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命题二竞争关系带来......《协同共生论》摘录

领导力 日期 2022-06-11
命题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命题二:竞争关系带来被动增效;

命题三:共生关系是一种主动增效;

命题四:自组织带来系统自我进化增效;

命题五:范围经济更能使企业获得协同共生优势。命题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命题二:竞争关系带来被动增效;

命题三:共生关系是一种主动增效;

命题四:自组织带来系统自我进化增效;

命题五:范围经济更能使企业获得协同共生优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处在无限链接中的组织所面对的核心挑战,就是如何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组织个体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探讨协同共生效应时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按照协同共生论的概念,我们的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其实,“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观点早已存在。它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古代朴素整体观中最有价值的遗产,至今仍是现代系统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它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或各组成部分通过竞争与协同,使得多种力量聚集成一股总力量,形成远远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协同共生增效的本质特征。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探讨整体论时所诠释的那样,系统具有复杂性,贝塔朗菲放弃了用“拆零”“累加”的传统还原论分析方法,他认为对象是作为有机整体而存在的,正是由于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与组织性使得系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性,“整体产生了孤立部分所不具备的崭新性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中的“大于”,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大于”,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非线性叠加关系,更准确地说,它应该被理解为“质的突破”“新功能涌现”及“新发生或突然发生的”。

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现象?贝塔朗菲认为,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处在无限链接中的组织所面对的核心挑战,就是如何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组织个体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探讨协同共生效应时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按照协同共生论的概念,我们的观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其实,“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观点早已存在。它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古代朴素整体观中最有价值的遗产,至今仍是现代系统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它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或各组成部分通过竞争与协同,使得多种力量聚集成一股总力量,形成远远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协同共生增效的本质特征。

正如我们在第一章探讨整体论时所诠释的那样,系统具有复杂性,贝塔朗菲放弃了用“拆零”“累加”的传统还原论分析方法,他认为对象是作为有机整体而存在的,正是由于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与组织性使得系统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性,“整体产生了孤立部分所不具备的崭新性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中的“大于”,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大于”,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非线性叠加关系,更准确地说,它应该被理解为“质的突破”“新功能涌现”及“新发生或突然发生的”。

为什么会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现象?贝塔朗菲认为,组织性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的核心原因,正是由于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系统才具备了整体性的特征和规律。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各元素、子系统组成的,它们通过组织性产生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现出特定的目的、秩序与协调关系。我们对“组织性”与“非线性机制”的核心机制的描述如图3-1所示。织性是系统具有整体性的核心原因,正是由于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系统才具备了整体性的特征和规律。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的各元素、子系统组成的,它们通过组织性产生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展现出特定的目的、秩序与协调关系。我们对“组织性”与“非线性机制”的核心机制的描述如图3-1所示。图3-1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逻辑机制

组织性

俄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在阐述组织形态学与系统思想时认为,最核心的是理解系统与要素之间的组织过程与形式。他提出了三种组织表现形式,即“有组织行为”“解组织行为”及“中立组织行为”。“有组织行为”有效反映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波格丹诺夫解释,原有的整体实际上要大于部分的简单之和,这不是因为产生了新的要素,而是彼此间的连接组合产生了单个要素本身不具备的结构和功能。如碳元素,它既可以通过正四面体骨架连接结构组成坚硬的金刚石,又可以通过平面层状连接结构形成柔软的石墨。

“解组织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分解系统或整体的表现形式。在这种表现形式中,整体开始分解、丧失一些组成元素,虽然整体本身还可能存在,但此时的整体与先前的整体相比已失去部分功能,这实际上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中立组织行为”是指要素之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但这种观点其实与现代科学世界观相对立,因为在科学世界里,一切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但波格丹诺夫找到了中立组织行为存在的数学机理,它对研究有组织行为和解组织行为的相互平衡意义重大。在协同共生研究中,我们实际上是通过“有组织行为”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之功效。图3-1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逻辑机制

组织性

俄国社会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在阐述组织形态学与系统思想时认为,最核心的是理解系统与要素之间的组织过程与形式。他提出了三种组织表现形式,即“有组织行为”“解组织行为”及“中立组织行为”。“有组织行为”有效反映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波格丹诺夫解释,原有的整体实际上要大于部分的简单之和,这不是因为产生了新的要素,而是彼此间的连接组合产生了单个要素本身不具备的结构和功能。如碳元素,它既可以通过正四面体骨架连接结构组成坚硬的金刚石,又可以通过平面层状连接结构形成柔软的石墨。

