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唯谁马首是瞻
本章交流的是怎样做好事项控制工作,为此,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开展控制工作,其基准在哪?这是控制工作的本质所在。
细想一下你所在部门的业务,不论你在何岗位,你曾经的控制工作,是不是基本围绕着本书前几章所交流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程序等等所展开?
如果把管理看作过程的一系列动作,计划如同准备完成的规定动作,控制则在奔着这个动作的方向一路做好塑造、提升工作。法约尔在解释管理职能的时候,对“控制”的定义是:遵照已有规则和既定秩序,监督事物的运行(《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6)。这个“已有规则和既定秩序”,在一个小型部门的事项管理中,部门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程序等等必然是其中重要构成。
你也可以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计划所明确的目标、方向,控制还有无其需要?实施控制,为得是纠正偏差。纠正偏差,需有依托。没有依托,就无所谓控制了。
计划与控制是内在关联的,控制以计划为基准。
控制工作是围绕工作计划或工作程序等,为其服务的,但更高一层看,这二者都统一服从于你部门的使命。关于使命,在笔者《新手领导怎样做好人员层面的管理:小型部门管理者之团队初步》中会述控制唯谁马首是瞻
本章交流的是怎样做好事项控制工作,为此,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开展控制工作,其基准在哪?这是控制工作的本质所在。
细想一下你所在部门的业务,不论你在何岗位,你曾经的控制工作,是不是基本围绕着本书前几章所交流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程序等等所展开?
如果把管理看作过程的一系列动作,计划如同准备完成的规定动作,控制则在奔着这个动作的方向一路做好塑造、提升工作。法约尔在解释管理职能的时候,对“控制”的定义是:遵照已有规则和既定秩序,监督事物的运行(《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6)。这个“已有规则和既定秩序”,在一个小型部门的事项管理中,部门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程序等等必然是其中重要构成。
你也可以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计划所明确的目标、方向,控制还有无其需要?实施控制,为得是纠正偏差。纠正偏差,需有依托。没有依托,就无所谓控制了。
计划与控制是内在关联的,控制以计划为基准。
控制工作是围绕工作计划或工作程序等,为其服务的,但更高一层看,这二者都统一服从于你部门的使命。关于使命,在笔者《新手领导怎样做好人员层面的管理:小型部门管理者之团队初步》中会述及,此处不再展开。所谓“更高一层看,这二者都统一服从于你部门的使命”,你可结合该书相关内容做深一步的思考。
本节颇费笔墨地在此啰嗦这些,为得是协助你先廓清有可能尚处模糊状态的一些认识。特别是清晰认识了“控制唯谁马首是瞻”这样的问题,将有助于你在后几节的交流中有更为深入的思考。及,此处不再展开。所谓“更高一层看,这二者都统一服从于你部门的使命”,你可结合该书相关内容做深一步的思考。
本节颇费笔墨地在此啰嗦这些,为得是协助你先廓清有可能尚处模糊状态的一些认识。特别是清晰认识了“控制唯谁马首是瞻”这样的问题,将有助于你在后几节的交流中有更为深入的思考。高境界的控制
事项控制,以时间为序来看,一般有事前的控制、事中的控制、事后的控制。
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栏目中中国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先生说“华夏文明有很多始创性的论述”。中国东周时期成书的《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春秋末期成书的《孙子兵法》则被誉为“兵学圣典”。“水因地而制流”“践墨随敌”(选择作战方向,制订作战方针直至实施作战计划都应随改变化,随敌行止),是《孙子兵法》中的表述,这用来指导“计划”,也确有其宝贵价值。“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是《尚书》中的一句,这用来理解“控制”,也是很恰切的。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就“意境”看起来,当然最好是“事前控制”。《老子》有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事前就先采取了措施,以保障各项行动完成的方向是朝着预定计划或目标的,这当然是人所共追求的,也当然称得上是“高境界”的控制。
“操自引诸将居中:共五千人马,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这是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一段曹操对战前军队部署的描述。“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这是唐代柳宗元《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诗中的两句。高境界的控制
事项控制,以时间为序来看,一般有事前的控制、事中的控制、事后的控制。
