大部分企业都适用,尤其是创业型公司更适合用。

总的来讲,这是一种基于增量的、动态的、长期的、安全的股权激励机制。它不是一种股权分配方案,而是一种股权共享机制。

接下来,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来了解,增幅同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增幅同步: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7.增幅同步,股权不是一步到位,也不是永不到位;员工最终能够拿到与原股东同股同权的股权,但是过程中有权利限制;心术不正者必须受到惩罚。

前面,我们提出,老板头上盘旋着“三大魔咒”,常规方法无法化解,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通过股权激励,让员工变自己人。

但是,股权激励又面临五大问题。市面上常见的一些股权激励方法或者做法,无法解决五大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解决五大问题,进而解除老板头上的“三大魔咒”呢?答案就在“增幅同步”。

增幅同步,是我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来的动态股权激励方法,有别于市面上其他股权激励方法。这种方法,对绝大部分企业都适用,尤其是创业型公司更适合用。

总的来讲,这是一种基于增量的、动态的、长期的、安全的股权激励机制。它不是一种股权分配方案,而是一种股权共享机制。

接下来,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来了解,增幅同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增幅同步: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简单讲,增幅同步就是每年把企业的经营成果量化,提出一定比例,作为股权激励基金,再将股权激励基金按内部估值换算为股票,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人。

这样,人是动态的,总量是动态的,个人得到的股票数量也是动态的。用动态的人和量,适应不确定的未来。而整个切分机制是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

(二)技术基础:股权从不够分到用不完

要理解增幅同步动态激励,首先要搞懂一个技术性问题——股权无限,分配无限。

多数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股权是有限的,不够分,不够用。组盘的时候如此,股权激励中更是如此。

其实,股权多得很,永远也用不完。

股权源源不绝的基本原理是增资扩股,相关的基础知识,前面都已经讲过了。下面,站在股权激励的角度,再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看看“股权无限,分配无限”,是如何做到的。

多数人习惯用百分比表示股权的量。用百分比看股权,相当于把股权看作一个西瓜,你一块,他一块,越切越少。

今天,我要求你把公司看作苹果树,把股权看作树上的苹果,这个苹果,随着苹果树的长大,是越结越多的。一棵小树可能就结几个、几十个苹果;一棵大树可能结几百个、上千个苹果。你不只可以有一简单讲,增幅同步就是每年把企业的经营成果量化,提出一定比例,作为股权激励基金,再将股权激励基金按内部估值换算为股票,分配给符合条件的人。

这样,人是动态的,总量是动态的,个人得到的股票数量也是动态的。用动态的人和量,适应不确定的未来。而整个切分机制是不变的,以不变应万变。

(二)技术基础:股权从不够分到用不完

要理解增幅同步动态激励,首先要搞懂一个技术性问题——股权无限,分配无限。

多数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股权是有限的,不够分,不够用。组盘的时候如此,股权激励中更是如此。

其实,股权多得很,永远也用不完。

股权源源不绝的基本原理是增资扩股,相关的基础知识,前面都已经讲过了。下面,站在股权激励的角度,再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看看“股权无限,分配无限”,是如何做到的。

多数人习惯用百分比表示股权的量。用百分比看股权,相当于把股权看作一个西瓜,你一块,他一块,越切越少。

今天,我要求你把公司看作苹果树,把股权看作树上的苹果,这个苹果,随着苹果树的长大,是越结越多的。一棵小树可能就结几个、几十个苹果;一棵大树可能结几百个、上千个苹果。你不只可以有一棵苹果树,还可以有几十棵、几百棵,可以有一个大大的苹果园,还可以有更多的苹果园。因此,这个苹果的个数,可以越来越多。

在“西瓜”思维下,增资扩股,那个“扩”出来的股,是通过压缩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得出来的,始终在做减法。

在“苹果”思维下,增资扩股,原股东的股份不变,总盘上的股份增加,始终在做加法。

因此,用股权,必须摆脱百分比的束缚,做到股权无限,分配无限。

接下来,大家自然会想到,股东人数是有限的呀,如何能够做到分配无限?

其实,股东人数不是问题。

根据公司法,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200人。

自13年以后,国家已经把股份公司的登记门槛降到没有门槛,把公司登记或者变更为股份公司,易如反掌。一旦成为股份公司,则股东人数上限为200人。200人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已经足够用。何况,股权激励,操作得当,即使突破200人,在法律上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200人还不够,挂个新三板,股东人数就可以无限多。而挂个新三板,并不难。棵苹果树,还可以有几十棵、几百棵,可以有一个大大的苹果园,还可以有更多的苹果园。因此,这个苹果的个数,可以越来越多。

在“西瓜”思维下,增资扩股,那个“扩”出来的股,是通过压缩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得出来的,始终在做减法。

在“苹果”思维下,增资扩股,原股东的股份不变,总盘上的股份增加,始终在做加法。

因此,用股权,必须摆脱百分比的束缚,做到股权无限,分配无限。

接下来,大家自然会想到,股东人数是有限的呀,如何能够做到分配无限?

