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颠覆不创新和很多经营者沟通后我发现了一......《反内卷》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9-15
3.2.1 无颠覆,不创新

和很多经营者沟通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都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也都会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加入创新的内容,而经营者对于创新这件事情的标准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创新就是“推陈出新”,在原有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当下潮流的因素,进而打造出新的产品。这种低成本的“创新”行为,在零售行业非常常见,比如巧克力类产品,虽然常常会推出新款,但基本上是更换一个与当下时令或者节日相关的外包装,包装里面的产品,还是原来的口味。

有的人认为仅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只能称为更新,并不是创新,真正的创新是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升级迭代”。比如智能手机厂商就非常热衷于产品的更新迭代,每当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或者新的重要零配件,手机厂商很快就会开发出搭载这些技术和配件的机型。

其实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升级迭代”,在当前这个时代都不是真正的创新。“推陈出新”改变的只是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充其量只能算是“新瓶装旧酒”;“升级迭代”出来的产品虽然使用了全新的技术或者配件,但依然没有脱离时代和市场的限制,其他手机厂商同样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和配件推出类似的同质化产品。换句话说,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升级迭代”,都没能真正打破行业的“内3.2.1 无颠覆,不创新

和很多经营者沟通后,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家都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也都会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加入创新的内容,而经营者对于创新这件事情的标准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创新就是“推陈出新”,在原有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当下潮流的因素,进而打造出新的产品。这种低成本的“创新”行为,在零售行业非常常见,比如巧克力类产品,虽然常常会推出新款,但基本上是更换一个与当下时令或者节日相关的外包装,包装里面的产品,还是原来的口味。

有的人认为仅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只能称为更新,并不是创新,真正的创新是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升级迭代”。比如智能手机厂商就非常热衷于产品的更新迭代,每当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或者新的重要零配件,手机厂商很快就会开发出搭载这些技术和配件的机型。

其实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升级迭代”,在当前这个时代都不是真正的创新。“推陈出新”改变的只是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充其量只能算是“新瓶装旧酒”;“升级迭代”出来的产品虽然使用了全新的技术或者配件,但依然没有脱离时代和市场的限制,其他手机厂商同样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和配件推出类似的同质化产品。换句话说,无论是“推陈出新”还是“升级迭代”,都没能真正打破行业的“内卷”。不够独特,怎么能够称得上“新”呢?

真正的创新,在我看来,应该是约瑟夫·熊彼特(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著有《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著有《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笔下,能够打破行业规则,颠覆行业限制,打造前所未有产品的“破坏性创新”。

现在市场上,颠覆人们对某一行业的固有认知,打破行业局限的破坏性产品有很多,比如重塑了出行服务行业的网约车。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代表企业——D平台。

过去我们想要乘坐出租车去某个地方的时候,需要在路边等待,直到有出租车路过,我们再招手拦车。这种路边等车的方式,看似简单便捷,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通常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打车会比较方便,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地段打车就比较难了。

D平台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它将出行服务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通过App,用户可以提前预约出行服务,节省路边等待的时间。

D平台还打破了原有的行业规则,将私家车资源整合进了出行服务的行列当中,极大地增强了平台的服务能力。虽然D平台自己没有一辆出租车,但可以调动这些私家车资源,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我们现在打开D平台的软件,会发现除了出租车以外,还有快车、特惠快车、专车、拼车等不同的选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卷”。不够独特,怎么能够称得上“新”呢?

真正的创新,在我看来,应该是约瑟夫·熊彼特(美籍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著有《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著有《创新者的窘境》一书)笔下,能够打破行业规则,颠覆行业限制,打造前所未有产品的“破坏性创新”。

现在市场上,颠覆人们对某一行业的固有认知,打破行业局限的破坏性产品有很多,比如重塑了出行服务行业的网约车。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代表企业——D平台。

过去我们想要乘坐出租车去某个地方的时候,需要在路边等待,直到有出租车路过,我们再招手拦车。这种路边等车的方式,看似简单便捷,其实存在很多问题。通常在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打车会比较方便,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地段打车就比较难了。

