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大幅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百年德鲁克》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07-14
工资大幅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降低了。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并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也没有大量运输军队的商船队,没有熟练的光学业工人等,似乎很难支援欧洲。不过,由于泰勒的“任务研究”,美国能使工人在60天或90天内转变成一流的电焊工、造船工和比德国更精密的光学业的工人。

泰勒式的培训也带来了亚洲的经济复兴,它使这类后起国家能很快就让基本上仍是工业化前的、低工资的劳动力拥有世界级的生产力。

泰勒让工人的实际收入大幅增加和工作时间大幅减少。1910年,发达国家的工人一年至少工作3000小时,如今,美国工人一年至多工作1850小时左右,德国工人一年至多工作1600小时,但他们每小时生产的东西却是90年前的50倍。

泰勒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认真研究过劳动的人,他在体力劳动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泰勒曾预言:“那时(100年以后),工人将生活得和现在的上等商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和许多生活奢侈品。”人们嘲笑泰勒的这种想法,然而,这是现在的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而这主要得益于应用泰勒的学说。这完全是按照泰勒的预测发生的——由于我们研究了任务,知道如何去组织任务、计划任务,提供给人们适合的工具和正确的知识,我们知道如何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人的产出,而不增加他的实际劳动强度”——尽管没有人宣称我们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今天,作为美国中产工资大幅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降低了。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并没有做好参战的准备,也没有大量运输军队的商船队,没有熟练的光学业工人等,似乎很难支援欧洲。不过,由于泰勒的“任务研究”,美国能使工人在60天或90天内转变成一流的电焊工、造船工和比德国更精密的光学业的工人。

泰勒式的培训也带来了亚洲的经济复兴,它使这类后起国家能很快就让基本上仍是工业化前的、低工资的劳动力拥有世界级的生产力。

泰勒让工人的实际收入大幅增加和工作时间大幅减少。1910年,发达国家的工人一年至少工作3000小时,如今,美国工人一年至多工作1850小时左右,德国工人一年至多工作1600小时,但他们每小时生产的东西却是90年前的50倍。

泰勒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认真研究过劳动的人,他在体力劳动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泰勒曾预言:“那时(100年以后),工人将生活得和现在的上等商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和许多生活奢侈品。”人们嘲笑泰勒的这种想法,然而,这是现在的发达国家走过的路,而这主要得益于应用泰勒的学说。这完全是按照泰勒的预测发生的——由于我们研究了任务,知道如何去组织任务、计划任务,提供给人们适合的工具和正确的知识,我们知道如何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人的产出,而不增加他的实际劳动强度”——尽管没有人宣称我们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今天,作为美国中产阶级一分子的UPS的司机在过上了体面生活的同时,也为全世界UPS的客户提供迅速和便捷的服务。而且,UPS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

使知识工作更具生产力

至于要使知识工作更具生产力,需要许多条件,包括设立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有重点和评估手段、系统地摒弃那些不再出成果的任务和不再需要的服务,以及有效的组织结构。

然而,要使知识工作更具生产力还需要“研究任务”以及“任务管理”,包括分析工作本身,理解所需要的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和所需要的综合工具。所有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概念。它不需要“创造力”。它需要艰辛、系统、解析性、综合性的工作,正如泰勒从诸如铲沙、搬运铁器、操作造纸机、或砌砖等各种体力劳动中发展科学原理一样。

德鲁克认为,今天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和1880年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一样低。实际上,我们有数据表明,虽然现在有这么多高新技术、电脑和各种新设备,但很多知识工作者,比如医院里的护士、企业的区域销售人员,他们中有的人的生产力可能比1929年体力劳动者的还要低。也许有人说,这是德鲁克的一家之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权威的经济学家又是怎么说的。

经济学家的数据

在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为首的著阶级一分子的UPS的司机在过上了体面生活的同时,也为全世界UPS的客户提供迅速和便捷的服务。而且,UPS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

使知识工作更具生产力

至于要使知识工作更具生产力,需要许多条件,包括设立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有重点和评估手段、系统地摒弃那些不再出成果的任务和不再需要的服务,以及有效的组织结构。

然而,要使知识工作更具生产力还需要“研究任务”以及“任务管理”,包括分析工作本身,理解所需要的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和所需要的综合工具。所有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概念。它不需要“创造力”。它需要艰辛、系统、解析性、综合性的工作,正如泰勒从诸如铲沙、搬运铁器、操作造纸机、或砌砖等各种体力劳动中发展科学原理一样。

