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准备好了去接受现有的问题定义,不打算对其进行挑战)。这是一条风险重重的道路,有时却是唯一选项。
图4-7对假设金字塔和问题树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两者各自适用的场合。你也准备好了去接受现有的问题定义,不打算对其进行挑战)。这是一条风险重重的道路,有时却是唯一选项。
图4-7对假设金字塔和问题树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两者各自适用的场合。图4-7 假设金字塔和问题树的对比
总体来看,在问题建构过程中,我们推荐问题树,而不是假设金字塔。问题树能帮助我们避开证实性偏差和其他问题解决过程中会遇到的陷阱。但是,问题树最大的麻烦之处在于要将问题和子问题拆分为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元素,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并不熟悉的问题时,而我们不熟悉的问题又恰好是以问题为驱动的思路最适合去解决的。下一章,我们将讲述怎样利用框架来克服这一障碍。
我们讨论过的两种问题建构方法存在一个局限性,即它们本质上是分析性的,不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这两种方法能告诉我们应该进行哪种分析,才能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方案,或对解决方案进行确认,却无法让我们得知怎样才能想出富有创新意味的解决方案。如果手头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盒子去思考,创造出全新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两种方法可能都派不上用场。这时,如果我们想要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就要转而去利用即将在第7章和第8章讨论到的设计思维。图4-7 假设金字塔和问题树的对比
总体来看,在问题建构过程中,我们推荐问题树,而不是假设金字塔。问题树能帮助我们避开证实性偏差和其他问题解决过程中会遇到的陷阱。但是,问题树最大的麻烦之处在于要将问题和子问题拆分为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元素,这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并不熟悉的问题时,而我们不熟悉的问题又恰好是以问题为驱动的思路最适合去解决的。下一章,我们将讲述怎样利用框架来克服这一障碍。
我们讨论过的两种问题建构方法存在一个局限性,即它们本质上是分析性的,不能促进创造力的发展。这两种方法能告诉我们应该进行哪种分析,才能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方案,或对解决方案进行确认,却无法让我们得知怎样才能想出富有创新意味的解决方案。如果手头的问题需要我们跳出盒子去思考,创造出全新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两种方法可能都派不上用场。这时,如果我们想要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就要转而去利用即将在第7章和第8章讨论到的设计思维。小结
1.以假设为驱动的问题建构,主要是从核心问题的备选解决方案着手,试图对其进行确认或推翻。
2.若想建构假设金字塔,就需要从备选解决方案着手,将其置于顶端,作为主导假设。接着,我们要将备选假设拆分为子假设,即令假设成立的各项条件。如需要,可对子假设进行再次拆分。
3.在金字塔的每个层级上,支持假设的各项条件必须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要求:相互独立(没有重叠),完全穷尽(加总在一起,足以对假设进行确认)。
4.针对每一个假设展开彻底而全面的挑战,从而对假设进行确认、推翻或打磨。
5.以假设为驱动的思路很有效率,能利用上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规律识别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推销解决方案。但这个思路本身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〇 无法避免第1章讨论过的全部五个陷阱。
〇 会造成逻辑挑战: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原因与结果;相关性≠因果关系。
6.若想利用以问题为驱动的思路,就要从核心问句着手,对其进行小结
1.以假设为驱动的问题建构,主要是从核心问题的备选解决方案着手,试图对其进行确认或推翻。
2.若想建构假设金字塔,就需要从备选解决方案着手,将其置于顶端,作为主导假设。接着,我们要将备选假设拆分为子假设,即令假设成立的各项条件。如需要,可对子假设进行再次拆分。
3.在金字塔的每个层级上,支持假设的各项条件必须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要求:相互独立(没有重叠),完全穷尽(加总在一起,足以对假设进行确认)。
4.针对每一个假设展开彻底而全面的挑战,从而对假设进行确认、推翻或打磨。
