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干。你应该从我手里受让一部分股权,换句话讲,应采取股权收购而不是增资扩股,至少两种方式并行。总之,我要拿到足够的钱,我才会让出控制权。这对我这么多年的辛苦创业,也算是一个交待。
至于吸收合并,就更要衡量,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合并后有什么好处。既然是吸收合并,显然是你吃掉我,而且我还拿不到钱。因此,除非给我一定补偿,否则一般不走这条路。
3.警惕商业秘密泄露
一旦并购方开始尽职调查,就危及被并购方的商业秘密。因此,保密协议对被并购方十分重要。前面讲到,意向协议里面,保密条款是最重要的条款之一。有些时候,等不到意向协议,一开始接触就先签保密协议。这可是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除了签协议,过程中,哪些该出示,哪些不该出示,也要有计较。不到并购完成,有些信息对你来讲都是商业秘密。
4.估值问题
估值是谈判的核心。各种常见的估值法,前面已经讲过了。关键是你要拿出证据来,想方设法证明你公司的价值。
5.对价支付问题
作为被并购方,首选当然是要钱。股权支付,要看股权是否有价值。股权是否有价值,除了看并购方公司前景外,与并购方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人品、信誉度,以及公司治理的规范程度等都有关系。我不干。你应该从我手里受让一部分股权,换句话讲,应采取股权收购而不是增资扩股,至少两种方式并行。总之,我要拿到足够的钱,我才会让出控制权。这对我这么多年的辛苦创业,也算是一个交待。
至于吸收合并,就更要衡量,你有什么,我有什么,合并后有什么好处。既然是吸收合并,显然是你吃掉我,而且我还拿不到钱。因此,除非给我一定补偿,否则一般不走这条路。
3.警惕商业秘密泄露
一旦并购方开始尽职调查,就危及被并购方的商业秘密。因此,保密协议对被并购方十分重要。前面讲到,意向协议里面,保密条款是最重要的条款之一。有些时候,等不到意向协议,一开始接触就先签保密协议。这可是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除了签协议,过程中,哪些该出示,哪些不该出示,也要有计较。不到并购完成,有些信息对你来讲都是商业秘密。
4.估值问题
估值是谈判的核心。各种常见的估值法,前面已经讲过了。关键是你要拿出证据来,想方设法证明你公司的价值。
5.对价支付问题
作为被并购方,首选当然是要钱。股权支付,要看股权是否有价值。股权是否有价值,除了看并购方公司前景外,与并购方主要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人品、信誉度,以及公司治理的规范程度等都有关系。支付时间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越往后,你拿不到钱的风险越大。
6.身为小股东的权利维护
一旦被控股,你和你的创始合伙人就成了小股东。小股东往往处于弱势,如何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早谈,早安排,并购完成以后再说就晚了。
就好比一个大姑娘,在跟未来丈夫上床以前,该考察的要考察好,该争取的权益要争取。等到上床以后,尤其是过门以后,你就没有筹码了。
小股东权益维护,常见的有以下措施。
(1)内部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如果被并购方不止一个股东,对目标公司又没有完全放弃,那么,几个股东应该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凑少成多,达到对并购方——以后的大股东相对制衡的目的。否则,本来就小,一分散,更没有话语权了。
(2)通过特别约定保障己方最基本的权利
常见约定有:重大事项否决权、分红特别约定、并购方转让限制、跟售权、反不当稀释条款、人事权约定、薪酬约定等等。
重大事项否决权,例如,被并购方只占30%的股权,正常情况下,在股东会上对并购方没有任何制约。可以提出,今后你是老大,公司支付时间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越往后,你拿不到钱的风险越大。
6.身为小股东的权利维护
一旦被控股,你和你的创始合伙人就成了小股东。小股东往往处于弱势,如何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早谈,早安排,并购完成以后再说就晚了。
就好比一个大姑娘,在跟未来丈夫上床以前,该考察的要考察好,该争取的权益要争取。等到上床以后,尤其是过门以后,你就没有筹码了。
小股东权益维护,常见的有以下措施。
