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为专注于项目而耽误日常工作的下属要多......《不懂说话,你怎么带团队》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3-31
8.对因为专注于项目而耽误日常工作的下属要多自我

袒露

专心致力于项目是好事,但伊藤却疏忽了日常业务,终于导致业务部提出了投诉。

上司是这样对伊藤说的:

上司:“ 伊藤,业务课提出投诉,说你最近提交作业指导书总是误期,看来很妨碍工作啊。”

下属:“ 对不起……”

上司:“ 你究竟在搞什么啊?对项目投入太多精力了,得先做好日常业务才行啊。”8.对因为专注于项目而耽误日常工作的下属要多自我

袒露

专心致力于项目是好事,但伊藤却疏忽了日常业务,终于导致业务部提出了投诉。

上司是这样对伊藤说的:

上司:“ 伊藤,业务课提出投诉,说你最近提交作业指导书总是误期,看来很妨碍工作啊。”

下属:“ 对不起……”

上司:“ 你究竟在搞什么啊?对项目投入太多精力了,得先做好日常业务才行啊。”下属:“ 是……”

这样说只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

疏忽日常业务固然不好,但上司这样说简直像是认为下属做项目是错的。但事实上,项目也是很重要的,必须与日常业务齐头并进才行。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优先顺序,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批评是为了改善行动,而前面的说法只是在训斥下属,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应该按以下步骤,引导下属找到解决对策:

先对下属的努力表示认可

下属拼命做项目是事实,上司应该先对此表示认可,否则会引发下属的抵触情绪,对上司的意见置若罔闻。

通过“有什么困难吗?”这样的措辞,促使下属做出回答

下属的工作说不定已经超负荷了,但如此努力的下属是不会主动说出来的。

他们觉得,一旦说出这件事,上司在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因此,上司应该让下属明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上司不妨以自我表露的形式,坦言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

“为什么”是把焦点放在了人的身上,下属会把这样的措辞视为下属:“ 是……”

这样说只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

疏忽日常业务固然不好,但上司这样说简直像是认为下属做项目是错的。但事实上,项目也是很重要的,必须与日常业务齐头并进才行。

因此,关键在于如何确定优先顺序,如何合理分配时间。批评是为了改善行动,而前面的说法只是在训斥下属,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应该按以下步骤,引导下属找到解决对策:

先对下属的努力表示认可

下属拼命做项目是事实,上司应该先对此表示认可,否则会引发下属的抵触情绪,对上司的意见置若罔闻。

通过“有什么困难吗?”这样的措辞,促使下属做出回答

下属的工作说不定已经超负荷了,但如此努力的下属是不会主动说出来的。

他们觉得,一旦说出这件事,上司在心里对自己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因此,上司应该让下属明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上司不妨以自我表露的形式,坦言自己过去的失败经历。

“为什么”是把焦点放在了人的身上,下属会把这样的措辞视为诘问,所以上司应该使用“什么”这一聚焦于事情本身的提问方式。

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下属自发地改善行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应该像下面这样展开谈话:

上司:“ 伊藤,辛苦了。怎么样?那个项目的企划书制作进展如何?”(→慰问)

下属:“ 课长辛苦了。进展很顺利。”

上司:“ 太好了。你总能在短时间内做出优秀的企划书,真的帮了大忙。对了,业务部长刚才有些生气地联系我说,‘伊藤最近提交作业指导书总是误期’。怎么回事?”

下属:“ 对不起。虽然听起来像是找借口,但我一直专心制作项目企划书,就把作业指导书延后了。”

上司:“ 伊藤,我知道你很忙,但作业指导书在工作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它,业务部就无法行动。”

下属:“ 对不起,我会注意的。”

上司:“ 你手头好像汇集了很多工作,没问题吗?”

下属:“ 没问题。”

上司:“ 我当上经理以前,有段时间也因为手头的工作太多,不诘问,所以上司应该使用“什么”这一聚焦于事情本身的提问方式。

通过这样的提问,能让下属自发地改善行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司应该像下面这样展开谈话:

上司:“ 伊藤,辛苦了。怎么样?那个项目的企划书制作进展如何?”(→慰问)

下属:“ 课长辛苦了。进展很顺利。”

上司:“ 太好了。你总能在短时间内做出优秀的企划书,真的帮了大忙。对了,业务部长刚才有些生气地联系我说,‘伊藤最近提交作业指导书总是误期’。怎么回事?”

