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行为”,就像是贴在墙上的一张海报。但真正的企业内控是动态行为,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果将企业内控变成一套固定执行的规章制度,那么内控管理工作是难以取得实际成效的。
二是有的CEO认为内控管理与日常管理别无二致,因此常常将内控管理等同于日常管理。事实上,日常管理是比较详细、具体的管理活动;而内控管理比日常管理的层次更高,它是让管理更科学有效的重要保证。
三是把内控变成一种消极的预防行为。主要表现为将内控管理变成对员工的监督和限制等,但这绝不是企业内控的真正目的。真正的企业内控是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督等结合为一体,不只是局限在监督员工的行为,而是指向更高的目标,通过系统地协调各个组织,以保障企业有序、协调地运作。这是一种积极的管理行为。
具体来说,企业内控的基本环节包含一系列的控制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复盘3个环节。
(1)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使企业从事各项经营活动时有章可循。这套规章制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规定,以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监督、互相制约。“静态行为”,就像是贴在墙上的一张海报。但真正的企业内控是动态行为,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如果将企业内控变成一套固定执行的规章制度,那么内控管理工作是难以取得实际成效的。
二是有的CEO认为内控管理与日常管理别无二致,因此常常将内控管理等同于日常管理。事实上,日常管理是比较详细、具体的管理活动;而内控管理比日常管理的层次更高,它是让管理更科学有效的重要保证。
三是把内控变成一种消极的预防行为。主要表现为将内控管理变成对员工的监督和限制等,但这绝不是企业内控的真正目的。真正的企业内控是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督等结合为一体,不只是局限在监督员工的行为,而是指向更高的目标,通过系统地协调各个组织,以保障企业有序、协调地运作。这是一种积极的管理行为。
具体来说,企业内控的基本环节包含一系列的控制活动,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复盘3个环节。
(1)事前防范
事前防范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使企业从事各项经营活动时有章可循。这套规章制度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规定,以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监督、互相制约。(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对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的过程进行控制,以及检查业务活动是否按照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进行。如果发现某些业务活动偏离了轨道,CEO就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偏离。
(3)事后复盘
事后复盘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当各项业务完成之后,CEO要及时复盘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陷阱,包括内控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所遇到的问题、发现的新情况,总结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实践提供指导。
以上是按照时间的划分建立的内控的3个环节,接下来我们从企业内控的主要内容的角度来理解企业内控。
表5-1 企业内控的5项内容
如表5-1所示,改善内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保证信息沟通和实施监督检查是企业内控的5项主要内容。CEO也正是通过这5项主要内容对企业实施监督控制的。(2)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对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的过程进行控制,以及检查业务活动是否按照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进行。如果发现某些业务活动偏离了轨道,CEO就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偏离。
(3)事后复盘
事后复盘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环节。当各项业务完成之后,CEO要及时复盘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陷阱,包括内控执行的过程中各部门所遇到的问题、发现的新情况,总结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实践提供指导。
以上是按照时间的划分建立的内控的3个环节,接下来我们从企业内控的主要内容的角度来理解企业内控。
表5-1 企业内控的5项内容
如表5-1所示,改善内部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措施、保证信息沟通和实施监督检查是企业内控的5项主要内容。CEO也正是通过这5项主要内容对企业实施监督控制的。总之,企业内控是有效治理企业的保障,CEO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推进并完善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
4 内部控制的管理层面认识
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工具,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美国管理学家证实这也是内部控制的目的。CEO通过内部控制让企业内部运行更高效,发展得更快、更好。
从某种程度上说,从管理层面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就是指一个CEO如何看待企业内控,并做好企业内控,以及他要在此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等。总体来说,企业内控可以通过管理来改善和提高。
如果CEO的管理水平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此时企业内控也会出现“状况”。这里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员工消极怠工或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
二是CEO因分工、授权不合理等而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CEO要通过管理活动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内控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内部活动中的“失控”“失灵”现象进行管理,从而让企业的行为回归正轨。
【实战指引】
从管理层面认识企业内控要了解哪几点?总之,企业内控是有效治理企业的保障,CEO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推进并完善企业的内控管理体系。
4 内部控制的管理层面认识
内部控制作为管理工具,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美国管理学家证实这也是内部控制的目的。CEO通过内部控制让企业内部运行更高效,发展得更快、更好。
从某种程度上说,从管理层面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就是指一个CEO如何看待企业内控,并做好企业内控,以及他要在此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等。总体来说,企业内控可以通过管理来改善和提高。
如果CEO的管理水平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此时企业内控也会出现“状况”。这里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员工消极怠工或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
二是CEO因分工、授权不合理等而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低下。
CEO要通过管理活动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内控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内部活动中的“失控”“失灵”现象进行管理,从而让企业的行为回归正轨。
