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定劳动纠纷的提出人力资源部接到仲裁......《员工关系管理操作指南》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3-02
6.管理规定6.1 劳动纠纷的提出6.1.1 人力资源部接到仲裁庭的仲裁通知后应在当日内通知并将全部相关文件转交给法务部指定人员。如当日内无法转交原件,应先以扫描或拍照等方式提交。6.1.2 法务部指定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厘清申请人的请求、事实与理由,做出初步判断,并通知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在96小时内就案件事实做出说明,表明公司立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离职证明、辞职信,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和能支持公司主张、反驳对方提出的仲裁申请的证据)。6.1.3 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反馈信息后,于48小时内给出案件的初步评估意见,人力资源部依据法务部的评估意见,于24小时内做出和解、调解或应诉的决定。6.1.4 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应诉通知后或者人力资源部未能于指定日期前给予法务部“确定不应诉”的回复的,法务部将依据已掌握的证据材料于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仲裁庭提交应诉材料。6.1.5 法务部仅依据已收到的证据材料准备应诉答辩。6.2 和解6.2.1 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只是因为员工理解错误或公司员工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双方容易达成谅解的,以和解为原则。6.2.2 人力资源部在做出和解决定后,应当及时通知法务部,以便法务部及时与仲裁庭沟通。6.2.3 和解谈判由人力资源部主导,法务部予以协助,最终和解方案由人力资源部确定。6.3 调解6.3.1 如法务评估为公司管理规范及证据留存方面存在严重不6.管理规定6.1 劳动纠纷的提出6.1.1 人力资源部接到仲裁庭的仲裁通知后应在当日内通知并将全部相关文件转交给法务部指定人员。如当日内无法转交原件,应先以扫描或拍照等方式提交。6.1.2 法务部指定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厘清申请人的请求、事实与理由,做出初步判断,并通知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在96小时内就案件事实做出说明,表明公司立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离职证明、辞职信,其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和能支持公司主张、反驳对方提出的仲裁申请的证据)。6.1.3 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反馈信息后,于48小时内给出案件的初步评估意见,人力资源部依据法务部的评估意见,于24小时内做出和解、调解或应诉的决定。6.1.4 法务部在接到人力资源部的应诉通知后或者人力资源部未能于指定日期前给予法务部“确定不应诉”的回复的,法务部将依据已掌握的证据材料于指定期限届满之前向仲裁庭提交应诉材料。6.1.5 法务部仅依据已收到的证据材料准备应诉答辩。6.2 和解6.2.1 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只是因为员工理解错误或公司员工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双方容易达成谅解的,以和解为原则。6.2.2 人力资源部在做出和解决定后,应当及时通知法务部,以便法务部及时与仲裁庭沟通。6.2.3 和解谈判由人力资源部主导,法务部予以协助,最终和解方案由人力资源部确定。6.3 调解6.3.1 如法务评估为公司管理规范及证据留存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容易陷于不利局面的,应以调解为原则。6.3.2 开庭审理前、开庭审理时及开庭审理后裁决作出前均可调解,人力资源部结合法务部沟通的案件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解决定。6.3.3 调解方案由人力资源部协调各部门意见后最终确定(法务部依需要协助分析提供参考意见)。如人力资源部未出具书面调解方案,法务将继续应诉答辩。6.3.4 调解协议应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达成,并尽量申请仲裁庭当庭出具调解书,以便当场签署。6.4 仲裁6.4.1 如法务部没有接到人力资源部关于和解或调解的书面通知,则法务予以应诉,人力资源部应指定至少一人协助出庭。