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55 内向就一定是财务人的缺点吗
先给大家推荐一个驰名全球互联网十余年的“猴子与香蕉”的神奇实验,内容大致涉及“道德的起源、阶级的起源、道德的沦丧、道德的重建、信仰的产生”等。如果用它来分析公司内部的权力生态,简直是绝妙的范本。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道德的起源”当中,内向与外向的实验对象有着不同的命运,这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先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在笼子里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被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猴子A看到香蕉后马上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痛扁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水淋,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猴子A尝试了几次后被打得满头包,最终也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没有再被喷水。后来实验人员又把一只旧猴子拿出来,换进去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痛扁了猴子B一顿。特别的是,猴子A打得特别用力。猴子B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地所有旧猴子一只一只都换成了新猴子,大家都真相55 内向就一定是财务人的缺点吗
先给大家推荐一个驰名全球互联网十余年的“猴子与香蕉”的神奇实验,内容大致涉及“道德的起源、阶级的起源、道德的沦丧、道德的重建、信仰的产生”等。如果用它来分析公司内部的权力生态,简直是绝妙的范本。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道德的起源”当中,内向与外向的实验对象有着不同的命运,这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先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面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在笼子里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被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猴子A看到香蕉后马上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痛扁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它们被水淋,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猴子A尝试了几次后被打得满头包,最终也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没有再被喷水。后来实验人员又把一只旧猴子拿出来,换进去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痛扁了猴子B一顿。特别的是,猴子A打得特别用力。猴子B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地所有旧猴子一只一只都换成了新猴子,大家都不敢去动那串香蕉,但是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拿香蕉会被其他猴子痛扁。
我们假设某公司财务部高薪挖来了一位年轻的海归财务精英A君,他雄心勃勃地想大力改造现有的预算体系、内控体系、资金管理体系,革除积弊,大幅释放财务的管理势能。于是原有跟不上节奏的财务部元老,以及在既有规则下浑水摸鱼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开始心照不宣地与其对抗、博弈,不出半年,心灰意冷的A君大概率会选择离开,而且其以后的行事风格不可避免地会“内敛”“稳重”起来。
那些长期置身于以缺点数为关键绩效指标的财务生态环境之中的外向性格者,不可避免地会像体表颜色过于鲜艳的食草动物一样,迅速消失于食物链底端,只有那些善于将体表颜色与周围环境混为一体的财务“小白”,才可能熬成社会达尔文主义下的职场赢家。所以,“国内财务人大多是内向者”实际上是职场进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当然,在相当多的情境下,内向的财务舵手之于公司很可能是一个不坏的选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利,而忽视其弊;“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弊,而忽视其利。曾经是华尔街律师的苏珊·凯恩成为TED上火爆的心理学演讲人,她撰写了一本颠覆大众认知的心理学专著——《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被誉为TED最受欢迎的心理作品),其中尖锐地指出,在目前的商界,“人们对其他人的尊重,不是基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洞察力,而是源于他们的语言不敢去动那串香蕉,但是它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拿香蕉会被其他猴子痛扁。
