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领导者不应该采取的“沟通方式”
22只发表积极言论负面话题也可以讨论得很热烈
一般认为,拥有积极思想是一件好事。
但是,并非“在任何状况下都必须积极”。其实,假如一个人认定在任何状况下都必须保持积极思想,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
尤其是带团队的领导者,一旦过度积极,就会出现以下弊端。
(1)工作环境得不到更大改善。例如,一个月前公司官方网站进行了一次更新。遗憾的是,更新后的网站页面看起来比之前更复杂,滚动翻屏需要花的时间更长,反应更慢。
在只鼓励积极言论的团队中,成员很难反映这些应该改善的事项。这些意见虽然是负面的,但是对工作环境的改进而言是必要的。第4章
领导者不应该采取的“沟通方式”
22只发表积极言论负面话题也可以讨论得很热烈
一般认为,拥有积极思想是一件好事。
但是,并非“在任何状况下都必须积极”。其实,假如一个人认定在任何状况下都必须保持积极思想,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
尤其是带团队的领导者,一旦过度积极,就会出现以下弊端。
(1)工作环境得不到更大改善。例如,一个月前公司官方网站进行了一次更新。遗憾的是,更新后的网站页面看起来比之前更复杂,滚动翻屏需要花的时间更长,反应更慢。
在只鼓励积极言论的团队中,成员很难反映这些应该改善的事项。这些意见虽然是负面的,但是对工作环境的改进而言是必要的。不谈缺点、不提负面信息的工作环境很难得到进一步改善,结果不佳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
另外,因为没办法讲出心里话,人与人之间只讲一些场面话,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张。
(2)下属报喜不报忧,有事也不主动找上级商量。一旦团队成员觉得难以表达负面意见,为了不给工作气氛泼冷水,就会隐瞒过失,或者明明看见不好的苗头,仍然听之任之。有时候,人们还会擅自判断,致使事态走向恶化,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看似很好的积极思维也有坏处。
正因为这个原因,能干的领导者有时会与下属一起热烈地讨论负面话题。
讨论负面话题有以下益处。
(1)下属会主动报告坏消息,有问题会找领导商量。
“A公司的某某很难对付吧?我在负责他的业务时就吃过苦头。”当遇到需要小心应对的客户时,上司可以用类似的、有别于“讲坏话”的方式说出“难办”的感觉。
这时下属可能会说“对啊对啊,其实……”,然后说出当下的苦恼。如果下属能说出“其实B公司也很难搞……”之类的话,团队中就会形成轻松报告坏消息的氛围。不谈缺点、不提负面信息的工作环境很难得到进一步改善,结果不佳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
另外,因为没办法讲出心里话,人与人之间只讲一些场面话,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紧张。
(2)下属报喜不报忧,有事也不主动找上级商量。一旦团队成员觉得难以表达负面意见,为了不给工作气氛泼冷水,就会隐瞒过失,或者明明看见不好的苗头,仍然听之任之。有时候,人们还会擅自判断,致使事态走向恶化,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看似很好的积极思维也有坏处。
正因为这个原因,能干的领导者有时会与下属一起热烈地讨论负面话题。
讨论负面话题有以下益处。
(1)下属会主动报告坏消息,有问题会找领导商量。
“A公司的某某很难对付吧?我在负责他的业务时就吃过苦头。”当遇到需要小心应对的客户时,上司可以用类似的、有别于“讲坏话”的方式说出“难办”的感觉。
这时下属可能会说“对啊对啊,其实……”,然后说出当下的苦恼。如果下属能说出“其实B公司也很难搞……”之类的话,团队中就会形成轻松报告坏消息的氛围。这样就能够防止不好的事态在不知不觉中扩大,演变成严重问题。
(2)帮助下属减少失误。
“今天我的身体不太舒服,下班后想早点回家。”
“某某和某某,C公司的项目很辛苦吧,今天早点回家吧。”
“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录入资料,大家都很累了,喝杯咖啡休息一下吧。”
领导者主动提出早些回家或休息,看似在示弱,但是,最终能使下属的劳动效率提高,减少犯错。
(3)防止下属精神状态出问题。
“哎呀!这次D公司的竞标真够呛,居然有8家公司参加!”
“刚才拜访的公司的前台用不着那么不客气地拒绝我们嘛。”
我曾经对一起跑业务的人说过类似的话。这么一来,下属也会主动说出自己的烦心事,从而转换心情,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当遇到“麻烦”和“困难”时,领导者可以在当场稍事调侃。其好处是能使下属暂时忘记不愉快的事,而不会一直困在压力当中。
所以,说一些负面的话题也有许多好处。有时在会议之类的场合中,领导者可以让下属各自讲述“为难”和“难受”的事,然后互相这样就能够防止不好的事态在不知不觉中扩大,演变成严重问题。
(2)帮助下属减少失误。
“今天我的身体不太舒服,下班后想早点回家。”
“某某和某某,C公司的项目很辛苦吧,今天早点回家吧。”
“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录入资料,大家都很累了,喝杯咖啡休息一下吧。”
领导者主动提出早些回家或休息,看似在示弱,但是,最终能使下属的劳动效率提高,减少犯错。
(3)防止下属精神状态出问题。
“哎呀!这次D公司的竞标真够呛,居然有8家公司参加!”