6.4.2 庭审结束后,法务应在48小时内做出庭审总结并及时回馈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庭审情况再次评估是否调解,如人力资源部未及时回馈意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调解的,则等待仲裁裁决。6.4.3 下列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6.4.4 除6.4.3 以外的仲裁裁决,任何一方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则裁决书生效。6.5 一审6.5.1 如员工不服仲裁裁决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处理程序参照本办法6.1 、6.2 和6.3 。(1)如法务部收到6.4.3 下的仲裁裁决书,发现存在法定可申请足,容易陷于不利局面的,应以调解为原则。6.3.2 开庭审理前、开庭审理时及开庭审理后裁决作出前均可调解,人力资源部结合法务部沟通的案件进展情况及时作出调解决定。6.3.3 调解方案由人力资源部协调各部门意见后最终确定(法务部依需要协助分析提供参考意见)。如人力资源部未出具书面调解方案,法务将继续应诉答辩。6.3.4 调解协议应在仲裁庭的主持下达成,并尽量申请仲裁庭当庭出具调解书,以便当场签署。6.4 仲裁6.4.1 如法务部没有接到人力资源部关于和解或调解的书面通知,则法务予以应诉,人力资源部应指定至少一人协助出庭。6.4.2 庭审结束后,法务应在48小时内做出庭审总结并及时回馈人力资源部指定人员。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庭审情况再次评估是否调解,如人力资源部未及时回馈意见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调解的,则等待仲裁裁决。6.4.3 下列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6.4.4 除6.4.3 以外的仲裁裁决,任何一方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则裁决书生效。6.5 一审6.5.1 如员工不服仲裁裁决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处理程序参照本办法6.1 、6.2 和6.3 。(1)如法务部收到6.4.3 下的仲裁裁决书,发现存在法定可申请法院撤销裁决的情形的,无须征得人力资源部指示,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2)如法务部收到6.4.4 下的仲裁裁决书,人力资源部应当在法务提示时间内做出是否上诉的指令,逾期未指示的,视为公司不再提起诉讼。(3)公司决定起诉的,人力资源部应参照仲裁阶段在法务提示的时间内补充提交证据材料或给出和解、调解的指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提交相应证据材料也未说明情况的,视为无相应证据材料;逾期未通知法务和解或调解的,视为不同意和解或调解。(4)一审判决做出后15日内任何一方未上诉的,判决生效,应遵照执行。6.6 二审二审程序参照一审处理。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人力资源部在收到判决书后应当遵照执行。6.7 再审6.7.1 在原判决(一审/二审)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可以申请再审,但再审不影响判决的执行。6.7.2 如在6个月的期限内发现重大新证据,或者发现原审定案证据存在重大瑕疵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再审的情形,由人力资源部结合案件重大情况评估是否提出再审申请,由法务部具体执行。7.附则7.1 除明确表示外本办法所有提及的时间段均不排除法定节假日。如情况特殊紧急的,将不受上诉时间限制,以法务部提示的时间要求为准。7.2 本办法中书面通知包含电子邮件通知。法院撤销裁决的情形的,无须征得人力资源部指示,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2)如法务部收到6.4.4 下的仲裁裁决书,人力资源部应当在法务提示时间内做出是否上诉的指令,逾期未指示的,视为公司不再提起诉讼。(3)公司决定起诉的,人力资源部应参照仲裁阶段在法务提示的时间内补充提交证据材料或给出和解、调解的指令。人力资源部逾期未提交相应证据材料也未说明情况的,视为无相应证据材料;逾期未通知法务和解或调解的,视为不同意和解或调解。(4)一审判决做出后15日内任何一方未上诉的,判决生效,应遵照执行。6.6 二审二审程序参照一审处理。二审判决一经作出即生效,人力资源部在收到判决书后应当遵照执行。6.7 再审6.7.1 在原判决(一审/二审)生效之日起6个月内,可以申请再审,但再审不影响判决的执行。6.7.2 如在6个月的期限内发现重大新证据,或者发现原审定案证据存在重大瑕疵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再审的情形,由人力资源部结合案件重大情况评估是否提出再审申请,由法务部具体执行。7.附则7.1 除明确表示外本办法所有提及的时间段均不排除法定节假日。如情况特殊紧急的,将不受上诉时间限制,以法务部提示的时间要求为准。7.2 本办法中书面通知包含电子邮件通知。【工具7-02】