我们假设某公司财务部高薪挖来了一位年轻的海归财务精英A君,他雄心勃勃地想大力改造现有的预算体系、内控体系、资金管理体系,革除积弊,大幅释放财务的管理势能。于是原有跟不上节奏的财务部元老,以及在既有规则下浑水摸鱼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开始心照不宣地与其对抗、博弈,不出半年,心灰意冷的A君大概率会选择离开,而且其以后的行事风格不可避免地会“内敛”“稳重”起来。
那些长期置身于以缺点数为关键绩效指标的财务生态环境之中的外向性格者,不可避免地会像体表颜色过于鲜艳的食草动物一样,迅速消失于食物链底端,只有那些善于将体表颜色与周围环境混为一体的财务“小白”,才可能熬成社会达尔文主义下的职场赢家。所以,“国内财务人大多是内向者”实际上是职场进化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当然,在相当多的情境下,内向的财务舵手之于公司很可能是一个不坏的选择。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利后弊”分析信息的外向者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利,而忽视其弊;“先弊后利”分析信息的内向者会把注意力聚焦于信息中的弊,而忽视其利。曾经是华尔街律师的苏珊·凯恩成为TED上火爆的心理学演讲人,她撰写了一本颠覆大众认知的心理学专著——《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被誉为TED最受欢迎的心理作品),其中尖锐地指出,在目前的商界,“人们对其他人的尊重,不是基于他们的创造力和洞察力,而是源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以其他标准而非功绩来衡量的精英主义”。苏珊·凯恩毫不吝惜笔墨来表达对内向者的赞美,在她看来,内向者的敏感,不仅使他们对可怕的事物保持警觉,也对平常不可怕的事物保持警觉。
所以,别再纠结财务人的内向性格了,挺好的,老板能知人善任、用好就行了。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以其他标准而非功绩来衡量的精英主义”。苏珊·凯恩毫不吝惜笔墨来表达对内向者的赞美,在她看来,内向者的敏感,不仅使他们对可怕的事物保持警觉,也对平常不可怕的事物保持警觉。
所以,别再纠结财务人的内向性格了,挺好的,老板能知人善任、用好就行了。真相56 商誉这道送命题,看巴菲特是怎么解的
最近两三年来,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的风暴,席卷了整个A股市场,其震动之大,一度有某种系统性崩溃的可能,以至于市场要求组织专家修改商誉减值的作业规则。
仅从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的整体情况来看,2018年871家上市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金额1658.6亿元,是A股商誉减值史上金额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的4.5倍、2016年的14.5倍。坦率地说,这个时间点也没什么特殊的,无外乎2015年年中牛市高潮时期“市值管理”的后遗症集中爆发了而已,三年下来,该犯病了。
但是,令整个A股闻之色变的商誉,真的那么不堪吗?
我们不妨从巴菲特在20世纪80年代写给股东的信中,寻找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和答案。巴菲特在这个时期的几封信中重点讨论了商誉问题,这是其在当时美国杠杆收购潮勃发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反应。众所周知,巴菲特一向不喜欢追逐资本市场的热点。那段时间的美国杠杆收购潮在促成很多大公司重组的同时,也催生了垃圾债泡沫和随后的违约潮以及1800多家储贷机构的倒闭。
巴菲特高明地将商誉分为“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而后者可以轻而易举地与我们通用的经济学常识以及应用场景建立一致性认知。
巴菲特曾在1983年致股东的信中通过对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的真相56 商誉这道送命题,看巴菲特是怎么解的
最近两三年来,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的风暴,席卷了整个A股市场,其震动之大,一度有某种系统性崩溃的可能,以至于市场要求组织专家修改商誉减值的作业规则。
仅从上市公司2018年年报的整体情况来看,2018年871家上市公司共计提商誉减值金额1658.6亿元,是A股商誉减值史上金额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的4.5倍、2016年的14.5倍。坦率地说,这个时间点也没什么特殊的,无外乎2015年年中牛市高潮时期“市值管理”的后遗症集中爆发了而已,三年下来,该犯病了。
但是,令整个A股闻之色变的商誉,真的那么不堪吗?
