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部门、岗位等多个层面,应建立健全的内控规范,同时内控规范应该得到有效执行。企业可通过制度检查、内控评价等工作对这些内容进行检查。
第二,缺陷整改的有效性。
企业应针对发现的制度与流程的设计与执行缺陷进行及时整改,整改效果应纳入考核范围。
第三,风险管理实施效果。
企业应该将各类风险事件实际发生情况纳入对应风险责任部门或岗位的考核范围,并结合风险事件严重性、主客观原因、责任认定结论等因素实施考核。在企业、部门、岗位等多个层面,应建立健全的内控规范,同时内控规范应该得到有效执行。企业可通过制度检查、内控评价等工作对这些内容进行检查。
第二,缺陷整改的有效性。
企业应针对发现的制度与流程的设计与执行缺陷进行及时整改,整改效果应纳入考核范围。
第三,风险管理实施效果。
企业应该将各类风险事件实际发生情况纳入对应风险责任部门或岗位的考核范围,并结合风险事件严重性、主客观原因、责任认定结论等因素实施考核。4.13 流程及标准
4.13.1 业务流程及其固化业务流程是指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或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有清晰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高效衔接成为可能。简单地讲,业务流程清晰地解释了实施一项具体工作所对应的工作输入、具体工作步骤、对应的工作实施主体、工作成果输出等内容。常见的业务流程固化成果可参看第6.1.3节“内控体系建设四大成果编制”。
1.业务流程的固化手段
为了提高企业业务执行的一致性,使流程得到固化、宣传贯彻与推行,常用的方法包括:
●编制制度、流程。
●表单记录。
●信息系统设置。
●制定部门、岗位职责。
2.需要固化的流程要素
需要固化的流程关键要素如下:4.13 流程及标准
4.13.1 业务流程及其固化业务流程是指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或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有清晰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高效衔接成为可能。简单地讲,业务流程清晰地解释了实施一项具体工作所对应的工作输入、具体工作步骤、对应的工作实施主体、工作成果输出等内容。常见的业务流程固化成果可参看第6.1.3节“内控体系建设四大成果编制”。
1.业务流程的固化手段
为了提高企业业务执行的一致性,使流程得到固化、宣传贯彻与推行,常用的方法包括:
●编制制度、流程。
●表单记录。
●信息系统设置。
●制定部门、岗位职责。
2.需要固化的流程要素
需要固化的流程关键要素如下:●流程产出及目标。
●流程启动条件。
●流程关键步骤,各工作步骤、工作职责分配及工作标准。
●流程表单、记录、信息流转等要求。●流程产出及目标。
●流程启动条件。
●流程关键步骤,各工作步骤、工作职责分配及工作标准。
●流程表单、记录、信息流转等要求。4.13.2 在流程中实施内控流程中需考虑的关键控制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表4-31为流程中体现内控要求的一个示例。
●风险应对措施。
●不相容职责分离。
●表单记录。
●权限。
●监督检查。
表4-31 差旅报销与核算流程中所体现的内控要求示例4.13.2 在流程中实施内控流程中需考虑的关键控制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表4-31为流程中体现内控要求的一个示例。
●风险应对措施。
●不相容职责分离。
●表单记录。
●权限。
●监督检查。
表4-31 差旅报销与核算流程中所体现的内控要求示例4.13.3 工作标准的制定对于不同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的深度和具体表现形式会有差异。企业可根据不同业务及其基本环节的特征,设置不同偏好的标准,如指导性、提示性标准或者具体操作指引性的标准。例如,对于合同审核流程,可以制定关键的审核要素及其基本原则、标准;对于常规化业务操作(如销售订单录入系统的流程),可以制定教科书式的操作性标准。前者强调基于一定框架同时应用专业判断,后者强调细致地完成既定管理动作。
1.标准的定义与价值
国际标准化组织(Iteratioal Orgaizatio for Stadardizatio,ISO)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概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准”的定义做出统一规定: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标准体现为一定的规则或赋值,因其得到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其自身的科学性或有效性。同时,因需要被“共同”(对应不同的主体)和“反复”(对应不同的时间、频率)使用,可以降低主体差异或时间差异带来的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的影响。
企业标准化是以获得企业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4.13.3 工作标准的制定对于不同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的深度和具体表现形式会有差异。企业可根据不同业务及其基本环节的特征,设置不同偏好的标准,如指导性、提示性标准或者具体操作指引性的标准。例如,对于合同审核流程,可以制定关键的审核要素及其基本原则、标准;对于常规化业务操作(如销售订单录入系统的流程),可以制定教科书式的操作性标准。前者强调基于一定框架同时应用专业判断,后者强调细致地完成既定管理动作。
1.标准的定义与价值
国际标准化组织(Iteratioal Orgaizatio for Stadardizatio,ISO)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概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准”的定义做出统一规定: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标准体现为一定的规则或赋值,因其得到反复的研讨和论证,在很大程度上支撑其自身的科学性或有效性。同时,因需要被“共同”(对应不同的主体)和“反复”(对应不同的时间、频率)使用,可以降低主体差异或时间差异带来的随机性或不确定性的影响。
企业标准化是以获得企业的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以制定和实施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5-03
谢他,或者把这件事变成一条新闻去广而告之。所以他只是被周边的几个邻居知道他懂医术。“我二哥在家开了一家医馆,人家头疼、脑热、咳嗽了,就跑到他这儿来问诊。他望闻问切一番之后,给病人开了几副药。病人回去按时服用就药到病除了。所以,十里八里的相亲都知道他是一名治疗小病的医生。“我闻名于天下是因为我曾医治好过几个病入膏肓的人,100个人中可能有几个人活过来了。这件事
管理类 / 日期:2023-05-03
校,不得以管理费等方式取得或者变相取得办学收益”,从根本上斩断“名校办民校”可能的利益链条。独立学院被诟病的“三本养一本”,与该原则背道而驰。去年5月,教育部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同时推动一批独立学院实现转设,路径为3种:转为民办、公办或终止办学。《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亦提到,今年要继续把独立学院转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