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后来有不少都被拆除了。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生产线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效率也差强人意;二是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给了德、美、日自动化浪潮致命一击。记得当时理光投资深圳的时候,就定下来一个基调,除质量、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的工序外,一律使用人工,而不采用自动化装备。没过几年,理光深圳公司就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而理光在日本本土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标杆工厂终于有一天关门歇业了。时至今日,理光集团近70%的产品依然在劳动力成本高涨的深圳工厂生产,靠的不是生产线的自动化,而是日益精细化的超高水平管理。
随着德国工业4.0发布,大量自动化视频被媒体或自媒体广泛传播,一时间人们对高大上的德国制造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正好契合了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制造面临转型升级的时间节点,不得不让人们对自动化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开始传播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关于工业4.0示范工厂的视频,说明工业4.0离我们并不遥远,德国制造能办到的事,中国制造也能办到。看到这些样板工厂,估计企业经营者免不了心痒痒,并期望花钱买装备快速实现机器替代人工。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在具体操作上要理性对待,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以为自动化无所不能。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期望尽快实现自动化对人工的替代。面对市场需求,一些自动化公司开始大胆接单,什么都敢承诺。结果是,签约并支付首付款后,自动化公司开始试做(不断试错),许多情况下不能如约交付靠得住的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最后双方不欢而散,甚至被纠纷困扰。生产线后来有不少都被拆除了。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生产线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效率也差强人意;二是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给了德、美、日自动化浪潮致命一击。记得当时理光投资深圳的时候,就定下来一个基调,除质量、安全等有特殊要求的工序外,一律使用人工,而不采用自动化装备。没过几年,理光深圳公司就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而理光在日本本土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标杆工厂终于有一天关门歇业了。时至今日,理光集团近70%的产品依然在劳动力成本高涨的深圳工厂生产,靠的不是生产线的自动化,而是日益精细化的超高水平管理。
随着德国工业4.0发布,大量自动化视频被媒体或自媒体广泛传播,一时间人们对高大上的德国制造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正好契合了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制造面临转型升级的时间节点,不得不让人们对自动化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开始传播海尔、格力、美的等企业关于工业4.0示范工厂的视频,说明工业4.0离我们并不遥远,德国制造能办到的事,中国制造也能办到。看到这些样板工厂,估计企业经营者免不了心痒痒,并期望花钱买装备快速实现机器替代人工。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在具体操作上要理性对待,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以为自动化无所不能。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期望尽快实现自动化对人工的替代。面对市场需求,一些自动化公司开始大胆接单,什么都敢承诺。结果是,签约并支付首付款后,自动化公司开始试做(不断试错),许多情况下不能如约交付靠得住的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最后双方不欢而散,甚至被纠纷困扰。某小家电生产企业,找了一家自动化公司进行装配线的自动化改造,合同约定5个月完成,后来做了一年多还无法实现交付。根据我们的了解,无法交付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工艺、零部件精度不够等造成的。当然,自动化公司事前调研或经验不足,贸然接下这样的订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这条装配线如果要成功进行自动化改造,就必须重新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还要对零部件的精度进行改良。许多这样的事例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为自动化而自动化。最近,我们公司所在的中心区办公楼在入口处安装了“自动闸门”,我问为什么要装这个自动闸门,回答是为了改善管理。没过几天,管理处发了一个通知,要求所有在楼内工作的人下载一个App获取二维码,每次进入大厦需打开手机在闸口刷二维码验证,还真是“高大上”。我当时就想,如此为自动化而自动化的做法注定是短命的。果不其然,在每天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有人忘带手机,有人找不到二维码,反正意外多多,堵得不行,为了保障正常通行,大厦特别安排了两名员工守在门口帮忙刷卡。自此我们发现,这样的自动化不但没有提高效率、改善管理,还耗费了更多的资源,得不偿失。面对这样的局面,估计管理处也是始料未及,要么为了面子勉强维持下去,要么把自动闸门全部打开,让自动化装备成为摆设,或者干脆把自动化装备拆除。在企业里,难道没有这样无聊的自动化吗?
