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怎样做好程序流程规程的制定如果从明......《精进你的领导力系列全集》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08-23
第四章 怎样做好程序、流程、规程的制定

如果从明茨伯格管理理论“信息”概念的角度看,流程或程序规定了某些信息流动的规则。

如果从法约尔管理五要素的角度看,程序、流程、规程的使用,“控制”的成分比较明显。

本章所述的“程序”“流程”“规程”,整体贯通看起来,“程序”一般为一个活动的工作程序,“流程”为多个活动的工作程序组合,“规程”为工作流程过程中的要求和规定。本章所交流的内容即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认知之上的分享。第四章 怎样做好程序、流程、规程的制定

如果从明茨伯格管理理论“信息”概念的角度看,流程或程序规定了某些信息流动的规则。

如果从法约尔管理五要素的角度看,程序、流程、规程的使用,“控制”的成分比较明显。

本章所述的“程序”“流程”“规程”,整体贯通看起来,“程序”一般为一个活动的工作程序,“流程”为多个活动的工作程序组合,“规程”为工作流程过程中的要求和规定。本章所交流的内容即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基本认知之上的分享。量化的程序

本节是关于“程序”的交流,先来看一个例子。

[办事名称]

某事项办理

[办事依据]

1.关于印发某某办法的通知(某办发[1998]10号);

2.关于转发某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的通知(某发[1999]1号)。

[范围对象]

2000年-2005年出生的人员

[办事程序]

1.单位申报;

2.主管部门审核;

3.财务中心审批。

[所需材料]

1.某照片(红色背景,免冠,1寸,3张);量化的程序

本节是关于“程序”的交流,先来看一个例子。

[办事名称]

某事项办理

[办事依据]

1.关于印发某某办法的通知(某办发[1998]10号);

2.关于转发某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的通知(某发[1999]1号)。

[范围对象]

2000年-2005年出生的人员

[办事程序]

1.单位申报;

2.主管部门审核;

3.财务中心审批。

[所需材料]

1.某照片(红色背景,免冠,1寸,3张);2.某核准表(一式三份);

3.某名册(B5复印件,一式三份)。

[办理时限]

材料齐全后2个工作日内办结。

这是围绕“某事项”所制定的一份工作程序,包括了“办事名称”“办事依据”“范围对象”“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几方面。当然,这是例子,不同的事项对其“程序”构成部分应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取舍。

“程序”大多的应用场景是,以部门内某个岗位为中心,向外部对象明示做好办事指南。其中,该“岗位”是负责“某事项”业务的办理人员,而“外部对象”可以是部门内部的人员也可以是部门外部的人员。

这样的场景,对“程序”拟制的要求基本均来自于外部,比如以“量化”为代表的尽可能地明细,以“透明”为追求的尽可能的公开。

上述所举的“某事项办理”的例子,其中“红色背景,免冠,1寸,3张”“B5复印件,一式三份”等,即是“以‘量化’为代表的尽可能地明细”这样要求的体现。

因为“程序”是对前来办理事项的人的工作指引,“量化”就较2.某核准表(一式三份);

3.某名册(B5复印件,一式三份)。

[办理时限]

材料齐全后2个工作日内办结。

这是围绕“某事项”所制定的一份工作程序,包括了“办事名称”“办事依据”“范围对象”“办事程序”“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几方面。当然,这是例子,不同的事项对其“程序”构成部分应根据实际需要而有所取舍。

“程序”大多的应用场景是,以部门内某个岗位为中心,向外部对象明示做好办事指南。其中,该“岗位”是负责“某事项”业务的办理人员,而“外部对象”可以是部门内部的人员也可以是部门外部的人员。

这样的场景,对“程序”拟制的要求基本均来自于外部,比如以“量化”为代表的尽可能地明细,以“透明”为追求的尽可能的公开。

上述所举的“某事项办理”的例子,其中“红色背景,免冠,1寸,3张”“B5复印件,一式三份”等,即是“以‘量化’为代表的尽可能地明细”这样要求的体现。

因为“程序”是对前来办理事项的人的工作指引,“量化”就较不易对传达的信息产生曲解。所以此处提倡程序拟制,要以“量化”为重心加以打磨。

同样,考虑“程序”是对前来办理事项的人的工作指引,其服务对象是在外部,透明化就是必然要求。因此,在“程序”的最大化公开化上要做细致工作,公开媒介、渠道等等的选择,宜以“有效”为基本追求。

