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以我以前的下属伊藤为例。当时,伊藤大我五岁,而且早我三年进的公司,无论业界经验还是公司履历,都比我丰富,个人能力很强,但他并不会关照后辈。
伊藤尤其擅长制作演示资料,甚至连身为经理的我也想跟他学习。当然,我希望其他下属也能学学他的方法。当时刚成为经理的我,想对伊藤表示夸奖,借此加深交流。可我无数次夸他:“伊藤,你真擅长做演示啊!”他的反应却总是只有一句话——“是吗?”
谈话根本进行不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某个下属无意中对我说的一句恭维话,这才恍然大悟。那句话是——
“怎样才能像您那么会聊天呢?”
平时受到直接夸赞,我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回答对方“没这回事”,但面对这样的恭维,我却能面不改色地为对方提供建议。
当时我立刻恍然大悟:这样的提问,是让对方默认接受了“会聊天”这一“前提”,所以对方会欣然作答。
如果只是恭维“你真会聊天啊”,尽管对方有可能会说“谢谢”,但若其本人并不这样认为,就会谦虚地说“没这回事”。如此一来,对话基本上就中断了。
而且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可能会让一些人产生“不想被你这样说”的抗拒心理。下面就以我以前的下属伊藤为例。当时,伊藤大我五岁,而且早我三年进的公司,无论业界经验还是公司履历,都比我丰富,个人能力很强,但他并不会关照后辈。
伊藤尤其擅长制作演示资料,甚至连身为经理的我也想跟他学习。当然,我希望其他下属也能学学他的方法。当时刚成为经理的我,想对伊藤表示夸奖,借此加深交流。可我无数次夸他:“伊藤,你真擅长做演示啊!”他的反应却总是只有一句话——“是吗?”
谈话根本进行不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某个下属无意中对我说的一句恭维话,这才恍然大悟。那句话是——
“怎样才能像您那么会聊天呢?”
平时受到直接夸赞,我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回答对方“没这回事”,但面对这样的恭维,我却能面不改色地为对方提供建议。
当时我立刻恍然大悟:这样的提问,是让对方默认接受了“会聊天”这一“前提”,所以对方会欣然作答。
如果只是恭维“你真会聊天啊”,尽管对方有可能会说“谢谢”,但若其本人并不这样认为,就会谦虚地说“没这回事”。如此一来,对话基本上就中断了。
而且这种说法过于武断,可能会让一些人产生“不想被你这样说”的抗拒心理。与之相比,“边提问边夸奖”的提问方式显然效果更好。
面对这种提问方式,哪怕对方很谦虚也会给出回答,比如“不,我还差得远呢……嗯,我是从模仿其他擅长制作企划书的高手开始的”等等。如此一来,提问方也能用“那我也试试看”来承接,使谈话得以继续下去。
这种“怎样才能”的提问方式,对于那些面对夸奖保持谦虚的下属、难以取悦的下属以及摆出抗拒姿态的年长下属,效果都很好,应该能让他们顺利接受。若有不好夸奖的下属,请务必试试这个办法。
2.用“贴标签”的方式来激励新人
我以前曾在旅游公司工作过。刚入职那会儿,有位名叫青木的前辈很受人尊敬,课长就曾说过:“有两天一夜的温泉旅行企划就去问青木。”青木对旅馆的设施状况、饮食、露天温泉周围的景致等公司内部资料中都不曾记载的事情知之甚详。
当时,我是负责制作公司员工旅行企划并接受订单的业务员。那阵子还很流行慰劳旅行,但对于大部分旅游地,大家似乎都已厌倦了与之相比,“边提问边夸奖”的提问方式显然效果更好。
面对这种提问方式,哪怕对方很谦虚也会给出回答,比如“不,我还差得远呢……嗯,我是从模仿其他擅长制作企划书的高手开始的”等等。如此一来,提问方也能用“那我也试试看”来承接,使谈话得以继续下去。
这种“怎样才能”的提问方式,对于那些面对夸奖保持谦虚的下属、难以取悦的下属以及摆出抗拒姿态的年长下属,效果都很好,应该能让他们顺利接受。若有不好夸奖的下属,请务必试试这个办法。
2.用“贴标签”的方式来激励新人
我以前曾在旅游公司工作过。刚入职那会儿,有位名叫青木的前辈很受人尊敬,课长就曾说过:“有两天一夜的温泉旅行企划就去问青木。”青木对旅馆的设施状况、饮食、露天温泉周围的景致等公司内部资料中都不曾记载的事情知之甚详。
当时,我是负责制作公司员工旅行企划并接受订单的业务员。那阵子还很流行慰劳旅行,但对于大部分旅游地,大家似乎都已厌倦了俗套的企划,客户纷纷要求提供更独特的企划。
作为新职员,我一有困难就会找青木商量。他在温泉旅行方面的知识量之大,在我们所在的分店,甚至放到整个公司里都是屈指可数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特点的企划,加以活用以后,我的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
除了青木以外,公司里还有两位前辈,一位擅长制作冲绳旅行的企划,另一位则是北海道方面的行家。当时,我偶尔会接连制作女性员工较多的公司的慰劳旅行企划,其内容不是泡温泉,而是住在度假村,享受骑马和海上运动。幸运的是,我的企划连续接到了好几家公司的订单。
于是课长说:“有度假村的企划就去问吉田。”老实说,我只是偶尔能接到度假村旅行的订单,就连企划书,也是由旅馆的营业员加以推荐,我仅稍做修改而已。更何况,分店里应该还有更擅长制作度假村企划的前辈。
可是,课长给我贴上了“有度假村的企划就去问吉田”这一标签。当然,我感受到了必须加倍努力学习的压力,但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得到认可的喜悦。
我原以为前辈是不至于来找我的,但或许是为了培养我,还真有前辈特意来问我。既然有人问了,我就必须回答。有时我当场答不上来,只能边查阅边回答,但这样过了几个月,我终于成为分店里这方俗套的企划,客户纷纷要求提供更独特的企划。