【实战指引】
从管理层面认识企业内控要了解哪几点?第一,CEO要从源头厘清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建立与之相符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
企业内控环境的好坏与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如果CEO独断专行、刚愎自用,那么企业治理结构便形同虚设,内控环境也会遭到人为地破坏。所以CEO在建立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时,要从源头做好,厘清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建立与之相符的内控管理体系。如果源头出现问题,自然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也难以实现内控管理的目标。
第二,CEO要反思企业当前内控的局限和缺点,并做好归纳总结。
内控不是做给自己和员工看的,而是要真正地用于企业的管理和实践中的。当内控实践后,CEO要反思企业当前内控的局限和缺点,并做好归纳总结。具体来说,CEO可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预算控制、授权控制和职责分工,了解当前内控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同时,CEO还要注重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及时搜集内控过程中各个层级员工反馈的信息和问题,以真正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效率。
第三,CEO要根据内控管理体系的要求,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做出相关的评价报告。
因为风险管理是企业内控的主要内容,两者联系十分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内控的实质是风险控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因第一,CEO要从源头厘清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建立与之相符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
企业内控环境的好坏与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息息相关。换句话说,如果CEO独断专行、刚愎自用,那么企业治理结构便形同虚设,内控环境也会遭到人为地破坏。所以CEO在建立企业内控管理体系时,要从源头做好,厘清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建立与之相符的内控管理体系。如果源头出现问题,自然影响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也难以实现内控管理的目标。
第二,CEO要反思企业当前内控的局限和缺点,并做好归纳总结。
内控不是做给自己和员工看的,而是要真正地用于企业的管理和实践中的。当内控实践后,CEO要反思企业当前内控的局限和缺点,并做好归纳总结。具体来说,CEO可以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预算控制、授权控制和职责分工,了解当前内控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同时,CEO还要注重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及时搜集内控过程中各个层级员工反馈的信息和问题,以真正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效率。
第三,CEO要根据内控管理体系的要求,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做出相关的评价报告。
因为风险管理是企业内控的主要内容,两者联系十分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内控的实质是风险控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因此,CEO要根据内控管理体系的要求,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做出相关的评价报告,从中汲取经验。
第四,CEO要根据内控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内控防范,提高内控的效率和水平。
具体来说,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内控的要求做好各层级的分工工作,明确各层级的权责,从而有条不紊地推进内控工作。
企业内控又是一个开放的、贯穿整个企业活动的系统,会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企业内控反映的是企业内部权利、信息和流程的相互制衡,内控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CEO的管理水平如何也会在内控效果上得以呈现。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很多企业的CEO怠慢或忽视内控制度,也没有制定与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发展需求的日益提升,相信从管理层面认识内控管理将越来越被重视,反馈到企业的实际内控管理活动也将越来越完善。
5 企业内控的八大措施
健全和完善的内控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更好地实行内部管控,CEO要积极了解能够加强企业内控环节的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八大措施。
(1)建立内控“金字塔”系统,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此,CEO要根据内控管理体系的要求,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做出相关的评价报告,从中汲取经验。
第四,CEO要根据内控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内控防范,提高内控的效率和水平。
具体来说,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内控的要求做好各层级的分工工作,明确各层级的权责,从而有条不紊地推进内控工作。
企业内控又是一个开放的、贯穿整个企业活动的系统,会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从整体上看,企业内控反映的是企业内部权利、信息和流程的相互制衡,内控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CEO的管理水平如何也会在内控效果上得以呈现。
总体来说,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完善的,很多企业的CEO怠慢或忽视内控制度,也没有制定与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内部发展需求的日益提升,相信从管理层面认识内控管理将越来越被重视,反馈到企业的实际内控管理活动也将越来越完善。
5 企业内控的八大措施
健全和完善的内控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更好地实行内部管控,CEO要积极了解能够加强企业内控环节的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八大措施。
(1)建立内控“金字塔”系统,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1-10
公司也很容易对其进行比较。让我们从盈亏表的下方开始浏览。当期纯利润A公司为6%,B公司为-19%。它们之间的差距为25%。很难想象出这个数值是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之间的差距。在这个差值中有8%是因为B公司的非常损失(由于非常事故所引起的各项损失。如火灾、水灾带来的损失)所导致的。因为是非常损失,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损失是只有今年才会出现的短暂性的损失。表2 通
管理类 / 日期:2023-11-10
20年前,如果你手里有10万元,你以什么方式保留到今天最划算?是存款,是买电视冰箱,还是买汽车?很显然这些方式都赔了。因为20年前10万元能买到一套房,今天可能连一个洗手间都买不到。最能保值的是房子,钱在贬值,房子却在升值。房子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不仅有居住功能,有投资价值,还有抵抗通胀的能力。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会一直抱怨房价上涨了,也不会总想等着房价跌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