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领导者不应该使用的“开会”与“谈话”方式
38降低自己出席会议的频率降低下属出席会议的频率
一旦成为领导者,出席会议的频率就会大大上升。
领导者成天爬会议这个“梯子”,有的人甚至一天的大半时间都用于开会,然后就这么结束工作。
会议中固然有有用的东西,但也有一些会议是可以用邮件或内部聊天软件等方式替代的,比如例行报告会。
那些出席者几乎一模一样、每周例行举办的会议,能取消的话最好还是取消。
我在担任团队领导者的时候,会把需要出席的会议梳理一遍,降低参加会议的频率,比如将原本每周参加的会议改为隔周参加,或者设法缩短会议时间。第6章
领导者不应该使用的“开会”与“谈话”方式
38降低自己出席会议的频率降低下属出席会议的频率
一旦成为领导者,出席会议的频率就会大大上升。
领导者成天爬会议这个“梯子”,有的人甚至一天的大半时间都用于开会,然后就这么结束工作。
会议中固然有有用的东西,但也有一些会议是可以用邮件或内部聊天软件等方式替代的,比如例行报告会。
那些出席者几乎一模一样、每周例行举办的会议,能取消的话最好还是取消。
我在担任团队领导者的时候,会把需要出席的会议梳理一遍,降低参加会议的频率,比如将原本每周参加的会议改为隔周参加,或者设法缩短会议时间。假如单纯从领导者个人的角度考虑,这么做就够了。
但如果为了下属,这么做是不行的。
以前,我曾经去一家公司举办学习班,在调研那家公司的一位销售员的行动日程时发现,他花了许多时间参加会议,用在业务上的时间却很少。而且,他花了大量时间参加一些没必要出席的会议或讨论。
例如,市场营销的负责人参加销售部的会议,或销售部的年轻业务员为了了解生产部门而参加生产管理会议,这都可以理解。
有问题的是:只要别人一招呼“某某你也来参加一下吧”,就去参加会议,实际上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尽管只有一位客户来访,却抱着“都去见一见”的想法,叫上四五个人去接待客户、参加讨论。
善于培养下属的领导者经常会替下属思考应该参加什么会议,甚至思考“A适合参加这个会议,其他会议可以让B出席”。
领导者应该把握下属在什么地方能够有最高水平的发挥。
领导者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目的,以及其他出席者,考虑该会议是否适合下属参加,能否提供机会让下属学习知识,补足他的短板。领导者应在从广泛的角度研究后,才决定让下属参加会议。相反,如果并没有产生这些作用,就绝不让下属参加会议。
假设有一个两小时的会议,原本五名成员参加,今后缩减为只让两名成员参加。假如每人每小时的人工费为3000日元,单是做出这个决定,就能省下3000日元/(人·小时)×2小时×3人=18 000日元。假如单纯从领导者个人的角度考虑,这么做就够了。
但如果为了下属,这么做是不行的。
以前,我曾经去一家公司举办学习班,在调研那家公司的一位销售员的行动日程时发现,他花了许多时间参加会议,用在业务上的时间却很少。而且,他花了大量时间参加一些没必要出席的会议或讨论。
例如,市场营销的负责人参加销售部的会议,或销售部的年轻业务员为了了解生产部门而参加生产管理会议,这都可以理解。
有问题的是:只要别人一招呼“某某你也来参加一下吧”,就去参加会议,实际上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尽管只有一位客户来访,却抱着“都去见一见”的想法,叫上四五个人去接待客户、参加讨论。
善于培养下属的领导者经常会替下属思考应该参加什么会议,甚至思考“A适合参加这个会议,其他会议可以让B出席”。
领导者应该把握下属在什么地方能够有最高水平的发挥。
领导者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目的,以及其他出席者,考虑该会议是否适合下属参加,能否提供机会让下属学习知识,补足他的短板。领导者应在从广泛的角度研究后,才决定让下属参加会议。相反,如果并没有产生这些作用,就绝不让下属参加会议。
假设有一个两小时的会议,原本五名成员参加,今后缩减为只让两名成员参加。假如每人每小时的人工费为3000日元,单是做出这个决定,就能省下3000日元/(人·小时)×2小时×3人=18 000日元。不仅如此,这三名不参会的人员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处理其他业务,实际产生的收益将超过上面计算所得的金额。
这种思维不仅适用于会议和讨论,对公司外部的培训也一样。不少领导者在让下属参加培训时并没有清晰的思路。
但是,善于培养下属的领导者在派下属参加培训前,总是先仔细分析培训是否适合下属,明确参加培训的理由。
时间是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会议方面,有的会议有用,有的会议没多大用处,这也因每个下属而不同。
领导者应当带着这种意识,决定是否让下属参加会议。不仅如此,这三名不参会的人员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处理其他业务,实际产生的收益将超过上面计算所得的金额。
这种思维不仅适用于会议和讨论,对公司外部的培训也一样。不少领导者在让下属参加培训时并没有清晰的思路。
但是,善于培养下属的领导者在派下属参加培训前,总是先仔细分析培训是否适合下属,明确参加培训的理由。
时间是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会议方面,有的会议有用,有的会议没多大用处,这也因每个下属而不同。
领导者应当带着这种意识,决定是否让下属参加会议。39在谈话前准备好要讲的内容什么都不准备
某部门领导者A在与下属进行一对一谈话时,总是提前仔细准备谈话内容。他认为,难得与下属交谈,如果不做任何准备,就是浪费时间。
假设领导者认真地准备谈话内容,像这样开头:“最近你好像约不到客户,今天我们就谈谈怎么约客户吧”“最近你经常写企划书吧,我们谈一谈写企划书的方法吧”,总让人觉得有些生硬刻板。
事实上,如果领导者在谈话前准备得太细致,专程安排的一对一谈话就会变成对工作进度的检查。
但是,领导者想和下属谈的并不一定是“平时的工作”。
在这种场合,领导者提出的问题会带有越来越强的问责意味,原本“为了下属”而安排的谈话,后来却变成“为了领导者”。
