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路的问题眼前利益永远是战略的最大敌人......《规则》摘录

管理类 日期 2022-05-30
走老路的问题。眼前利益永远是战略的最大敌人,是“人性”最亲密的朋友。管理者要帮助团队成员抵制眼前利益的诱惑,去争取更大的利益,这也是管理者的价值所在。

举例来说。两军对垒的时候,一方意识到飞机的战略意义,于是把一线最优秀的人组织起来造飞机。结果这一方造出来的第一架飞机因为质量不佳,刚起飞就落了下来,把自己人砸倒一片。这时候,狙击手部队的神枪手抗议说,把造飞机的钱和人给我,我可以多打死几个敌人。这时组织的战略耐性很重要,造飞机是战略选择,有战略耐性的组织会持续投资,直到研发出高品质的飞机。实际上大多数企业都会难以坚持,而把资金投给了“狙击手部门”。但当飞机通过研发和制造的迭代升级,可以顺利到达敌方阵营的时候,这场战争就基本宣告结束了。可有多少企业能看到这一天呢?华为在将无线软交换做出来之后,面临一个问题:推广还是不推广?推广的话就会损失现金流。负责市场和产品的人,一起投诉到任正非那里,任正非表达了两点意见:第一,要学会做弄潮儿;第二,自我否定是最舒服的。后来软交换就推广开来了,无线产品也随之快速成长起来了。

有效增长

有效增长,就是不在非战略机会上浪费战略资源。有效增长的第一个含义,是战略主航道上的增长,而且是逐年迭代的增长。有效增长能够实现战略意图,并牵引战略落地,这一点非常重要,管理层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华为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必须拿下的市场拿不下来时,即使是曾经立过赫赫战功的人,也会被迅速换下来,然后派新人上去继续冲。这样做就是为了实现有效增长。有效增长的第走老路的问题。眼前利益永远是战略的最大敌人,是“人性”最亲密的朋友。管理者要帮助团队成员抵制眼前利益的诱惑,去争取更大的利益,这也是管理者的价值所在。

举例来说。两军对垒的时候,一方意识到飞机的战略意义,于是把一线最优秀的人组织起来造飞机。结果这一方造出来的第一架飞机因为质量不佳,刚起飞就落了下来,把自己人砸倒一片。这时候,狙击手部队的神枪手抗议说,把造飞机的钱和人给我,我可以多打死几个敌人。这时组织的战略耐性很重要,造飞机是战略选择,有战略耐性的组织会持续投资,直到研发出高品质的飞机。实际上大多数企业都会难以坚持,而把资金投给了“狙击手部门”。但当飞机通过研发和制造的迭代升级,可以顺利到达敌方阵营的时候,这场战争就基本宣告结束了。可有多少企业能看到这一天呢?华为在将无线软交换做出来之后,面临一个问题:推广还是不推广?推广的话就会损失现金流。负责市场和产品的人,一起投诉到任正非那里,任正非表达了两点意见:第一,要学会做弄潮儿;第二,自我否定是最舒服的。后来软交换就推广开来了,无线产品也随之快速成长起来了。

有效增长

有效增长,就是不在非战略机会上浪费战略资源。有效增长的第一个含义,是战略主航道上的增长,而且是逐年迭代的增长。有效增长能够实现战略意图,并牵引战略落地,这一点非常重要,管理层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华为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必须拿下的市场拿不下来时,即使是曾经立过赫赫战功的人,也会被迅速换下来,然后派新人上去继续冲。这样做就是为了实现有效增长。有效增长的第二个含义,是不断提升组织效率,总体上实现人力规模的增长慢于业务规模的增长,也就是说,人均生产力提升了,才能叫作有效增长。战略层面的项目,比较“耗油”,华为会给予战略补贴,确保不拖区域的后腿,在资源上体现整个公司的战略意图。

战略的朴素意思是:锅里有饭,仓里有米,田里有稻。做战略规划就是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战略机会要均匀分布,产品全在碗里,或者全在田里,都很危险,因为锅里的需要去抢,田里的有不确定性。华为在2G时代基本上是从边际网入手,在3G时代也是先进入二类运营商的市场,一类运营商市场华为初期还进不去,到4G时代基本上一类运营商市场华为一开始就进去了,到5G时代,华为是核心标准制定者。能不断地随着产业迭代,并获得主力位置,其原因是华为一直在有效增长,这很重要,这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从2000年开始,华为对通信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通信即打电话、通信即服务、通信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整个过程中,华为的战略定位不断地升级,以战略牵引有效增长。