一定程度上,程序承担着本岗位对外部沟通这样的作用,是一种统一沟通语言。而下节将交流到的流程,则更多成分是承担部门内部沟通这样的作用,也是一种统一的沟通语言。笔者的《新手领导怎样做好人员层面的管理:小型部门管理者之团队初步》还会交流到部门制度方面。这些综合起来看,本质上是在做一件统一语言的工作——-形成本部门内部、对外或内外衔接的统一的管理语言。这项管理工作背后的意义,其实很是深邃。这里尝试将你的目前牵引回距今正好2200年的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述秦国统一后“车同轨。书同文字。”“程序、流程、规程制定和实行”这样的工作,可以说,就是部门管理中现代意义上的“车同轨书同文”。不易对传达的信息产生曲解。所以此处提倡程序拟制,要以“量化”为重心加以打磨。

同样,考虑“程序”是对前来办理事项的人的工作指引,其服务对象是在外部,透明化就是必然要求。因此,在“程序”的最大化公开化上要做细致工作,公开媒介、渠道等等的选择,宜以“有效”为基本追求。

一定程度上,程序承担着本岗位对外部沟通这样的作用,是一种统一沟通语言。而下节将交流到的流程,则更多成分是承担部门内部沟通这样的作用,也是一种统一的沟通语言。笔者的《新手领导怎样做好人员层面的管理:小型部门管理者之团队初步》还会交流到部门制度方面。这些综合起来看,本质上是在做一件统一语言的工作——-形成本部门内部、对外或内外衔接的统一的管理语言。这项管理工作背后的意义,其实很是深邃。这里尝试将你的目前牵引回距今正好2200年的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令丞相隗状、王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述秦国统一后“车同轨。书同文字。”“程序、流程、规程制定和实行”这样的工作,可以说,就是部门管理中现代意义上的“车同轨书同文”。管理逻辑视角下的流程

在拟写本章的时候,反复浮现笔者脑海的是在大学上“生产管理”现场课的一幕。

一组学生,站在一个工厂的玻璃工艺制品车间内。

炙烤的坩埚窑,扑面的干热空气。

工厂工人从坩埚窑内取出水样的液态玻璃,红红的,红得出离。

工人把它移到下一个地点:工人挑起一团玻璃到模具中,用一根吹管边转边吹。吹成一个泡形。

继续到下一个地点:用剪刀剪下。泡形尾部被夹住拉长做了一个造型。颜色从红而红黄到黄,渐变。

又到下一个地点:进行退火、淬火等热处理。

以上是自己上学时生产管理课程实地见习的一幕,大致情形如此,时间久远,记忆已有所模糊。从这个玻璃工艺制品车间回到课堂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它的作业流程有无改进的空间?怎么改?为什么?

配料→熔制→成形→退火,这是“工厂”某项作业的操作流程。本章交流的即与此类似,只是把应用场景移到了“部门”管理中。管理逻辑视角下的流程

在拟写本章的时候,反复浮现笔者脑海的是在大学上“生产管理”现场课的一幕。

一组学生,站在一个工厂的玻璃工艺制品车间内。

炙烤的坩埚窑,扑面的干热空气。

工厂工人从坩埚窑内取出水样的液态玻璃,红红的,红得出离。

工人把它移到下一个地点:工人挑起一团玻璃到模具中,用一根吹管边转边吹。吹成一个泡形。

继续到下一个地点:用剪刀剪下。泡形尾部被夹住拉长做了一个造型。颜色从红而红黄到黄,渐变。

又到下一个地点:进行退火、淬火等热处理。

以上是自己上学时生产管理课程实地见习的一幕,大致情形如此,时间久远,记忆已有所模糊。从这个玻璃工艺制品车间回到课堂以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它的作业流程有无改进的空间?怎么改?为什么?

配料→熔制→成形→退火,这是“工厂”某项作业的操作流程。本章交流的即与此类似,只是把应用场景移到了“部门”管理中。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3
3.8 已婚女工。3.8.1 体检周期:两年一次。3.8.2 体检科目:除按3.7.2 条款规定的科目进行检查外,增加妇科检查科目,费用合并。3.9 具体规定。3.9.1 符合多种类别检查的,按检查项目最高的一级进行体检;属女工的,外加妇科检查,检查费用单独核定。3.9.2 健康体检的程序:各单位应于每年的12月15日(遇公休日顺延)提报次年度的体检人员名单
管理类 / 日期:2022-08-23
第二,即便团队领导与团队管理者清楚现在和未来的问题点在哪里,也请了看似对口的“和尚”,这些“外来的和尚”却很有可能不给力、掉链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毕竟是“外来的和尚”,对团队的了解有限,尽管可能会有旁观者清的优势,但是也会犯想当然的错误,给团队的问题开出不那么靠谱的药方。所以,“外来的和尚”固然要尊重,也固然可以请,但万万不可迷信。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