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视,帮助企业规避政策和行业风险,不断提升绿色研发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
社会效益。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ESG投资可为投资者和企业带来正面影响。
目前全球范围内,ESG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规模已占全球总资
产管理规模的三分之一。ESG投资的发展离不开监管方、资金方
(Asset Ower)和资本市场的多方共同驱动,以及技术、社会影响
等手段的助力。未来ESG的投资将进一步向ESG整合和目的性影响转
变。
中国ESG投资发展现状及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对于ESG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据全球可持续投资
联盟(GSIA)2020年报告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统
计,尽管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绿色和ESG投资规模尚无公开数据,但
在AMAC成员的调查中,197家私募基金中有8家表示已发行或正在发
行针对绿色投资的产品;在224 家风险投资公司中,有 19 家报告了采用绿色投资策略的21 种产品,分别针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绿
色农业。随着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设定,这些数字预计会持续增加。自
2012年以来,截至2021年7月,已经有64家本土领军者签署UN
PRI(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包括47家资产管理者、3家资产所
有者和14家服务商。ESG共同基金(Mutual fud)自2015年以来,强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视,帮助企业规避政策和行业风险,不断提升绿色研发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
社会效益。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ESG投资可为投资者和企业带来正面影响。
目前全球范围内,ESG的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投资规模已占全球总资
产管理规模的三分之一。ESG投资的发展离不开监管方、资金方
(Asset Ower)和资本市场的多方共同驱动,以及技术、社会影响
等手段的助力。未来ESG的投资将进一步向ESG整合和目的性影响转
变。
中国ESG投资发展现状及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对于ESG的关注程度日益提升。据全球可持续投资
联盟(GSIA)2020年报告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AMAC)统
计,尽管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绿色和ESG投资规模尚无公开数据,但
在AMAC成员的调查中,197家私募基金中有8家表示已发行或正在发
行针对绿色投资的产品;在224 家风险投资公司中,有 19 家报告了采用绿色投资策略的21 种产品,分别针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和绿
色农业。随着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设定,这些数字预计会持续增加。自
2012年以来,截至2021年7月,已经有64家本土领军者签署UN
PRI(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包括47家资产管理者、3家资产所
有者和14家服务商。ESG共同基金(Mutual fud)自2015年以来,产品大幅增长。2020 年中国发行了 20 多只ESG共同基金,基金的规模也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两倍以上,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快增长。
当前中国ESG投资面临四大挑战,本质在于中国ESG投资刚刚起
步,在市场认知和内涵定义等方面亟待完善,对发展的标准设定也需
从实际出发。
挑战1:市场对ESG策略的有效性存疑。当前A股市场短期化的
投资风格使得投资人难以关注投资标的在ESG方面的长期价值基础。
此外,由于当前中国市场对ESG投资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照搬海外
ESG内涵和指标的测算结果,是否能真实科学地反映中国企业的ESG
能力,还有待研究。
挑战2:数据可得性差、滞后性强、客观性不足。除部分高排污、
高能耗重点企业需要强制公开环境信息外,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主要采
取自愿披露ESG信息的方式。而在披露指引层面,2016年和2017年
证监会出台相关规定,强化了ESG披露要求,然而披露规范和标准有
待进一步细化。对比国外环境与社会方面的常见量化指标披露情况,
A股企业平均披露率仅为27%,整体低于国际平均水平。ESG的数据
披露出现“多定性描述,少定量指标,多正面报道,少负面问题”的
情况,相关数据滞后严重。
挑战3:资金方参与度低、引导作用弱。当前中国的机构资金方
已逐步意识到ESG的投资理念,但对ESG投资的参与度仍然较低。养
老金、社保等机构在可行性研究和流程落地等方面更为谨慎,相较保产品大幅增长。2020 年中国发行了 20 多只ESG共同基金,基金的规模也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两倍以上,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快增长。
当前中国ESG投资面临四大挑战,本质在于中国ESG投资刚刚起
