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5-4 GAPS!地图访谈提纲
SBP小提示
1.SBP增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寻找并把握战略性机遇,做好那些
战略性项目。但这些项目不是轻轻松松送到你手上的,你需要学会自
己找到它们。无论是通过主动还是被动的方式得到它们,你都需要掌
握两种重要技巧:问“对”问题和使用恰当的逻辑思路提问。
2.“正确”的问题应当是开放、具体和中立的,而不应当倾向于
任何具体的原因或解决方案。
3.GAPS!概念描绘出你在提问时应使用的逻辑思路:
●了解理想状况;
●分析现状;
●探求原因;
●选择正确解决方案。
4.GAPS!地图将上述步骤综合到一起。该地图可以说是一种工
具,你可以用它组织获取的信息,即可以识别出哪些信息是已知的,
哪些信息是与业务相关的,或哪些信息可以反映出业务问题。这个地图 5-4 GAPS!地图访谈提纲
SBP小提示
1.SBP增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寻找并把握战略性机遇,做好那些
战略性项目。但这些项目不是轻轻松松送到你手上的,你需要学会自
己找到它们。无论是通过主动还是被动的方式得到它们,你都需要掌
握两种重要技巧:问“对”问题和使用恰当的逻辑思路提问。
2.“正确”的问题应当是开放、具体和中立的,而不应当倾向于
任何具体的原因或解决方案。
3.GAPS!概念描绘出你在提问时应使用的逻辑思路:
●了解理想状况;
●分析现状;
●探求原因;
●选择正确解决方案。
4.GAPS!地图将上述步骤综合到一起。该地图可以说是一种工
具,你可以用它组织获取的信息,即可以识别出哪些信息是已知的,
哪些信息是与业务相关的,或哪些信息可以反映出业务问题。这个地图工具也可以帮助你确定哪些相关的信息目前还没有获得。套句老话:
没有GAPS!地图,你寸步难行!
“你能做的事情”的答案
将你的答案与我们给出的作比较,我们给出了每道题的解释。如
果你选的答案和我们的答案不同,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帮你更好地理
解。
1.问题:你希望员工在培训计划结束之后在哪些方面能做得更有
效?
我们的答案:B(对某解决方案/原因有倾向的问题)。这个问题
虽然看上去像个有关“人员绩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但它是在“人
员会参加培训”这一假设上提问的。只有换成“有什么能让员工更有
效率?”,它才算得上是开放、具体、中立的问题。
2.问题:你说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无法相处,有什么让你这么觉得
呢?
我们的答案:I(“是什么”类问题)。该问题首先引用了客户之
前的话“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无法相处”,然后问道“有什么让你这么图工具也可以帮助你确定哪些相关的信息目前还没有获得。套句老话:
没有GAPS!地图,你寸步难行!
“你能做的事情”的答案
将你的答案与我们给出的作比较,我们给出了每道题的解释。如
果你选的答案和我们的答案不同,希望我们的分析能帮你更好地理
解。
1.问题:你希望员工在培训计划结束之后在哪些方面能做得更有
效?
我们的答案:B(对某解决方案/原因有倾向的问题)。这个问题
虽然看上去像个有关“人员绩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但它是在“人
员会参加培训”这一假设上提问的。只有换成“有什么能让员工更有
效率?”,它才算得上是开放、具体、中立的问题。
2.问题:你说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无法相处,有什么让你这么觉得
呢?
我们的答案:I(“是什么”类问题)。该问题首先引用了客户之
前的话“你的团队成员之间无法相处”,然后问道“有什么让你这么觉得呢?”它引导客户描述他对团队成员及其绩效的观察结果。
3.问题:我们的生产成本比竞争对手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答案:C(“为什么”类问题)。该问题是在讨论生产成
本高于竞争对手的根本原因。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关注产生业务问题
的原因,没有倾向任何一种解决方案或是归因。
4.问题:你提到莎莉很擅长与顾客建立关系,她有什么诀窍吗?
我们的答案:S(“应当是什么”类问题)。该问题引用了客户对
莎利的评价(很擅长与顾客建立联系),然后问道“她有什么诀窍
吗?”。它是就绩效表现优异者现实表现提问的问题,获取的信息也
是关于所有该员工群体的人员所应当做到的。
5.问题:员工在培训之后绩效改进了吗?
我们的答案:B(对某解决方案/原因有倾向的问题)。这是一个
封闭式问题,答案只有“是”或“否”两种,而且仅涉及一种归因
(培训)。这容易把客户放在一个自我辩护的位置上,因为这个问题
在暗示对员工的培训没有达到目的。如果改成“你觉得员工绩效为什
么不理想呢?”会好很多。随着谈话的进行,如果你想要进一步了解觉得呢?”它引导客户描述他对团队成员及其绩效的观察结果。
3.问题:我们的生产成本比竞争对手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答案:C(“为什么”类问题)。该问题是在讨论生产成
本高于竞争对手的根本原因。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关注产生业务问题
的原因,没有倾向任何一种解决方案或是归因。
4.问题:你提到莎莉很擅长与顾客建立关系,她有什么诀窍吗?