5.以假设为驱动的思路很有效率,能利用上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规律识别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推销解决方案。但这个思路本身也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〇 无法避免第1章讨论过的全部五个陷阱。
〇 会造成逻辑挑战: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原因与结果;相关性≠因果关系。
6.若想利用以问题为驱动的思路,就要从核心问句着手,对其进行拆分:
〇 拆分为一系列问句,而非陈述句或假设。
〇 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标准:每个层级的子问题之间必须既相互独立,又完全穷尽。
〇 利用80/20原则(20%的问题产出80%的洞察)。
7.默认情况下,一律采用问题树。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假设抱有强烈的信心,或当我们没有条件建构问题树时,才会选择假设金字塔。拆分:
〇 拆分为一系列问句,而非陈述句或假设。
〇 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标准:每个层级的子问题之间必须既相互独立,又完全穷尽。
〇 利用80/20原则(20%的问题产出80%的洞察)。
7.默认情况下,一律采用问题树。只有当我们对自己的假设抱有强烈的信心,或当我们没有条件建构问题树时,才会选择假设金字塔。第5章问题建构:分析框架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问题建构的两种方法:假设金字塔和问题树。两种思路都能让我们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或主假设)拆分开来,变成一系列范围小一些的组成部分,之后再次拆分为更小一些的元素,一直拆分到我们可以逐一解决的基础问题为止。每一次拆分,都必须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每个问题(或假设)必须被拆分成子问题(或子假设)。
从原则上来看,将一个大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是很简单的事。举例来说,如果有人问你:“销售额为什么下降了?”你可能很快就能想到,要按不同区域、产品线、客户类型或其他任何一种现成的数学拆分方法将总销售额分开来看,从中识别出究竟是哪个类别出现了下降。以这样的方法对基本逻辑加以利用,就体现了MECE问题拆分原则,而且通常情况下也是合理的。
但是,当我们面对更加复杂或范围更广的问题时,问题建构过程的难度就会大很多。举例来说:“某公司在近期的业绩会如何变化?”当我们必须应对这类问题时,又该如何将其拆分成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一系列小问题呢?第5章问题建构:分析框架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问题建构的两种方法:假设金字塔和问题树。两种思路都能让我们将庞大而复杂的问题(或主假设)拆分开来,变成一系列范围小一些的组成部分,之后再次拆分为更小一些的元素,一直拆分到我们可以逐一解决的基础问题为止。每一次拆分,都必须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每个问题(或假设)必须被拆分成子问题(或子假设)。
从原则上来看,将一个大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是很简单的事。举例来说,如果有人问你:“销售额为什么下降了?”你可能很快就能想到,要按不同区域、产品线、客户类型或其他任何一种现成的数学拆分方法将总销售额分开来看,从中识别出究竟是哪个类别出现了下降。以这样的方法对基本逻辑加以利用,就体现了MECE问题拆分原则,而且通常情况下也是合理的。
但是,当我们面对更加复杂或范围更广的问题时,问题建构过程的难度就会大很多。举例来说:“某公司在近期的业绩会如何变化?”当我们必须应对这类问题时,又该如何将其拆分成符合MECE问题拆分原则的一系列小问题呢?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2-19
就期权奖励的最低授予期和最短持有期进行规定,甚至针对管理层年度奖励支付和长期奖励支付制定了必要的收回政策和条件。特斯拉董事会有权从管理层那里收回该高管在特定期间未达到承诺的财务业绩而公司多支付的那部分奖金。我们看到,正是由于特斯拉做出的上述一系列公司治理制度安排,才使外部投资者与马斯克的利益变得尽可能地协调一致。尽管马斯克持股比例不高,但并没有给野蛮人入侵带
管理类 / 日期:2023-02-18
成延误的责任在于你吗?”而是:“在这场延误事故中,你有没有尽全力去和其他部门进行协作来解决问题?”所以绩效评估标准将不再依靠技术因素,而是依赖于企业组织的标准。每个星期,这些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要和他们的上级开会讨论列车延误的情况,并回答新的问题。在一些关键的合作场合,车站站长也有权力判断各部门是否对解决问题做出过贡献。当然,高管人员也明确表示,如果同一部门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