德鲁克认为,今天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和1880年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一样低。实际上,我们有数据表明,虽然现在有这么多高新技术、电脑和各种新设备,但很多知识工作者,比如医院里的护士、企业的区域销售人员,他们中有的人的生产力可能比1929年体力劳动者的还要低。也许有人说,这是德鲁克的一家之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权威的经济学家又是怎么说的。

经济学家的数据

在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为首的著名经济学家组成的顾问团领导下,麦肯锡全球学院对美国经济的走势做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9·11”之后的动向,发表了一份题为《美国经济的未来》的报告对1995~1999年期间美国的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分析。

1995~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幅为每年2.5%,几乎是1973~1995年增幅(1.4%)的两倍。什么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呢?麦肯锡的研究报告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推动因素:创新(IT及其应用)、竞争和需求周期。

1995年后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表现最为突出的六大行业:零售、批发、证券、电信、半导体和计算机制造。而占整体经济70%的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或减少,或基本持平。

该报告指出,如果我们对美国全国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IT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其实还没有被充分揭示。美国迅速增长的IT投入的62%来自六大行业以外的集团经济行业,但很多这些行业的生产率都一度滑坡。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其他53个经济行业作为整体来看,其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提高(每年提高0.3%)。

IT的广泛应用并不是1995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互联网商务的发展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跳跃发展仅贡献了不到0.01%。

IT只是富有创造力的管理者所采用的工具之一,用来重新设计核心业务流程、产品或服务。IT的应用并没有给零售银行、酒店的生产率带来增长。IT的作用更类似于其他的资本形式,通过向工人和管理人员提供额外的工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名经济学家组成的顾问团领导下,麦肯锡全球学院对美国经济的走势做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9·11”之后的动向,发表了一份题为《美国经济的未来》的报告对1995~1999年期间美国的生产率增长进行了分析。

1995~2000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增幅为每年2.5%,几乎是1973~1995年增幅(1.4%)的两倍。什么使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呢?麦肯锡的研究报告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推动因素:创新(IT及其应用)、竞争和需求周期。

1995年后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表现最为突出的六大行业:零售、批发、证券、电信、半导体和计算机制造。而占整体经济70%的其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或减少,或基本持平。

该报告指出,如果我们对美国全国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就会发现IT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其实还没有被充分揭示。美国迅速增长的IT投入的62%来自六大行业以外的集团经济行业,但很多这些行业的生产率都一度滑坡。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其他53个经济行业作为整体来看,其劳动生产率几乎没有提高(每年提高0.3%)。

IT的广泛应用并不是1995年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原因。互联网商务的发展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跳跃发展仅贡献了不到0.01%。

IT只是富有创造力的管理者所采用的工具之一,用来重新设计核心业务流程、产品或服务。IT的应用并没有给零售银行、酒店的生产率带来增长。IT的作用更类似于其他的资本形式,通过向工人和管理人员提供额外的工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1880年体力劳动者生产力低下的原因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我们没有认真研究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现在,知识工作者是劳动大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产力不仅决定着个人的成功和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决定着组织的成功和最终在竞争中能否生存,还决定着国家的繁荣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德鲁克对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从历史的角度断言:21世纪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因为,21世纪知识工作者的总体数量将高于体力劳动者。知识是发达经济中的主要产品,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也靠它来维持生计。知识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要素,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管理者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样,也需要理解如何领导知识工作者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中国正向“知识经济”迈进,知识工作者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但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没有保持同步增长,实际上,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一直在下降。管理必须要回答这一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衡量和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事实上,时至今日,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下降的问题还未得到足够重视。早在40年前彼得·德鲁克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导致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下降的原因有:把忙碌(填写文件、来回传递公文、参加各种会议)和生产力混为一谈;资本投资不能替代知识工作,资本投资创造了对知识工作更多的需求,同时还创造了对新的高薪雇员更多的需求;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去管理知识工作者并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与1880年体力劳动者生产力低下的原因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我们没有认真研究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现在,知识工作者是劳动大军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生产力不仅决定着个人的成功和所能取得的成就,也决定着组织的成功和最终在竞争中能否生存,还决定着国家的繁荣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德鲁克对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供了什么解决方案?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从历史的角度断言:21世纪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因为,21世纪知识工作者的总体数量将高于体力劳动者。知识是发达经济中的主要产品,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口也靠它来维持生计。知识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要素,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管理者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样,也需要理解如何领导知识工作者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中国正向“知识经济”迈进,知识工作者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但知识工作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没有保持同步增长,实际上,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一直在下降。管理必须要回答这一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衡量和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事实上,时至今日,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下降的问题还未得到足够重视。早在40年前彼得·德鲁克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导致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下降的原因有:把忙碌(填写文件、来回传递公文、参加各种会议)和生产力混为一谈;资本投资不能替代知识工作,资本投资创造了对知识工作更多的需求,同时还创造了对新的高薪雇员更多的需求;很少有人知道如何去管理知识工作者并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对于知识工作者,恐吓管理是无效的。知识工作者受成就的激励——他们想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工作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的生产力。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愿意寻找组织发展的机会。在激励因素中,金钱和晋升机会占次要的地位,因为工作本身是对他们的最好奖赏。他们更期待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并对组织有贡献,也就是拥有荣誉感。他们需要一个积极的组织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自我激励。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明确知识工作者的职权和责任。