作为新职员,我一有困难就会找青木商量。他在温泉旅行方面的知识量之大,在我们所在的分店,甚至放到整个公司里都是屈指可数的。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有特点的企划,加以活用以后,我的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
除了青木以外,公司里还有两位前辈,一位擅长制作冲绳旅行的企划,另一位则是北海道方面的行家。当时,我偶尔会接连制作女性员工较多的公司的慰劳旅行企划,其内容不是泡温泉,而是住在度假村,享受骑马和海上运动。幸运的是,我的企划连续接到了好几家公司的订单。
于是课长说:“有度假村的企划就去问吉田。”老实说,我只是偶尔能接到度假村旅行的订单,就连企划书,也是由旅馆的营业员加以推荐,我仅稍做修改而已。更何况,分店里应该还有更擅长制作度假村企划的前辈。
可是,课长给我贴上了“有度假村的企划就去问吉田”这一标签。当然,我感受到了必须加倍努力学习的压力,但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得到认可的喜悦。
我原以为前辈是不至于来找我的,但或许是为了培养我,还真有前辈特意来问我。既然有人问了,我就必须回答。有时我当场答不上来,只能边查阅边回答,但这样过了几个月,我终于成为分店里这方面知识最丰富的人了。
诸如“这个企划去问A”“这方面的业务去问B”这样的夸奖方式,我将其命名为“标签式夸奖”。
这种“标签式夸奖”可以达到三个效果。
● 满足下属的认可欲求,提高积极性
● 加快下属的成长速度
● 树立成员的自我品牌
我成为咨询顾问以后,经我推荐而实践过这种标签式夸奖的许多公司都表示,员工的成长速度变快了,而且主动性也有所提高。标签式夸奖的效果,甚至能让所有人都等同于项目经理。
使用标签式夸奖,要求上司必须更多地关注下属的长处而非短处,所以效果很好。
3.利用“三角式夸奖”凝聚团队战斗力面知识最丰富的人了。
诸如“这个企划去问A”“这方面的业务去问B”这样的夸奖方式,我将其命名为“标签式夸奖”。
这种“标签式夸奖”可以达到三个效果。
● 满足下属的认可欲求,提高积极性
● 加快下属的成长速度
● 树立成员的自我品牌
我成为咨询顾问以后,经我推荐而实践过这种标签式夸奖的许多公司都表示,员工的成长速度变快了,而且主动性也有所提高。标签式夸奖的效果,甚至能让所有人都等同于项目经理。
使用标签式夸奖,要求上司必须更多地关注下属的长处而非短处,所以效果很好。
3.利用“三角式夸奖”凝聚团队战斗力擅长夸奖下属的上司,会使用“三角式夸奖”。这是一种利用第三方的间接式夸奖。
其用法有如下两种:
将第三方的夸奖转达给下属
以前,有位课长是我的前辈,很擅长夸人。有一次,他开心地说:“社长在昨天的会议上说,‘最近吉田拿下了好多新订单,很努力’。可见社长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们呢。”
我本来是那种被人当面夸奖就会很开心的人,但那一刻的我更加开心。从对方口中得知来自第三方的夸奖,要比对方直接夸奖更令人开心。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课长若是不同意社长对我的夸奖,就不会特意把那番话转达给我,所以我相当于同时受到了两个人的夸奖。而且,转达来自第三方的夸奖还有个特点,就是能够增强可信度,不会让人以为是客套话。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夸奖方式,尤其适合不擅长直接夸奖下属的上司使用。擅长夸奖下属的上司,会使用“三角式夸奖”。这是一种利用第三方的间接式夸奖。
其用法有如下两种:
将第三方的夸奖转达给下属
以前,有位课长是我的前辈,很擅长夸人。有一次,他开心地说:“社长在昨天的会议上说,‘最近吉田拿下了好多新订单,很努力’。可见社长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们呢。”
我本来是那种被人当面夸奖就会很开心的人,但那一刻的我更加开心。从对方口中得知来自第三方的夸奖,要比对方直接夸奖更令人开心。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课长若是不同意社长对我的夸奖,就不会特意把那番话转达给我,所以我相当于同时受到了两个人的夸奖。而且,转达来自第三方的夸奖还有个特点,就是能够增强可信度,不会让人以为是客套话。
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夸奖方式,尤其适合不擅长直接夸奖下属的上司使用。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4
加价值的工作”之前,请上司先自我反省一下吧。那么,要让默默无闻地从事幕后工作的下属激发干劲,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应该怎么办呢?关键在于以下两点:不要认为自己委托下属做事是理所应当的上司应该对受托做事的下属表示感谢。上司容易认为,把日常事务等例行公事的工作,或是跟销售额等业绩并无直接关联的工作交给下属去做,是理所应当的事。这种想法会让下属丧失干劲。因此,上司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4
观察环境中的趋势犹如预报天气,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更好地度过今天并为明天做好准备。一旦你发现趋势开始转变,那就必须设法与之适应——要让你的内心活动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需要关注的最重要趋势是机遇和威胁。假如溪流开始背离你的产品线,那是一种威胁。假如溪流转向新的产品线、新的技术或新的市场,那就是一种机遇。但是,假如你不去适应,机遇也会是一种威胁。我发现,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