“解组织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分解系统或整体的表现形式。在这种表现形式中,整体开始分解、丧失一些组成元素,虽然整体本身还可能存在,但此时的整体与先前的整体相比已失去部分功能,这实际上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中立组织行为”是指要素之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但这种观点其实与现代科学世界观相对立,因为在科学世界里,一切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但波格丹诺夫找到了中立组织行为存在的数学机理,它对研究有组织行为和解组织行为的相互平衡意义重大。在协同共生研究中,我们实际上是通过“有组织行为”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之功效。非线性机制

非线性机制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特征得以体现的重要机制和重要特征。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耗散结构理论开创者伊利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e)指出,出现涌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组成子系统、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交互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通常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普里戈金进一步指出,非线性机制的分布具有层次性,实质上存在于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等层面。这些非线性机制使得不同层面都可能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征。

正是“组织性”与“非线性机制”,才促使了协同效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产生。

哈肯在研究激光物理现象时发现,原子的组织性在协同效应中具有重要的驱动力量。在激光系统中,原子将服从赢得竞争的集体序参量如光场强度的命令,形成有序组织、稳定的结构及功能。哈肯对协同论的推进也逐渐揭示出隐藏在深度混乱现象下的惊人秩序规则,以及世界万物演化的普遍规律。哈肯提出,当序参量为零时,系统是无序的。当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序参量增大时,就出现了一种宏观有序的有组织的结构,这种新结构或功能是各元素的“非线性叠加”或“同频共振”。

因而,在组织系统中,系统内的各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只具有自身功能或能力,但当众多部分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新的甚至颠覆性的能量。按照哈肯协同论的观点,虽然复杂系统中有很多元素,非线性机制

非线性机制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特征得以体现的重要机制和重要特征。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耗散结构理论开创者伊利亚·普里戈金(Ilya Prigogie)指出,出现涌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各组成子系统、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交互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通常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普里戈金进一步指出,非线性机制的分布具有层次性,实质上存在于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等层面。这些非线性机制使得不同层面都可能体现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特征。

正是“组织性”与“非线性机制”,才促使了协同效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产生。

哈肯在研究激光物理现象时发现,原子的组织性在协同效应中具有重要的驱动力量。在激光系统中,原子将服从赢得竞争的集体序参量如光场强度的命令,形成有序组织、稳定的结构及功能。哈肯对协同论的推进也逐渐揭示出隐藏在深度混乱现象下的惊人秩序规则,以及世界万物演化的普遍规律。哈肯提出,当序参量为零时,系统是无序的。当外界条件的变化导致序参量增大时,就出现了一种宏观有序的有组织的结构,这种新结构或功能是各元素的“非线性叠加”或“同频共振”。

因而,在组织系统中,系统内的各组成部分单独存在时,只具有自身功能或能力,但当众多部分组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新的甚至颠覆性的能量。按照哈肯协同论的观点,虽然复杂系统中有很多元素,

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监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革命。代替过时的“公告与评论”程序——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拟议规则的文本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审议,听取既得利益者的意见,最终由政治权力中心首肯通过。各国政府必须转向其他方式,提醒所有受影响的公民实时关注拟议行动。许多国家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在一些开源平台(如GitHub)上公布36法律草案和法典,让公众可以贡献意见,并监督修订过程。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理团队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业务一把手和几个下一级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讨论的是人的问题,比如干部提名、使用,以及奖金分配。行政办公会议是对业务进行决策,比如业务发展方向、流程优化、变革等。行政管理团队、行政办公会议的运作确保了不是单一首长制,而是集体领导,因此对干部的提名也是集体评议的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在其中行使的是评议权。对于拟提拔的干部,绩效是不是好,
领导力 / 日期:2022-06-10
美的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这部分内容。随着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的不断渗透,美的在2012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随后于2013年展开了数字化生存的探索(见图4-3),迄今为止已经投入了近百亿元。图4-3 美的数字化转型历程资料来源:美云智数.2018中国(广东)数字经济融合大会聚焦美云智数全价值链企业云.[EB/OL].(2018-04-04)
领导力 / 日期:2022-06-09
零售商提前开始生产储备库存,如图3-64所示。而供应上,零售商不可能按照需求的峰值来设置产能,因为这会带来浪费,但每年只有一次需求的集中释放,零售商又不希望浪费市场机会,那就需要提前开始生产,把生产好的月饼作为库存。为了让库存月饼存放的时间长一点,零售商就需要研究保鲜和防腐的技术,到了开始销售的时候,一边卖库存,一边生产。这不是纯拉式的供应链,因为在月饼还没

推荐列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