步,在市场认知和内涵定义等方面亟待完善,对发展的标准设定也需
从实际出发。
挑战1:市场对ESG策略的有效性存疑。当前A股市场短期化的
投资风格使得投资人难以关注投资标的在ESG方面的长期价值基础。
此外,由于当前中国市场对ESG投资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照搬海外
ESG内涵和指标的测算结果,是否能真实科学地反映中国企业的ESG
能力,还有待研究。
挑战2:数据可得性差、滞后性强、客观性不足。除部分高排污、
高能耗重点企业需要强制公开环境信息外,当前中国上市公司主要采
取自愿披露ESG信息的方式。而在披露指引层面,2016年和2017年
证监会出台相关规定,强化了ESG披露要求,然而披露规范和标准有
待进一步细化。对比国外环境与社会方面的常见量化指标披露情况,
A股企业平均披露率仅为27%,整体低于国际平均水平。ESG的数据
披露出现“多定性描述,少定量指标,多正面报道,少负面问题”的
情况,相关数据滞后严重。
挑战3:资金方参与度低、引导作用弱。当前中国的机构资金方
已逐步意识到ESG的投资理念,但对ESG投资的参与度仍然较低。养
老金、社保等机构在可行性研究和流程落地等方面更为谨慎,相较保险机构而言决策过程时间较久。截至2021年7月,中国有3家资金方签署UN PRI,分别是平安保险集团、双湖资本和泰康保险集团。相
较全球超过15%的签署机构为资金方,中国目前仍存在较大差距。而
养老金管理机构方面,截至2021年4月,国内有11家养老金管理人或
者母公司加入UN PRI组织。养老金管理机构仍未在投资指标等方面
全面融入ESG。
挑战4:资产管理机构积极性参差、能力建设薄弱。ESG资管产
品在中国整体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多数机构仅引入了概念性产品,长
期布局建设ESG能力者寥寥。在系统化投资能力上,根据中国证券投
资基金业协会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基金业ESG投资专题调查报告,
在参与调查的324个公募和私募机构中,仅有16%的机构十分关注
ESG/绿色投资、并开展了相关实践;多数机构(71%)对ESG/绿色
投资有所关注,但仍处于有待了解和观望状态;13%的机构尚不了解
ESG/绿色投资。
推动ESG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未来ESG生态体系的建设需要监管方、资金方、资产管理机
构和第三方服务商等共同努力。政府监管部门稳步推进上市公司ESG
信息的强制披露,指引市场构建符合中国市场情况的ESG内涵框架及
因子逻辑,将推动ESG投资步入稳定发展的高速轨道。
第一,推动ESG投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到发展阶段、险机构而言决策过程时间较久。截至2021年7月,中国有3家资金方签署UN PRI,分别是平安保险集团、双湖资本和泰康保险集团。相
较全球超过15%的签署机构为资金方,中国目前仍存在较大差距。而
养老金管理机构方面,截至2021年4月,国内有11家养老金管理人或
者母公司加入UN PRI组织。养老金管理机构仍未在投资指标等方面
全面融入ESG。
挑战4:资产管理机构积极性参差、能力建设薄弱。ESG资管产
品在中国整体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多数机构仅引入了概念性产品,长
期布局建设ESG能力者寥寥。在系统化投资能力上,根据中国证券投
资基金业协会2020年3月发布的中国基金业ESG投资专题调查报告,
在参与调查的324个公募和私募机构中,仅有16%的机构十分关注
ESG/绿色投资、并开展了相关实践;多数机构(71%)对ESG/绿色
投资有所关注,但仍处于有待了解和观望状态;13%的机构尚不了解
ESG/绿色投资。
推动ESG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未来ESG生态体系的建设需要监管方、资金方、资产管理机
构和第三方服务商等共同努力。政府监管部门稳步推进上市公司ESG
信息的强制披露,指引市场构建符合中国市场情况的ESG内涵框架及
因子逻辑,将推动ESG投资步入稳定发展的高速轨道。
第一,推动ESG投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到发展阶段、文化差异等因素,构建符合中国市场情况的ESG内涵框架及因子逻辑。尤其是在环境方面,应从中国当前资源禀赋出发,对化石能源行
业不能采取欧美国家的排斥策略,而需鼓励化石能源的节约高效利
用,以及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环境污染治理是中国高质量发
展的必经之路,因而中国在能耗和污染物指标方面要展现出更大的关
注度。
第二,提升ESG数据可用性,需要相关制度保障来驱动ESG底层
数据披露。近年来关于ESG的指导文件密集出台,进一步推动了资本
市场对ESG的关注和践行。监管层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上市企业开展
ESG信息披露。为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ESG数据披露的数量和质量,
推动资本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上而下”出台强制性数
据披露政策至关重要,未来相关基础制度体系的建立值得期待。鼓励
第三方数据商的发展,也能进一步提高ESG数据的可用性。国内现已
兴起第三方数据提供商,能够将ESG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转化为投资可
用的分析和模型输入。
此外,考虑到中国ESG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ESG的标准不
要过于苛刻。通过偏强制披露政策指引和推动资本市场达成ESG内涵
的共识之后,鼓励ESG的详细标准可逐步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对于
能够产生投资回报的ESG价值,必然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和鼓励。
与此同时,考虑到在起步阶段的ESG投资可能造成支出增加等经济负
担,削弱企业积极性,政府也可考虑适度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文化差异等因素,构建符合中国市场情况的ESG内涵框架及因子逻辑。尤其是在环境方面,应从中国当前资源禀赋出发,对化石能源行