(1)内部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如果被并购方不止一个股东,对目标公司又没有完全放弃,那么,几个股东应该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凑少成多,达到对并购方——以后的大股东相对制衡的目的。否则,本来就小,一分散,更没有话语权了。
(2)通过特别约定保障己方最基本的权利
常见约定有:重大事项否决权、分红特别约定、并购方转让限制、跟售权、反不当稀释条款、人事权约定、薪酬约定等等。
重大事项否决权,例如,被并购方只占30%的股权,正常情况下,在股东会上对并购方没有任何制约。可以提出,今后你是老大,公司的事情你说了算,但是,基于我的创始人地位、持股份额以及未来在公司的作用,重大事项不能你一方说了算。因此在章程里面将特别多数决的通过比例提到70%以上(不含本数),并且在法定条款的基础上,增加几条重大事项,对方同意,咱们就往下走,不同意,就算了。
股权转让限制是约定并购方在一定时间内,未经被并购方同意不得转让股权。
跟售权是指并购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并购方要向外转让股权,被并购方有权跟售,甚至优先出售。
就好比我嫁给了你,你不能始乱终弃,任意把我卖给别人,你要走人,咱俩一起走,甚至让我先走。
反不恰当稀释主要是指今后增资扩股时,对价格、优先认购权等进行约定,以防小股东的股权被不恰当稀释。
如果并购协议里面挽留被并购方任职,则应对报酬做出约定。过去,你是老板,薪酬无所谓;今后,你是小股东或者职业经理,薪酬很重要。如果弄得你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不能离职,报酬又很低,很痛苦。
(3)被并购方,在一些关键事项上,可有意识地保持实际控制权。例如技术、市场等等。
注意:以上建议,不是让你捣乱,你既然选择了对方,就好好经营公司,让公司良性发展,对大家都有好处。我只是建议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欺凌,如此而已。过分的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结的事情你说了算,但是,基于我的创始人地位、持股份额以及未来在公司的作用,重大事项不能你一方说了算。因此在章程里面将特别多数决的通过比例提到70%以上(不含本数),并且在法定条款的基础上,增加几条重大事项,对方同意,咱们就往下走,不同意,就算了。
股权转让限制是约定并购方在一定时间内,未经被并购方同意不得转让股权。
跟售权是指并购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并购方要向外转让股权,被并购方有权跟售,甚至优先出售。
就好比我嫁给了你,你不能始乱终弃,任意把我卖给别人,你要走人,咱俩一起走,甚至让我先走。
反不恰当稀释主要是指今后增资扩股时,对价格、优先认购权等进行约定,以防小股东的股权被不恰当稀释。
如果并购协议里面挽留被并购方任职,则应对报酬做出约定。过去,你是老板,薪酬无所谓;今后,你是小股东或者职业经理,薪酬很重要。如果弄得你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不能离职,报酬又很低,很痛苦。
(3)被并购方,在一些关键事项上,可有意识地保持实际控制权。例如技术、市场等等。
注意:以上建议,不是让你捣乱,你既然选择了对方,就好好经营公司,让公司良性发展,对大家都有好处。我只是建议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受欺凌,如此而已。过分的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四、如何进行公司估值?
股权流转中,股权究竟值多少钱?这涉及公司估值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公司估值是有目的的,例如,用于股权转让、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等。围绕这个目的,公司估值,其实是参与博弈的双方或者多方谈判、妥协的结果。
股权激励,方案一般由公司确定,实际上主要由股东制订,员工不直接参与,因此好像没有明显的博弈相对方。但是实际上也存在博弈,即股东不能不考虑员工的利益和感受,否则你的激励效果堪忧。
另外,估值的这个“估”,带有“蒙”的意思。双方或者多方感觉对,表示认同即可。天下没有一个机器能够计算出准确的公司估值。
当然,作为创业者,我们也要了解一些估值的思路和方法,以便“蒙”得更准,“蒙”得对自己更有利,在谈判过程中掌握主动,甚至将小公司估出大价钱。
市场上估值方法五花八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净资产估值法
用公司的净资产估值。净资产,又有账面净资产与评估净资产之说。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四、如何进行公司估值?
