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在风险发生以后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尽可能减少或者消化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2)风险管理手段有助于企业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通过风险管理策略明确了风险的应对措施,以最少的资源占用保证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可以只预留少部分资金用于应急,从而最合理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增强企业的现金流动性。
(3)风险管理能够避免给企业带来大量的税收损失。一方面,在累进税率下,企业现金流大量波动导致企业平均收入的税负高于企业收入税负的平均值,因此当风险管理缺失,企业收入剧烈波动时,企业需要交纳更多的税负。另一方面,我国保险行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规避风险的同时,也间接地享受了保险行业的税收优惠。
(4)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企业稳定的经营状况向关联企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有助于企业和关联方开展合作与谈判,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在寻求合作伙伴时,由于其经营状况的不稳定性,企业往往需要向合作方提供一定程度的风险补偿。企业保持稳定经营对于企业获得外部融资也带来更大的优势。银行等贷款方往往更倾向于将资金出借给经营状况稳定的借款方。
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管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企业走向失败。
扩展阅读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还要在风险发生以后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尽可能减少或者消化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2)风险管理手段有助于企业优化资产配置,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企业通过风险管理策略明确了风险的应对措施,以最少的资源占用保证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企业可以只预留少部分资金用于应急,从而最合理地利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增强企业的现金流动性。
(3)风险管理能够避免给企业带来大量的税收损失。一方面,在累进税率下,企业现金流大量波动导致企业平均收入的税负高于企业收入税负的平均值,因此当风险管理缺失,企业收入剧烈波动时,企业需要交纳更多的税负。另一方面,我国保险行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规避风险的同时,也间接地享受了保险行业的税收优惠。
(4)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企业稳定的经营状况向关联企业传递了积极的信号,有助于企业和关联方开展合作与谈判,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在寻求合作伙伴时,由于其经营状况的不稳定性,企业往往需要向合作方提供一定程度的风险补偿。企业保持稳定经营对于企业获得外部融资也带来更大的优势。银行等贷款方往往更倾向于将资金出借给经营状况稳定的借款方。
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如果管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企业走向失败。
扩展阅读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的概念被引入到我国,由于我国当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也起步较晚,进入1990年,才有相关的学术著作,最早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的是宋执旺和曹召臣,他们将企业成长中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和信用结算风险,在那时还没有考虑其他风险比如管理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更没有从企业整体经营的角度与企业价值的角度出发考虑风险的整体管理。陈佳贵(1999)将风险管理的目标按照损失前后不同的状态分成损失前的管理目标和损失后的管理目标,并认为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谢科范等(2004)再次强调了风险的不确定性,联系外界的复杂因素,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这对于企业运营中的风险识别、企业动态、外界环境变化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一书中提出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书中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从上面国内关于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对于风险的认识与风险管理的认知都与时俱进,风险20世纪8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的概念被引入到我国,由于我国当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也起步较晚,进入1990年,才有相关的学术著作,最早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的是宋执旺和曹召臣,他们将企业成长中的风险分为市场风险、投资风险和信用结算风险,在那时还没有考虑其他风险比如管理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更没有从企业整体经营的角度与企业价值的角度出发考虑风险的整体管理。陈佳贵(1999)将风险管理的目标按照损失前后不同的状态分成损失前的管理目标和损失后的管理目标,并认为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谢科范等(2004)再次强调了风险的不确定性,联系外界的复杂因素,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这对于企业运营中的风险识别、企业动态、外界环境变化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一书中提出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书中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从上面国内关于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对于风险的认识与风险管理的认知都与时俱进,风险管理也因为其在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登上历史舞台。在宏观上受到的重视充分说明了风险的重要性,而在微观上,则需要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关注风险的发展,研究风险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风险以及相应的管理侧重点,并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规划以规避风险。
九、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
1.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的内涵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 Buodrieu)1980年在《社会资本随笔》中第一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一种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具有体制化关系的网络”。
科尔曼比较全面地定义了社会资本。他根据社会资本的功能认为社会资本不能算是一种资本,而是企业的“外部性”。普特南(1993)对社会资本的定义相对狭义,但是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对企业所在社区生产能力产生影响的个体组成的社团。并将这一概念引申为从非公开投资活动过程逐渐演化而来的提高社会效能的网络、规范和社会信任。
学者对于社会资本的认识与理解基本可以归为资源观、能力观、结构观、功能观与社会规范观5个流派。管理也因为其在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登上历史舞台。在宏观上受到的重视充分说明了风险的重要性,而在微观上,则需要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关注风险的发展,研究风险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风险以及相应的管理侧重点,并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模式与战略规划以规避风险。
九、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
1.社会资本
1)社会资本的内涵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 Buodrieu)1980年在《社会资本随笔》中第一次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一种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具有体制化关系的网络”。
科尔曼比较全面地定义了社会资本。他根据社会资本的功能认为社会资本不能算是一种资本,而是企业的“外部性”。普特南(1993)对社会资本的定义相对狭义,但是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对企业所在社区生产能力产生影响的个体组成的社团。并将这一概念引申为从非公开投资活动过程逐渐演化而来的提高社会效能的网络、规范和社会信任。
