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非常多……这一切让他非常恐慌,他甚至害怕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但是,这位聪明的威尼斯商人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与其每日惴惴不安,不如想办法去解决它,破解这个魔咒。
如何破解这个魔咒呢?他找到了一位欧洲顶级的数学家,请这位数学家帮他研究商业模型,即通过数学的算法寻找商业的规律。这位数学家应邀来到了他的家里,顺着生意的来龙去脉,最终做出了一套模型,这就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大报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那么,这两张表有什么价值呢?它们帮助这位威尼斯商人看清楚了生意的地雷在哪里,地雷是什么时候埋进去的,以及如何把这个地雷拆掉。得益于这位数学家,威尼斯商人果然破解了做大必死的魔咒,坐稳了首富的位子。
后来,这两张表就像武林秘籍一样慢慢流传开来,最后传遍了整个欧洲。随着英国经济的崛起,英国人最终也发现了这两张表的价值。于是,英国人将其立法,英国会计法形成。再后来,这套模型传到了美国甚至全世界,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会计准则。所以,这套模型并不是起源于政府部门,而是真正的商人为了保命而研究出来的一套管理模型。
说实话,我们曾经通过多个途径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始终无法找到确切的资料。最终可以确定的是,近代会计学的奠基者确实是一位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叫卢卡·帕乔利。在他的著作《数学大全》中,有一部分是介绍复式簿记的。据说,也非常多……这一切让他非常恐慌,他甚至害怕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但是,这位聪明的威尼斯商人不愿意坐以待毙。于是,他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与其每日惴惴不安,不如想办法去解决它,破解这个魔咒。
如何破解这个魔咒呢?他找到了一位欧洲顶级的数学家,请这位数学家帮他研究商业模型,即通过数学的算法寻找商业的规律。这位数学家应邀来到了他的家里,顺着生意的来龙去脉,最终做出了一套模型,这就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大报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那么,这两张表有什么价值呢?它们帮助这位威尼斯商人看清楚了生意的地雷在哪里,地雷是什么时候埋进去的,以及如何把这个地雷拆掉。得益于这位数学家,威尼斯商人果然破解了做大必死的魔咒,坐稳了首富的位子。
后来,这两张表就像武林秘籍一样慢慢流传开来,最后传遍了整个欧洲。随着英国经济的崛起,英国人最终也发现了这两张表的价值。于是,英国人将其立法,英国会计法形成。再后来,这套模型传到了美国甚至全世界,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会计准则。所以,这套模型并不是起源于政府部门,而是真正的商人为了保命而研究出来的一套管理模型。
说实话,我们曾经通过多个途径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始终无法找到确切的资料。最终可以确定的是,近代会计学的奠基者确实是一位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叫卢卡·帕乔利。在他的著作《数学大全》中,有一部分是介绍复式簿记的。据说,这位数学家曾经为一位威尼斯富商的两个儿子做过家庭教师,而这种会计方法正是从这位富商的经营方法中提炼出来的一套算法。
事实上,作为经营者,我并不关心这个故事是否带有演绎的成分,因为我从中看到了真实的一面。你不必笑话数百年前那些做大就死的威尼斯商人,这种情形在今天仍然俯拾皆是。在30多年的经商生涯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不少民营企业家就像故事中的“威尼斯商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奋,好不容易挖到“第一桶金”,但由于不懂得财务管理的价值,企业一旦做大,他们就面临各种问题,最后甚至把自己逼上绝路。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发生在我的发小身上。在20世纪90年代,我的发小在商场叱咤风云,一度将企业做到了年营收几亿元的规模。他所创立的雪糕品牌一路从昆明打到了上海,在那个年代妇孺皆知。然而,最后他的企业却倒在快速扩张的途中,死于现金流断裂。在债务的重压之下,他借遍了身边所有亲朋好友的钱,最后无力偿还,无奈只得人间蒸发数十年,连父母子女都无暇照顾。这个悲剧发生在20多年前。20多年来,我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支取1万元寄给他的父母。实际上,我自己也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我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更是目睹了这种极端状况下人性的扭曲和无奈。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悲剧?企业家对财务的无知。
财务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套游戏规则,是衡量企业大小、好坏的一套标准。就像你踢足球必须了解足球的规则,打麻将必须了解麻将的游戏规则,企业经营也是一样,你必须了解企业经营的游戏规则。这位数学家曾经为一位威尼斯富商的两个儿子做过家庭教师,而这种会计方法正是从这位富商的经营方法中提炼出来的一套算法。