第三,为摆样子而自动化。我在一家客户工厂看到一台从德国进口的、价格不菲(1000多万元)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一直停在车间没用。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儿?答案是,这台自动化设备是摆着做样子某小家电生产企业,找了一家自动化公司进行装配线的自动化改造,合同约定5个月完成,后来做了一年多还无法实现交付。根据我们的了解,无法交付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工艺、零部件精度不够等造成的。当然,自动化公司事前调研或经验不足,贸然接下这样的订单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这条装配线如果要成功进行自动化改造,就必须重新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还要对零部件的精度进行改良。许多这样的事例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二,为自动化而自动化。最近,我们公司所在的中心区办公楼在入口处安装了“自动闸门”,我问为什么要装这个自动闸门,回答是为了改善管理。没过几天,管理处发了一个通知,要求所有在楼内工作的人下载一个App获取二维码,每次进入大厦需打开手机在闸口刷二维码验证,还真是“高大上”。我当时就想,如此为自动化而自动化的做法注定是短命的。果不其然,在每天上下班高峰的时候,有人忘带手机,有人找不到二维码,反正意外多多,堵得不行,为了保障正常通行,大厦特别安排了两名员工守在门口帮忙刷卡。自此我们发现,这样的自动化不但没有提高效率、改善管理,还耗费了更多的资源,得不偿失。面对这样的局面,估计管理处也是始料未及,要么为了面子勉强维持下去,要么把自动闸门全部打开,让自动化装备成为摆设,或者干脆把自动化装备拆除。在企业里,难道没有这样无聊的自动化吗?
第三,为摆样子而自动化。我在一家客户工厂看到一台从德国进口的、价格不菲(1000多万元)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一直停在车间没用。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儿?答案是,这台自动化设备是摆着做样子的,因为竞争对手的恶意引导,客户考察工厂时总要问“有没有××自动化设备”。我继续问为什么不把它用起来呢?回答是,在行业内至今没有人能真正用起来,原因是设备本身有问题。花钱买自动化设备,不是为了替代人工,而是为了摆样子。我再问为什么非买不可呢?回答是,要是不买,客户会觉得我们公司没有实力,影响接单。在这个案例里,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注意:一个是这家公司的客户犯了采购幼稚病,不懂得如何正确评价供方和产品,需要有人正确引导;另一个是这家公司本身缺少竞争优势上的说服力,即在管理上着力不够,软实力上积累太少。
我写这篇短文,并不是要否认自动化的作用和意义,因为许多行业的自动化改造还是十分成功的,只是想说自动化也要因企业、产品、工艺要求进行具体研究,特别要在事前做好投入产出和可行性分析。当今国内的自动化热,和20世纪80年代德、美、日自动化热的情况十分相似。衷心希望在导入自动化的时候,企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对待,以便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
7.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最近,公司高层也知道了此事,指示行政部必须强化管理,尽快解决问题。
为此,行政部想了许多办法。他们起初想到贴上一张“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并在早会上强调了此事,效果不佳;后来,行政部发出的,因为竞争对手的恶意引导,客户考察工厂时总要问“有没有××自动化设备”。我继续问为什么不把它用起来呢?回答是,在行业内至今没有人能真正用起来,原因是设备本身有问题。花钱买自动化设备,不是为了替代人工,而是为了摆样子。我再问为什么非买不可呢?回答是,要是不买,客户会觉得我们公司没有实力,影响接单。在这个案例里,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注意:一个是这家公司的客户犯了采购幼稚病,不懂得如何正确评价供方和产品,需要有人正确引导;另一个是这家公司本身缺少竞争优势上的说服力,即在管理上着力不够,软实力上积累太少。
我写这篇短文,并不是要否认自动化的作用和意义,因为许多行业的自动化改造还是十分成功的,只是想说自动化也要因企业、产品、工艺要求进行具体研究,特别要在事前做好投入产出和可行性分析。当今国内的自动化热,和20世纪80年代德、美、日自动化热的情况十分相似。衷心希望在导入自动化的时候,企业不要盲目跟风,要理性对待,以便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
7.为什么制度关不掉一盏灯