我们不妨从巴菲特在20世纪80年代写给股东的信中,寻找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和答案。巴菲特在这个时期的几封信中重点讨论了商誉问题,这是其在当时美国杠杆收购潮勃发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反应。众所周知,巴菲特一向不喜欢追逐资本市场的热点。那段时间的美国杠杆收购潮在促成很多大公司重组的同时,也催生了垃圾债泡沫和随后的违约潮以及1800多家储贷机构的倒闭。
巴菲特高明地将商誉分为“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而后者可以轻而易举地与我们通用的经济学常识以及应用场景建立一致性认知。
巴菲特曾在1983年致股东的信中通过对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的深入阐述,无情地嘲笑了会计商誉这个非常荒谬而可笑的存在:“如果过于兴奋的管理人员以荒谬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企业,我们就能注意到前面描绘的相同的会计细节。因为这种荒谬的价格去不了别处,所以最终只能反映在商誉账户中。考虑到创建这个账户的管理纪律之匮乏,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这个账户最好标成‘o-will’(对应商誉的英文goodwill)。无论用什么名词,40年的惯例有目共睹,而且大大资本化的肾上腺素仍然作为一项‘资产’留在账簿中,就好像收购很明智一样。”
但真正能给企业带来长期价值增长的经济商誉,却是巴菲特孜孜以求的资本市场上的明珠:“如果我们能够希望公司在有形资产净值的基础上以大大超过市场的回报率产生利润,那么在逻辑上这些公司比其有形资产净值值钱得多。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价值就是经济商誉。”
从这个视角而言,巴菲特所指的经济商誉和我曾经谈过的“商誉就是大侠的拉风程度”,大体上是一个意思。
从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不妨将A股上市公司一半的会计商誉直接做减值处理,或许更符合估值逻辑(如果在期初就这样做,2018年以来整个市场就不会面临如此巨大的危机了)。
大量的市场实证研究表明,在过去数十年间,完全失败的并购或没有任何效果的并购占所有并购活动的比例高达42%~56%。麦肯锡曾以1986年的财务资料为分析依据,研究了1972~1983年英美两国深入阐述,无情地嘲笑了会计商誉这个非常荒谬而可笑的存在:“如果过于兴奋的管理人员以荒谬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企业,我们就能注意到前面描绘的相同的会计细节。因为这种荒谬的价格去不了别处,所以最终只能反映在商誉账户中。考虑到创建这个账户的管理纪律之匮乏,因此在这种条件下,这个账户最好标成‘o-will’(对应商誉的英文goodwill)。无论用什么名词,40年的惯例有目共睹,而且大大资本化的肾上腺素仍然作为一项‘资产’留在账簿中,就好像收购很明智一样。”
但真正能给企业带来长期价值增长的经济商誉,却是巴菲特孜孜以求的资本市场上的明珠:“如果我们能够希望公司在有形资产净值的基础上以大大超过市场的回报率产生利润,那么在逻辑上这些公司比其有形资产净值值钱得多。这种超额回报的资本化价值就是经济商誉。”
从这个视角而言,巴菲特所指的经济商誉和我曾经谈过的“商誉就是大侠的拉风程度”,大体上是一个意思。
从会计商誉和经济商誉二者结合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不妨将A股上市公司一半的会计商誉直接做减值处理,或许更符合估值逻辑(如果在期初就这样做,2018年以来整个市场就不会面临如此巨大的危机了)。
大量的市场实证研究表明,在过去数十年间,完全失败的并购或没有任何效果的并购占所有并购活动的比例高达42%~56%。麦肯锡曾以1986年的财务资料为分析依据,研究了1972~1983年英美两国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7-06
只要以问句的形式开篇,就连文章的走向也能大致掌握。“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原因、手段、期望等,如果不改变审题的角度,自行切入,就无法形成疑问句的句式。这样一来,把论题写成疑问句就方便多了。为文章开头而烦恼的时候,只写论题即可。就像这样,“在职场中上司和下属应该如何相处?我想谈谈我的想法”。为文章结尾而烦恼的时候,可以用对论题的“回答”来结束。“我
管理类 / 日期:2022-07-06
王阳明心学体系关于良知的描述里,有一条是:良知能知是非善恶。能知是非属于判断力;能知善恶属于道德感。所谓判断力,指的是应该做到的事是不是有能力做到。比如,父慈子孝是你应该做到的事,你有能力做到吗?当然有!这就是判断力。判断力与推理力最大的不同,是它不需要你层层思考分析,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能或是不能。所以,当你追随良知的时候,判断力在时间和效果上都会令你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