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的规模能否支持被审计单位的采购量,即供应商是否有相应的生产能力。
▷供应商的高管人员、股东等,是否与被审计单位高管人员、员工有联系,即是否存在供应商是被审计单位关联方或者虚假注册的公司的可能性。
▷检查供应商入选的程序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有关管理制度,如被审计单位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供应商入选要通过招投标程序,则审计人员应检查相关招投标资料,并关注招投标程序是否严谨,有无异常。
3.现场察看重要供应商生产经营场所,并对供应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根据审计风险评估情况选择部分或者全部重要供应商,察看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开展相关人员访谈,了解被审计单位对该供应商的采购是否真实。
【案例14-1】通过了解基本情况发现采购公司造假的案例
A集团公司派出审计组,对下属子公司B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发现B公司在年末与同一供货商C签订了4单合同,全是KG配件采购,4单合同金额合计在1200万元以上,合同内容简单,要素不全,这引起审计人员怀疑。审计人员通过委托方调查供应商C的情况,反馈的消息是供应商C几年前已停产,只是靠出租厂房给退休人员开工资。所以,这几单采购合同不可能是真实的。
五、材料采购业务的实质性测试▷供应商的规模能否支持被审计单位的采购量,即供应商是否有相应的生产能力。
▷供应商的高管人员、股东等,是否与被审计单位高管人员、员工有联系,即是否存在供应商是被审计单位关联方或者虚假注册的公司的可能性。
▷检查供应商入选的程序是否符合被审计单位有关管理制度,如被审计单位有关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供应商入选要通过招投标程序,则审计人员应检查相关招投标资料,并关注招投标程序是否严谨,有无异常。
3.现场察看重要供应商生产经营场所,并对供应商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根据审计风险评估情况选择部分或者全部重要供应商,察看其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开展相关人员访谈,了解被审计单位对该供应商的采购是否真实。
【案例14-1】通过了解基本情况发现采购公司造假的案例
A集团公司派出审计组,对下属子公司B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发现B公司在年末与同一供货商C签订了4单合同,全是KG配件采购,4单合同金额合计在1200万元以上,合同内容简单,要素不全,这引起审计人员怀疑。审计人员通过委托方调查供应商C的情况,反馈的消息是供应商C几年前已停产,只是靠出租厂房给退休人员开工资。所以,这几单采购合同不可能是真实的。
五、材料采购业务的实质性测试1.核对账账、账表等
(1)获取或编制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明细表,复核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2)获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3)取得生产部门及仓储部门的材料收、发、存数量资料,与财务部门记录的数量核对,确认财务、业务是否相符。
财务账与仓储账的核对很重要,审计实践中账账不符、账表不符的情况很多,如仓库账与财务账不符等。除账务处理时间合理差异引起的差异外,财务账与仓储账的差异直接说明账实不符,被审计单位存在管理问题或者舞弊问题。
2.分析原辅材料货龄,关注有无减值迹象
分析对比连续几个年度的原辅材料明细表,关注有无多年不用、货龄较长的项目,如有,分析原因,关注有没有减值迹象。
理想的做法是利用专家的工作,由专家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原辅材料明细表,关注所采购、消耗的原辅材料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产品相关,有无与产品没有关系的原材料;各系列产品的单位消耗是否合理,有无异常;期末结存原材料有无技术落后、过时、减值的迹象。
实践中很多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审计人员对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工程技术不了解。如果造假的财务资料是完备的,审计人员可能无1.核对账账、账表等
(1)获取或编制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明细表,复核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2)获取或编制原材料明细表,复核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检查是否相符。
(3)取得生产部门及仓储部门的材料收、发、存数量资料,与财务部门记录的数量核对,确认财务、业务是否相符。
财务账与仓储账的核对很重要,审计实践中账账不符、账表不符的情况很多,如仓库账与财务账不符等。除账务处理时间合理差异引起的差异外,财务账与仓储账的差异直接说明账实不符,被审计单位存在管理问题或者舞弊问题。
2.分析原辅材料货龄,关注有无减值迹象
分析对比连续几个年度的原辅材料明细表,关注有无多年不用、货龄较长的项目,如有,分析原因,关注有没有减值迹象。
理想的做法是利用专家的工作,由专家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原辅材料明细表,关注所采购、消耗的原辅材料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产品相关,有无与产品没有关系的原材料;各系列产品的单位消耗是否合理,有无异常;期末结存原材料有无技术落后、过时、减值的迹象。
实践中很多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审计人员对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工程技术不了解。如果造假的财务资料是完备的,审计人员可能无法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所以,为控制审计风险,应该尽可能利用专家的工作。
3.检查材料采购的凭证
对材料采购凭证的检查应该从多个方向进行,从明细账到合同、从合同到明细账、从入库单到明细账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针对异常或大额交易及重大调整事项(如大额的购货折扣或退回、会计处理异常的交易、未经授权的交易,或缺乏支持性凭证的交易等),检查相关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以分析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
▷对大额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追查至相关的购货合同及购货发票,复核采购成本的正确性,并抽查期后入库情况。
▷检查期末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核对有关凭证,查看是否存在不属于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核算的交易或事项。
▷检查月末转入原材料等科目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对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同一材料,关注价格差异是否大,如果价格差异大,分析原因。
▷对来自关联方的原材料,关注与非关联方的价格差异,如果价格差异大,分析原因。
▷关注企业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是否大,如果价格差异大,分析原因。法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所以,为控制审计风险,应该尽可能利用专家的工作。
3.检查材料采购的凭证
对材料采购凭证的检查应该从多个方向进行,从明细账到合同、从合同到明细账、从入库单到明细账等。
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针对异常或大额交易及重大调整事项(如大额的购货折扣或退回、会计处理异常的交易、未经授权的交易,或缺乏支持性凭证的交易等),检查相关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以分析交易的真实性、合理性。
▷对大额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追查至相关的购货合同及购货发票,复核采购成本的正确性,并抽查期后入库情况。