D平台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它将出行服务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通过App,用户可以提前预约出行服务,节省路边等待的时间。

D平台还打破了原有的行业规则,将私家车资源整合进了出行服务的行列当中,极大地增强了平台的服务能力。虽然D平台自己没有一辆出租车,但可以调动这些私家车资源,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我们现在打开D平台的软件,会发现除了出租车以外,还有快车、特惠快车、专车、拼车等不同的选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作为破坏性创新的产物,D平台在切入市场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是很难被传统出行服务行业接受的。因此D平台非常巧妙地通过减免平台服务费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出租车和私家车进驻平台,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更重要的是,D平台积累用户的过程,也是教育市场的过程。用户习惯了D平台带来的便利出行体验,自然会放弃以往在路边打车的传统模式,而用户转移到了线上,出租车自然会和平台持续合作下去。因此,虽然现在有些出租车司机吐槽D平台收费越来越高,但他们还是会继续使用这个软件,因为没有平台的辅助,出租车也很难接到客源。

网约车是打破大众对出行服务想象的产品,因为颠覆,所以足够新颖,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我为什么认为“破坏性创新”或者“颠覆式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有无数渠道去了解市场上的各种产品,他们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尤其是某些产品的“发烧友”,他们对于产品的前瞻性把握,甚至要强于企业的经营人员。

对于清楚掌握产品特性、了解产品发展走向的消费者来说,“推陈出新”或者“升级迭代”都不足以让他们产生惊喜的感觉,只有具备颠覆性和破坏性的全新产品,才能让他们眼前一亮,重燃好奇心。作为破坏性创新的产物,D平台在切入市场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是很难被传统出行服务行业接受的。因此D平台非常巧妙地通过减免平台服务费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出租车和私家车进驻平台,随着服务能力的提升,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更重要的是,D平台积累用户的过程,也是教育市场的过程。用户习惯了D平台带来的便利出行体验,自然会放弃以往在路边打车的传统模式,而用户转移到了线上,出租车自然会和平台持续合作下去。因此,虽然现在有些出租车司机吐槽D平台收费越来越高,但他们还是会继续使用这个软件,因为没有平台的辅助,出租车也很难接到客源。

网约车是打破大众对出行服务想象的产品,因为颠覆,所以足够新颖,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我为什么认为“破坏性创新”或者“颠覆式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有无数渠道去了解市场上的各种产品,他们对于产品的了解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尤其是某些产品的“发烧友”,他们对于产品的前瞻性把握,甚至要强于企业的经营人员。

对于清楚掌握产品特性、了解产品发展走向的消费者来说,“推陈出新”或者“升级迭代”都不足以让他们产生惊喜的感觉,只有具备颠覆性和破坏性的全新产品,才能让他们眼前一亮,重燃好奇心。3.2.2 打破传统,需要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

颠覆原有行业的规则,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理念,听起来容易,在实际的操作中,其实困难重重。

首先,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不具备制订规则的能力,换言之,我们是在行业头部所制订的游戏规则中生存。颠覆传统,打破规则意味着对行业领先者的挑战,即便你设想的创新方向是正确的,在大环境和资本的压力下,变革也很难完成。

其次,在既定的规则之下,其实是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撑。比如,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数量飞速增长,背后是云计算水平的普遍提升;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建设和多样化交通方式的赋能;外卖行业的高效崛起,背后是智能配送系统和庞大配送团队的支撑。想要改变规则,企业必须具备能够支撑新规则、新业务落地的技术、系统、团队等基础设施,而这些,恰好是多数中小企业所欠缺的。

虽然行业规则限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缺乏会让创新工作难上加难,但毕竟没有阻断我们创新的路径。现在很多企业,面对这种环境,还没有尝试,就主动退缩了。

这种臣服规则、放弃创新的现象,不只发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同样存在。还是以教育这件事为例,有很多人虽然认为应试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但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学习、考试,鼓励并教育他们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3.2.2 打破传统,需要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

颠覆原有行业的规则,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理念,听起来容易,在实际的操作中,其实困难重重。

