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成跨部门协作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我们不妨来......《好经理:经理人的九项修炼》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4-05
促成跨部门协作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我们不妨来看看几个常见的方法,分别是:妥协折中法、狐假虎威法、职责分明法、长效机制法、情感账户法、提升影响法。

方法一:妥协折中法

我们来看一个竞合模型(见图8-2)。纵轴为我的合作态度,横轴为对方的合作态度。

图8-2 竞合模型促成跨部门协作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我们不妨来看看几个常见的方法,分别是:妥协折中法、狐假虎威法、职责分明法、长效机制法、情感账户法、提升影响法。

方法一:妥协折中法

我们来看一个竞合模型(见图8-2)。纵轴为我的合作态度,横轴为对方的合作态度。

图8-2 竞合模型这样就会产生4种合作的情况,具体如下。

1.我合作对方也合作,大家握手言和,一团和气,这叫作“合作”。

2.对方合作我不合作,对方听我的,按照我的方案执行,这叫作“胁迫”。

3.对方不合作我合作,我听对方的,按照对方的方案执行,这叫作“屈服”。

4.我不合作对方也不合作。如果双方互不相让,那就叫作“对抗”;如果不得不实现合作,该怎么办?那么双方只能各退一步,牺牲一部分利益,求同存异,按照第三种方案执行,这叫作“妥协”。

妥协,不是屈服。妥协,是一种有条件的合作,是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双方合作的诚意,更重要的是促成合作的创新性方案。这样的方案,有时候叫作折中路线。对于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双方虽然都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彼此的主要核心利益还能得到保障。

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摩擦,互相增加关税,使得双方的出口都受到不良影响,是双输的结局。跨部门协作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这种妥协的理念和方法,不能想出创新性的第三种方案,这种合作必然化为泡影。

如果双方实力不均衡,一方明显强于另一方,那么力量大的一方这样就会产生4种合作的情况,具体如下。

1.我合作对方也合作,大家握手言和,一团和气,这叫作“合作”。

2.对方合作我不合作,对方听我的,按照我的方案执行,这叫作“胁迫”。

3.对方不合作我合作,我听对方的,按照对方的方案执行,这叫作“屈服”。

4.我不合作对方也不合作。如果双方互不相让,那就叫作“对抗”;如果不得不实现合作,该怎么办?那么双方只能各退一步,牺牲一部分利益,求同存异,按照第三种方案执行,这叫作“妥协”。

妥协,不是屈服。妥协,是一种有条件的合作,是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双方合作的诚意,更重要的是促成合作的创新性方案。这样的方案,有时候叫作折中路线。对于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双方虽然都损失了一部分利益,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彼此的主要核心利益还能得到保障。

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摩擦,互相增加关税,使得双方的出口都受到不良影响,是双输的结局。跨部门协作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这种妥协的理念和方法,不能想出创新性的第三种方案,这种合作必然化为泡影。

如果双方实力不均衡,一方明显强于另一方,那么力量大的一方可以胁迫弱小的一方屈服,这样也形成了一种合作。但是在跨部门博弈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很难说清楚谁强谁弱的,因此妥协促成的合作是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下促成双方的合作,就需要经理人用智慧去找到解决方案。比如,上面的案例中,李经理就是让小夏来替张经理填写表格的折中方法来促成合作的。

方法二:狐假虎威法

这一条方法简单粗暴,却往往行之有效。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假借天子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大家不得不听他的。在跨部门协作中,有些人常常会把上级领导搬出来吓唬人,很多部门虽然心存埋怨,但是不得不乖乖服从。图8-3是一种组织架构,我们以它为例。

图8-3

从图8-3大家就能看到C和D之间的问题不能直接解决,必须要靠A和B来协调解决。如果A和B之间不能协调,就必须要通过L来解可以胁迫弱小的一方屈服,这样也形成了一种合作。但是在跨部门博弈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很难说清楚谁强谁弱的,因此妥协促成的合作是一种常态。在这种常态下促成双方的合作,就需要经理人用智慧去找到解决方案。比如,上面的案例中,李经理就是让小夏来替张经理填写表格的折中方法来促成合作的。

方法二:狐假虎威法

这一条方法简单粗暴,却往往行之有效。

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假借天子的名义向天下诸侯发号施令,大家不得不听他的。在跨部门协作中,有些人常常会把上级领导搬出来吓唬人,很多部门虽然心存埋怨,但是不得不乖乖服从。图8-3是一种组织架构,我们以它为例。

图8-3

从图8-3大家就能看到C和D之间的问题不能直接解决,必须要靠A和B来协调解决。如果A和B之间不能协调,就必须要通过L来解决。那L是什么?L就是“天子”,就是上级。

虽然打着上级的旗号来推动工作是更加高效了,但是这一招我们不能经常使用,因为用多了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一招还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副作用就包括让同级更加讨厌我们;再者,如果以后不用上级的旗号来协调工作,我们就寸步难行了。