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栏目中中国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先生说“华夏文明有很多始创性的论述”。中国东周时期成书的《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春秋末期成书的《孙子兵法》则被誉为“兵学圣典”。“水因地而制流”“践墨随敌”(选择作战方向,制订作战方针直至实施作战计划都应随改变化,随敌行止),是《孙子兵法》中的表述,这用来指导“计划”,也确有其宝贵价值。“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是《尚书》中的一句,这用来理解“控制”,也是很恰切的。
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就“意境”看起来,当然最好是“事前控制”。《老子》有云“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事前就先采取了措施,以保障各项行动完成的方向是朝着预定计划或目标的,这当然是人所共追求的,也当然称得上是“高境界”的控制。
“操自引诸将居中:共五千人马,打着袁军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分,望乌巢进发。”这是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一段曹操对战前军队部署的描述。“王旅千万人,衔枚默无哗。束刃逾山徼,张翼纵漠沙。”这是唐代柳宗元《铙歌鼓吹曲十二篇》诗中的两句。而更早的成诗于2500年前的“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勿士,即不要从事;行枚,即衔枚,这里代指行军打仗。古代军人行军时口衔一根短木棍以防出声),是《诗经》“国风”中名为《东山》的诗其中的一句。行军中,为防止被敌方发觉,要求人、马不要发出声音,这是“事中控制”。在行军出发之前,就想到了行军中要悄无声息最好,为此采取“人衔枚,马勒口”的措施,这便是“事前控制”了。
部门事项管理中,为防止出现风险,比较接近的一个例子是,比如防止财务管理风险,要会计、出纳分开设置,比如薪酬发放要审批、发放由不同岗位负责。这实质上就是一种起到防范风险发生作用的“事先控制”的机制性安排。再比如,部门在开展某项业务前,先拟制妥当该项业务的规程、流程,实际就是在做一种事前控制的工作。部门制订规章制度,制订的某些工作的标准要求,部门会议开始之前,主持人说“手机保持静音状态”,都是广义上的事前控制。笔者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春节之前,上级领导在强调过节安全、纪律等注意事项,并“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式地严肃指出相关责任和后果。“丑话说在前头”这也是事前控制。
说到这里,其实对于新手部门管理者,类似的话题还有一个值得在此一提,就是部门工作事项中敏感信息的问题。某个重大问题决策,某项人事调整以及待遇变动等,都可称得上是敏感事项。如果尚处于酝酿研讨阶段,就扩散了出去,势必对下一步决策造成被动。日常部门工作中,一张表格、一份草案、一个记录,看似平常,但在不同人的解读下、特定的时空下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你放在办公而更早的成诗于2500年前的“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勿士,即不要从事;行枚,即衔枚,这里代指行军打仗。古代军人行军时口衔一根短木棍以防出声),是《诗经》“国风”中名为《东山》的诗其中的一句。行军中,为防止被敌方发觉,要求人、马不要发出声音,这是“事中控制”。在行军出发之前,就想到了行军中要悄无声息最好,为此采取“人衔枚,马勒口”的措施,这便是“事前控制”了。
部门事项管理中,为防止出现风险,比较接近的一个例子是,比如防止财务管理风险,要会计、出纳分开设置,比如薪酬发放要审批、发放由不同岗位负责。这实质上就是一种起到防范风险发生作用的“事先控制”的机制性安排。再比如,部门在开展某项业务前,先拟制妥当该项业务的规程、流程,实际就是在做一种事前控制的工作。部门制订规章制度,制订的某些工作的标准要求,部门会议开始之前,主持人说“手机保持静音状态”,都是广义上的事前控制。笔者构思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春节之前,上级领导在强调过节安全、纪律等注意事项,并“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式地严肃指出相关责任和后果。“丑话说在前头”这也是事前控制。
说到这里,其实对于新手部门管理者,类似的话题还有一个值得在此一提,就是部门工作事项中敏感信息的问题。某个重大问题决策,某项人事调整以及待遇变动等,都可称得上是敏感事项。如果尚处于酝酿研讨阶段,就扩散了出去,势必对下一步决策造成被动。日常部门工作中,一张表格、一份草案、一个记录,看似平常,但在不同人的解读下、特定的时空下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你放在办公桌面上的材料,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端摄像机的自媒体时代,不仅很轻松就能泄露出去而且还会放大。对于敏感信息的范围的界定,部门与部门性质特点不同,并不会有统一标准。你如果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采取的一般判断方法是:结果导向。何谓结果导向?即如果这个信息内容泄漏出去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可判定为敏感信息。
为此,需要你部门从“事先控制”的角度出发做好管理工作,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不良影响预判断能力。所有工作人员应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对可能出现问题的信息作预判,并从严把握。在使用网上办公工具处理工作事务上要慎重。特别注意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工作过程中的内容件更容易产生敏感信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需防止被有心人泄出。