业不能采取欧美国家的排斥策略,而需鼓励化石能源的节约高效利
用,以及从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环境污染治理是中国高质量发
展的必经之路,因而中国在能耗和污染物指标方面要展现出更大的关
注度。
第二,提升ESG数据可用性,需要相关制度保障来驱动ESG底层
数据披露。近年来关于ESG的指导文件密集出台,进一步推动了资本
市场对ESG的关注和践行。监管层持续发力,积极推动上市企业开展
ESG信息披露。为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ESG数据披露的数量和质量,
推动资本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上而下”出台强制性数
据披露政策至关重要,未来相关基础制度体系的建立值得期待。鼓励
第三方数据商的发展,也能进一步提高ESG数据的可用性。国内现已
兴起第三方数据提供商,能够将ESG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转化为投资可
用的分析和模型输入。
此外,考虑到中国ESG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ESG的标准不
要过于苛刻。通过偏强制披露政策指引和推动资本市场达成ESG内涵
的共识之后,鼓励ESG的详细标准可逐步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对于
能够产生投资回报的ESG价值,必然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和鼓励。
与此同时,考虑到在起步阶段的ESG投资可能造成支出增加等经济负
担,削弱企业积极性,政府也可考虑适度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长期投资理念下,考虑中国特色、行业特色,能为投资带来稳健
的超额收益。虽然当前中国市场对ESG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基于
当前简单维度的ESG数据和指数类产品,中国学术界和业界的研究多
认为在两年期及以上的投资期限,ESG类产品更容易取得稳健超额收
益。在股票类产品的研究中,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也有诸多实证表明
将ESG纳入投资策略能带来稳健超额收益。以保险为代表的资金方已
经意识到ESG的重要性并在ESG投资领域有所行动,未来在专业化运
作和监管鼓励下将引导市场发展。
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加大,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深耕注重企业
长期价值的投资理念,ESG策略在实证研究和业界实践中,必将在未
来展现出更强有力的投资回报和社会价值。
徐勤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数字科技专项以及Digital-BCG Accelerator System团队中国区负责人。陈白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社会影响力专项中国区负责人。刘冰冰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金融机构和保险专项核心领导。策激励。长期投资理念下,考虑中国特色、行业特色,能为投资带来稳健
的超额收益。虽然当前中国市场对ESG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基于
当前简单维度的ESG数据和指数类产品,中国学术界和业界的研究多
认为在两年期及以上的投资期限,ESG类产品更容易取得稳健超额收
益。在股票类产品的研究中,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也有诸多实证表明
将ESG纳入投资策略能带来稳健超额收益。以保险为代表的资金方已
经意识到ESG的重要性并在ESG投资领域有所行动,未来在专业化运
作和监管鼓励下将引导市场发展。
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加大,中国资本市场将进一步深耕注重企业
长期价值的投资理念,ESG策略在实证研究和业界实践中,必将在未
来展现出更强有力的投资回报和社会价值。
徐勤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BCG数字科技专项以及Digital-BCG Accelerator System团队中国区负责人。陈白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社会影响力专项中国区负责人。刘冰冰是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金融机构和保险专项核心领导。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6
以为只要没人关注产品D,这种令人不安的威胁就会消失。如此一来,就会常常出现这种情形:某竞争对手(往往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行业外部者)可能发现了“灰姑娘”,然后带她私奔,把今天的主要盈利产品及其生产者甩在后面。20世纪50年代初,晶体管的开发者都是些美国公司,它们在当时的电子管领域都是利润可观的大企业,尤其是那些为收音机和电视机提供替换配件的公司更是如此。新出现的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6
资料来源:瓦锡兰集团(2009)《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9年12月31日,瓦锡兰集团发行在外的股票为9862.1万份,交易价是28欧元——由此得到的市价总值是27.61亿欧元。加上4.4亿欧元(5.91亿欧元+0.73亿欧元-2.24亿欧元)的净负债后,在2009年年底,瓦锡兰集团的企业价值是32.01亿欧元。利润表列示的5.92亿欧元经营成果相当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