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财务审计实务指南》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09-28
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主要制定了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完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方面的检查,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执行了相关制度,是否发现不规范的情况。项目建设管理费、业务招待费是否超过限额。如果有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说明详细情况以及违反的相关规定。5.项目物资管理情况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物资管理等主要制定了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完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物资管理方面的检查,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执行了相关制度,是否发现不规范的情况。如果有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说明详细情况以及违反的相关规定。6.工程款结算及支付情况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工程款结算情况及款项支付情况等主要制定了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完善。工程价款结算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有无多算和重复计算工程量、高估冒算建筑材料价格现象;工程价款支付是否按合同规定执行,有无多付、提前支付的情况。7.设计、监理以及质量监督情况说明设计单位名称及设计单位资质,设计工作情况;是否发现设计成果存在缺陷,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如是否存在设计深度不足、设计缺陷,造成施工组织、工期、工程质量、投资失控以及生产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说明监理单位名称及资质情况,监理工作情况,经审查相关监理记录,工程监理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监理职能。如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说明。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主要制定了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完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方面的检查,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执行了相关制度,是否发现不规范的情况。项目建设管理费、业务招待费是否超过限额。如果有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说明详细情况以及违反的相关规定。5.项目物资管理情况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物资管理等主要制定了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完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物资管理方面的检查,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执行了相关制度,是否发现不规范的情况。如果有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说明详细情况以及违反的相关规定。6.工程款结算及支付情况说明被审计单位有关项目工程款结算情况及款项支付情况等主要制定了哪些制度,制度是否完善。工程价款结算是否准确,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有无多算和重复计算工程量、高估冒算建筑材料价格现象;工程价款支付是否按合同规定执行,有无多付、提前支付的情况。7.设计、监理以及质量监督情况说明设计单位名称及设计单位资质,设计工作情况;是否发现设计成果存在缺陷,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如是否存在设计深度不足、设计缺陷,造成施工组织、工期、工程质量、投资失控以及生产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说明监理单位名称及资质情况,监理工作情况,经审查相关监理记录,工程监理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合同约定的监理职能。如果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说明。8.工程进度管理情况说明工程是否按设计的工期完成,如果没有按设计工期完成,分析主要原因。9.会计核算及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说明工程会计核算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发现不规范的情况;待摊费用支出及其分摊是否合理、正确。10.竣工决算管理情况说明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情况,是否按《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时限及要求编制竣工决算报表及竣工决算说明。说明是否存在项目建设单位有关部门、机构、人员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审核前撤销或者调离的情况。说明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前,项目建设单位是否完成各项账务处理及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11.其他除以上事项外其他重要事项。工程竣工决算总体审计结论:经审核,我们认为后附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符合《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6〕503号)、《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项目工程竣工决算情况、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和款项支付情况。

七、审计发现的问题8.工程进度管理情况说明工程是否按设计的工期完成,如果没有按设计工期完成,分析主要原因。9.会计核算及会计基础工作情况说明工程会计核算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制度规定,有无发现不规范的情况;待摊费用支出及其分摊是否合理、正确。10.竣工决算管理情况说明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情况,是否按《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时限及要求编制竣工决算报表及竣工决算说明。说明是否存在项目建设单位有关部门、机构、人员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审核前撤销或者调离的情况。说明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前,项目建设单位是否完成各项账务处理及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11.其他除以上事项外其他重要事项。工程竣工决算总体审计结论:经审核,我们认为后附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符合《基本建设财务规则》《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6〕503号)、《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项目工程竣工决算情况、交付使用资产情况和款项支付情况。

七、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是审计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应该按问题性质或者重要程度排列。

每个审计问题至少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问题介绍。

对问题事项具体情况的描述,包括主要情节、金额、相关各方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等情况。

(2)问题定性。

确定审计报告将此事项定性为某种问题的制度依据。制度依据应注意与被审计事项、定性等相关,制度依据要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即针对此事项反映出来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管理建议,以及对此事项的处理建议。

同类问题出现多次的,应分类汇总提出建议。

审计建议可以在每个问题后面提出,也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单列一段提出。

对于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注意事项如下。

(1)依据充分,包括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过程中,取得充分、适当、相关、可靠的审计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是审计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应该按问题性质或者重要程度排列。

每个审计问题至少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1)问题介绍。

对问题事项具体情况的描述,包括主要情节、金额、相关各方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等情况。

(2)问题定性。

确定审计报告将此事项定性为某种问题的制度依据。制度依据应注意与被审计事项、定性等相关,制度依据要支持审计结论。

(3)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即针对此事项反映出来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管理建议,以及对此事项的处理建议。

同类问题出现多次的,应分类汇总提出建议。

审计建议可以在每个问题后面提出,也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单列一段提出。

对于在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注意事项如下。

(1)依据充分,包括事实依据和制度依据。

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过程中,取得充分、适当、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证明问题事实上存在。有关证据要通过复印、拍照等方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归集留存。要取得与事项相关的制度依据,证明有关事项确实违反了相关的制度规定(包括法律规定)。

如果没有充分适当的证据和制度依据,则不可轻易定性为问题,否则,容易引起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抵触,这不仅导致审计人员被动,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也没有帮助和意义。

【案例19-7】没有充分依据的问题示例

某审计组对某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认为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的工作存在问题。具体情况是这个单位管理层的工资太高了,年薪平均100万元以上,远超职工平均工资。审计人员汇总了该单位连续几年的管理层工资,将其作为严重问题反映在审计报告中。但是,被审计单位并不认可审计结论。被审计单位认为,管理层年薪按制度规定,由集团公司薪酬和考核委员会根据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计算确定,并有上级单位下达的红头文件。双方争执激烈,最后,被审计单位向集团公司申诉,集团公司提供了该公司管理层年薪计算过程和依据。分析以上事件,审计组定性问题没有取得充分的制度依据,导致审计组陷于被动,甚至导致有关各方对审计报告的公允性产生怀疑。(2)定性适当。

