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按照武总的介绍,目的就是希望避免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而是通过股权制衡形成一种自动纠错机制,避免公司在重大战略决策上犯“大的错误”。
除了股权设计上避免“一股独大”的限制,恒信集团取信于员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我看来,依然来自基本的董事会组织等公司治理制度。恒信集团大约每三年选举一次董事。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候选人资格必须满足以下四个硬性条件:最少持有3万普通股,在分公司经理以上岗位任职一年以上,积分不低于80分,在恒信集团工作时间不低于906天。符合上述要求的员工都可以提前一年报名参加董事和监事的竞选。股东提前半年开始向各位候选人提出问题。竞选时允许职员和股东家属列席,同时欢迎社会人士列席监督。在候选人就股东所提问题答辩之后,由股东投票选举两会的各个席位。
在众多的董事候选人中,根据得到股东投票的多寡选举出排名靠前的九名。其中,前七名成为正式的董事,排名位居第八和第九的两位成为候补董事。监事的选举同样如此,共选出“5+2”名,前五名是正式监事,后两名则是候补监事。而“候补董事”和“候补监事”这些令不少公司治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感到十分新鲜的概念,其实还不是恒信集团最有趣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最有趣的是,它居然根据选举得票的多寡在董事和监事中排序。也就是说,它有排名第一的第一董事和第一监事。容易想到,同样是董事,排名第一的董事所享有的员工股东对他的信任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影响力自然与排名第七的董事不同。如果一个董事辜负了员工股东对他的信赖,等待他的将是三年后董事选举的排名靠后,甚至直接落选。公司之所以做这样的规定,按照武总的介绍,目的就是希望避免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而是通过股权制衡形成一种自动纠错机制,避免公司在重大战略决策上犯“大的错误”。
除了股权设计上避免“一股独大”的限制,恒信集团取信于员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我看来,依然来自基本的董事会组织等公司治理制度。恒信集团大约每三年选举一次董事。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候选人资格必须满足以下四个硬性条件:最少持有3万普通股,在分公司经理以上岗位任职一年以上,积分不低于80分,在恒信集团工作时间不低于906天。符合上述要求的员工都可以提前一年报名参加董事和监事的竞选。股东提前半年开始向各位候选人提出问题。竞选时允许职员和股东家属列席,同时欢迎社会人士列席监督。在候选人就股东所提问题答辩之后,由股东投票选举两会的各个席位。
在众多的董事候选人中,根据得到股东投票的多寡选举出排名靠前的九名。其中,前七名成为正式的董事,排名位居第八和第九的两位成为候补董事。监事的选举同样如此,共选出“5+2”名,前五名是正式监事,后两名则是候补监事。而“候补董事”和“候补监事”这些令不少公司治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感到十分新鲜的概念,其实还不是恒信集团最有趣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最有趣的是,它居然根据选举得票的多寡在董事和监事中排序。也就是说,它有排名第一的第一董事和第一监事。容易想到,同样是董事,排名第一的董事所享有的员工股东对他的信任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影响力自然与排名第七的董事不同。如果一个董事辜负了员工股东对他的信赖,等待他的将是三年后董事选举的排名靠后,甚至直接落选。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恒信集团议事会由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总经理组成,每旬末晚上召开例会。那些不在石家庄的高管成员通过网络参会。议事会允许所有股东列席,允许远程视频参加,让股东了解集团决议的形成过程。在每月底最后一天召开的职员(员工)大会上,公司会专门解读当月议事会决议和介绍集团近期发生的大事。我注意到,和信誉楼一样,恒信集团把“做长做稳”看得高于“做强做大”,把百年公司当成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对普通股股东不偏重能力和学历,最看重的是能否长期在公司干下去,看重忠诚度。在我看来,恒信集团就是通过这样一系列员工广泛参与的公司治理制度和透明公正的企业文化使每位员工都相信,公司是在玩真的。那些分红和各种各样的股权设计兑现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我们看到,建立让每位持股员工有权参与和说“不”的公司治理制度,使每位员工股东相信管理层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会兑现,这才是一些上市公司都很难推进的员工持股计划在信誉楼和恒信集团两家公司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行文至此,我不仅联想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看起来国企是全民所有,但一些国企通过一些腐败官员寻租设租的权力私相授受,又何尝不是比私企更“私”的“私企”,而类似于信誉楼和恒信集团这样的民企,却经过透明公开公正的治理制度构建使自己成为不是“公众公司”的“公众公司”。所谓“民营未必私有,国营未必共有”。在上述意义上,我十分认同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其实并不应该给企业印上所有制标签的观点,因为像信誉楼和恒信这样的民企同样可以做得很“公”。