坚守战略主航道,要确保每一个战略的制定以之前的战略为基础。全球市场上反例很多,诺基亚曾经拥有手机市场的很大份额,但它“打了一个盹”——忽略了网络设备,到了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被安卓和iOS打败。迫于形势,诺基亚与阿朗合并,但合并阻止不了下降的趋势,因为它的战略定位出了问题。但华为在不停地拆分,这是战略牵引有效增长带来的。当诺基亚手机超过了摩托罗拉手机的时候,诺基亚非常兴奋,因为摩托罗拉以前是手机的代名词,但是诺基亚的增长是有效的吗?有多少增长来自正确的战略定位?这是个值二个含义,是不断提升组织效率,总体上实现人力规模的增长慢于业务规模的增长,也就是说,人均生产力提升了,才能叫作有效增长。战略层面的项目,比较“耗油”,华为会给予战略补贴,确保不拖区域的后腿,在资源上体现整个公司的战略意图。

战略的朴素意思是:锅里有饭,仓里有米,田里有稻。做战略规划就是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田里的。战略机会要均匀分布,产品全在碗里,或者全在田里,都很危险,因为锅里的需要去抢,田里的有不确定性。华为在2G时代基本上是从边际网入手,在3G时代也是先进入二类运营商的市场,一类运营商市场华为初期还进不去,到4G时代基本上一类运营商市场华为一开始就进去了,到5G时代,华为是核心标准制定者。能不断地随着产业迭代,并获得主力位置,其原因是华为一直在有效增长,这很重要,这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从2000年开始,华为对通信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通信即打电话、通信即服务、通信即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整个过程中,华为的战略定位不断地升级,以战略牵引有效增长。

坚守战略主航道,要确保每一个战略的制定以之前的战略为基础。全球市场上反例很多,诺基亚曾经拥有手机市场的很大份额,但它“打了一个盹”——忽略了网络设备,到了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被安卓和iOS打败。迫于形势,诺基亚与阿朗合并,但合并阻止不了下降的趋势,因为它的战略定位出了问题。但华为在不停地拆分,这是战略牵引有效增长带来的。当诺基亚手机超过了摩托罗拉手机的时候,诺基亚非常兴奋,因为摩托罗拉以前是手机的代名词,但是诺基亚的增长是有效的吗?有多少增长来自正确的战略定位?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华为整个的战略组织时刻在思考这个问题。

战略迭代

战略的升级和更新是迭代,不是替换。华为30多年的发展,有创业、聚焦国内、全球发展等不同阶段,最终从通信领域走向消费领域、泛IT领域,甚至AI领域。到现在为止,华为的核心战略目标仍然是活着,华为从没有“死”过,仅仅发生了迭代。华为的战略决策机制里面,一把手点头不算摇头算,确保战略目标一直存活着,点头的事情交给专家。华为一直在提,谨防向上堕落。企业内部会有人有这样的冲动,他们觉得战略有问题,动不动就想改变战略,看起来对组织很忠诚,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向上堕落。华为曾经发起的市场部干部集体辞职再上岗,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是任正非经常强调的一种精神,战略迭代也是在这样的自我批判中实现的,这是内在成长的动力。企业家都应该有自我批判的精神,因为这会促进战略的迭代。如果缺乏自我批判和战略迭代,危机将会引发向上堕落,公司战略将受到攻击。战略迭代,体现了华为对于战略变化的认知,这与华为对创新的态度是一样的。

战略牵引

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是华为希望通过战略达到的组织状态。战略规划是一个滚动的过程,每年都要刷新、反思。战略规划流程是高层管理团队内部的一个协调过程。战略规划本身只是一个方法论,是用规则去协助整个高层管理团队把公司战略定位出来。战略定位了以后,其实方向不可能绝对正确,只能是大致正确。组织充满得深思的问题,华为整个的战略组织时刻在思考这个问题。