事实上,作为经营者,我并不关心这个故事是否带有演绎的成分,因为我从中看到了真实的一面。你不必笑话数百年前那些做大就死的威尼斯商人,这种情形在今天仍然俯拾皆是。在30多年的经商生涯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不少民营企业家就像故事中的“威尼斯商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奋,好不容易挖到“第一桶金”,但由于不懂得财务管理的价值,企业一旦做大,他们就面临各种问题,最后甚至把自己逼上绝路。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发生在我的发小身上。在20世纪90年代,我的发小在商场叱咤风云,一度将企业做到了年营收几亿元的规模。他所创立的雪糕品牌一路从昆明打到了上海,在那个年代妇孺皆知。然而,最后他的企业却倒在快速扩张的途中,死于现金流断裂。在债务的重压之下,他借遍了身边所有亲朋好友的钱,最后无力偿还,无奈只得人间蒸发数十年,连父母子女都无暇照顾。这个悲剧发生在20多年前。20多年来,我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支取1万元寄给他的父母。实际上,我自己也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我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更是目睹了这种极端状况下人性的扭曲和无奈。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悲剧?企业家对财务的无知。
财务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套游戏规则,是衡量企业大小、好坏的一套标准。就像你踢足球必须了解足球的规则,打麻将必须了解麻将的游戏规则,企业经营也是一样,你必须了解企业经营的游戏规则。在当今的商业体系里面,除了财务人员外,极少有岗位是需要持证上岗的,因为财务的背后是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就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诊断企业是否健康、决策是否正确。
遗憾的是,今天太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没有利用好这套规则。经营企业30余年,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不懂财务规则的人能持续地把企业做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不懂财务规则的人就像一位上场就抱着足球开始跑的运动员,完全违反了规则却不自知。所以,今天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从董事长到总裁,再到其他高管,基本上都是财务上的“聋哑瞎”。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不知道这套规则,也不懂得如何来照镜子。所以,他们即便拿到了一手好牌,也会打成烂牌。
老板的利润表与用户的利润表
接下来,我们不妨将这套规则抽丝剥茧,看看其最核心的理论是什么。实际上,它就是今天企业常用的三大财务报表。这三大报表就是三面魔镜。那么,如何解读这三面魔镜呢?下文我们一一来解析。
我们先来解析第一面魔镜——利润表。利润表的逻辑看起来非常简单,用一个数学公式足以表达:收入-成本=利润。但是,难的不是这个公式本身,而是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对于收入和成本的概念理解有误。
我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天我妈妈出门去买菜,途中看见一家美发店打出了“洗剪吹10元”的广告。妈妈正需要剪头发,于是在当今的商业体系里面,除了财务人员外,极少有岗位是需要持证上岗的,因为财务的背后是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就是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诊断企业是否健康、决策是否正确。
遗憾的是,今天太多中小企业的老板没有利用好这套规则。经营企业30余年,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不懂财务规则的人能持续地把企业做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个不懂财务规则的人就像一位上场就抱着足球开始跑的运动员,完全违反了规则却不自知。所以,今天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从董事长到总裁,再到其他高管,基本上都是财务上的“聋哑瞎”。问题就出在这里,他们不知道这套规则,也不懂得如何来照镜子。所以,他们即便拿到了一手好牌,也会打成烂牌。
老板的利润表与用户的利润表
接下来,我们不妨将这套规则抽丝剥茧,看看其最核心的理论是什么。实际上,它就是今天企业常用的三大财务报表。这三大报表就是三面魔镜。那么,如何解读这三面魔镜呢?下文我们一一来解析。
我们先来解析第一面魔镜——利润表。利润表的逻辑看起来非常简单,用一个数学公式足以表达:收入-成本=利润。但是,难的不是这个公式本身,而是很多老板和管理者对于收入和成本的概念理解有误。
我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天我妈妈出门去买菜,途中看见一家美发店打出了“洗剪吹10元”的广告。妈妈正需要剪头发,于是她走进了这家美发店。但妈妈不知道的是,洗剪吹10元只是一个吸引她进店消费的钩子,接下来,这家美发店成功卖给她一张3 000元的储值卡。
这个时候,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从老板和用户的视角出发,我们得到了两张不同的利润表。
我们先来看这家美发店是如何做账的。老板认为自己有3 000元的现金收入。给我妈妈洗剪吹的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服务费和房租费用,大概是10元。所以,在美发店老板眼里,这笔生意的利润是3 000—10=2 990元。这相当于一笔生意就赚了2 990元的利润。所以,老板会拼命鼓励员工多卖卡,到了年终一结算,手中多余的现金全部给股东分红了。
我们再来看我妈妈的账本。虽然妈妈没有学过财务,但她一回到家里,立马拿出了一个小本子记账:3 000—10=2 990元。她十分清楚:今天剪头发只花了10元,剩下的2 990元是她存在美发店里的钱。也就是说,从用户的角度看,美发店这笔生意的收入不是3 000元,而是10元。妈妈认为自己只是把卡里剩下的2 990元存在了美发店,她并没有花掉。如果我回到家告诉妈妈,这是美发店的套路,那么妈妈甚至可能会马上折回美发店,要求美发店老板退款。