通过信誉楼和恒信的简单案例分析,我们事实上看到了关于员工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恒信集团议事会由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总经理组成,每旬末晚上召开例会。那些不在石家庄的高管成员通过网络参会。议事会允许所有股东列席,允许远程视频参加,让股东了解集团决议的形成过程。在每月底最后一天召开的职员(员工)大会上,公司会专门解读当月议事会决议和介绍集团近期发生的大事。我注意到,和信誉楼一样,恒信集团把“做长做稳”看得高于“做强做大”,把百年公司当成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对普通股股东不偏重能力和学历,最看重的是能否长期在公司干下去,看重忠诚度。在我看来,恒信集团就是通过这样一系列员工广泛参与的公司治理制度和透明公正的企业文化使每位员工都相信,公司是在玩真的。那些分红和各种各样的股权设计兑现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我们看到,建立让每位持股员工有权参与和说“不”的公司治理制度,使每位员工股东相信管理层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会兑现,这才是一些上市公司都很难推进的员工持股计划在信誉楼和恒信集团两家公司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行文至此,我不仅联想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看起来国企是全民所有,但一些国企通过一些腐败官员寻租设租的权力私相授受,又何尝不是比私企更“私”的“私企”,而类似于信誉楼和恒信集团这样的民企,却经过透明公开公正的治理制度构建使自己成为不是“公众公司”的“公众公司”。所谓“民营未必私有,国营未必共有”。在上述意义上,我十分认同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其实并不应该给企业印上所有制标签的观点,因为像信誉楼和恒信这样的民企同样可以做得很“公”。
通过信誉楼和恒信的简单案例分析,我们事实上看到了关于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固然如何设计员工持股计划十分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要让持股受益人相信这一计划并非永远停留在计划阶段,而是真的可以实施。从这两个案例的讨论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好的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不仅仅是为了使股东可以行使所有者权益,而是为了使股东或/和员工相信这是未来实施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各项计划的庄严的制度承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承诺,像信誉楼和恒信这样的民企也可以实施今天即使一些公众公司都无法做好和做对的员工持股计划。我们看到,这恰恰是作为民营企业的信誉楼和恒信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上做对的地方。持股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固然如何设计员工持股计划十分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要让持股受益人相信这一计划并非永远停留在计划阶段,而是真的可以实施。从这两个案例的讨论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好的公司治理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不仅仅是为了使股东可以行使所有者权益,而是为了使股东或/和员工相信这是未来实施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各项计划的庄严的制度承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制度承诺,像信誉楼和恒信这样的民企也可以实施今天即使一些公众公司都无法做好和做对的员工持股计划。我们看到,这恰恰是作为民营企业的信誉楼和恒信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上做对的地方。5.3 成为今天的碧桂园,他们做对了什么?
2019年6月27日,我有幸和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共同受邀赴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进行调研,并与包括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先生、副总裁程光煜先生、副总裁朱剑敏先生等在内的高管进行座谈。经过几年的发展,碧桂园目前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销售利润都稳居中国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第一名,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的“龙头”。碧桂园旗下目前拥有三个上市平台,在中国内地所有省区都拥有物业开发项目。2011年起,碧桂园开始进军海外市场,目前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拥有开发项目。2018年7月,碧桂园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53位。
碧桂园在多年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了房地产开发主动融入学校规划建设的“中国式学区房”概念等很多“首次”实践。其中,2012年碧桂园首推名为“成就共享”的项目跟投激励制度,成为中国房地产业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开始。之后首创置业、万科、越秀、金地等房地产企业纷纷跟进。那么,成为今天的碧桂园,以杨国强先生为首的碧桂园管理团队究竟做对了什么呢?
首先,在经营策略选择上,碧桂园多年来在住房产业链条上围绕“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这一核心理念进行了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化发5.3 成为今天的碧桂园,他们做对了什么?