对问题的定性,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根据真实的情况来确定,即实事求是。不可罔顾实际情况轻下结论,更不可因为私人感情等使对问题的定性脱离事实。

【案例19-8】问题凭证与事实证据,证明问题事实上存在。有关证据要通过复印、拍照等方式,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归集留存。要取得与事项相关的制度依据,证明有关事项确实违反了相关的制度规定(包括法律规定)。

如果没有充分适当的证据和制度依据,则不可轻易定性为问题,否则,容易引起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对审计人员的抵触,这不仅导致审计人员被动,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也没有帮助和意义。

【案例19-7】没有充分依据的问题示例

某审计组对某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认为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的工作存在问题。具体情况是这个单位管理层的工资太高了,年薪平均100万元以上,远超职工平均工资。审计人员汇总了该单位连续几年的管理层工资,将其作为严重问题反映在审计报告中。但是,被审计单位并不认可审计结论。被审计单位认为,管理层年薪按制度规定,由集团公司薪酬和考核委员会根据年度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计算确定,并有上级单位下达的红头文件。双方争执激烈,最后,被审计单位向集团公司申诉,集团公司提供了该公司管理层年薪计算过程和依据。分析以上事件,审计组定性问题没有取得充分的制度依据,导致审计组陷于被动,甚至导致有关各方对审计报告的公允性产生怀疑。(2)定性适当。

对问题的定性,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根据真实的情况来确定,即实事求是。不可罔顾实际情况轻下结论,更不可因为私人感情等使对问题的定性脱离事实。

【案例19-8】问题凭证与事实某审计组对A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成员小王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多笔支出存在问题,经在专门网站查询,发现支出所付的发票都是假发票。小王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将该问题定性为“以假发票套取单位资金”。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并不认可小王的结论,被审计单位反映的情况是:该支出主要为厨房采购食材的支出,而有关食材的销售商,都是附近农贸市场的小商小贩,他们不能提供合规发票,所以当采购积累到一定的金额时,就采购等额的发票入账。审计组组长根据财务人员反映的情况,履行了以下程序。(1)确认被审计单位有无食堂。这个很好确认,审计组成员每天在食堂吃饭。(2)与厨师了解每天食材的大约使用量,包括米、面、肉、菜以及其他用料,根据使用量以及平均市场价格初步估算每天食材成本,进而测算A公司账面食材采购支出金额是否基本合理;检查厨房对食材的验收记录,确认采购支出总体上是否真实。(3)现场察看食材经销商的经营情况,经询问了解到这些食材经销商确实没有合规的发票。(4)检查A公司财务账内除了这些假发票外,有无其他食材采购支出。经检查,没有其他取得合法票据的食材采购支出。以上程序验证了财务人员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所以,审计组组长认为“以假发票套取单位资金”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定性过重。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将该情况定性为未能取得合法票据。表述如下。“A公司食材采购支出未能取得真实合法的票据,经在税务相关网站查询,A公司的采购发票为假发票,初步发现××笔,金额××万元。某审计组对A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组成员小王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多笔支出存在问题,经在专门网站查询,发现支出所付的发票都是假发票。小王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将该问题定性为“以假发票套取单位资金”。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并不认可小王的结论,被审计单位反映的情况是:该支出主要为厨房采购食材的支出,而有关食材的销售商,都是附近农贸市场的小商小贩,他们不能提供合规发票,所以当采购积累到一定的金额时,就采购等额的发票入账。审计组组长根据财务人员反映的情况,履行了以下程序。(1)确认被审计单位有无食堂。这个很好确认,审计组成员每天在食堂吃饭。(2)与厨师了解每天食材的大约使用量,包括米、面、肉、菜以及其他用料,根据使用量以及平均市场价格初步估算每天食材成本,进而测算A公司账面食材采购支出金额是否基本合理;检查厨房对食材的验收记录,确认采购支出总体上是否真实。(3)现场察看食材经销商的经营情况,经询问了解到这些食材经销商确实没有合规的发票。(4)检查A公司财务账内除了这些假发票外,有无其他食材采购支出。经检查,没有其他取得合法票据的食材采购支出。以上程序验证了财务人员反映的情况是真实的。所以,审计组组长认为“以假发票套取单位资金”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定性过重。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将该情况定性为未能取得合法票据。表述如下。“A公司食材采购支出未能取得真实合法的票据,经在税务相关网站查询,A公司的采购发票为假发票,初步发现××笔,金额××万元。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9-28
有更大的提升。外卖在更大程度上追求的是速度,从顾客下单到外卖送到顾客手中有一个硬性的时间指标,根据地区不同,一般是在30~50分钟。而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要完成商家对外卖订单的生产、打包,然后由骑手送到顾客手中这一连串的动作。因此为了节省时间,在外卖的经营操作上,必定需要更多的半成品,或者提前准备好的成品。12.2.2 客群差异上面我们提到,来门店堂食的顾客更
管理类 / 日期:2022-09-28
了累以外,你有没有感受到其他东西”,还可以与员工建立共鸣,如询问员工:“其实你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你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吗?”“其实你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你对自己有着高要求,对吗?”管理者正向看待员工的负面表现,向员工表达自己的理解,更能让员工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交流。(2)下切:抓住对方话语的关键点并进行追问下切技术就像剥竹笋一样,管理者通过一步步追问,一层层地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