股权流转中,股权究竟值多少钱?这涉及公司估值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公司估值是有目的的,例如,用于股权转让、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等。围绕这个目的,公司估值,其实是参与博弈的双方或者多方谈判、妥协的结果。
股权激励,方案一般由公司确定,实际上主要由股东制订,员工不直接参与,因此好像没有明显的博弈相对方。但是实际上也存在博弈,即股东不能不考虑员工的利益和感受,否则你的激励效果堪忧。
另外,估值的这个“估”,带有“蒙”的意思。双方或者多方感觉对,表示认同即可。天下没有一个机器能够计算出准确的公司估值。
当然,作为创业者,我们也要了解一些估值的思路和方法,以便“蒙”得更准,“蒙”得对自己更有利,在谈判过程中掌握主动,甚至将小公司估出大价钱。
市场上估值方法五花八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净资产估值法
用公司的净资产估值。净资产,又有账面净资产与评估净资产之说。评估净资产更接近真实价值。例如,公司名下的一块土地,5年前取得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评估价值可能是3000万元。
净资产估值,相对于公司的真实价值,往往偏低。因此,除非特殊优惠,否则不用。顺便提一下,在司法程序中,净资产估值法常常被采用。
2.市场价格比较法
用可参照的同类公司价格,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公司估值。这种方法比较接近市场价格,难点是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对比样本。
3.投资收益估值法
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投入了多少钱(往往还包括自己的劳动),再加上时间因素,算出最起码应该有的收益。投资加上应有收益就等于公司估值。
缺点:你算的是辛苦钱加上可怜的收益,还未必被承认。
4.重置成本估值法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假如我不收购你的公司,投资创办一家跟你差不多的公司,会花多少钱?这个数额就等于你公司的估值。
缺点:机会成本,往往算不清。
5.市盈率估值法评估净资产更接近真实价值。例如,公司名下的一块土地,5年前取得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评估价值可能是3000万元。
净资产估值,相对于公司的真实价值,往往偏低。因此,除非特殊优惠,否则不用。顺便提一下,在司法程序中,净资产估值法常常被采用。
2.市场价格比较法
用可参照的同类公司价格,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公司估值。这种方法比较接近市场价格,难点是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对比样本。
3.投资收益估值法
从创业者的角度看,投入了多少钱(往往还包括自己的劳动),再加上时间因素,算出最起码应该有的收益。投资加上应有收益就等于公司估值。
缺点:你算的是辛苦钱加上可怜的收益,还未必被承认。
4.重置成本估值法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假如我不收购你的公司,投资创办一家跟你差不多的公司,会花多少钱?这个数额就等于你公司的估值。
缺点:机会成本,往往算不清。
5.市盈率估值法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9
伯特·洛克哈特(Robert Lockhart)和玛丽·拉蒙(Mary Lamo)一起来验证这个假设。下面是他们所采用的15个顿悟问题中的一个:一个住在小城里的男人与同一城镇中的20个不同的女人结(3)婚。这20个女人都活着,而且他从未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离过婚。但他并未触犯法律。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答案是这个人是一个牧师。研究者提出了两种与假设的可能相一致
管理类 / 日期:2023-08-09
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要想理解长效机制,必须先了解“长效”和“机制”两个关键词。所谓长效,是指机制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指导与依据,企业依其机制运行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机制的长效性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自身情况变化或突发状况进行灵活调整,并要做好变更机制的配套工作。总之,无论规模大小,组织都应该建立良好、合理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