下属:“ 对不起。虽然听起来像是找借口,但我一直专心制作项目企划书,就把作业指导书延后了。”

上司:“ 伊藤,我知道你很忙,但作业指导书在工作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没有它,业务部就无法行动。”

下属:“ 对不起,我会注意的。”

上司:“ 你手头好像汇集了很多工作,没问题吗?”

下属:“ 没问题。”

上司:“ 我当上经理以前,有段时间也因为手头的工作太多,不停地遭到投诉。我当时的上司西山注意到这种情况,就对我的业务做出了调整。”(→自我表露以前的失败)

下属:“ 竟有这样的事?”

上司:“ 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别客气。工作要是超负荷就直接说,我不会因此降低对你的评价。”(→让下属感到安心)

下属:“ 谢谢。不要紧的。我每天早晨会抽出半个小时,用来制作并确认作业指导书。”

上司:“ 那就好。拜托了。你就是因为工作能力强,手头才会聚积了大量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对你抱有期待,加油。虽然做项目也能提高评价,但光是那样就太可惜了。”

9. 针对推卸责任的下属采用“既不赞同也不否定”

有的下属即使自己犯了错,也会归咎于他人。就像下面这样:停地遭到投诉。我当时的上司西山注意到这种情况,就对我的业务做出了调整。”(→自我表露以前的失败)

下属:“ 竟有这样的事?”

上司:“ 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别客气。工作要是超负荷就直接说,我不会因此降低对你的评价。”(→让下属感到安心)

下属:“ 谢谢。不要紧的。我每天早晨会抽出半个小时,用来制作并确认作业指导书。”

上司:“ 那就好。拜托了。你就是因为工作能力强,手头才会聚积了大量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我对你抱有期待,加油。虽然做项目也能提高评价,但光是那样就太可惜了。”

9. 针对推卸责任的下属采用“既不赞同也不否定”

有的下属即使自己犯了错,也会归咎于他人。就像下面这样:上司:“ 上周的销售报告书数据有误哦。”

下属:“ 啊,是业务部弄错了。真是的。”

上司:“ 胡说。我是交给你去做的,别把责任推给别人。”

对于这样的下属,上司说“别把责任推给别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归根结底,下属为什么会推卸责任呢?

主要是因扣分主义蔓延所致。上司只能看见下属的缺点而非优点,这样的风气会导致下属企图逃避责任,归咎于他人。

对这样的下属说“你也有责任”,只会激起对方的抵触情绪。因此,上司的提问不要像“为什么会犯错?”这样追究错误的原因,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

提问的关键,是要做出假设性提问,例如“假设你也有错”“假设你也有责任”。这样的假设性提问,能够委婉地让下属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和责任。

总而言之,上司的提问应该表明这样一种态度——我不是在追究你的错误,而是在引导你思考如何解决错误。

因此,上司应该像下面这样展开谈话:

上司:“ 上周的销售报告书数据有误哦。”

下属:“ 啊,是业务部弄错了。真是的。”上司:“ 上周的销售报告书数据有误哦。”

下属:“ 啊,是业务部弄错了。真是的。”

上司:“ 胡说。我是交给你去做的,别把责任推给别人。”

对于这样的下属,上司说“别把责任推给别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归根结底,下属为什么会推卸责任呢?

主要是因扣分主义蔓延所致。上司只能看见下属的缺点而非优点,这样的风气会导致下属企图逃避责任,归咎于他人。

对这样的下属说“你也有责任”,只会激起对方的抵触情绪。因此,上司的提问不要像“为什么会犯错?”这样追究错误的原因,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

提问的关键,是要做出假设性提问,例如“假设你也有错”“假设你也有责任”。这样的假设性提问,能够委婉地让下属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和责任。

总而言之,上司的提问应该表明这样一种态度——我不是在追究你的错误,而是在引导你思考如何解决错误。

因此,上司应该像下面这样展开谈话:

上司:“ 上周的销售报告书数据有误哦。”

下属:“ 啊,是业务部弄错了。真是的。”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3-31
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像“守财奴”一样珍惜自己的信用做企业的人大多有三种追求——做大、做强、做久。但是,大部分
管理类 / 日期:2023-03-31
李二在出发之前,就详细了解了B公司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其所在行业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的一个重要信息是,B公司经营的产品XXB,属于国家限制类产品,经营该产品要取得国家的专营许可证,并且产品XXB的原辅材料也都纳入专营许可管理,要取得专营许可证。李二所在审计组到了B公司后,只花了很短的时间看账,果然如张一所在审计组所说,B公司的会计凭证、账本处理没有任何问题。李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