战略迭代

战略的升级和更新是迭代,不是替换。华为30多年的发展,有创业、聚焦国内、全球发展等不同阶段,最终从通信领域走向消费领域、泛IT领域,甚至AI领域。到现在为止,华为的核心战略目标仍然是活着,华为从没有“死”过,仅仅发生了迭代。华为的战略决策机制里面,一把手点头不算摇头算,确保战略目标一直存活着,点头的事情交给专家。华为一直在提,谨防向上堕落。企业内部会有人有这样的冲动,他们觉得战略有问题,动不动就想改变战略,看起来对组织很忠诚,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向上堕落。华为曾经发起的市场部干部集体辞职再上岗,是一种自我批判。自我批判是任正非经常强调的一种精神,战略迭代也是在这样的自我批判中实现的,这是内在成长的动力。企业家都应该有自我批判的精神,因为这会促进战略的迭代。如果缺乏自我批判和战略迭代,危机将会引发向上堕落,公司战略将受到攻击。战略迭代,体现了华为对于战略变化的认知,这与华为对创新的态度是一样的。

战略牵引

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是华为希望通过战略达到的组织状态。战略规划是一个滚动的过程,每年都要刷新、反思。战略规划流程是高层管理团队内部的一个协调过程。战略规划本身只是一个方法论,是用规则去协助整个高层管理团队把公司战略定位出来。战略定位了以后,其实方向不可能绝对正确,只能是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是让员工从组织里面的舒适区走出来,用战略牵引真正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华为内部找到自己喜欢的机会。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把钱放在首位,因为钱是把握住机会后自然而然的事。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关注发展机会,以及组织是否给他足够的机会。有些优秀人才冲锋陷阵把市场打下来后容易陷入懈怠,前锋变后卫,进攻变防守,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是组织人才资本的浪费,也不符合人才自身的发展诉求。用战略牵引人才,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把组织能效发挥出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很多企业最担心的,就是真正优秀人才的流失,但它们的解决方案大多只是表面化的轮岗,而没有想过利用战略牵引人才在企业内部科学流动。

华为在年度规划后有述职的评测,半年时有个末位淘汰。战略目标执行得不好的核心高管要同时准备好两个报告,一个是述职报告,另一个是辞职报告。述职报告讲得好,就批准述职报告,述职报告讲得不好,就批准辞职报告。这样的战略牵引场景,是流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再举个例子。销售经理年初领了两个任务:销售额1000万元,公司战略新产品进入苏州市场。到年底,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销售主管可能会下岗吗?答案是:会。因为销售额是下面的一线销售人员完成的,作为销售经理,不能只做“算加法”的工作,当然其中的管理工作不可抹杀,但主要功劳不是销售经理的。公司战略新产品进入苏州市场,是战略目标,没有完成意味着把战略高地拱手让给了对手,会给公司带来未来长期的损失。对不起,换人。对于华为来说,销售经理需要的素养是能跟运营商一把手打交道,跟这个很重要的生活力,是让员工从组织里面的舒适区走出来,用战略牵引真正优秀的人才,让他们在华为内部找到自己喜欢的机会。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把钱放在首位,因为钱是把握住机会后自然而然的事。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关注发展机会,以及组织是否给他足够的机会。有些优秀人才冲锋陷阵把市场打下来后容易陷入懈怠,前锋变后卫,进攻变防守,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这是组织人才资本的浪费,也不符合人才自身的发展诉求。用战略牵引人才,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把组织能效发挥出来,组织才会充满活力。很多企业最担心的,就是真正优秀人才的流失,但它们的解决方案大多只是表面化的轮岗,而没有想过利用战略牵引人才在企业内部科学流动。

华为在年度规划后有述职的评测,半年时有个末位淘汰。战略目标执行得不好的核心高管要同时准备好两个报告,一个是述职报告,另一个是辞职报告。述职报告讲得好,就批准述职报告,述职报告讲得不好,就批准辞职报告。这样的战略牵引场景,是流程中很重要的一环。

