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结构事关创业成败所谓股权结构简单来......《股权之道》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07-10
一、股权结构:事关创业成败

所谓股权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的持股比例状况。

在某个时间点上,把公司看作一个圆盘,每个股东持股多少,像切月饼一样切分,就可以看到股权结构状况。

有人说,股权结构是公司股权密码,密码不能错乱,否则会出问题。

股权结构,是组盘时股东博弈的结果,也成了公司存续期间股东博弈的基础。股权结构畸形,大概率会引发股东矛盾,或者公司发展乏力、停滞,甚至消亡。也就是说,一开始,就已经看到结束。

因此,组建公司时,尽量避免畸形股权结构。公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相对合理的股权结构。

此外,在考虑股权结构时,还应关注到“人”,同样的结构,不同的人,结果就是两样。尤其是,“谁应该成为大股东”的问题。

(一)股权结构关系到公司决策

从公司诞生的那一天起,“股权多数决”就成了一个基本原则。投得多,占得多,话语权就大。管理者的选择,重大事项的决定,都是由股东在股东会上按表决权投票,以多数通过做出决定。

一般而言,超过1/2为简单多数,达到2/3为特别多数。股东会职权中的一般事项,由简单多数通过;重大事项,须特别多数通过。一、股权结构:事关创业成败

所谓股权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的持股比例状况。

在某个时间点上,把公司看作一个圆盘,每个股东持股多少,像切月饼一样切分,就可以看到股权结构状况。

有人说,股权结构是公司股权密码,密码不能错乱,否则会出问题。

股权结构,是组盘时股东博弈的结果,也成了公司存续期间股东博弈的基础。股权结构畸形,大概率会引发股东矛盾,或者公司发展乏力、停滞,甚至消亡。也就是说,一开始,就已经看到结束。

因此,组建公司时,尽量避免畸形股权结构。公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相对合理的股权结构。

此外,在考虑股权结构时,还应关注到“人”,同样的结构,不同的人,结果就是两样。尤其是,“谁应该成为大股东”的问题。

(一)股权结构关系到公司决策

从公司诞生的那一天起,“股权多数决”就成了一个基本原则。投得多,占得多,话语权就大。管理者的选择,重大事项的决定,都是由股东在股东会上按表决权投票,以多数通过做出决定。

一般而言,超过1/2为简单多数,达到2/3为特别多数。股东会职权中的一般事项,由简单多数通过;重大事项,须特别多数通过。在这种规则下,站在大股东的角度,当然希望能够决定一切。站在小股东的角度,又希望对大股东有一定程度的制约。站在公司的角度,要考虑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股权结构决定的。

(二)股权结构关系到股东积极性

我们知道,公司由股东投资组建,公司的发展主要靠股东推动。这种推动表现在:提供公司发展资源,决定公司发展方向,选择公司经营管理者,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等等。

股东为什么有兴趣推动公司发展呢?一是对高额利润的渴望,二是对血本无归的恐惧。我管这叫做股权的原动力。过去小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种子的力量》,股权的这种原动力,就像种子的力量一样,异常强大。

一般情况下,股东是按照持股的量行使股东权利的,因此,股东持股多少,决定了原动力的大小。这是其他力量无法改变的。有些人,动不动用一致行动协议,或者“AB”股权,或者股权代持,来解决股权结构畸形的问题,这是对股权原动力熟视无睹的表现。

合理的股权结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利用股权的这种原动力。

(三)透过“囚徒困境”看股权结构的力量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股权原动力对公司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这种规则下,站在大股东的角度,当然希望能够决定一切。站在小股东的角度,又希望对大股东有一定程度的制约。站在公司的角度,要考虑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股权结构决定的。

(二)股权结构关系到股东积极性

我们知道,公司由股东投资组建,公司的发展主要靠股东推动。这种推动表现在:提供公司发展资源,决定公司发展方向,选择公司经营管理者,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等等。

股东为什么有兴趣推动公司发展呢?一是对高额利润的渴望,二是对血本无归的恐惧。我管这叫做股权的原动力。过去小学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种子的力量》,股权的这种原动力,就像种子的力量一样,异常强大。

一般情况下,股东是按照持股的量行使股东权利的,因此,股东持股多少,决定了原动力的大小。这是其他力量无法改变的。有些人,动不动用一致行动协议,或者“AB”股权,或者股权代持,来解决股权结构畸形的问题,这是对股权原动力熟视无睹的表现。

合理的股权结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合理地利用股权的这种原动力。

(三)透过“囚徒困境”看股权结构的力量

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理解股权原动力对公司的推动或者阻碍作用,下面用“囚徒困境”的道理来进一步说明。

1.什么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其实是纳什均衡的一个运用,说的是两个囚徒,他们本该做出更优的选择,结果都没选择最优解。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A和B两个小偷,被警察抓住了,各关一个屋子,分别进行审讯。

这里有三个假设,这三个假设,基本符合常理,但你不必过于较真。

第一,如果一个坦白,另一个抗拒,则坦白者马上获得自由,抗拒者要关10年监狱。

第二,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各关5年。

第三,如果两个人都抗拒,警察缺乏证据,各关1年,释放。

第二天就要审讯了,如果你是这两个小偷之一,坦白还是抗拒?