员工争议管理细则1.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产生员工争议时,能明确处理责权,特制定本细则。2.制度适用范围本细则适合企业管理部及各分公司人事主管在处理员工争议时使用。3.部门/岗位职责

4.工作程序及流程4.1 基本原则4.1.1 劳动争议的定义员工因劳动用工、岗位调整、薪资福利等原因投诉至分公司人事主管或企业管理部或直接投诉至劳动保障部门的情况,都可定义为员【工具7-02】

员工争议管理细则1.目的为保障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产生员工争议时,能明确处理责权,特制定本细则。2.制度适用范围本细则适合企业管理部及各分公司人事主管在处理员工争议时使用。3.部门/岗位职责

4.工作程序及流程4.1 基本原则4.1.1 劳动争议的定义员工因劳动用工、岗位调整、薪资福利等原因投诉至分公司人事主管或企业管理部或直接投诉至劳动保障部门的情况,都可定义为员工争议。4.1.2 处理流程(1)员工至分公司人事主管处进行的投诉,由人事主管受理后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人事主管需要与投诉员工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并向分公司总经理汇报后提出处理方案,根据处理权限进行处理。(2)员工直接至企业管理部进行的投诉,由集团企业管理部受理后,以工作任务单形式下发至投诉员工所在的部门/分公司,员工关系主管/人事主管根据工作任务单的要求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与投诉员工进行沟通进而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并向主管领导(部门领导/分公司总经理)汇报后提出处理方案,根据处理权限进行处理。(3)员工至集团或分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部门进行的投诉,由员工关系主管/分公司人事主管提交至法务部,如由律师出庭,由员工关系主管/人事主管负责提供各种资料及与员工的沟通,并根据申诉内容提出调解意见。4.1.3 处理权限(1)员工争议审批处理权限表员工争议审批处理权限如下表所示。员工争议审批处理权限表工争议。4.1.2 处理流程(1)员工至分公司人事主管处进行的投诉,由人事主管受理后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人事主管需要与投诉员工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并向分公司总经理汇报后提出处理方案,根据处理权限进行处理。(2)员工直接至企业管理部进行的投诉,由集团企业管理部受理后,以工作任务单形式下发至投诉员工所在的部门/分公司,员工关系主管/人事主管根据工作任务单的要求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与投诉员工进行沟通进而了解员工真实想法,并向主管领导(部门领导/分公司总经理)汇报后提出处理方案,根据处理权限进行处理。(3)员工至集团或分公司所在地劳动仲裁部门进行的投诉,由员工关系主管/分公司人事主管提交至法务部,如由律师出庭,由员工关系主管/人事主管负责提供各种资料及与员工的沟通,并根据申诉内容提出调解意见。4.1.3 处理权限(1)员工争议审批处理权限表员工争议审批处理权限如下表所示。员工争议审批处理权限表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3-02
图3-61 差旅费报销现状价值流图当前报销流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返单率高,二是流程步骤多。目标在6个月内,将从员工提交报销单到报销款转入员工账户的报销平均等待时间从45天缩短至7天以内。原因分析项目团队采用“五个为什么”对上述两个主要问题爆炸点进行了分析(见图3-62)。图3-61 差旅费报销现状价值流图当前报销流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
管理类 / 日期:2023-03-02
学物质制成的一种材质。简而言之,英特飞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来生产化石燃料制品,简直就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打击。这对安德森来说堪比晴天霹雳。当你意识到造成一个重大问题的原因就是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时,你会做些什么呢?珍妮·福雷斯特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有一次,在学校召开教职工会议的时候,她坐在了后排,结果前排有个脑袋特别大的家伙总是挡住她看发言人的视线。“‘大头’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