学者对于社会资本的认识与理解基本可以归为资源观、能力观、结构观、功能观与社会规范观5个流派。(1)资源观。Bourdier认为资本有三种形态:经济资本是可以立即转换为现金的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文化资本以及由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资本。进一步地,他阐释了社会资本与其他两种资本的关系,社会资本无法独立存在,且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其他两类资本的增值具有重要意义。Baker认为社会资本的产生是由于社会资本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Adle和Kwo则认为社会资本的产生是由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产生的。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对社会关系的投资带来的回报。他认为社会资本不属于个体,而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资本具有可增值性;社会资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行动实现。
(2)能力观。艾力山德罗·波茨(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充分调动自己的社会关系调动稀缺社会资源的能力。与普特南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社会资本并不完全是积极的,从而提出消极社会资本的概念。Burt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个人通过朋友、同事等联系获得了使用资本的机会。朱国宏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获取这种能力的方法主要是个人利用自己的关系脉络或者更广阔的社会结构。边燕杰和邱海雄认为社会资本是主体与社会的联系,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资源。顾新则认为资源本身不是社会资本,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其关系网络及社会结构获取资源使用权的能力才是社会资本。
(3)结构观。Nahapiet和Ghoshal认为社会关系是个人或者社会个体中存在的资源综合,包括实际存在的资源和潜在的资源。他指出社会资本可以分解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张其仔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网络,是进行资源配置、整合优质资源的重要方式。(1)资源观。Bourdier认为资本有三种形态:经济资本是可以立即转换为现金的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文化资本以及由一系列社会关系组成的社会资本。进一步地,他阐释了社会资本与其他两种资本的关系,社会资本无法独立存在,且社会资本对于促进其他两类资本的增值具有重要意义。Baker认为社会资本的产生是由于社会资本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Adle和Kwo则认为社会资本的产生是由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产生的。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对社会关系的投资带来的回报。他认为社会资本不属于个体,而是根植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资本具有可增值性;社会资本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行动实现。
(2)能力观。艾力山德罗·波茨(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充分调动自己的社会关系调动稀缺社会资源的能力。与普特南的观点不同,他认为社会资本并不完全是积极的,从而提出消极社会资本的概念。Burt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个人通过朋友、同事等联系获得了使用资本的机会。朱国宏认为社会资本是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获取这种能力的方法主要是个人利用自己的关系脉络或者更广阔的社会结构。边燕杰和邱海雄认为社会资本是主体与社会的联系,社会资本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资源。顾新则认为资源本身不是社会资本,企业或者个人通过其关系网络及社会结构获取资源使用权的能力才是社会资本。
(3)结构观。Nahapiet和Ghoshal认为社会关系是个人或者社会个体中存在的资源综合,包括实际存在的资源和潜在的资源。他指出社会资本可以分解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张其仔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网络,是进行资源配置、整合优质资源的重要方式。李惠斌和杨雪冬(2000)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是规范、信任和网络化。
(4)功能观。J. S. Colema从社会资本的功能提出了社会资本的定义。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要素组成的,为结构内部个人提供便利的多种形式的实体。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具有生产性。与其他资本不同,社会资本不属于独立的个体,也不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中。
(5)社会规范观。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组织的一种特征,通过信任、规范和网络,促进个体间的合作行为,从而提高社会效率。他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首要内涵,由于双方存在的信任,双方的行为可以预期,在合作中形成共有价值观,提升效率。刘松博认为社会资本是“行为主体所拥有的内部和外部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可以为该行为主体带来价值”。
Uzzi和Vahaverbeke指出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内部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外部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是企业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Powell(1996)认为企业家的个人的社会关系可以为企业成长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如财务支持、创新环境等。Avidsso和Wiklud Delmar指出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突出作用表现为帮助企业识别和发现市场机遇。Hoag Hug和Lecher(2006)在探究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时发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企业家动员社会关系的能力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动员社会关系的能力也有助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网络。
2)社会资本的分类
(1)根据联系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和非正李惠斌和杨雪冬(2000)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是规范、信任和网络化。
(4)功能观。J. S. Colema从社会资本的功能提出了社会资本的定义。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要素组成的,为结构内部个人提供便利的多种形式的实体。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本一样具有生产性。与其他资本不同,社会资本不属于独立的个体,也不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中。
(5)社会规范观。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组织的一种特征,通过信任、规范和网络,促进个体间的合作行为,从而提高社会效率。他认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首要内涵,由于双方存在的信任,双方的行为可以预期,在合作中形成共有价值观,提升效率。刘松博认为社会资本是“行为主体所拥有的内部和外部非正式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可以为该行为主体带来价值”。
Uzzi和Vahaverbeke指出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内部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外部企业与企业之间实现高效的沟通与交流,是企业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Powell(1996)认为企业家的个人的社会关系可以为企业成长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如财务支持、创新环境等。Avidsso和Wiklud Delmar指出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突出作用表现为帮助企业识别和发现市场机遇。Hoag Hug和Lecher(2006)在探究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时发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与企业家动员社会关系的能力密切相关,同时,这种动员社会关系的能力也有助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网络。
2)社会资本的分类
(1)根据联系性质分类:可以分为正式联系的社会资本和非正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2-3-24
随后,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爆出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司股价暴跌。2008年3月,美联储紧急救援,让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才把贝尔斯登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接管“两房”。“两房”指的是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金融机构:房利美、房地美。“两房”经手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业务,规模达5万亿美元之多,占了全美房地
管理类 / 日期:2022-3-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让组织成员斗魂长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