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资产总额。如果我们看到外资并购后,目标内资企业的流动性上升(ATT为正),则说明外资并购确实能够改善目标内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为保证判断结果不受单一企业财务状况度量指标的限制,我们还使用了企业杠杆率(=企业负债合计/资产合计)作为企业财务状况的替代度量指标。
1.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7-6汇报了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我们按照之前讨论的方式将实验组按照外资类型(真/假外资)分为了两组,并分别匹配了对照组。我们在表7-6的上半部分汇报的是外资并购后,目标内资企业第一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我们发现整体而言,真外资并购有助于提高目标企业生产率。这一结果发现与之前的部分文献(Wag ad Wag,2015; 蒋殿春和谢红军,2018)一致。比较表7-6列(1)~(2)的ATT系数大小,我们可以看到真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为29.0%。另外,我们在表7-6的下半部分汇报了外资并购后,目标内资企业第二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外资并购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在第二年相对于第一年有所减退,但仍持续显著。而且基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系数变化,我们发现真外资并购对于企业生产率较假外资具有更正面和更持久的提升作用。
表7-6 匹配结果——生产率计)/资产总额。如果我们看到外资并购后,目标内资企业的流动性上升(ATT为正),则说明外资并购确实能够改善目标内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另外,为保证判断结果不受单一企业财务状况度量指标的限制,我们还使用了企业杠杆率(=企业负债合计/资产合计)作为企业财务状况的替代度量指标。
1.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表7-6汇报了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我们按照之前讨论的方式将实验组按照外资类型(真/假外资)分为了两组,并分别匹配了对照组。我们在表7-6的上半部分汇报的是外资并购后,目标内资企业第一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我们发现整体而言,真外资并购有助于提高目标企业生产率。这一结果发现与之前的部分文献(Wag ad Wag,2015; 蒋殿春和谢红军,2018)一致。比较表7-6列(1)~(2)的ATT系数大小,我们可以看到真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十分明显,为29.0%。另外,我们在表7-6的下半部分汇报了外资并购后,目标内资企业第二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外资并购对于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在第二年相对于第一年有所减退,但仍持续显著。而且基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系数变化,我们发现真外资并购对于企业生产率较假外资具有更正面和更持久的提升作用。
表7-6 匹配结果——生产率注:表中估计的ATT是对于控制组而言的平均处理效应。表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取对数值。*、**、***分别表示在10%、5%以及1%的水平上显著。
2.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表7-6中,我们已经证实了真外资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确有提升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检验外资并购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参考Wag和Wag(2015),我们用流动性以及杠杆率两个指标来度量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果我们发现外资并购后,目标企业的流动性上升以及杠杆率下降,则说明外资并购有助于改善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表7-7中,被解释变量分别是企业流动性和杠杆率,都用来度量企业财务状况。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确实有助于改善目标内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这一效果在两种形式的外资并购下都显著。
基于表7-7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真外资对企业财务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假外资并不太明显。具体而言,我们发现对于全样本(实验组3)而言,相对控制组,第一年流动性比例上升0.165(均值注:表中估计的ATT是对于控制组而言的平均处理效应。表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取对数值。*、**、***分别表示在10%、5%以及1%的水平上显著。
2.不同类型外资并购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表7-6中,我们已经证实了真外资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确有提升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检验外资并购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参考Wag和Wag(2015),我们用流动性以及杠杆率两个指标来度量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如果我们发现外资并购后,目标企业的流动性上升以及杠杆率下降,则说明外资并购有助于改善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表7-7中,被解释变量分别是企业流动性和杠杆率,都用来度量企业财务状况。结果显示,外资并购确实有助于改善目标内资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这一效果在两种形式的外资并购下都显著。
基于表7-7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真外资对企业财务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假外资并不太明显。具体而言,我们发现对于全样本(实验组3)而言,相对控制组,第一年流动性比例上升0.165(均值为0.034),而杠杆率下降0.112(均值为0.59)。另外,通过比较表7-7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ATT系数,我们发现外资并购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是持续性的。且我们发现第二年的ATT系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大于第一年的ATT系数,即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在第二年进一步凸显。
表7-7 匹配结果——企业财务状况
注:表中估计的ATT是对于控制组而言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表示在10%、5%以及1%的水平上显著。为0.034),而杠杆率下降0.112(均值为0.59)。另外,通过比较表7-7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ATT系数,我们发现外资并购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是持续性的。且我们发现第二年的ATT系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大于第一年的ATT系数,即外资并购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改善在第二年进一步凸显。
表7-7 匹配结果——企业财务状况
注:表中估计的ATT是对于控制组而言的平均处理效应。*、**、***分别表示在10%、5%以及1%的水平上显著。7.4 基于增值税改革自然实验的结果