“刚才拜访的公司的前台用不着那么不客气地拒绝我们嘛。”
我曾经对一起跑业务的人说过类似的话。这么一来,下属也会主动说出自己的烦心事,从而转换心情,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当遇到“麻烦”和“困难”时,领导者可以在当场稍事调侃。其好处是能使下属暂时忘记不愉快的事,而不会一直困在压力当中。
所以,说一些负面的话题也有许多好处。有时在会议之类的场合中,领导者可以让下属各自讲述“为难”和“难受”的事,然后互相出主意——“接下来这么做”,一起找出解决办法。
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中伤任何人;②不要责备发言者。只要遵守这两条,即使领导者说一些负面的话,团队也不会偏离正轨。出主意——“接下来这么做”,一起找出解决办法。
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中伤任何人;②不要责备发言者。只要遵守这两条,即使领导者说一些负面的话,团队也不会偏离正轨。23痴迷逻辑重视信赖与热情
在以前,上司的命令、指示是绝对不可违背的。但在现代,职场中滥用权力等问题遭到人们非议,因此,用“职权”“地位”驱使他人的强权管理已经大为减少。
那么,在当下这个时代,应该怎样调动下属呢?
领导者A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只要自己能讲出充分的道理,下属就会行动。于是,他企图用无可争辩的正确逻辑,即通过讲道理说服下属。
然而这个方法并不奏效。在之前逻辑分析类书籍大行其道之时,出现了大量认为“只要自己讲得有道理,别人就会行动”的“逻辑迷”,而A就是这样的“逻辑迷”。
A的办法不奏效的原因,是他忽视了一点:比起“讲话的内容”,人们更在意“话是谁说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让他人行动起来有三个要23痴迷逻辑重视信赖与热情
在以前,上司的命令、指示是绝对不可违背的。但在现代,职场中滥用权力等问题遭到人们非议,因此,用“职权”“地位”驱使他人的强权管理已经大为减少。
那么,在当下这个时代,应该怎样调动下属呢?
领导者A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只要自己能讲出充分的道理,下属就会行动。于是,他企图用无可争辩的正确逻辑,即通过讲道理说服下属。
然而这个方法并不奏效。在之前逻辑分析类书籍大行其道之时,出现了大量认为“只要自己讲得有道理,别人就会行动”的“逻辑迷”,而A就是这样的“逻辑迷”。
A的办法不奏效的原因,是他忽视了一点:比起“讲话的内容”,人们更在意“话是谁说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让他人行动起来有三个要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监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革命。代替过时的“公告与评论”程序——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拟议规则的文本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审议,听取既得利益者的意见,最终由政治权力中心首肯通过。各国政府必须转向其他方式,提醒所有受影响的公民实时关注拟议行动。许多国家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在一些开源平台(如GitHub)上公布36法律草案和法典,让公众可以贡献意见,并监督修订过程。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理团队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业务一把手和几个下一级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讨论的是人的问题,比如干部提名、使用,以及奖金分配。行政办公会议是对业务进行决策,比如业务发展方向、流程优化、变革等。行政管理团队、行政办公会议的运作确保了不是单一首长制,而是集体领导,因此对干部的提名也是集体评议的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在其中行使的是评议权。对于拟提拔的干部,绩效是不是好,
领导力 / 日期:2022-11-05
兴趣。讲故事是领导力的一项关键手段,因为它帮助我们将公司当成一个需要照顾、养护和鼓励才能成长的生命。它的茁壮成长依赖激励而不是管控,依赖变革而不是停滞。讲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它超越了任何工具——几乎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要说它能提供什么,它给我们的视角带来了新的深度和广度,它使我们得以凌驾于那个凡事都有意义、都具逻辑的世界之上,并到达另一个境界,那里更深的意义
领导力 / 日期:2022-11-04
第十二章领导力误区之十一:低估自我推销和可见度的重要性第十二章领导力误区之十一:低估自我推销和可见度的重要性我曾与一位名叫玛格丽特的人力资源主管共事,她和她的团队在一个大型组织中负责125位领导者的管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然而,由于公司合并,玛格丽特和她的团队突然发现,他们的目前需要管理245位领导者——这几乎是之前数量的两倍。此外,她被公司告知,由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