2019年6月27日,我有幸和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共同受邀赴广东顺德碧桂园总部进行调研,并与包括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先生、副总裁程光煜先生、副总裁朱剑敏先生等在内的高管进行座谈。经过几年的发展,碧桂园目前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销售利润都稳居中国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商第一名,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新的“龙头”。碧桂园旗下目前拥有三个上市平台,在中国内地所有省区都拥有物业开发项目。2011年起,碧桂园开始进军海外市场,目前在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拥有开发项目。2018年7月,碧桂园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53位。
碧桂园在多年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了房地产开发主动融入学校规划建设的“中国式学区房”概念等很多“首次”实践。其中,2012年碧桂园首推名为“成就共享”的项目跟投激励制度,成为中国房地产业事业合伙人制度的开始。之后首创置业、万科、越秀、金地等房地产企业纷纷跟进。那么,成为今天的碧桂园,以杨国强先生为首的碧桂园管理团队究竟做对了什么呢?
首先,在经营策略选择上,碧桂园多年来在住房产业链条上围绕“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这一核心理念进行了精耕细作式的集约化发展。提起今天的碧桂园,购买住房只是享受碧桂园一条龙服务的开始。在成为房子的主人后,你所享受的物业服务可能来自碧桂园;你购买的日常用品可能来自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碧桂园旗下零售“凤凰优选”;你的子女可能在同样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碧桂园旗下的学校入学;而当你赴外地旅行,你可能住宿在碧桂园旗下实行会员制管理的酒店;等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碧桂园看似从房地产业出发进入很多全新的领域,如作为新零售的凤凰优选和教育领域,但碧桂园多元化经营策略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展开,那就是如何向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园。
其次,在发展战略制定上,碧桂园提前布局机器人产业,积极推动房地产产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说起房地产开发,我们总是把它与轰鸣的施工机械和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劳动力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而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建筑行业的用工压力。同样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房地产开发的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问题。为此,碧桂园计划在最近五年共计投入800亿元资金研发建筑施工机器人。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一座座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中,我们将很少看到以往在钢筋水泥中冒着生命危险穿梭的忙碌工人,他们正在被一群没有性别、没有年龄,不知疲劳、夜以继日地“无我工作”的“新人类”代替。那就是“新一代建筑施工机器人”。
布局机器人事实上蕴藏着碧桂园重要的产业升级契机。也许同样有一天,你会发现,碧桂园不仅生产住房,仍是标准的房地产企业,展。提起今天的碧桂园,购买住房只是享受碧桂园一条龙服务的开始。在成为房子的主人后,你所享受的物业服务可能来自碧桂园;你购买的日常用品可能来自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碧桂园旗下零售“凤凰优选”;你的子女可能在同样作为小区配套设施的碧桂园旗下的学校入学;而当你赴外地旅行,你可能住宿在碧桂园旗下实行会员制管理的酒店;等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碧桂园看似从房地产业出发进入很多全新的领域,如作为新零售的凤凰优选和教育领域,但碧桂园多元化经营策略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展开,那就是如何向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家园。
其次,在发展战略制定上,碧桂园提前布局机器人产业,积极推动房地产产业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说起房地产开发,我们总是把它与轰鸣的施工机械和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社会老龄化趋势加速,劳动力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而建筑机器人的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建筑行业的用工压力。同样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将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房地产开发的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问题。为此,碧桂园计划在最近五年共计投入800亿元资金研发建筑施工机器人。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一座座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中,我们将很少看到以往在钢筋水泥中冒着生命危险穿梭的忙碌工人,他们正在被一群没有性别、没有年龄,不知疲劳、夜以继日地“无我工作”的“新人类”代替。那就是“新一代建筑施工机器人”。
布局机器人事实上蕴藏着碧桂园重要的产业升级契机。也许同样有一天,你会发现,碧桂园不仅生产住房,仍是标准的房地产企业,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8-15
第15章选取精确的量表,并多用相对判断假设你是民事审判案件中的一名陪审员。你目前所掌握的证据大致如下,你要据此做出判断。琼·格洛弗(Joa Glover)诉Geeral Assistace公司案一个名叫琼·格洛弗的6岁小女孩吞下了大量非处方抗过敏药AllerFree,需要住院治疗很长时间。大剂量的药物使她的呼吸系统变得很脆弱,因此她很容易患上哮喘、肺气肿一类
管理类 / 日期:2022-08-15
7-6 舍不得扔东西制定扔东西的标准不舍得扔东西的我(@高梨健太郎)扔东西时的心路历程是这样子的:“这个是扔还是留?”↓为不知该以什么为判断标准而烦恼↓“总觉得还是把它留下来比较好……”↓东西舍不得扔,于是越积越多……↓“啊……”7-6 舍不得扔东西制定扔东西的标准不舍得扔东西的我(@高梨健太郎)扔东西时的心路历程是这样子的:“这个是扔还是留?”↓为不知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