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于专业分工职能归口等考虑会在企业架......《企业内部控制从懂到用》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3-02-12
企业出于专业分工、职能归口等考虑,会在企业架构中设置各类专业部门与岗位。但实际操作中,这种设置极易出现“部门墙”“流程断点”,导致业务流、信息流被切断,对企业整体经营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一家企业的财务部门职责中包括合同审核,然而,财务部门拿到合同时,常常既不知道这份合同前期履行了什么程序,也不清楚财务审核之后合同还将履行什么程序,财务部门只能基于自己的判断确认审核范围和审核重点,审核效果大打折扣。

某药企在研发过程中,“中试”阶段需要使用特定研究相关设备,但由于采购部门未及时启动对应设备采购工作,导致在前期研发工作完成后无法及时推进至“中试”阶段,严重影响研发工作进度。

管理流程需要进行紧密衔接,但经常被忽略的典型例子包括:

(1)“设备采购流程”与“设备资料档案流程”脱节,导致设备资料遗失,查阅混乱等问题。

(2)“采购验收流程”与“供应商评价流程”脱节,导致供应商缺乏有效评价,供应商整体质量低下等问题。

(3)各类业务管理流程与“合同管理流程”脱节,导致合同评审缺失,合同评审效率低下等问题。

(4)业务职能与法务及财务职能脱节,如财务付款阶段,未明确规范规定不同业务应提交的单据,影响执行效率;对持续性多笔付款又缺乏跟踪(如研发外包进度付款),甚至出现重复付款。企业出于专业分工、职能归口等考虑,会在企业架构中设置各类专业部门与岗位。但实际操作中,这种设置极易出现“部门墙”“流程断点”,导致业务流、信息流被切断,对企业整体经营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一家企业的财务部门职责中包括合同审核,然而,财务部门拿到合同时,常常既不知道这份合同前期履行了什么程序,也不清楚财务审核之后合同还将履行什么程序,财务部门只能基于自己的判断确认审核范围和审核重点,审核效果大打折扣。

某药企在研发过程中,“中试”阶段需要使用特定研究相关设备,但由于采购部门未及时启动对应设备采购工作,导致在前期研发工作完成后无法及时推进至“中试”阶段,严重影响研发工作进度。

管理流程需要进行紧密衔接,但经常被忽略的典型例子包括:

(1)“设备采购流程”与“设备资料档案流程”脱节,导致设备资料遗失,查阅混乱等问题。

(2)“采购验收流程”与“供应商评价流程”脱节,导致供应商缺乏有效评价,供应商整体质量低下等问题。

(3)各类业务管理流程与“合同管理流程”脱节,导致合同评审缺失,合同评审效率低下等问题。

(4)业务职能与法务及财务职能脱节,如财务付款阶段,未明确规范规定不同业务应提交的单据,影响执行效率;对持续性多笔付款又缺乏跟踪(如研发外包进度付款),甚至出现重复付款。建立“流程衔接闭环”(见图6-12),企业应该做到:

第一,在企业层面制定完整的流程体系框架,确保相关流程间能够相互支撑。例如,企业拟制定供应商评价流程,则需要为此流程设置能够输出供应商表现数据的配套流程(如采购验收流程输出供应商供货验收合格率数据)。

第二,在具体部门、岗位层面,明确流程间的衔接接口。例如,在财务支付流程层面,应明确各类可能产生款项支付需求的流程的输出要求,如应形成的记录、应获取的原始凭证、应获得的管理层授权等。

图6-12 流程衔接闭环

6.告别“内控执行碎片化”:建立“内控体系落地闭环”

内控执行碎片化是指企业缺乏对制度流程自身的系统管理,导致制度流程实际落地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其典型表现形建立“流程衔接闭环”(见图6-12),企业应该做到:

第一,在企业层面制定完整的流程体系框架,确保相关流程间能够相互支撑。例如,企业拟制定供应商评价流程,则需要为此流程设置能够输出供应商表现数据的配套流程(如采购验收流程输出供应商供货验收合格率数据)。

