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里还有一个误区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过去......《赢利》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12-30
讲到这里,还有一个误区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过去很多企业买了一块地,假设这块地是200万元买下来的,一年以后涨到1 000万元,这时,老板就认为自己投资赚了800万元。其实,它离真正的利润还很遥远。什么才是真正的利润回报呢?只有在企业将这块地卖掉以后,利润回报才能反映在报表上。一旦你要卖地,就需要扣除各类成本以及税费,最终显示在报表上的利润可能只有500万元。

以此类推,假设这家企业投资了一家服装厂20%的股份,年底发现这家服装厂一年有1亿元的利润,但是,如果这家服装厂年底并没有分红,那么企业的收益还是0。只有在这家服装厂分红了,并扣除20%的分红税后,剩下的才是利润回报。所以,如果企业做多元化投资,那么实际上我们在财务报表系统里看到的镜像是风险巨大,因为它会占用现金流,会增加成本,最后甚至会吃掉利润。

造血功能比利润重要10倍

随着所有的地雷慢慢浮出水面,最终你会发现,企业的命脉取决于现金流。所以,企业还要专门制作第三张报表——现金流量表。

为什么“威尼斯商人”们做大必死呢?实际上,他们全都死于现金流断裂。真正经营过企业的人都知道:现金流比利润重要10倍。虽然本书通篇都在谈论利润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只要还有现金流,利润亏损就不会马上要了企业的命,可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断裂了,马上就会要了我们的命。所以,犹太人讲过一句话:现金流比妈妈还重要。为什么?因为妈妈给了你生命,但是现金流断裂会要了你的命。讲到这里,还有一个误区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过去很多企业买了一块地,假设这块地是200万元买下来的,一年以后涨到1 000万元,这时,老板就认为自己投资赚了800万元。其实,它离真正的利润还很遥远。什么才是真正的利润回报呢?只有在企业将这块地卖掉以后,利润回报才能反映在报表上。一旦你要卖地,就需要扣除各类成本以及税费,最终显示在报表上的利润可能只有500万元。

以此类推,假设这家企业投资了一家服装厂20%的股份,年底发现这家服装厂一年有1亿元的利润,但是,如果这家服装厂年底并没有分红,那么企业的收益还是0。只有在这家服装厂分红了,并扣除20%的分红税后,剩下的才是利润回报。所以,如果企业做多元化投资,那么实际上我们在财务报表系统里看到的镜像是风险巨大,因为它会占用现金流,会增加成本,最后甚至会吃掉利润。

造血功能比利润重要10倍

随着所有的地雷慢慢浮出水面,最终你会发现,企业的命脉取决于现金流。所以,企业还要专门制作第三张报表——现金流量表。

为什么“威尼斯商人”们做大必死呢?实际上,他们全都死于现金流断裂。真正经营过企业的人都知道:现金流比利润重要10倍。虽然本书通篇都在谈论利润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只要还有现金流,利润亏损就不会马上要了企业的命,可如果企业的现金流断裂了,马上就会要了我们的命。所以,犹太人讲过一句话:现金流比妈妈还重要。为什么?因为妈妈给了你生命,但是现金流断裂会要了你的命。现金流量表是什么逻辑呢?它的底层逻辑非常简单:现金流=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经营过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每分每秒都在花钱。也就是说,现金每时每刻都在流出,如果现金流入没有超过现金流出,负向现金流就会出现。这个时候,企业就会死于现金流断裂。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要盘点清楚现金流有哪些入口。

• 第一个入口:股东的注册资本金。这是股东在为企业输血。

• 第二个入口:债权融资,也就是借贷。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吸血模式”。为什么?因为借贷产生的高额利息马上就会转为成本,直接导致企业的亏损更大。为了弥补亏损,老板不得不继续借钱……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表面上借贷是为企业输血,实际上是债权方在吸企业的血。尤其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在银行贷款比较困难,最后被迫将手伸向高利贷这个吸血鬼。然而,高利贷是魔鬼之门。君不见有多少人辛苦经营大半生的事业,最后死于这个吸血鬼之手。

• 第三个入口:企业的经营收入。这才是唯一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口,我们将这个入口称为“造血模式”。只有当这个入口开得足够大,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地为企业造血时,经营系统才能良性运转。

综上所述,表面上我们有三个现金流入口,实际上,只有第三个入口才是可持续的。那么,第三个入口靠什么人造血呢?用户。这就现金流量表是什么逻辑呢?它的底层逻辑非常简单:现金流=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经营过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每分每秒都在花钱。也就是说,现金每时每刻都在流出,如果现金流入没有超过现金流出,负向现金流就会出现。这个时候,企业就会死于现金流断裂。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首先要盘点清楚现金流有哪些入口。