▷检查期末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核对有关凭证,查看是否存在不属于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核算的交易或事项。
▷检查月末转入原材料等科目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对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同一材料,关注价格差异是否大,如果价格差异大,分析原因。
▷对来自关联方的原材料,关注与非关联方的价格差异,如果价格差异大,分析原因。
▷关注企业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差异是否大,如果价格差异大,分析原因。▷检查运费、税金在材料之间的分摊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4.根据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特定法规履行的审计程序
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可能要遵守国家对特定行业规定的特定法规,被审计单位所在企业集团可能存在特定内部管理制度,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履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案例14-2】对特殊规定的关注
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了解到该行业相关制度规定,采购必须先货后款,即先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后,才付款,根据以上规定,审计人员履行以下审计程序。(1)检查采购合同,是否规定购货款必须在货物验收合格后付讫。(2)检查货物验收入库凭证、银行存款结算凭证,比较银行存款付款时间是否在入库凭证时间之后。(3)检查应付账款付款凭证,检查银行结算凭证是否与记账凭证、货币资金明细账、应付账款明细账日期一致,有无刻意将记账时间推后,以掩盖预付购货款或者货物未验收款项已支付的事实。
5.截止测试
截止测试主要指检查当年12月31日前后的出库、入库业务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截止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中抽▷检查运费、税金在材料之间的分摊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合规。
4.根据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特定法规履行的审计程序
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可能要遵守国家对特定行业规定的特定法规,被审计单位所在企业集团可能存在特定内部管理制度,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履行有针对性的审计程序。
【案例14-2】对特殊规定的关注
某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了解到该行业相关制度规定,采购必须先货后款,即先收到货物并验收合格后,才付款,根据以上规定,审计人员履行以下审计程序。(1)检查采购合同,是否规定购货款必须在货物验收合格后付讫。(2)检查货物验收入库凭证、银行存款结算凭证,比较银行存款付款时间是否在入库凭证时间之后。(3)检查应付账款付款凭证,检查银行结算凭证是否与记账凭证、货币资金明细账、应付账款明细账日期一致,有无刻意将记账时间推后,以掩盖预付购货款或者货物未验收款项已支付的事实。
5.截止测试
截止测试主要指检查当年12月31日前后的出库、入库业务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截止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中抽取样本与入库记录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入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2)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入库记录抽取样本与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入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3)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中抽取样本与出库记录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出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4)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出库记录抽取样本与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出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截止测试是很重要的审计程序,常有企业利用截止日前后短暂的时间差,通过提前或者推迟记录实际业务来调整报表。
截止测试的判断标准为:企业取得材料控制权,即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日期,应该与入账的日期在同一年度,否则就是截止错误。
审计实践中存在原辅材料科目余额为负数的情况,就是由于材料采购没有入账,而领用出账造成的。如果额度较大,则造成了账实不符,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
审计实践中也存在着材料入账、出账都提前或者推迟,以调节报表的情况。
六、其他成本费用的实质性审计程序取样本与入库记录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入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2)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入库记录抽取样本与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入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3)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中抽取样本与出库记录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出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4)分别12月31日前、后,从原材料出库记录抽取样本与明细账的贷方发生额核对,以确定原材料出库是否被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截止测试是很重要的审计程序,常有企业利用截止日前后短暂的时间差,通过提前或者推迟记录实际业务来调整报表。
截止测试的判断标准为:企业取得材料控制权,即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日期,应该与入账的日期在同一年度,否则就是截止错误。
审计实践中存在原辅材料科目余额为负数的情况,就是由于材料采购没有入账,而领用出账造成的。如果额度较大,则造成了账实不符,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
审计实践中也存在着材料入账、出账都提前或者推迟,以调节报表的情况。
六、其他成本费用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7-14
工资大幅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降低了。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并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也没有大量运输军队的商船队,没有熟练的光学业工人等,似乎很难支援欧洲。不过,由于泰勒的“任务研究”,美国能使工人在60天或90天内转变成一流的电焊工、造船工和比德国更精密的光学业的工人。泰勒式的培训也带来
管理类 / 日期:2022-07-14
经常会关注“特立独行”与“研发重地”这样的东西,这让我们越来越觉得创新是一件很特殊、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的事。而实际上,公司对创新文化的多加关注,常常都会转而对成功的创新项目感兴趣。放到农业里来说,就像一匹获奖的种马变成了唯一重要的事,而不去关注耕种本身。这是一个道理。可是,每个农民都知道,农民不去关注耕种简直是脑子有问题。你要想有个好农场的话,你得照料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