方法三:职责分明法

跨部门协作有时候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部门的职责不清,因此就需要尽可能地切分清楚各个部门的工作,避免灰色地带(见图8-4)。

图8-4

从图8-4可以看出,这两个圆形如果交错在一起,必然会有分不清楚和重合的地方;如果两者都彼此离开太远的话,那中间必然会出现空白的“三不管”地带。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彼此相互之间能够贴得很紧,但是同时我们有很清楚的界定,哪些事情是你们部门管,哪些事情是我们部门管。这样就可以做到事事不重合、不遗漏。分工明确了,协作起来自然也决。那L是什么?L就是“天子”,就是上级。

虽然打着上级的旗号来推动工作是更加高效了,但是这一招我们不能经常使用,因为用多了的话,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这一招还会有很大的副作用,副作用就包括让同级更加讨厌我们;再者,如果以后不用上级的旗号来协调工作,我们就寸步难行了。

方法三:职责分明法

跨部门协作有时候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就是部门的职责不清,因此就需要尽可能地切分清楚各个部门的工作,避免灰色地带(见图8-4)。

图8-4

从图8-4可以看出,这两个圆形如果交错在一起,必然会有分不清楚和重合的地方;如果两者都彼此离开太远的话,那中间必然会出现空白的“三不管”地带。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彼此相互之间能够贴得很紧,但是同时我们有很清楚的界定,哪些事情是你们部门管,哪些事情是我们部门管。这样就可以做到事事不重合、不遗漏。分工明确了,协作起来自然也能分清楚是分内分外,消除扯皮的情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企业会尽可能地进行职责的清晰划分,但是也很难做到绝对的清晰,总是会有一些事情不属于我们分内的工作,但我们也会被要求去配合。有些企业在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往往会要求“全民皆兵”或者“全员皆商”,职能部门的人员也要冲到业务线上去“增援”。这时候,职能部门的经理人如果协同态度消极则会更被动,如果态度积极反而会让业务部门心存感激。

有些企业为了避免部门之间因为职责界限不清而出现扯皮现象,出台“首问负责制”来约束和规避逃避责任的行为。

方法四:长效机制法

经常有业务往来和对接的部门之间,应该要建立长效的协作机制。在机制中要约定好,什么情况和条件下,兄弟部门可以帮忙解决,什么情况下不能解决;什么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协商,什么不是原则性问题,可以在协商后有条件地协助解决。而且,这样的协作机制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评估进行不断的调整改善。良好、完备的协作机制的建立,将会大大提升协作的效率。

尤其是部门之间流程性的问题,包括审批等事项,更加依赖于长效机制发挥作用。比如说,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协作,低于多少金额的费用申请,业务部门可以走简易流程;业务部门和法务部门的协作,如果形成标准版合同,那么就不需要每一份合同都提交法务部门重新审批。能分清楚是分内分外,消除扯皮的情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企业会尽可能地进行职责的清晰划分,但是也很难做到绝对的清晰,总是会有一些事情不属于我们分内的工作,但我们也会被要求去配合。有些企业在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往往会要求“全民皆兵”或者“全员皆商”,职能部门的人员也要冲到业务线上去“增援”。这时候,职能部门的经理人如果协同态度消极则会更被动,如果态度积极反而会让业务部门心存感激。

有些企业为了避免部门之间因为职责界限不清而出现扯皮现象,出台“首问负责制”来约束和规避逃避责任的行为。

方法四:长效机制法

经常有业务往来和对接的部门之间,应该要建立长效的协作机制。在机制中要约定好,什么情况和条件下,兄弟部门可以帮忙解决,什么情况下不能解决;什么是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协商,什么不是原则性问题,可以在协商后有条件地协助解决。而且,这样的协作机制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通过评估进行不断的调整改善。良好、完备的协作机制的建立,将会大大提升协作的效率。

尤其是部门之间流程性的问题,包括审批等事项,更加依赖于长效机制发挥作用。比如说,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协作,低于多少金额的费用申请,业务部门可以走简易流程;业务部门和法务部门的协作,如果形成标准版合同,那么就不需要每一份合同都提交法务部门重新审批。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4-05
● ● 需要花时间去“回忆新来的邮件看到哪儿了?上面都写了些什么”,这也会浪费时间。同时执行多项任务时会蒙圈。相反,做事快的人的做事流程是这样的:① 会无视刚收到的邮件。② 写完邮件。③ 阅读新邮件,并确认事情原委。做事快的人会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他们不会在“回忆工作”上浪费时间。诚然,优秀的人确实能同时处理好几项工作,但如果我们也按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管理类 / 日期:2023-04-04
候选人多样化确保员工基础和面试流程的多样化(性别、种族或族裔背景、性取向、社会阶层和背景等)是许多书籍和博文的主题。乔乐·艾默生的“范式战略”专注于多样化招聘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本书后面还有一篇对乔乐的采访。实现员工多样化有许多微妙的细节,这里有几个关键点:1. 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多样化的候选人。若不能保证招聘漏斗中的候选人的多样性,那就永远不会有多样化的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