某企业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办公室,有200人在一起办公。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发生办公室的灯、空调彻夜未关的现象。最近,公司高层也知道了此事,指示行政部必须强化管理,尽快解决问题。
为此,行政部想了许多办法。他们起初想到贴上一张“人走灯灭”的温馨提示,并在早会上强调了此事,效果不佳;后来,行政部发出了言辞恳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务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来,干脆出台相关处罚措施,抓到“犯人”罚款100元等。
总之,他们期望通过制度进行管理,而这些制度实施之后开始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时间一长,惰性使然往往不了了之。看得出来,因为采取措施之后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管理者往往会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结果是制度加码、管理复杂、效果不好、员工抵触。
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酒店。后来某酒店的员工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房间钥匙既可以开门,还可以插卡取电,客人离开的时候取走钥匙,电源立即被切断。酒店的这个联动方法属于机制的范畴,是防呆机制的一种。它源于智慧,优于制度,管理简单,效果良好。
针对同一个问题,有一家公司的员工想出了另一个办法:他们在办公室大门的门楣上方悬挂了一个卡通画,只要一锁门,卡通画就会掉下来,上面写着“你关灯了吗”,这也属于机制的范畴,是纠错机制的一种(提醒关门人纠正可能的错误)。
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一个浅显而伟大的道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机制比制度更重要、更可靠。所以,管理者务必充分认知机制的力量,活用各种机制,把管理做简单,改善管理效果。大到国家或社会管理,小到企业或家庭管理,都要善用机制的力量。
什么是机制呢?就是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化方法,它会对管理对象产生远大于制度的约束力。根据约束力大小,可分为硬机制、强机制、弱机制三种。顾名思义,硬机制产生硬约束,强机制产生强了言辞恳切的通知,要求大家务必注意,效果也不好;再后来,干脆出台相关处罚措施,抓到“犯人”罚款100元等。
总之,他们期望通过制度进行管理,而这些制度实施之后开始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时间一长,惰性使然往往不了了之。看得出来,因为采取措施之后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管理者往往会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加大力度,结果是制度加码、管理复杂、效果不好、员工抵触。
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酒店。后来某酒店的员工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房间钥匙既可以开门,还可以插卡取电,客人离开的时候取走钥匙,电源立即被切断。酒店的这个联动方法属于机制的范畴,是防呆机制的一种。它源于智慧,优于制度,管理简单,效果良好。
针对同一个问题,有一家公司的员工想出了另一个办法:他们在办公室大门的门楣上方悬挂了一个卡通画,只要一锁门,卡通画就会掉下来,上面写着“你关灯了吗”,这也属于机制的范畴,是纠错机制的一种(提醒关门人纠正可能的错误)。
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一个浅显而伟大的道理,制度固然重要,但机制比制度更重要、更可靠。所以,管理者务必充分认知机制的力量,活用各种机制,把管理做简单,改善管理效果。大到国家或社会管理,小到企业或家庭管理,都要善用机制的力量。
什么是机制呢?就是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化方法,它会对管理对象产生远大于制度的约束力。根据约束力大小,可分为硬机制、强机制、弱机制三种。顾名思义,硬机制产生硬约束,强机制产生强约束,弱机制产生弱约束。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各种机制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三者之一,而是更多地介于三者之间。下面用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一家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在装配机器过程中漏装螺丝(最容易犯的错误),人们提出了几种机制。第一种,在复数个螺丝盒上安装感应器和蜂鸣器,只要作业者未按规定顺序从螺丝盒中拿取螺丝,蜂鸣器就会报警;第二种,设计了一只有复数个手指的机械手,手指末端装有只能吸起一颗螺丝的磁铁,每个装配节拍开始的时候,机械手会自动吸起规定数目的螺丝,操作者只要把机械手上的螺丝装完就行;第三种,事先把每台机器所用螺丝分别配送在不同工位上,各个工位作业者只要把配好的螺丝装完即可。虽然以上三种机制的约束力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员工犯错的机会。试想,试图以诸如“每漏装一颗螺丝罚款100元”这样的制度来解决问题是多么可笑。