首先,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不具备制订规则的能力,换言之,我们是在行业头部所制订的游戏规则中生存。颠覆传统,打破规则意味着对行业领先者的挑战,即便你设想的创新方向是正确的,在大环境和资本的压力下,变革也很难完成。

其次,在既定的规则之下,其实是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撑。比如,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数量飞速增长,背后是云计算水平的普遍提升;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建设和多样化交通方式的赋能;外卖行业的高效崛起,背后是智能配送系统和庞大配送团队的支撑。想要改变规则,企业必须具备能够支撑新规则、新业务落地的技术、系统、团队等基础设施,而这些,恰好是多数中小企业所欠缺的。

虽然行业规则限制、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缺乏会让创新工作难上加难,但毕竟没有阻断我们创新的路径。现在很多企业,面对这种环境,还没有尝试,就主动退缩了。

这种臣服规则、放弃创新的现象,不只发生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同样存在。还是以教育这件事为例,有很多人虽然认为应试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但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学习、考试,鼓励并教育他们要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为什么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会自相矛盾呢?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就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没有学历,意味着孩子未来很难找到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上将寸步难行。

规则是既定的,而打破规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企业和个人面对这种困难重重又风险极高的事情,会失去创新的勇气,也情有可原。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行业才能持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如果没有苹果推出颠覆式的智能手机产品,我们现在可能不会享受到如此便利的移动互联生活;如果没有支付宝推出颠覆式的手机支付方式,我们现在可能还只能使用现金支付。没有这些颠覆式的产品,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有些时候,企业需要具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敢于打破规则,颠覆传统,才能找到创新的方向。

当初,阿里巴巴在决定开发自己的云计算技术的时候,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一方面,阿里巴巴自身并没有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基础,从0到1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资源支持,而且还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时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力相对完备的云计算服务公司,只需要购买服务就可以获得算力方面的支持。在阿里云出现之前,阿里巴巴也是采用外部采购的方式来支撑平台的运作,而且阿里内部很多电商业务相关部门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则,不想去打破。为什么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会自相矛盾呢?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就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没有学历,意味着孩子未来很难找到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上将寸步难行。

规则是既定的,而打破规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企业和个人面对这种困难重重又风险极高的事情,会失去创新的勇气,也情有可原。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样行业才能持续发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如果没有苹果推出颠覆式的智能手机产品,我们现在可能不会享受到如此便利的移动互联生活;如果没有支付宝推出颠覆式的手机支付方式,我们现在可能还只能使用现金支付。没有这些颠覆式的产品,我们今天的生活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有些时候,企业需要具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勇气,敢于打破规则,颠覆传统,才能找到创新的方向。

当初,阿里巴巴在决定开发自己的云计算技术的时候,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一方面,阿里巴巴自身并没有云计算方面的技术基础,从0到1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和资源支持,而且还存在开发失败的风险。

另一方面,当时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已经出现了一些能力相对完备的云计算服务公司,只需要购买服务就可以获得算力方面的支持。在阿里云出现之前,阿里巴巴也是采用外部采购的方式来支撑平台的运作,而且阿里内部很多电商业务相关部门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规则,不想去打破。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9-15
记住,进行红色工作的关键之一是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进行,并为控制时钟提供机会。对时钟的控制可以来自领导层,也可以由员工发出信号。如果缺乏对这种预防措施的重视,那么即使已经出现偏离正轨的迹象,组织也仍然会在红色工作的进行中撞车。具体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的实现要求是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任务上,但是这种狭隘的关注会导致对与任务无关的信息的排斥。它会造成大范围的盲点
管理类 / 日期:2023-09-15
当我们把成长型思维和高远目标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很容易跨过面子这道坎,坦然认错,并会因通过犯错得到成长而开心。德韦克教授通过研究揭示的这种规律,与孟子讲的“闻过则喜”一样,听到别人指出自己有过失会很开心。时间、空间、种族虽然相差很远,但是人性的道理没变。[1] 德韦克.终身成长[M].楚祎楠,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当我们把成长型思维和高远目标结合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