除了上述办法外,2004年的增值税改革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套验证内资企业转为外资企业真实目的的思路。自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增值税作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享税以来,中国的增值税一直是生产型的。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中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生产资料的税款,而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生产型增值税因进项税额扣除范围较小,税基较大,可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其弊端日益暴露:第一,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不予抵扣,不利于鼓励投资;第二,生产型增值税加重了企业机器设备购置成本,抑制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积极性,不利于基础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需要对增值税进行改革,将其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在核算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购置的固定资产和其他中间投入品一样一次性全部扣除,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投资固定资产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启动增值税转型,7.4 基于增值税改革自然实验的结果
除了上述办法外,2004年的增值税改革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套验证内资企业转为外资企业真实目的的思路。自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将增值税作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享税以来,中国的增值税一直是生产型的。在生产型增值税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进项税额中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生产资料的税款,而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生产型增值税因进项税额扣除范围较小,税基较大,可以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其弊端日益暴露:第一,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税款不予抵扣,不利于鼓励投资;第二,生产型增值税加重了企业机器设备购置成本,抑制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积极性,不利于基础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需要对增值税进行改革,将其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在核算增值税时,允许企业将购置的固定资产和其他中间投入品一样一次性全部扣除,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投资固定资产的成本,有利于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改造。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启动增值税转型,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大连市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4年7月1日开始,允许在进项税额中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税款。随后,东北地区改革试点行业中又增加了军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来说,东北地区八大行业率先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其后,2007年7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业、采掘业等八大行业;2008年7月1日,又将试点地区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试点行业与东北地区一致;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进行最后一次“扩围”,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使用更为普遍的消费型增值税。
可以看到,2004年的这次增值税改革是分城市、分行业逐渐铺开的,且受益对象主要是内资企业。参照之前的讨论,如果内资企业只是为了追求“税收套利”而进行注册类型转换,那么在2004年的增值税改革之后,随着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税差的缩小,这种由税差导致的转换动力将明显下降。据此,我们有理由预测:如果内资企业是为了“税收套利”,那么在2004年增值税改革后,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转换的概率(动力)将明显降低;与之相对应,如果内资企业是出于生产效率考虑进行注册类型转换,那么在2004年增值税改革后,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转换的概率(动力)不会有明显变化。
为检验上述假说,我们需要检验两个环节:(1)增值税改革后,内资和外资企业间的增值税税率差距确实有明显缩小。(2)增值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大连市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4年7月1日开始,允许在进项税额中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税款。随后,东北地区改革试点行业中又增加了军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来说,东北地区八大行业率先由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其后,2007年7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中部六省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电力业、采掘业等八大行业;2008年7月1日,又将试点地区推广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个盟市和四川汶川地震受灾严重地区,试点行业与东北地区一致;2009年1月1日,增值税转型进行最后一次“扩围”,我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都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国际上使用更为普遍的消费型增值税。
可以看到,2004年的这次增值税改革是分城市、分行业逐渐铺开的,且受益对象主要是内资企业。参照之前的讨论,如果内资企业只是为了追求“税收套利”而进行注册类型转换,那么在2004年的增值税改革之后,随着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税差的缩小,这种由税差导致的转换动力将明显下降。据此,我们有理由预测:如果内资企业是为了“税收套利”,那么在2004年增值税改革后,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转换的概率(动力)将明显降低;与之相对应,如果内资企业是出于生产效率考虑进行注册类型转换,那么在2004年增值税改革后,内资企业向外资企业转换的概率(动力)不会有明显变化。
为检验上述假说,我们需要检验两个环节:(1)增值税改革后,内资和外资企业间的增值税税率差距确实有明显缩小。(2)增值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1-09
4.5 授权及审核与审批从广义上讲,授权是指上级把一定的职权授予下级,使下级拥有对应的自主行动权。授权以及在授权基础上的审核与审批,都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控制措施。4.5 授权及审核与审批从广义上讲,授权是指上级把一定的职权授予下级,使下级拥有对应的自主行动权。授权以及在授权基础上的审核与审批,都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控制措施。4.5.1 授权1.“授权”的典型缺
管理类 / 日期:2023-11-09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新型陶瓷技术革新的先驱——给予我这一光荣的称号,我觉得过奖了。如果说,我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我认为,那是因为我对新型陶瓷寄予的期望特别强烈的缘故。在技术开发领域,要取得革命性的成果,光有专业知识,光积累技术还不够,还必须对工作具备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在未知领域开拓事业,“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样的东西做出来”,这种强烈的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