我们的答案:S(“应当是什么”类问题)。该问题引用了客户对
莎利的评价(很擅长与顾客建立联系),然后问道“她有什么诀窍
吗?”。它是就绩效表现优异者现实表现提问的问题,获取的信息也
是关于所有该员工群体的人员所应当做到的。
5.问题:员工在培训之后绩效改进了吗?
我们的答案:B(对某解决方案/原因有倾向的问题)。这是一个
封闭式问题,答案只有“是”或“否”两种,而且仅涉及一种归因
(培训)。这容易把客户放在一个自我辩护的位置上,因为这个问题
在暗示对员工的培训没有达到目的。如果改成“你觉得员工绩效为什
么不理想呢?”会好很多。随着谈话的进行,如果你想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差距缩小器中的因素,可以问:“为使员工按照你所期望的行为
做事,请跟我谈谈你是如何辅导或强化他们的行为的?”某个差距缩小器中的因素,可以问:“为使员工按照你所期望的行为
做事,请跟我谈谈你是如何辅导或强化他们的行为的?”第6章 重构需求并寻找战略性机遇
“谨慎的提问就是智慧的一半。”
——弗朗西斯·培根
你一个月能接到多少次客户打来的求助电话?一般来说,这些请
求最终转化成的结果都是有关员工事务、培训或是组织发展等解决方
案的执行。你可能的处理方法是对它们作策略性的处理。经过这样的
处理,你对员工群体和客户的解决方案的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
而这种策略性的应对方法往往得到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单靠
解决方案本身是很难改变业绩的。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对客户的需
求进行重构,以确定其中是否暗含着战略性机遇。而这也是本章我们
将要讨论的内容。
6.1 什么是重构需求
重构需求的目的在于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用这种方式引导与客
户的谈话,重点不是关注某个解决方案,而是关注客户实际上追求的
最终结果。我们再来看看第5章提过的一个客户需求的例子:第6章 重构需求并寻找战略性机遇
“谨慎的提问就是智慧的一半。”
——弗朗西斯·培根
你一个月能接到多少次客户打来的求助电话?一般来说,这些请
求最终转化成的结果都是有关员工事务、培训或是组织发展等解决方
案的执行。你可能的处理方法是对它们作策略性的处理。经过这样的
处理,你对员工群体和客户的解决方案的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
而这种策略性的应对方法往往得到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单靠
解决方案本身是很难改变业绩的。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对客户的需
求进行重构,以确定其中是否暗含着战略性机遇。而这也是本章我们
将要讨论的内容。
6.1 什么是重构需求
重构需求的目的在于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用这种方式引导与客
户的谈话,重点不是关注某个解决方案,而是关注客户实际上追求的
最终结果。我们再来看看第5章提过的一个客户需求的例子: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监管和技术两个层面的革命。代替过时的“公告与评论”程序——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对拟议规则的文本进行数月乃至数年的审议,听取既得利益者的意见,最终由政治权力中心首肯通过。各国政府必须转向其他方式,提醒所有受影响的公民实时关注拟议行动。许多国家的立法机构和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在一些开源平台(如GitHub)上公布36法律草案和法典,让公众可以贡献意见,并监督修订过程。
领导力 / 日期:2024-03-10
理团队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业务一把手和几个下一级部门的资深管理者构成,主要讨论的是人的问题,比如干部提名、使用,以及奖金分配。行政办公会议是对业务进行决策,比如业务发展方向、流程优化、变革等。行政管理团队、行政办公会议的运作确保了不是单一首长制,而是集体领导,因此对干部的提名也是集体评议的结果。人力资源部门在其中行使的是评议权。对于拟提拔的干部,绩效是不是好,
领导力 / 日期:2022-04-02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领导总是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但是又因为没有把话说到点子上,所以显得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让旁边的人听而生厌;而有的领导喜欢夸大其词,侃侃而谈,说什么话都不会仔细考虑,显得很没有分寸。领导者讲故事也是这个道理,你的故事不在于语言的多少,而在于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指出问题的关键,直接向听者提出请求我们都知道,相对于条条框框
领导力 / 日期:2022-03-30
譬如,我在写东西之前,会先给自己冲一杯咖啡,意在告诉自己:“冲完咖啡就到写作时间了”,精神自然开始集中在写作上。另一个重要的窍门是“只做一点就停下”。在领导者看来,下属不应该只做三件事,而应该做10件、20件事。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追求数量,下属很难持续下去,这叫作“稳态反应”(稳定性)。生物具备自我恢复原状的机能。当生物的体温或血糖出现异常时,这种机能就会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