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了投诉升级他做了反省管理者不应给下属......《先学说话,再带团队》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3-24
C造成了投诉升级,他做了反省。

管理者不应给下属不必要的压力,而应该创造条件,让接到投诉的人敢于如实反映情况,在仔细聆听后冷静地告诉下属今后该如何处理类似情况。

这么做的话,下属也就没必要瞒报。

投诉不是什么好事,但它是一个经历。

只要认真面对,下属就能从中获得快速成长。即便再小的投诉,只要在团队中透明公开,管理者就能及时在处理方式与对策上给下属反馈。

事实上,后来A的投诉“变多了”,正确地说,是被隐瞒的投诉“浮出水面”了。

对下属来说,虽然报告投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过,投诉也是下属成长的必经之路。微小的瞒报很有可能发展为大问题,管理者必须明白这一点,为下属创造轻松报告投诉的环境。

重点

创造允许分享负面消息的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地支持下属。C造成了投诉升级,他做了反省。

管理者不应给下属不必要的压力,而应该创造条件,让接到投诉的人敢于如实反映情况,在仔细聆听后冷静地告诉下属今后该如何处理类似情况。

这么做的话,下属也就没必要瞒报。

投诉不是什么好事,但它是一个经历。

只要认真面对,下属就能从中获得快速成长。即便再小的投诉,只要在团队中透明公开,管理者就能及时在处理方式与对策上给下属反馈。

事实上,后来A的投诉“变多了”,正确地说,是被隐瞒的投诉“浮出水面”了。

对下属来说,虽然报告投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过,投诉也是下属成长的必经之路。微小的瞒报很有可能发展为大问题,管理者必须明白这一点,为下属创造轻松报告投诉的环境。

重点

创造允许分享负面消息的环境,就能最大限度地支持下属。14 怎么才能让维持现状、缺乏上进心的

下属行动起来告诉下属:“不挑战就得不到好的评估结果”

给下属安心感

激发下属的危机感

最近有不少这样的现象:管理人员退休后被返聘为普通员工,或原本的资深人员(指职务高、资历老的人员)在退休后被企业聘用为某部门内的一般员工。

这些资深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宽广的人脉,在管理者看来是值得依靠的人,所以常常请他们传授技术或培养后辈。

据闻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2013年起开始实施“65岁退休制”,92%的退休员工选择了返聘。今后,鉴于日本劳动力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积极聘用或返聘退休人员。

身为管理者,未来需要面对不同世代的人。14 怎么才能让维持现状、缺乏上进心的

下属行动起来告诉下属:“不挑战就得不到好的评估结果”

给下属安心感

激发下属的危机感

最近有不少这样的现象:管理人员退休后被返聘为普通员工,或原本的资深人员(指职务高、资历老的人员)在退休后被企业聘用为某部门内的一般员工。

这些资深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宽广的人脉,在管理者看来是值得依靠的人,所以常常请他们传授技术或培养后辈。

据闻大和房屋工业株式会社2013年起开始实施“65岁退休制”,92%的退休员工选择了返聘。今后,鉴于日本劳动力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积极聘用或返聘退休人员。

身为管理者,未来需要面对不同世代的人。在那些返聘的资深人员当中,有的人能对工作一如既往,很值得依靠;有的人则因为待遇下降而丧失了工作积极性。

即使评估结果再高,薪水也不会增加,因此,后者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对得起当下这份薪水就行了。”

面对这种下属,管理者不论怎么讲述愿景,怎么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都难以有良好效果。可是,他们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不仅让管理者头疼,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拥有类似想法的,并不仅限于这些资深人员,这是“实力主义”的影响所致。这些人对升职加薪已不抱幻想,宁愿维持现状。

有的管理者企图用“不挑战新事物,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之类的道理规劝这些下属,敦促他们行动,可惜往往打动不了他们的心。

不过,这些下属在说喜欢维持现状的同时,也害怕自己的评估结果下降。

对于这些只肯做自己熟悉的事,不愿挑战不擅长的或新的工作的下属,管理者应该如何引导?

告诉下属不行动的痛处

A年近40岁,是一位大型服务型企业促销部的负责人。在我的演讲结束后,他前来咨询:“我有一位下属C给团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他年纪比我大,我该怎么与他沟通呢?”在那些返聘的资深人员当中,有的人能对工作一如既往,很值得依靠;有的人则因为待遇下降而丧失了工作积极性。

即使评估结果再高,薪水也不会增加,因此,后者认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对得起当下这份薪水就行了。”

面对这种下属,管理者不论怎么讲述愿景,怎么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都难以有良好效果。可是,他们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不仅让管理者头疼,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拥有类似想法的,并不仅限于这些资深人员,这是“实力主义”的影响所致。这些人对升职加薪已不抱幻想,宁愿维持现状。

有的管理者企图用“不挑战新事物,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之类的道理规劝这些下属,敦促他们行动,可惜往往打动不了他们的心。

不过,这些下属在说喜欢维持现状的同时,也害怕自己的评估结果下降。

对于这些只肯做自己熟悉的事,不愿挑战不擅长的或新的工作的下属,管理者应该如何引导?