这样的话,双方必然无法建立起信赖关系。对下属来说,谈话也变成了痛苦的“义务”。39在谈话前准备好要讲的内容什么都不准备
某部门领导者A在与下属进行一对一谈话时,总是提前仔细准备谈话内容。他认为,难得与下属交谈,如果不做任何准备,就是浪费时间。
假设领导者认真地准备谈话内容,像这样开头:“最近你好像约不到客户,今天我们就谈谈怎么约客户吧”“最近你经常写企划书吧,我们谈一谈写企划书的方法吧”,总让人觉得有些生硬刻板。
事实上,如果领导者在谈话前准备得太细致,专程安排的一对一谈话就会变成对工作进度的检查。
但是,领导者想和下属谈的并不一定是“平时的工作”。
在这种场合,领导者提出的问题会带有越来越强的问责意味,原本“为了下属”而安排的谈话,后来却变成“为了领导者”。
这样的话,双方必然无法建立起信赖关系。对下属来说,谈话也变成了痛苦的“义务”。另一边,善于培养下属的领导者不会准备谈话内容。
在闲聊后,领导者问下属“今天我们谈些什么”,让下属决定谈话的内容,这样下属就会把谈话当作自己的事来认真对待。
在谈话中,只要以下属想谈的内容为中心,比如业务上的困惑或其他希望商量的事,下属必然会拿出认真的态度。
另外,如果领导者在一对一的谈话中养成一开场就问对方“今天我们谈些什么”的习惯,下属也会主动准备一个话题。
尽管如此,许多时候下属还是提不出想谈的话题。在这种场合,领导者可以以“我曾经有这样的烦恼”开头,用自己过去的失败启发对方。那么对方也会安心地与领导者交谈。
一对一谈话原本就是为了下属。既然如此,领导者就不应该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想法带到谈话里来。
如果上司想这么做,可以另找时间。在一对一谈话的时间里,领导者应该以下属想谈的内容为中心,倾听下属的烦恼。
再者,当信赖关系建立起来后,下属通常会谈到个人话题。下属肯与领导者讨论个人问题,证明上司赢得了下属的信任。
不过,对个人问题,领导者最好不要给出解决方案,而只是与对方共情,停留在“倾听”的阶段。因为,对工作之外的事情,上司很难给出具体建议,也无法负责。其实大多数时候,下属并不指望上司提供解决方案,只是希望有人倾听。另一边,善于培养下属的领导者不会准备谈话内容。
在闲聊后,领导者问下属“今天我们谈些什么”,让下属决定谈话的内容,这样下属就会把谈话当作自己的事来认真对待。
在谈话中,只要以下属想谈的内容为中心,比如业务上的困惑或其他希望商量的事,下属必然会拿出认真的态度。
另外,如果领导者在一对一的谈话中养成一开场就问对方“今天我们谈些什么”的习惯,下属也会主动准备一个话题。
尽管如此,许多时候下属还是提不出想谈的话题。在这种场合,领导者可以以“我曾经有这样的烦恼”开头,用自己过去的失败启发对方。那么对方也会安心地与领导者交谈。
一对一谈话原本就是为了下属。既然如此,领导者就不应该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想法带到谈话里来。
如果上司想这么做,可以另找时间。在一对一谈话的时间里,领导者应该以下属想谈的内容为中心,倾听下属的烦恼。
再者,当信赖关系建立起来后,下属通常会谈到个人话题。下属肯与领导者讨论个人问题,证明上司赢得了下属的信任。
不过,对个人问题,领导者最好不要给出解决方案,而只是与对方共情,停留在“倾听”的阶段。因为,对工作之外的事情,上司很难给出具体建议,也无法负责。其实大多数时候,下属并不指望上司提供解决方案,只是希望有人倾听。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监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革命。代替过时的“公告与评论”程序——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拟议规则的文本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审议,听取既得利益者的意见,最终由政治权力中心首肯通过。各国政府必须转向其他方式,提醒所有受影响的公民实时关注拟议行动。许多国家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在一些开源平台(如GitHub)上公布36法律草案和法典,让公众可以贡献意见,并监督修订过程。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理团队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业务一把手和几个下一级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讨论的是人的问题,比如干部提名、使用,以及奖金分配。行政办公会议是对业务进行决策,比如业务发展方向、流程优化、变革等。行政管理团队、行政办公会议的运作确保了不是单一首长制,而是集体领导,因此对干部的提名也是集体评议的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在其中行使的是评议权。对于拟提拔的干部,绩效是不是好,
领导力 / 日期:2022-12-13
贴上哥斯达黎加或者波拉波拉岛上热带沙滩的图片。办公室里面还有描绘午夜潜水和沙滩烧烤的宣传单。在年末的时候,表现最佳的团队会由选举产生。某一年,每个团队都表现得很好,公司的利润获得极大的增长。那CEO是怎么做的呢?她给整个公司都放了假,让所有人飞到夏威夷玩了一周。与官僚主义的“蔓延”作战官僚主义作风的“蔓延”(creep)是指与创新和创造心流恰好相反的力量。当
领导力 / 日期:2022-12-12
控制唯谁马首是瞻本章交流的是怎样做好事项控制工作,为此,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开展控制工作,其基准在哪?这是控制工作的本质所在。细想一下你所在部门的业务,不论你在何岗位,你曾经的控制工作,是不是基本围绕着本书前几章所交流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程序等等所展开?如果把管理看作过程的一系列动作,计划如同准备完成的规定动作,控制则在奔着这个动作的方向一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