第二,在具体部门、岗位层面,明确流程间的衔接接口。例如,在财务支付流程层面,应明确各类可能产生款项支付需求的流程的输出要求,如应形成的记录、应获取的原始凭证、应获得的管理层授权等。

图6-12 流程衔接闭环

6.告别“内控执行碎片化”:建立“内控体系落地闭环”

内控执行碎片化是指企业缺乏对制度流程自身的系统管理,导致制度流程实际落地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其典型表现形式有:

(1)成文制度流程发布之后,无强有力的宣传贯彻手段,员工实际掌握情况也无有效的反馈手段。

(2)成文制度流程发布之后,对制度流程的执行效果无有效的反馈手段。

(3)对成文制度流程自身缺乏有效的维护机制,要素缺失,版本混乱。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必须克服“制度只要发布了就一定会得到执行”的错误观点,构建“内控体系落地闭环”(见图6-13)。“内控体系落地闭环”的关键因素包括:

●围绕成文制度流程的维护管理机制,如制度流程的分类、分级、要素、归口部门、版本、发布、修订、生效等工作内容。

●成文制度流程发布后的培训、宣传贯彻工作机制,包括针对员工的制度流程培训、答疑等工作内容。

●员工对成文制度流程掌握情况的反馈、考核机制,如员工制度流程掌握情况测试、反馈及结果考核等工作内容。

●成文制度流程执行效果反馈机制,包括制度执行意见与建议反馈、内控评价等工作内容。式有:

(1)成文制度流程发布之后,无强有力的宣传贯彻手段,员工实际掌握情况也无有效的反馈手段。

(2)成文制度流程发布之后,对制度流程的执行效果无有效的反馈手段。

(3)对成文制度流程自身缺乏有效的维护机制,要素缺失,版本混乱。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必须克服“制度只要发布了就一定会得到执行”的错误观点,构建“内控体系落地闭环”(见图6-13)。“内控体系落地闭环”的关键因素包括:

●围绕成文制度流程的维护管理机制,如制度流程的分类、分级、要素、归口部门、版本、发布、修订、生效等工作内容。

●成文制度流程发布后的培训、宣传贯彻工作机制,包括针对员工的制度流程培训、答疑等工作内容。

●员工对成文制度流程掌握情况的反馈、考核机制,如员工制度流程掌握情况测试、反馈及结果考核等工作内容。

●成文制度流程执行效果反馈机制,包括制度执行意见与建议反馈、内控评价等工作内容。图6-13 内控体系落地闭环

企业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控体系必须具备系统化、动态化的特征。企业内控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通常会呈现“碎片化”的特征,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不能止步于“碎片化”,而必须不断努力建立内控闭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内控体系的价值,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图6-13 内控体系落地闭环

企业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真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控体系必须具备系统化、动态化的特征。企业内控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通常会呈现“碎片化”的特征,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不能止步于“碎片化”,而必须不断努力建立内控闭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内控体系的价值,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实现。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2-12
行对应岗位的所有“+”进行统计,数量越多则说明该岗位价值越高,反之则价值越低。表3-1 岗位价值评估——排序法在所有岗位价值评估方法中,排序法最简单,但局限性也较大,通常适用于初创期企业或岗位分类较少的企业。评估人通常是企业经营者,要求必须熟悉企业每一个岗位该承担的责任与要求,并能较为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估。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排序法就不再适用。2.因素评估法
管理类 / 日期:2023-02-11
5 善于实现目标的人都有令人意外的思考方式可能跟读者想的有点出入,那些不断超越高目标、很擅长实现目标的人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反而并没有很强烈完成目标的意识。这听上去很矛盾,但事实就是这样。在本章的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那些不断跨越更高目标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一般运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目标是为了成长和贡献而存在的对于那些没有习惯性实现目标的人来说,完成设定的目标就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