1959年,德鲁克在《已经发生的未来》(Lardmarks of Tomorrow)一书中,创造了“知识工作”(kowledge work)和“知识社会”(kowledge society)这两个专有名词。1969年,德鲁克在《不连续的时代》(The Age of Discotiuity)一书中,创造了“知识工作者”(kowledge worker)一词,并强调知识工作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知识工作者”涵盖了“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对于“知识工作”的精辟论述源于自身对“知识工作”的深刻认识。德鲁克认为“工作”只是一项单纯的人类活动,而管理则是一种艺术。德鲁克深知人们从内心深处是反对被“管理”的,这是情有可原的。这一观点尤其适用于知识工作者,因为知识工作者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了解要比他们的老板深刻得多。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监督”是一座特殊的地狱,这就是为什么称职的管理者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知识工作者发展:让知识工作者专注于结果,经常通过具体事例让他们仔细想一想,他们擅长什么,如何学习,他们看重什么。这种自我认识对于知识工作者取得绩效和提高自身的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知识工作者,恐吓管理是无效的。知识工作者受成就的激励——他们想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工作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的生产力。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愿意寻找组织发展的机会。在激励因素中,金钱和晋升机会占次要的地位,因为工作本身是对他们的最好奖赏。他们更期待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并对组织有贡献,也就是拥有荣誉感。他们需要一个积极的组织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自我激励。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明确知识工作者的职权和责任。

1959年,德鲁克在《已经发生的未来》(Lardmarks of Tomorrow)一书中,创造了“知识工作”(kowledge work)和“知识社会”(kowledge society)这两个专有名词。1969年,德鲁克在《不连续的时代》(The Age of Discotiuity)一书中,创造了“知识工作者”(kowledge worker)一词,并强调知识工作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知识工作者”涵盖了“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对于“知识工作”的精辟论述源于自身对“知识工作”的深刻认识。德鲁克认为“工作”只是一项单纯的人类活动,而管理则是一种艺术。德鲁克深知人们从内心深处是反对被“管理”的,这是情有可原的。这一观点尤其适用于知识工作者,因为知识工作者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了解要比他们的老板深刻得多。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监督”是一座特殊的地狱,这就是为什么称职的管理者能够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知识工作者发展:让知识工作者专注于结果,经常通过具体事例让他们仔细想一想,他们擅长什么,如何学习,他们看重什么。这种自我认识对于知识工作者取得绩效和提高自身的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7-14
经常会关注“特立独行”与“研发重地”这样的东西,这让我们越来越觉得创新是一件很特殊、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的事。而实际上,公司对创新文化的多加关注,常常都会转而对成功的创新项目感兴趣。放到农业里来说,就像一匹获奖的种马变成了唯一重要的事,而不去关注耕种本身。这是一个道理。可是,每个农民都知道,农民不去关注耕种简直是脑子有问题。你要想有个好农场的话,你得照料土壤、
管理类 / 日期:2022-07-14
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旅游景点原住民很多,周边还有工业区,收纳箱、厨具用品恰好匹配了打工族和原住民的需求。“如果撤掉此类商品,反而没有办法满足当地顾客的需求了。”人是最复杂的一个因素。一方面,人是创造之源,具有极大的能动性,具有机器欠缺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人包含很多不可控的变量,比如认知程度、专业水平、如何减少内耗等等。如何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发挥人的创造性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