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授权及审核与审批
从广义上讲,授权是指上级把一定的职权授予下级,使下级拥有对应的自主行动权。授权以及在授权基础上的审核与审批,都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控制措施。4.5 授权及审核与审批
从广义上讲,授权是指上级把一定的职权授予下级,使下级拥有对应的自主行动权。授权以及在授权基础上的审核与审批,都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控制措施。4.5.1 授权1.“授权”的典型缺陷与权限分析维度
COSO框架(2013版)中将“在董事会的监督下,管理层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汇报路径、恰当的授权体系,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提出。企业通过授权让企业内各部门及岗位获得相应的权限,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基础。授权作为重要的内控措施工具之一,具有下述内控功能(见表4-5)。
表4-5 授权内控功能
(续)
而在现实中,由于授权管理不当而导致的权限界定不清晰,权限4.5.1 授权1.“授权”的典型缺陷与权限分析维度
COSO框架(2013版)中将“在董事会的监督下,管理层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汇报路径、恰当的授权体系,以实现组织目标”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提出。企业通过授权让企业内各部门及岗位获得相应的权限,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基础。授权作为重要的内控措施工具之一,具有下述内控功能(见表4-5)。
表4-5 授权内控功能
(续)
而在现实中,由于授权管理不当而导致的权限界定不清晰,权限设置不合理,越权行为等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见表4-6)。
表4-6 授权典型缺陷
2.10大维度权限分析框架
授权体系受到企业内外部众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梳理、设计及评价其授权体系时,通常需要解决如下几类问题。
(1)企业应该如何设置权限?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应设置不合理,越权行为等是很多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见表4-6)。
表4-6 授权典型缺陷
2.10大维度权限分析框架
授权体系受到企业内外部众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梳理、设计及评价其授权体系时,通常需要解决如下几类问题。
(1)企业应该如何设置权限?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应该设置哪些权限?应以怎样的方式设置权限?
(2)企业应如何分析并应对权限可能存在的风险?
下面将从10个维度对权限进行分析。企业可从各个维度识别授权体系分析要点,并根据分析结论优化自身授权体系。
分析维度1:从管理动作维度,即从权限对应的管理动作角度出发分析相关权限。
从微观的视角,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过分解成为一系列管理动作。这个分析维度聚焦于根据企业各部门与岗位所完成的管理动作进行权限分类(见表4-7)。
表4-7 管理动作维度下权限的分类、说明及示例该设置哪些权限?应以怎样的方式设置权限?
(2)企业应如何分析并应对权限可能存在的风险?
下面将从10个维度对权限进行分析。企业可从各个维度识别授权体系分析要点,并根据分析结论优化自身授权体系。
分析维度1:从管理动作维度,即从权限对应的管理动作角度出发分析相关权限。
从微观的视角,企业的经营活动经过分解成为一系列管理动作。这个分析维度聚焦于根据企业各部门与岗位所完成的管理动作进行权限分类(见表4-7)。
表4-7 管理动作维度下权限的分类、说明及示例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理解那个东西,但是我已经发现,他的信息距离和我越来越近了。因为他不再看《舟山晚报》,我也不再看《新民晚报》了,我们看的都是腾讯新闻App,看新闻头条,他也看我的朋友圈。所以信息高速一旦被打通了,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之间的认知壁垒也逐渐被打破了。要掌握70%~80%的都市消费,其实就是掌握两亿中产阶层。像分众这样的公司,之所以能够覆盖78%有家庭汽车的、80
管理类 / 日期:2024-03-11
实现资产最大限度的增值。一些合伙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资产重组方式退出。二、退出如何结算当合伙人退出公司后,其所持的股权应该按照一定的形式退出。一方面对于继续在公司里做事的其他合伙人更公平;另一方面也便于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合伙人退出之后,如何结算也是一个问题。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估值法、参考相关法律、另外约定。估值法,即当合伙人中途退出,退出时公司可以按
管理类 / 日期:2023-11-09
将创造发明导向成功的“正确的地图”新型陶瓷技术革新的先驱——给予我这一光荣的称号,我觉得过奖了。如果说,我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我认为,那是因为我对新型陶瓷寄予的期望特别强烈的缘故。在技术开发领域,要取得革命性的成果,光有专业知识,光积累技术还不够,还必须对工作具备强烈的“愿望”。特别是在未知领域开拓事业,“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样的东西做出来”,这种强烈的愿
管理类 / 日期:2023-11-09
(第二年70%,第三年80%,第四年90%,第五年达到岗位薪酬标准)。位于四岗、五岗的员工,也要先经过培训期和磨合期,考核通过后,正式入岗,第一年从岗位工资的80%做起,第二年为90%,第三年达到岗位工资标准。如今,“五岗”已经转变为多种形式,可以是“三岗”,也可以是“六岗”,岗位的等级的命名也不再是简单的一岗、二岗、三岗……但无论怎么划分,企业内部一定会存