这才是用户的思维。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剩下的2 990元并不是收入,而是负债——这是美发店老板欠用户的钱。用财务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如果企业将用户的预付款作为收入,这种财务管理逻辑就叫“收付实现制”。但是,全世界的会计准则都是“权责发她走进了这家美发店。但妈妈不知道的是,洗剪吹10元只是一个吸引她进店消费的钩子,接下来,这家美发店成功卖给她一张3 000元的储值卡。
这个时候,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从老板和用户的视角出发,我们得到了两张不同的利润表。
我们先来看这家美发店是如何做账的。老板认为自己有3 000元的现金收入。给我妈妈洗剪吹的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服务费和房租费用,大概是10元。所以,在美发店老板眼里,这笔生意的利润是3 000—10=2 990元。这相当于一笔生意就赚了2 990元的利润。所以,老板会拼命鼓励员工多卖卡,到了年终一结算,手中多余的现金全部给股东分红了。
我们再来看我妈妈的账本。虽然妈妈没有学过财务,但她一回到家里,立马拿出了一个小本子记账:3 000—10=2 990元。她十分清楚:今天剪头发只花了10元,剩下的2 990元是她存在美发店里的钱。也就是说,从用户的角度看,美发店这笔生意的收入不是3 000元,而是10元。妈妈认为自己只是把卡里剩下的2 990元存在了美发店,她并没有花掉。如果我回到家告诉妈妈,这是美发店的套路,那么妈妈甚至可能会马上折回美发店,要求美发店老板退款。
这才是用户的思维。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剩下的2 990元并不是收入,而是负债——这是美发店老板欠用户的钱。用财务的专业术语来描述,如果企业将用户的预付款作为收入,这种财务管理逻辑就叫“收付实现制”。但是,全世界的会计准则都是“权责发生制”。只有当用户消费了你的产品时,你才能确认收入。用户没有进行后续消费,便已经把钱交给你了,这是一种高度信任。但是,一旦你把用户的钱全部算成了收入项,而且还拿来分红,这就违反了财务的游戏规则。
更要命的是,这位美发店老板不仅算错了收入,还算错了成本。在他眼里,成本只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房租成本。其实,这只是看得见的成本,而不是总成本。
什么是总成本?这家美发店从租房装修开始,到后续的机器折旧、社保、员工培训、广告引流、管理、财务、税务……所有项目加起来的总成本,最后全部都要摊销到我妈妈这一单上。如果这家美发店装修豪华、运营规范,那么我妈妈这一单的总成本可能会超过50元。
如此一来,这家企业真正的利润就出来了:10—50=—40元。也就是说,我妈妈的这一单,老板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亏损了40元。但是,按照此前美发店老板的算法,他以为这一单的利润是2 990元。实际上,这个利润是假的。之所以美发店老板没有发现亏损,是因为预收的现金掩盖了这个问题。一旦后续买卡的客户越来越少,要求兑现产品和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企业就会入不敷出。到那个时候,这家美发店的现金流就会断裂。这就是许多做预收卡模式的企业跑路或暴雷的根源所在。事实上,预收卡模式本来无可厚非,这恰恰说明它能够让客户产生信任。但是,这家门店核算利润的方式为自己埋下了地雷。生制”。只有当用户消费了你的产品时,你才能确认收入。用户没有进行后续消费,便已经把钱交给你了,这是一种高度信任。但是,一旦你把用户的钱全部算成了收入项,而且还拿来分红,这就违反了财务的游戏规则。
更要命的是,这位美发店老板不仅算错了收入,还算错了成本。在他眼里,成本只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房租成本。其实,这只是看得见的成本,而不是总成本。
什么是总成本?这家美发店从租房装修开始,到后续的机器折旧、社保、员工培训、广告引流、管理、财务、税务……所有项目加起来的总成本,最后全部都要摊销到我妈妈这一单上。如果这家美发店装修豪华、运营规范,那么我妈妈这一单的总成本可能会超过50元。
如此一来,这家企业真正的利润就出来了:10—50=—40元。也就是说,我妈妈的这一单,老板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亏损了40元。但是,按照此前美发店老板的算法,他以为这一单的利润是2 990元。实际上,这个利润是假的。之所以美发店老板没有发现亏损,是因为预收的现金掩盖了这个问题。一旦后续买卡的客户越来越少,要求兑现产品和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企业就会入不敷出。到那个时候,这家美发店的现金流就会断裂。这就是许多做预收卡模式的企业跑路或暴雷的根源所在。事实上,预收卡模式本来无可厚非,这恰恰说明它能够让客户产生信任。但是,这家门店核算利润的方式为自己埋下了地雷。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01-21
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人在一起工作,意见不合,矛盾激化,无法协作。这是企业发展现状之三。上述内容都是如今的中国传统企业面临的问题,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创新。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踏上了创新之路:在产品(服务)创新上,如吉利、比亚迪、长城、北汽由汽车制造商转型为了汽车服务平台;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如阿里、小米、盒马鲜生、瑞幸由价值链理论成为了两面市场平台;
管理类 / 日期:2023-01-21
与万达历史上存在股东相应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的背景下,上述制度安排恰恰成为在新一轮合作下保障战略投资者权益的一个可置信承诺。从民企万达混改到今天正在进行的国企混改,其中收获的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如何在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上确保战略投资者的权益,并使相关承诺变得可置信。反观在混改中渐入佳境的国企,它们或者是把控制权部分让渡给民企(例如,浙江的“杭绍台”铁路项目和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