再举个例子。销售经理年初领了两个任务:销售额1000万元,公司战略新产品进入苏州市场。到年底,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销售主管可能会下岗吗?答案是:会。因为销售额是下面的一线销售人员完成的,作为销售经理,不能只做“算加法”的工作,当然其中的管理工作不可抹杀,但主要功劳不是销售经理的。公司战略新产品进入苏州市场,是战略目标,没有完成意味着把战略高地拱手让给了对手,会给公司带来未来长期的损失。对不起,换人。对于华为来说,销售经理需要的素养是能跟运营商一把手打交道,跟这个很重要的生态圈的伙伴打交道,能破局。战略牵引要清晰,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才能拿到结果。提拔干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一个是业务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学习管理技能,用管理激活队伍;另一个是战略转身,使其成为战略牵引中的一环。

有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游客去白马寺游访,叫小和尚请方丈出来聊一聊,谁知小和尚说没有方丈,只有住持。原因是方丈要处理庙内庙外小鬼的纠缠,前半年任命的方丈由于功力不够死了。现在的住持没有被任命为方丈,但主持工作,也没有性命之忧。这个故事虽然有杜撰之嫌,但背后的意思是说,在组织内部,每个职位上的人应该与能力相匹配。企业提拔干部的时候要谨慎,干部不仅要完成业绩,还要承担战略牵引的拉力,“功力”不够会很危险,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战略的牵引性,有些典型场景。大家可以看到,在很多电视剧中,当战斗队伍遇到较大的困难时,所有人都争抢战斗任务,抢不到任务还会难为情,这就是战略的牵引性。不要问原因和动机,至少这个战略的牵引是成功的,体现在组织活力上。如果面对组织任务,大家都推来推去,最后老是靠管理层推动,而不是有人去主动请愿,说明组织活力有问题,管理层没办法,只能用“金条”、封官许愿来推动,那么这个战略的牵引就是失败的,这个战略是推动型战略,不是牵引型战略。

战略控制点

好的企业很快就能做大,但并没有真正做强。为什么没有做强呢?态圈的伙伴打交道,能破局。战略牵引要清晰,落到具体的人身上,才能拿到结果。提拔干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一个是业务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学习管理技能,用管理激活队伍;另一个是战略转身,使其成为战略牵引中的一环。

有个有趣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位游客去白马寺游访,叫小和尚请方丈出来聊一聊,谁知小和尚说没有方丈,只有住持。原因是方丈要处理庙内庙外小鬼的纠缠,前半年任命的方丈由于功力不够死了。现在的住持没有被任命为方丈,但主持工作,也没有性命之忧。这个故事虽然有杜撰之嫌,但背后的意思是说,在组织内部,每个职位上的人应该与能力相匹配。企业提拔干部的时候要谨慎,干部不仅要完成业绩,还要承担战略牵引的拉力,“功力”不够会很危险,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战略的牵引性,有些典型场景。大家可以看到,在很多电视剧中,当战斗队伍遇到较大的困难时,所有人都争抢战斗任务,抢不到任务还会难为情,这就是战略的牵引性。不要问原因和动机,至少这个战略的牵引是成功的,体现在组织活力上。如果面对组织任务,大家都推来推去,最后老是靠管理层推动,而不是有人去主动请愿,说明组织活力有问题,管理层没办法,只能用“金条”、封官许愿来推动,那么这个战略的牵引就是失败的,这个战略是推动型战略,不是牵引型战略。

战略控制点

好的企业很快就能做大,但并没有真正做强。为什么没有做强呢?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友情:思诺速记

相关推荐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05-29
3.技术实现,依据DEMO、DEMO的功能逻辑,编制出指导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开发的指导书,包括UI层实现、逻辑层实现等;4.编制支持开发人员进行数据库后台功能开发的指导书,包括存储过程、函数、触发器、接口实现等;5.指导开发人员进行程序开发。任职要求:1.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具备汽车行业软件设计相关工作经验;2.至少4年Java开发
管理类 / 日期:2022-05-29
关收入应该转入主营业务收入,但是该企业为了平滑利润,一直没有转收入,导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真实。4.检查预收账款相关凭证(1)检查预收账款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进度和金额。(2)检查合同规定的进度和金额是否符合企业制度,与企业制度不符的,是否经过审批。(3)检查付款单位名称与合同对方的名称是否相符。(4)对于无合同收款的情况,检查原因。5.了解企业与预收账款有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