在一家生产复印机的工厂里,复印机侧面需要安装一个散热排风扇,这个风扇一旦装反了,就会导致机器过热损坏。由于是流水线作业,作业者长时间重复劳动,一不留神就可能出错。后来主管要求作业者增加检查环节,即装完后用手试一下风向,即便如此,还是有装反的可能。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最彻底的办法是修改排风扇正反两面的结构(更改模具即可办到),使得排风扇反向无法安装。但是由于更改模具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资金,一时还下不了决心。后来,作业者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解决了问题,即在排风扇旁边装一个风筒,风筒的另一端装上一个纸质小风车,如果装配正确,排风扇就会正常排风,风车就会不停地旋转。如果发现风车不转,就要及时进行检查,约束,弱机制产生弱约束。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各种机制并不是完全等同于三者之一,而是更多地介于三者之间。下面用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一家企业,为了防止员工在装配机器过程中漏装螺丝(最容易犯的错误),人们提出了几种机制。第一种,在复数个螺丝盒上安装感应器和蜂鸣器,只要作业者未按规定顺序从螺丝盒中拿取螺丝,蜂鸣器就会报警;第二种,设计了一只有复数个手指的机械手,手指末端装有只能吸起一颗螺丝的磁铁,每个装配节拍开始的时候,机械手会自动吸起规定数目的螺丝,操作者只要把机械手上的螺丝装完就行;第三种,事先把每台机器所用螺丝分别配送在不同工位上,各个工位作业者只要把配好的螺丝装完即可。虽然以上三种机制的约束力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地减少员工犯错的机会。试想,试图以诸如“每漏装一颗螺丝罚款100元”这样的制度来解决问题是多么可笑。
在一家生产复印机的工厂里,复印机侧面需要安装一个散热排风扇,这个风扇一旦装反了,就会导致机器过热损坏。由于是流水线作业,作业者长时间重复劳动,一不留神就可能出错。后来主管要求作业者增加检查环节,即装完后用手试一下风向,即便如此,还是有装反的可能。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最彻底的办法是修改排风扇正反两面的结构(更改模具即可办到),使得排风扇反向无法安装。但是由于更改模具需要投入一笔不小的资金,一时还下不了决心。后来,作业者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办法解决了问题,即在排风扇旁边装一个风筒,风筒的另一端装上一个纸质小风车,如果装配正确,排风扇就会正常排风,风车就会不停地旋转。如果发现风车不转,就要及时进行检查,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8-18
另外一个需求变化趋势是,从消费者看重的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向消费者在乎的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权的转换。随着共享经济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共享出行、共享旅馆、共享办公等经济形态日益普遍,人们的消费需求回归到产品或服务的本质,即产品或服务真正能够带给消费者的核心价值。共享经济不仅仅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降低了这些产品或服务的初始使用成本,让消费者支付很小
管理类 / 日期:2022-08-18
一下,当客户走进你的商店,或者是下单前联系你,向你咨询的时候,你跟他们谈论直接相关的话题。艾哈迈德知道那些下单购买个性化艺术品的人往往对他们送来的制成油画的画作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关联。他保证自己在对待这些艺术品时,内心一直铭记这一点,这其实并不难。以我们每天分享信息的程度,一个简单的谷歌搜索,或者是浏览一下客户的推特信息,就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你的顾客身边正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