其实,股东人数不是问题。

根据公司法,有限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200人。

自13年以后,国家已经把股份公司的登记门槛降到没有门槛,把公司登记或者变更为股份公司,易如反掌。一旦成为股份公司,则股东人数上限为200人。200人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已经足够用。何况,股权激励,操作得当,即使突破200人,在法律上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200人还不够,挂个新三板,股东人数就可以无限多。而挂个新三板,并不难。可以预见,今后,国家对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管制,会越来越宽松,同时挂牌上市的门槛,会越来越低。

总的来说,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从有限公司到股份公司,从不挂牌到挂牌,从非上市到上市,股东人数限制并不是问题。

(三)基本原理:不是切分股权,而是共享成果

1.分增量,而不是存量

当年,刘邦打天下,对跟随他的人说,将来我们共富贵。后来,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汉朝,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一封就出去一块土地。分到最后,谁最多?自然是刘邦最多。据说,当皇帝之后,刘邦把他父亲接到皇宫里面,说:爹啊,当年你老是骂我,说我不如两个哥哥,不置田地,今天,你看,我的田地,比起我那两个哥哥,如何啊?

那么我请问,他当初许诺给大家分的,是增量还是存量?显然是增量,是大伙一起打出来的。要是分存量,根本不成立,因为刘邦起兵时一无所有。

事实上,古往今来,打天下,或者类似打天下,建功立业者,都是通过分增量凝聚人才的。

比尔·盖茨,大学辍学开始创业,不分增量分什么?

任正非,起初只投资了两万块钱,不分增量分什么?可以预见,今后,国家对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管制,会越来越宽松,同时挂牌上市的门槛,会越来越低。

总的来说,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从有限公司到股份公司,从不挂牌到挂牌,从非上市到上市,股东人数限制并不是问题。

(三)基本原理:不是切分股权,而是共享成果

1.分增量,而不是存量

当年,刘邦打天下,对跟随他的人说,将来我们共富贵。后来,打下了江山,建立了汉朝,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一封就出去一块土地。分到最后,谁最多?自然是刘邦最多。据说,当皇帝之后,刘邦把他父亲接到皇宫里面,说:爹啊,当年你老是骂我,说我不如两个哥哥,不置田地,今天,你看,我的田地,比起我那两个哥哥,如何啊?

那么我请问,他当初许诺给大家分的,是增量还是存量?显然是增量,是大伙一起打出来的。要是分存量,根本不成立,因为刘邦起兵时一无所有。

事实上,古往今来,打天下,或者类似打天下,建功立业者,都是通过分增量凝聚人才的。

比尔·盖茨,大学辍学开始创业,不分增量分什么?

任正非,起初只投资了两万块钱,不分增量分什么?马云创业时仅投资50万元,在自己家里面办公,不分增量分什么?

他们通过分增量,成就了无数人,而最终成就了自己。

今天,我们搞股权激励,就是要学习他们,分增量,不分存量。

增幅同步,顾名思义,是随着企业的增长,同步激励。我们分的是打市场打出来的成果,不动老板原有的蛋糕。

分增量,其实就是用未来激励现在,而不是对企业现有权益进行分割。我们给员工展示的是“纸上富贵”。

2.分成果,不分股权

一般的股权激励,都是在切分股权。增幅同步分的不是股权,而是未来的经营成果。股权只是分成果的一种工具。

大家努力工作,不断提升业绩,获取经营成果,这个成果的一部分,以股票的形式兑现给员工,员工拿着这个成果——股票,又去期待更大的成果——分红和股票增值。这就是共创共享的股权激励机制。

其实增幅同步不应该叫做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时候老板用股权激励员工好好干。增幅同步,是老板和大家一起创造,按约定共享成果,股票只是共享成果的一种工具。因此,我更愿意把增幅同步说成一种股权共享机制,或者叫股权共享系统。马云创业时仅投资50万元,在自己家里面办公,不分增量分什么?

他们通过分增量,成就了无数人,而最终成就了自己。

今天,我们搞股权激励,就是要学习他们,分增量,不分存量。

增幅同步,顾名思义,是随着企业的增长,同步激励。我们分的是打市场打出来的成果,不动老板原有的蛋糕。

分增量,其实就是用未来激励现在,而不是对企业现有权益进行分割。我们给员工展示的是“纸上富贵”。

2.分成果,不分股权

一般的股权激励,都是在切分股权。增幅同步分的不是股权,而是未来的经营成果。股权只是分成果的一种工具。

大家努力工作,不断提升业绩,获取经营成果,这个成果的一部分,以股票的形式兑现给员工,员工拿着这个成果——股票,又去期待更大的成果——分红和股票增值。这就是共创共享的股权激励机制。

其实增幅同步不应该叫做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时候老板用股权激励员工好好干。增幅同步,是老板和大家一起创造,按约定共享成果,股票只是共享成果的一种工具。因此,我更愿意把增幅同步说成一种股权共享机制,或者叫股权共享系统。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0-26
策的微观影响上,而不是在行政管理政策上。因此,以往对国家改革的研究总是包含在对法国行政管理变革的总体研究之中,专家学者们(7)并未将之视为一项独立的公共政策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第一节 行政体系“危机”的解释:适应性的伪简单化最初关于行政体系改革的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1970年代以来影响官僚机构的多重危机。这些研究方法以有些机械的方式暗自孕育出解决政策,比如去
管理类 / 日期:2023-10-26
经理人的权威配置模式理解为股东中心主义的短期雇佣合约,那么,通过权重倾斜的表决权配置,双重股权结构股票的发行使得创业团队完成了从以往被短期雇佣到现在长期合伙的身份转换。当企业出现短期的经营困难时,目光短浅的股东也许会通过行使他的所有权将经理人直接辞退。因为股东往往并不会比经理人更加清楚,企业经历短暂的困难之后可能会给股东带来更多也更长久的回报。历史上,作为职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