告诉下属不行动的痛处

A年近40岁,是一位大型服务型企业促销部的负责人。在我的演讲结束后,他前来咨询:“我有一位下属C给团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他年纪比我大,我该怎么与他沟通呢?”C 60多岁,是一位正式员工,他通过退休资深人员的返聘活动进入该部门。他曾经在大型广告公司工作过,后来进了现在的公司,原本从事销售工作,退休后调到了促销部。

C只肯做一些日常例行工作,因此A将他与30岁出头、负责新活动策划的D编成一组。

但是,C经常说“竞争对手也在做同样的活动,这么做很难成功”“我年轻时也想过类似的创意,在公司里这个想法行不通”等。喜欢挑战的D和拖后腿的C开始产生矛盾。可是,面对年长的C,D很难说出自己的意见。

在本案例中,C并没有说过“因为工作太难所以不做”之类的话。他只是害怕失败丢脸,所以不想行动。

对这类下属,用“挑战失败的话,你的评估结果也不会下降”(×)之类的话进行安抚,是不会有效果的。

因为对方只想维持现状。必须让他明白“不行动的痛处”,因此,管理者应该说:“不挑战的话评估结果会下降。”(〇)

一个人在挑战时,注意力要么放在挑战带来的快感上,要么放在逃避痛苦上,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告诉对方:“挑战工作可以帮你避开痛苦。”

A对C说:“如果你去做了,失败了,评估结果不会降低。但是,如果不做,你会在评估中得差评。”C 60多岁,是一位正式员工,他通过退休资深人员的返聘活动进入该部门。他曾经在大型广告公司工作过,后来进了现在的公司,原本从事销售工作,退休后调到了促销部。

C只肯做一些日常例行工作,因此A将他与30岁出头、负责新活动策划的D编成一组。

但是,C经常说“竞争对手也在做同样的活动,这么做很难成功”“我年轻时也想过类似的创意,在公司里这个想法行不通”等。喜欢挑战的D和拖后腿的C开始产生矛盾。可是,面对年长的C,D很难说出自己的意见。

在本案例中,C并没有说过“因为工作太难所以不做”之类的话。他只是害怕失败丢脸,所以不想行动。

对这类下属,用“挑战失败的话,你的评估结果也不会下降”(×)之类的话进行安抚,是不会有效果的。

因为对方只想维持现状。必须让他明白“不行动的痛处”,因此,管理者应该说:“不挑战的话评估结果会下降。”(〇)

一个人在挑战时,注意力要么放在挑战带来的快感上,要么放在逃避痛苦上,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告诉对方:“挑战工作可以帮你避开痛苦。”

A对C说:“如果你去做了,失败了,评估结果不会降低。但是,如果不做,你会在评估中得差评。”因为害怕得差评,C行动起来。他和D互相配合,推进工作,终于举办了活动。不过,本来促销目标是吸引300名顾客,但实际只来了130名,远远低于盈亏平衡点,出现了较大亏损。

尽管A说过“即使行动失败,评估结果也不会降低”,但C还是做好了得差评的心理准备。

然而,A对他说:“你的挑战值得一个正面评价。让我们下次一起把事情做成功。”

连续失败3次之后,第4次活动的集客数超越了目标,获得了成功。C大概因此有了自信,主动向D建议一些其他活动。

如果可能,管理者可以对下属讲述“从事新工作的好处”。倘若下属依旧不为所动,让下属知道“不行动的痛处”,有时也是必要的。

重点

有时候下一剂猛药也很重要。告诉下属,不行动的话,评估结果就会降低。因为害怕得差评,C行动起来。他和D互相配合,推进工作,终于举办了活动。不过,本来促销目标是吸引300名顾客,但实际只来了130名,远远低于盈亏平衡点,出现了较大亏损。

尽管A说过“即使行动失败,评估结果也不会降低”,但C还是做好了得差评的心理准备。

然而,A对他说:“你的挑战值得一个正面评价。让我们下次一起把事情做成功。”

连续失败3次之后,第4次活动的集客数超越了目标,获得了成功。C大概因此有了自信,主动向D建议一些其他活动。

如果可能,管理者可以对下属讲述“从事新工作的好处”。倘若下属依旧不为所动,让下属知道“不行动的痛处”,有时也是必要的。

重点

有时候下一剂猛药也很重要。告诉下属,不行动的话,评估结果就会降低。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3-24
交货、服务、技术、资产、员工与流程、质量等供应商指标方面的表现。案例:新供应商现场审计某企业《新供应商审计报告》写道:“根据《供应商质量评估管理规程》和2017年供应商现场质量审核评价工作计划的要求,由研究院、物资部、质保部的有关人员组成现场质量审核评价组,于2017年9月15日对成都某有限公司开展审计工作,对资质材料真实性、质量保证系统(人员机构、厂房设施
管理类 / 日期:2023-03-24
这段时间思考工作上的新点子。富有创造性的撰写工作,最好在上班之前着手。因为上班后随时会有同事来打断我们手头上的工作,更容易带来工作时间上的变化。中午午饭后,适合做与人沟通交流的工作和需要体力劳动的工作。因为吃过午饭后人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更适合参加会议、进行体力劳动。我常常会为了集中精力而少吃午饭,也会将同客户的会面时间安排在下午。傍晚适合处理固定业务和杂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