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参与外部标准化
一、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对于企业标准化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质性表达企业的意见和诉求标准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技术规则,是各方意见协调的产物,需要共同遵守执行。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反馈企业自身的技术现状、生产需求,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争取相应的标准话语权。
(二)与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交流,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通常,标准化专家是该专业领域的顶层技术专家,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更多地参与技术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研讨、沟通协调等,深入地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向同行资深专家学习,掌握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
(三)了解标准出台背后的技术背景和制修订过程标准的出台需要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等第四节 参与外部标准化
一、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参加标准化技术组织,对于企业标准化工作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实质性表达企业的意见和诉求标准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技术规则,是各方意见协调的产物,需要共同遵守执行。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反馈企业自身的技术现状、生产需求,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争取相应的标准话语权。
(二)与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交流,了解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通常,标准化专家是该专业领域的顶层技术专家,具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更多地参与技术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研讨、沟通协调等,深入地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讨论,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向同行资深专家学习,掌握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
(三)了解标准出台背后的技术背景和制修订过程标准的出台需要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报批等环节。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更多地了解技术标准在发布之前的出台背景、标准起草者在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标准条款设计意图、各方意见和决策依据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标准。
(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主导制定关键技术标准,争取话语权标准作为专业领域内企业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则,通常由在该领域掌握成熟技术的企业制定。企业主导起草标准,可以在所在的专业领域内体现出技术领先地位,树立企业形象。同时,企业通过主导制定技术标准,也有利于占领市场主导地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二、参与国际标准化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0年)》提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和重大政策规则制定,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选派更多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到国际组织任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协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化法》中提出,“国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通常来说包括参与ISO、IEC、ITU等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工作(参见附录C),还包括参与WCO(世界环节。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可以更多地了解技术标准在发布之前的出台背景、标准起草者在起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标准条款设计意图、各方意见和决策依据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标准。
(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主导制定关键技术标准,争取话语权标准作为专业领域内企业共同遵守的技术规则,通常由在该领域掌握成熟技术的企业制定。企业主导起草标准,可以在所在的专业领域内体现出技术领先地位,树立企业形象。同时,企业通过主导制定技术标准,也有利于占领市场主导地位,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
二、参与国际标准化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贯彻实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0年)》提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治理和重大政策规则制定,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选派更多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到国际组织任职。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协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在《标准化法》中提出,“国家积极推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开展标准化对外合作与交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转化运用”。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通常来说包括参与ISO、IEC、ITU等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化工作(参见附录C),还包括参与WCO(世界海关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活动,以及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W3C(万维网联盟)、OMG(对象管理组织)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协会的标准化活动。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职务,例如主席、秘书长、召集人等。
(2)作为技术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提案、起草编写、反馈意见、研讨等。
(3)承担国际标准化会议。
(4)参与国际标准的转化和实施。
(5)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起草我国标准外文版。
(6)推动我国标准与相关区域标准或国外标准的互认。
三、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化工作目前,国家标准是跨行业领域的全国通用的标准,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我国,负责国家标准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是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海关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相关行业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化活动,以及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W3C(万维网联盟)、OMG(对象管理组织)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协会的标准化活动。
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1)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相关职务,例如主席、秘书长、召集人等。
(2)作为技术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提案、起草编写、反馈意见、研讨等。
(3)承担国际标准化会议。
(4)参与国际标准的转化和实施。
(5)推动我国标准“走出去”,起草我国标准外文版。
(6)推动我国标准与相关区域标准或国外标准的互认。
三、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化工作目前,国家标准是跨行业领域的全国通用的标准,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我国,负责国家标准的标准化技术组织是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它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立,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一)行业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同时,规定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认定的行业标准,会统一制定行业标准代号。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有不同行业标准化管理规定或不同的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附录A提供了部分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名称。参加行业标准化工作,首先应了解该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包括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报批发布等工作程序和相关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行业标准的技术领域要求、立项格式和模板、行业标准的申报渠道等。
(二)地方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是“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技术要求,可以申请制定地方标准,对于全国性的工业技术产品,建议制定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当然有足够技术优势也可以参与国际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一)行业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同时,规定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认定的行业标准,会统一制定行业标准代号。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有不同行业标准化管理规定或不同的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附录A提供了部分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名称。参加行业标准化工作,首先应了解该行业标准化管理制度,包括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行业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报批发布等工作程序和相关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行业标准的技术领域要求、立项格式和模板、行业标准的申报渠道等。
(二)地方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地方标准是“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关技术要求,可以申请制定地方标准,对于全国性的工业技术产品,建议制定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当然有足够技术优势也可以参与国际标准。《标准化法》规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三)团体标准目前在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当于是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是作为市场标准出现的。团体标准的目标是促进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性技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标准化法》中规定,“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参与团体标准化的政策。如果本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处于产业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可以联合同行业兄弟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成立团体标准化机构,制定团体标准化的标准化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牵头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可以查找本企业感兴趣的同行业相关团体标准化组织,了解相关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政策,确定参与团体标准化工作的策略。
通常来说,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标准化技术组织,例如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标准化工作组(WG)。
(2)担任标准化技术职务,包括担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组组长、委员等职务。
(3)根据相关标准化政策和标准体系情况,申报标准立项。
(4)牵头制修订或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三)团体标准目前在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当于是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是作为市场标准出现的。团体标准的目标是促进市场竞争,促进创新性技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标准化法》中规定,“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参与团体标准化的政策。如果本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处于产业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可以联合同行业兄弟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共同成立团体标准化机构,制定团体标准化的标准化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牵头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可以查找本企业感兴趣的同行业相关团体标准化组织,了解相关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政策,确定参与团体标准化工作的策略。
通常来说,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成立标准化技术组织,例如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标准化工作组(WG)。
(2)担任标准化技术职务,包括担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工作组组长、委员等职务。
(3)根据相关标准化政策和标准体系情况,申报标准立项。
(4)牵头制修订或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9-16
· 免除管理职位。有些管理角色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权力来给工作环境带来影响,从而促成人们的协作——这些岗位应该予以淘汰。· 减少规则。太多规则束缚着管理者,他们无法有效地执行自己的判断,最好能够将这些规则的约束控制在最小影响范围。· 以判断为准而非依赖于绩效指标。协作的矛盾之一是,很难衡量协作各方贡献了多少。对于那些化身为有效整合者的管理角色来说,需要以自己的判
管理类 / 日期:2023-09-15
哈佛商业评论 2021年6月版《哈佛商业评论》出版集团Harvard Busiess Review Group, www.hbr.org总编辑 Editor-i-ChiefAdi Igatius《财经》·《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Harvard Busiess Review Chiese Editio, hbrchia.org总编辑 Editor-i-C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