• 第一个入口:股东的注册资本金。这是股东在为企业输血。

• 第二个入口:债权融资,也就是借贷。我们将这种模式称为“吸血模式”。为什么?因为借贷产生的高额利息马上就会转为成本,直接导致企业的亏损更大。为了弥补亏损,老板不得不继续借钱……如此循环往复。所以,表面上借贷是为企业输血,实际上是债权方在吸企业的血。尤其是很多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在银行贷款比较困难,最后被迫将手伸向高利贷这个吸血鬼。然而,高利贷是魔鬼之门。君不见有多少人辛苦经营大半生的事业,最后死于这个吸血鬼之手。

• 第三个入口:企业的经营收入。这才是唯一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口,我们将这个入口称为“造血模式”。只有当这个入口开得足够大,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地为企业造血时,经营系统才能良性运转。

综上所述,表面上我们有三个现金流入口,实际上,只有第三个入口才是可持续的。那么,第三个入口靠什么人造血呢?用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反复强调要成就用户。因为任何一家企业一旦离开了用户,企业最良性的现金流入口就没有了。这就倒逼我们不仅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且要为用户创造终身价值,一辈子成就用户。否则,企业的造血功能就没有了,整个经营系统就不运转了。

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曾经访问过一些寿命很长的企业,它们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她问其中一个企业家:“为什么你的企业能活80年?”对方回答:“因为我有1万个用户,他们活了80年,所以我的企业也活80年。”由此可见,这家长寿企业真正抓住了经营的本质。

赚钱如针挑土,花钱如水推沙。当一个人无法为用户创造价值时,千万不能创业。为什么?因为现金流入口只有三个:输血、吸血和造血,其中可持续的只有造血一个入口,如果没有用户支持你,给你造血,你的现金流入口就没有了。但是,你的企业一开张,到处都是现金流出口,每时每刻都在花钱:料、工、机、管、销、财……

以经营一家五星级酒店为例,即便一个客户都没有,每月仅仅折旧费也可能要上千万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最后老板会不顾一切地找吸血鬼救命。而惹上高利贷就好像吸上了鸦片,一旦吸了鸦片,人就会膨胀,有了钱就买房买地,会不自觉地忘掉自己的初心和艰苦奋斗。但是,商业不是一条直线,它是有波峰、波谷的,你会遇到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甚至企业自身的周期,这些都会导致你的业绩波动。无论是银行还是放高利贷的组织,它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它们首先会保全自己。所以,一开始你可以通过借贷放大梦想和欲望,可是最后一旦断粮,企业就崩盘了。是为什么我们反复强调要成就用户。因为任何一家企业一旦离开了用户,企业最良性的现金流入口就没有了。这就倒逼我们不仅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且要为用户创造终身价值,一辈子成就用户。否则,企业的造血功能就没有了,整个经营系统就不运转了。

北大国发院的陈春花教授曾经访问过一些寿命很长的企业,它们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她问其中一个企业家:“为什么你的企业能活80年?”对方回答:“因为我有1万个用户,他们活了80年,所以我的企业也活80年。”由此可见,这家长寿企业真正抓住了经营的本质。

赚钱如针挑土,花钱如水推沙。当一个人无法为用户创造价值时,千万不能创业。为什么?因为现金流入口只有三个:输血、吸血和造血,其中可持续的只有造血一个入口,如果没有用户支持你,给你造血,你的现金流入口就没有了。但是,你的企业一开张,到处都是现金流出口,每时每刻都在花钱:料、工、机、管、销、财……

以经营一家五星级酒店为例,即便一个客户都没有,每月仅仅折旧费也可能要上千万元。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最后老板会不顾一切地找吸血鬼救命。而惹上高利贷就好像吸上了鸦片,一旦吸了鸦片,人就会膨胀,有了钱就买房买地,会不自觉地忘掉自己的初心和艰苦奋斗。但是,商业不是一条直线,它是有波峰、波谷的,你会遇到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甚至企业自身的周期,这些都会导致你的业绩波动。无论是银行还是放高利贷的组织,它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它们首先会保全自己。所以,一开始你可以通过借贷放大梦想和欲望,可是最后一旦断粮,企业就崩盘了。死因盘点:杀死企业的七大杀手

通过上面对财务三面魔镜基本逻辑的讲解,大家应该理解了财务报表的价值。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从这三面魔镜中,我们需要警惕杀死企业的七大杀手。事实上,一切皆因果,这七大杀手只是最终在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果”。真正要根治这些问题,你不能在财务层面找解决方案,而是要回到前面8个模块,才能寻找到真正的病“因”。

杀手1:财务不规范

为什么许多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呢?根源还是在于财务不规范。

而财务不规范的根源在哪里?老板。要么是因为老板根本看不懂报表,或者对报表指手画脚,使得自己沦为经营中的“聋哑瞎”;要么是因为老板用了无能之辈,任人唯亲,让自己的亲人来做财务,结果导致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报表无法反映出真实的经营状况,无法清晰准确地定义收入、成本、利润、折旧、摊销……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遵循财务的游戏规则,从源头规范财务报表,企业才能及时识别各类经营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什么上市公司必须强调财务规范?因为财务规范是企业的第一天条。