有一句话叫做,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能够事中控制,当然不选择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能够事前控制,当然不选择见招拆招式的事中控制。“为之于未有”,意境最美。“高境界的控制”非“事前控制”莫属。
但“事前控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前控制”的机制设计、措施采取,其基础在于对过程风险的预判。而主观上限于认知、客观上限于资源,再加上行政成本等考虑,做起来难度会相当大,新手部门管理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桌面上的材料,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端摄像机的自媒体时代,不仅很轻松就能泄露出去而且还会放大。对于敏感信息的范围的界定,部门与部门性质特点不同,并不会有统一标准。你如果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采取的一般判断方法是:结果导向。何谓结果导向?即如果这个信息内容泄漏出去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可判定为敏感信息。
为此,需要你部门从“事先控制”的角度出发做好管理工作,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不良影响预判断能力。所有工作人员应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对可能出现问题的信息作预判,并从严把握。在使用网上办公工具处理工作事务上要慎重。特别注意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工作过程中的内容件更容易产生敏感信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需防止被有心人泄出。
有一句话叫做,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能够事中控制,当然不选择亡羊补牢式的事后控制。能够事前控制,当然不选择见招拆招式的事中控制。“为之于未有”,意境最美。“高境界的控制”非“事前控制”莫属。
但“事前控制”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事前控制”的机制设计、措施采取,其基础在于对过程风险的预判。而主观上限于认知、客观上限于资源,再加上行政成本等考虑,做起来难度会相当大,新手部门管理者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监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革命。代替过时的“公告与评论”程序——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拟议规则的文本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审议,听取既得利益者的意见,最终由政治权力中心首肯通过。各国政府必须转向其他方式,提醒所有受影响的公民实时关注拟议行动。许多国家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在一些开源平台(如GitHub)上公布36法律草案和法典,让公众可以贡献意见,并监督修订过程。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理团队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业务一把手和几个下一级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讨论的是人的问题,比如干部提名、使用,以及奖金分配。行政办公会议是对业务进行决策,比如业务发展方向、流程优化、变革等。行政管理团队、行政办公会议的运作确保了不是单一首长制,而是集体领导,因此对干部的提名也是集体评议的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在其中行使的是评议权。对于拟提拔的干部,绩效是不是好,
领导力 / 日期:2022-12-12
间进行放松,也是十分合理的。但是你要真的去放松、清醒头脑、振奋精神,而不是去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不能达到解压效果的活动,如用手机看视频或者打游戏。7.创建待办事项列表,按重要性顺序排列。然后,坚持按照顺序处理这些任务。大多数人会以随机顺序创建列表,并首先进入最简单、最不痛苦的任务中,推迟那些他们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他们不想做的、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往往也是最重
领导力 / 日期:2022-12-10
第三篇 领导艺术(D281-D350)第三次转型第三次转型——从管理者到领导者,不是职务变化,而是境界变化!经理人兼具两个身份:管理者和领导者,二者是互补关系。但现实情况是,经理人往往很注重管理者这一身份,而常常淡化领导者的身份。管理者往往依据底线(制度、标准)来做事,而领导者常常靠上限(愿景、目标)来牵引。管理者履行职责的基础是职位权力,领导者发挥作用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