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发工资=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出勤天数×工资分配系数+其他工资加项
式中:
工资分配系数=团队实得计件工资总额÷团队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团队实得计件工资总额=(团队生产的合格品数量+因原材料原因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
团队应得标准工资总额=∑(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出勤天数)
(3)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活动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或者团队中工人的能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即默认每名员工的日工资标准是一样的。此时,个人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应发工资=个人实际出勤天数×工资分配系数+其他工资加项
式中:
工资分配系数=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实际出勤天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生产的合格品数量+因原材料原因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实际的出勤天数=∑个人实际出勤天数
(4)混合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某些需要多人完成的产业或产品,并当产量在某个额度范围内时,产量与员工的能力及付出应发工资=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出勤天数×工资分配系数+其他工资加项
式中:
工资分配系数=团队实得计件工资总额÷团队应得标准工资总额
团队实得计件工资总额=(团队生产的合格品数量+因原材料原因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
团队应得标准工资总额=∑(个人日工资标准×实际出勤天数)
(3)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活动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或者团队中工人的能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即默认每名员工的日工资标准是一样的。此时,个人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应发工资=个人实际出勤天数×工资分配系数+其他工资加项
式中:
工资分配系数=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实际出勤天数
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生产的合格品数量+因原材料原因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计件单价
集体实际的出勤天数=∑个人实际出勤天数
(4)混合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某些需要多人完成的产业或产品,并当产量在某个额度范围内时,产量与员工的能力及付出都相关,但当超出这个产量后,会出现产量的增加与员工能力的相关性开始减少,而与员工间的平等合作和付出的劳动时间的相关性较大的情况。此时,个人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应发工资=定额部分应发工资+超额部分应发工资+其他工资加项
式中:
定额部分应发工资=个人日工资标准×个人实际出勤天数
超额部分应发工资=个人实际出勤天数×超额部分工资分配系数
超额部分工资分配系数=(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集体实际出勤天数
9.1.3假期工资的计算方法
1.与员工相关的一些假期工资
员工在企业就职期间,既可以享受到一些特定的假期,同时还会因为自身的原因出现一些请假的情况。在假期期间,员工不需要提供正常的劳动时间。按照各种请假的类型,员工相关的假期有不同的划分,同时不同假期还对应不同的假期工资,如事假工资、病假工资、产假工资、工伤假工资、婚丧假与探亲假工资。
2.各种假期工资的计算方法
(1)事假工资的计算方法:事假一般是以小时或天为计算单都相关,但当超出这个产量后,会出现产量的增加与员工能力的相关性开始减少,而与员工间的平等合作和付出的劳动时间的相关性较大的情况。此时,个人应发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应发工资=定额部分应发工资+超额部分应发工资+其他工资加项
式中:
定额部分应发工资=个人日工资标准×个人实际出勤天数
超额部分应发工资=个人实际出勤天数×超额部分工资分配系数
超额部分工资分配系数=(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应得标准工资总额)÷集体实际出勤天数
9.1.3假期工资的计算方法
1.与员工相关的一些假期工资
员工在企业就职期间,既可以享受到一些特定的假期,同时还会因为自身的原因出现一些请假的情况。在假期期间,员工不需要提供正常的劳动时间。按照各种请假的类型,员工相关的假期有不同的划分,同时不同假期还对应不同的假期工资,如事假工资、病假工资、产假工资、工伤假工资、婚丧假与探亲假工资。
2.各种假期工资的计算方法
(1)事假工资的计算方法:事假一般是以小时或天为计算单位。员工事假通常会有一定的工资扣减,扣减工资的标准在法律层面没有明确要求,一般由各用人单位根据规章制度而定。在实行标准计时工资制的企业中,员工当月事假扣除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当月事假扣除工资=(月标准工资÷当月应出勤天数)×事假天数
(2)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员工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员工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同时,在规定的医疗期,用人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相关要求,向员工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3)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同时,《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中也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有: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有: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4)工伤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位。员工事假通常会有一定的工资扣减,扣减工资的标准在法律层面没有明确要求,一般由各用人单位根据规章制度而定。在实行标准计时工资制的企业中,员工当月事假扣除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当月事假扣除工资=(月标准工资÷当月应出勤天数)×事假天数
(2)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规定》的相关要求,结合员工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给予员工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同时,在规定的医疗期,用人单位要根据有关规定,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的相关要求,向员工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
(3)产假工资的计算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同时,《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中也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有: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形有: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4)工伤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5)婚丧假与探亲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当员工正常休婚丧假时,应视同出勤正常计算工资,对于员工超出规定婚丧假时间标准的假期,一般按事假计算工资。
9.1.4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1.加班工资计算的相关法律依据
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不同工资制度下的加班工资计算
在不同的工资制度下,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5)婚丧假与探亲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当员工正常休婚丧假时,应视同出勤正常计算工资,对于员工超出规定婚丧假时间标准的假期,一般按事假计算工资。
9.1.4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
1.加班工资计算的相关法律依据
员工加班工资的计算,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不同工资制度下的加班工资计算
在不同的工资制度下,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1)标准工时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150%×加班小时数
双休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200%×加班小时数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300%×加班小时数
(2)计件工资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工作日加班计件单价=标准单价×150%
双休日加班计件单价=标准单价×200%
法定节假日计件单价=标准单价×300%
(3)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根据相关规定,按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实际工作时间是否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来计算。同时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具体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150%×超过标准工作时间的小时数+月工资基数÷21.75天÷8×300%×法定休假日的工作小时数
(4)不定时工作制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不需要支付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工作的,按不低于本人标准工资300%支付加班工资。具体加班(1)标准工时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150%×加班小时数
双休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200%×加班小时数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300%×加班小时数
(2)计件工资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
工作日加班计件单价=标准单价×150%
双休日加班计件单价=标准单价×200%
法定节假日计件单价=标准单价×300%
(3)综合工时制下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根据相关规定,按综合计算周期内总实际工作时间是否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来计算。同时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具体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
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21.75天÷8×150%×超过标准工作时间的小时数+月工资基数÷21.75天÷8×300%×法定休假日的工作小时数
(4)不定时工作制加班工资计算方法。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时间的“不定时工作制”岗位,不需要支付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工作的,按不低于本人标准工资300%支付加班工资。具体加班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12-08
解:这个价值不是公司的权益价值,而是公司的总价值,不仅包括股东权益的公允价值,还包括负债价值。通过变换这个公式,可以按如下方法确定股东权益价值:权益价值=公司价值-负债价值=741.67-200.00=541.67美元这个所得价值与入门实例所用权益法获得的价值一样。这里也有一个重要的点要提及:通常,应该从企业价值里减去的不是金融负债的价值,而是净负债头寸的价
管理类 / 日期:2022-12-08
资料来源:蒂芙尼(2007)《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为了能将这些债务列入现有的金融负债中,必须以公司当时的平均长期贷款利率6.5%对这些租金支付额进行贴现。根据公司财报附注中有关金融负债的内容,可以计算出这个利率。因为不知道“以后”科目支付额的年度分布情况,所以,用2009~2013年支付额的平均值(约1亿美元)除这个数值。得出的结论是2013年以后的期限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