杀手2:利润亏损死因盘点:杀死企业的七大杀手

通过上面对财务三面魔镜基本逻辑的讲解,大家应该理解了财务报表的价值。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从这三面魔镜中,我们需要警惕杀死企业的七大杀手。事实上,一切皆因果,这七大杀手只是最终在报表上体现出来的“果”。真正要根治这些问题,你不能在财务层面找解决方案,而是要回到前面8个模块,才能寻找到真正的病“因”。

杀手1:财务不规范

为什么许多企业无法提前预知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呢?根源还是在于财务不规范。

而财务不规范的根源在哪里?老板。要么是因为老板根本看不懂报表,或者对报表指手画脚,使得自己沦为经营中的“聋哑瞎”;要么是因为老板用了无能之辈,任人唯亲,让自己的亲人来做财务,结果导致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报表无法反映出真实的经营状况,无法清晰准确地定义收入、成本、利润、折旧、摊销……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遵循财务的游戏规则,从源头规范财务报表,企业才能及时识别各类经营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为什么上市公司必须强调财务规范?因为财务规范是企业的第一天条。

杀手2:利润亏损企业的第二大杀手是利润亏损。无论你把自己的经营能力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我们调出利润表,一切问题不言自明。

归根结底,企业利润亏损是果,真正的因在哪里?本质上是企业不聚焦,导致把资源投入在没有产生成果的地方。比如:企业的战略不聚焦,老板不清楚边界,不知道什么不该做;创新不足,没有聚焦于一个核心价值;产品不够聚焦,用户价值不够深;用户不够聚焦,企业将许多资源浪费在不重要的用户身上……以上每个模块的不聚焦都可能造成企业的利润亏损。

杀手3:库存过大

库存是怎么造成的?不聚焦。当你将产品挖了1 000米宽时,客户价值必然做不深。如果产品没有聚焦做差异化,没有与竞争对手区分开,就没有任何竞争力。最终,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商品,而是库存,因为它们根本卖不掉。

因此,经营企业必须以用户为导向,先用户后产品,先市场后工厂。

杀手4:应收账款太多

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应收账款呢?本质上还是因为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靠赊销来抢夺市场,最后货发给了客户,钱却收不回来。尽管你辛辛苦苦赚了10年的钱,但是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也吃过大亏。企业的第二大杀手是利润亏损。无论你把自己的经营能力说得多么天花乱坠,只要我们调出利润表,一切问题不言自明。

归根结底,企业利润亏损是果,真正的因在哪里?本质上是企业不聚焦,导致把资源投入在没有产生成果的地方。比如:企业的战略不聚焦,老板不清楚边界,不知道什么不该做;创新不足,没有聚焦于一个核心价值;产品不够聚焦,用户价值不够深;用户不够聚焦,企业将许多资源浪费在不重要的用户身上……以上每个模块的不聚焦都可能造成企业的利润亏损。

杀手3:库存过大

库存是怎么造成的?不聚焦。当你将产品挖了1 000米宽时,客户价值必然做不深。如果产品没有聚焦做差异化,没有与竞争对手区分开,就没有任何竞争力。最终,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商品,而是库存,因为它们根本卖不掉。

因此,经营企业必须以用户为导向,先用户后产品,先市场后工厂。

杀手4:应收账款太多

企业为什么会出现应收账款呢?本质上还是因为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靠赊销来抢夺市场,最后货发给了客户,钱却收不回来。尽管你辛辛苦苦赚了10年的钱,但是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在这个问题上,我自己也吃过大亏。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12-30
最不可预知的时期20年来,理查德·斯丘达莫尔的职业生涯基本一帆风顺。他向20家英超俱乐部的老板承诺,将会在世界各地销售他们的比赛,这也是他在这20年里所做的事情。英超联赛的观众不断增加,收入不断增长,斯丘达莫尔的个人薪资也在不断增加,从2003年的90万英镑增加到2015年的600万英镑外加奖金。这一路上,他也犯过错,尤其是2014年的一个尴尬事件,当时他以
管理类 / 日期:2022-12-29
(×),而采用放眼未来的方式说“如果你能做到某事会更好”(〇)。就本案例而言,C的上司可以建议:“小C,你前些天在会议上报告时用的图表让人一目了然(夸奖),如果还能够××××就更好了。”为了让下属成长,管理者必须指正其行为。或许下属当时会不高兴,但将来一定会感谢上司。身为管理者的你,过去不也是在上司的指正下成长为今天的模样的吗?让我们成为日后受到下属感激的管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