先看A是怎么盘算的。他想,也不知道B这小子招还是不招,我得想个对策,不论他招还是不招,我的利益都要最大化。

假如他招:我不招,关10年,我招,只关5年,看来,我应该选择招。下面用“囚徒困境”的道理来进一步说明。

1.什么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其实是纳什均衡的一个运用,说的是两个囚徒,他们本该做出更优的选择,结果都没选择最优解。

具体情形是这样的——

A和B两个小偷,被警察抓住了,各关一个屋子,分别进行审讯。

这里有三个假设,这三个假设,基本符合常理,但你不必过于较真。

第一,如果一个坦白,另一个抗拒,则坦白者马上获得自由,抗拒者要关10年监狱。

第二,如果两个人都坦白,各关5年。

第三,如果两个人都抗拒,警察缺乏证据,各关1年,释放。

第二天就要审讯了,如果你是这两个小偷之一,坦白还是抗拒?

先看A是怎么盘算的。他想,也不知道B这小子招还是不招,我得想个对策,不论他招还是不招,我的利益都要最大化。

假如他招:我不招,关10年,我招,只关5年,看来,我应该选择招。假如他不招:我招,马上出去,我不招,关1年,看来,我还是应该选择招。

看到没有,不论B招还是不招,A的最佳选择都是——招。

再看B,不用说,B打的算盘跟A一模一样。

因此,审讯的结果是,他们俩都招,各关5年。

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其实是都不招,各关1年。

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

2.股东“囚徒困境”

在公司里面,股东之间的博弈也逃不脱“囚徒困境”。

举例,一个公司两个股东A和B,各持50%股权,会出现什么情况?

先确定几个假设,同样这几个假设基本符合常理,但不必过于较真:

第一,股东对公司的选择有两个——付出和不付出。

第二,如果两个人都付出,公司经营很好,总收益20,两人各收益10。

第三,如果两个人都不付出,公司经营一般,总收益10,两人各收益5。假如他不招:我招,马上出去,我不招,关1年,看来,我还是应该选择招。

看到没有,不论B招还是不招,A的最佳选择都是——招。

再看B,不用说,B打的算盘跟A一模一样。

因此,审讯的结果是,他们俩都招,各关5年。

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其实是都不招,各关1年。

这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

2.股东“囚徒困境”

在公司里面,股东之间的博弈也逃不脱“囚徒困境”。

举例,一个公司两个股东A和B,各持50%股权,会出现什么情况?

先确定几个假设,同样这几个假设基本符合常理,但不必过于较真:

第一,股东对公司的选择有两个——付出和不付出。

第二,如果两个人都付出,公司经营很好,总收益20,两人各收益10。

第三,如果两个人都不付出,公司经营一般,总收益10,两人各收益5。第四,如果一个人付出,一个人不付出,则公司经营较好,总收益16,付出者吃亏,收益4,不付出者占便宜,收益12。

我们来看看两个股东的选择。先看A股东是怎么选择的。

在他看来,如果B股东选择付出,则:自己付出收益10,自己不付出收益12,显然,最有利的选择是不付出。

如果B股东选择不付出,则:自己付出收益4,自己不付出收益5,显然,最有利的选择还是不付出。

看到没有,不论B股东付出还是不付出,A股东最有利的选择都是——不付出。

不用说,B股东的选择跟A股东一样——不付出。

于是,两个人都不管公司,收益下降,甚至公司倒闭。很显然,他们的最佳选择,其实是都付出,同心协力,把公司做好,各收益10。

有人说,小偷被分别关起来,无法沟通,因此才陷入困境。股东是自由的,他们之间可以沟通,可以做出最佳选择,为何还会陷入困境?

人与人的沟通真的是那么容易吗?人们沟通的障碍,难道只有看得见的墙吗?

君不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第四,如果一个人付出,一个人不付出,则公司经营较好,总收益16,付出者吃亏,收益4,不付出者占便宜,收益12。

我们来看看两个股东的选择。先看A股东是怎么选择的。

在他看来,如果B股东选择付出,则:自己付出收益10,自己不付出收益12,显然,最有利的选择是不付出。

如果B股东选择不付出,则:自己付出收益4,自己不付出收益5,显然,最有利的选择还是不付出。

看到没有,不论B股东付出还是不付出,A股东最有利的选择都是——不付出。

不用说,B股东的选择跟A股东一样——不付出。

于是,两个人都不管公司,收益下降,甚至公司倒闭。很显然,他们的最佳选择,其实是都付出,同心协力,把公司做好,各收益10。

有人说,小偷被分别关起来,无法沟通,因此才陷入困境。股东是自由的,他们之间可以沟通,可以做出最佳选择,为何还会陷入困境?

人与人的沟通真的是那么容易吗?人们沟通的障碍,难道只有看得见的墙吗?

君不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7-09
大办法?”有三分之一的人举手。“如果没有在个人和人际关系的层次上做工作,这样会有什么结果?”这时大家都说:“灾难。”大家的共识是,我们在和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系统环境打交道,如果不从以原则为核心的领导方式的四个方面入手,而是用别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那么你的努力将是“必需的但却是无效的”。如果老板和经理缺少人格和能力,他们是不会将权力、利益和赞誉分给别人的。如果他
管理类 / 日期:2022-07-09
新精神强;企业人际关系协调,员工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内部劣势: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明确的方针和制度;创始人危机与人治色彩严重,缺乏明确的方针和制度;人才紧缺,缺乏战略性思维。当企业将其产品或服务投放市场,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取客观的销售额对于企业在未来的营销能力的积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该阶段营销力应以产品力为中心,同时带动价格力、销售力、渠道力的形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